《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行-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来找死的吗?”众人也同时咆哮。只等杨华一声令下。就冲上前去将敌阵冲个稀烂。

    敌人大阵缓缓朝两边分开。一个铁塔般的将领沉着脸走到阵前。手中的长枪一横。拱手道:岳飞见过杨将军。”

    “是你?”杨华吃惊的看着他。

    岳飞沉声道:“康王昨夜在我磁军大营避难。大王之命。岳飞前来平叛。城中局势乱。岳飞不敢贸然进城。此的河东军回山西的必由之路。的形也不利将军的骑兵挥。久闻将军精通兵法。不知岳飞这样的布置是否妥当?”

    “妥当。哈哈!”杨华纵声大笑:“自然是妥当的很。鹏举的兵法自然是天下无双。我军在城中累了一。至此已人疲马乏。你老兄天时的利人和三项都占全了。这一仗怎么看我河东军都是个必

    面。不过。你要想吃下我也要付出一些代价。可可惜!“

    “可惜什么?”岳面上无怒无喜。依旧平静无波。

    “可惜我大宋男儿不能在战上杀敌报国。却要自相残杀。”

    “河东军作乱在先。杨将军却在这里枉谈报国。未免可笑。”岳飞淡的说:“杨将军真有一颗报之心。还请下马受降。随我去见康王。”

    说完这句话。他突然目露精光。从怀中掏出一张手札。大声念道:“逢大元帅府将令。就的缉拿河东叛军。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哈哈。还格杀论了。赵构小儿好威风好杀气!”杨华笑完也是一板脸。从怀中掏出一卷黄绫。大声念道:“大宋皇帝手敕。免去康王赵构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解散大元帅府。随河东节度使杨华至殿前述职。钦此!”

    “轰!”一声。不但岳飞手下的磁州兵。连杨华的这一百骑兵都骚动起来。

    “圣旨。新君尚未基。何来圣旨?”岳飞大喝

    “自然是大行皇帝的圣旨。”杨华怒喝一声:“飞。杨华昨夜为朝廷制使。行的是大行皇帝的旨意。执康王赵构回京城述职。其行其为。有理可依。有可据。何来叛逆一说。你伏朝廷天使。想当叛逆吗?岳飞。你背上刺的是什么。难道你忘记了吗?”

    岳飞面色大变。声音有些沙哑:“岳飞背上刺着“尽忠报国”四字。无日不忘。”

    “好。我把这道皇帝手敕给你辨明真伪。”杨华说完正要骑马过去。梁云龙一把拉住他的缰绳。大叫:“侯爷。岳飞狡诈。小心着了他的道儿。”

    岳飞的武艺梁云龙等人是知道的。若到时候岳飞翻脸不认人。只怕杨华不是他的对手。

    杨华怒喝:“放开。鹏举不是无耻小人。”

    杨志:“侯爷。我随你去。”

    杨华冷笑:“谁要你跟着去了。鹏举与我交厚。他的为人我最清楚。“

    三人正在纠缠。那边的岳飞已独自一人骑马缓缓走来:“茂先。岳飞自来见你。“

    见岳飞过来。梁云悄悄在杨志耳边说:“青面兽。等下我等一起动手。拿下那厮。”

    杨志摇了摇头:“没把握。算了”

    “鹏举请看。”杨华将那卷赵桓的手敕递了过去。

    岳飞却不接。只道:“茂先。如岳飞现在看也不看就将这卷圣旨撕了呢?”

    杨华笑了笑:“若真这样。你也不会一个人过来了。直接下手拿人还不简单。弄这么麻烦做什么?”

    岳飞接过那卷圣旨只看了两眼。色立即变的苍白起来。他本是宗泽的心腹。以往在宗泽那里没少见赵桓的笔迹。岳飞虽然是个武人。但博学多才。大行帝笔迹的真伪他还是能辨别的。

    再核对了一下手敕上的印信。岳心中有如闷雷轰鸣。

    他默默的合上手敕递还杨华。也不说话。骑着马缓朝本阵奔去。

    “可恶。无礼的家伙。”梁云龙心中突然有怒火升腾。他抽中骑弓拉圆了指着岳飞的背心。

    就在这个时候。岳飞突然回头看他一眼。

    梁云龙心中仿佛被人用铁锤砸了一下。手臂软软的垂了下去。

    杨华等岳飞回到本阵。提气大呼:“鹏举。你要抗旨吗?”

    岳飞悲哀的看了低我双方剑拔弩张的士兵一眼。突然双目垂泪。仰天长叹一声:“金人虎视。我大宋却还内斗不息…天啊!”

    “走!”杨华见不妙。一声大喝。率先冲了出去。

    “冲啊!”一百骑兵如旋风一样从岳飞大阵边的道上向西猛冲。

    始至终。岳飞都呆呆的站在那里。如木头人一般。

    等杨华等人去远。岳飞才猛的惊醒过来。

    跳下战马。脱掉铠甲。光着上身站在雪的上:“把我捆了。回营向宗大人请罪。”

    背上“尽忠报国”字在雪花中微微亮。

    “将军。现在追还来的及。”一个副将提醒岳飞。

    “这又有什么意义”岳飞心中突然一片茫然。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还是不对。

    ……

    “这个笨蛋。居然被侯爷一句话就给震住了。”忆大笑。

    “鹏举不是笨。”战马还在狂奔。杨华大声说:“皇位之争是根本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可惜了。走吧。换马不换人。一气跑到林虑县。只要进入太行山区。我们就安全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阳春() 
急噪地坐在宗泽的中军大帐中,他心神不定地盯着营。/很静,队伍都派出去了。据斥候来报,城中的动乱还在继续。空气中弥漫这一股燃烧后的焦糊味,天上飘着黑烟。

    隐约有呐喊声传来。

    但宗泽的大营却屹然不动,只一排卫兵挺直着胸膛站在寨门后。

    “果然是河北第一强军。”赵构看着那一排站得笔直的士兵,突然安心了许多。

    身边坐着宗泽、张浚和杨中。

    昨天半夜,他在杨中的护卫下终于杀开一条血路逃到宗泽大营房。

    沿途,城中士兵相互砍杀,已乱成一片。不但城中,连驻扎在城外的张俊部也炸了营。

    赵构怎么也想不明白河东军为什么提前动,居然率先动攻击。难道杨华早有异心?

    一定是的。

    赵构见局势已经恶化到这等程度,这段时间在河北大元帅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崩溃了。

    还好。宗泽大营还没有乱。这让赵构松了一口气。若连宗泽这里也生营啸。赵构还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见了宗泽。赵构立即放声痛苦。说杨华地河东军反了。

    宗泽也吓了一跳。连声“不可能。杨华忠心为国。怎么可能做叛逆?”

    还没等赵构说什么。张浚就冷笑着将事情地始末一一同宗泽说了。自来皇位之争就是世界上最残酷地事情。不断关系到国家地未来。还牵动着各方势力中人地身家性命。成者一飞冲天。败者家破人亡。

    宗泽被这晴天霹雳给震住了。半天也没能说出话来。

    良久。张浚就冷哼一声:“宗大人。”

    “啊,什么?”很显然,宗泽神识有些恍惚,听张浚叫自己,这才从迷惘中惊醒过来。

    张浚面色很不好看:“宗大人,康王既然能够只身到你磁州军营,可见大王是多么看重你。现在,你磁州军是大元帅府手头唯一可以调动的军队,何去何从,尽快拿主意吧。”

    “宗大人。”赵构突然放声大哭:“杨华贼子丧心病狂,已害了我的世子王现在已走投无路。大人啊……”

    宗泽叹息一声,缓缓起身跪了下去。城中的混乱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他已经上了劝进表向赵构表了忠心,也算是康王的心腹而他也认为,英明神武地赵构是合格的皇帝人选,不选他,难道还选懦弱而白痴的郓王。

    再康王在危难之际竟亲自到自己这里躲避,可见其对自己的信任。这份荣宠,如何能够辜负。

    “宗泽愿听大王调遣,出兵平叛。”

    见宗泽表明态度,张浚轻声的欢呼起来:“大人,快快兵吧?”

    “对对对,快快兵活捉杨华匹夫,为我儿报仇。”一想起惨死地儿子,赵构叫得声嘶力竭。

    宗泽抬起头看了看火光冲天的相州城,叹息一声“宗泽不懂兵法,平日里都是武义郎岳飞带兵。大王不妨问问他的意思。”

    “岳飞何在,快快传他进来。”张浚大急,忙连声催促。

    不一刻,一个浑身铠甲的铁塔般的军官走了进来,单膝跪在地上:“末将岳飞见过康王,见宗大人张大人。”

    “快快起来。”因为赵构悲痛得无视事,张浚索性代他问:“河东军反了,你立即招集磁州军进城平叛。”

    岳飞听张浚说河东军反了,神色微微一变,又扭头看了看相州城,沉声道:“末将不敢领军令。”

    “什么,你也要造反吗?”张浚大声呵斥。

    岳飞哼了一声,淡淡道:“河东叛逆,人人得而诛之。但城中太乱,又是深夜,就算派再多军马进城也毫无用处。河东军人少,自然不肯在城中久留,天一亮就会出城逃亡。我军可在他回山西地路上设伏击。”

    张浚虽然脾气急噪,但却颇有智谋,听岳飞这么他略一寻思,立即点头:“岳飞之计可行,去办吧。”

    “是。”岳飞自下去准备。

    等磁州兵开拔出营后,宗泽因为年纪大,加上心中郁闷,只感觉浑身酸软不堪,起身告退。却不想杨中突然提着双戟拦在他面前:“宗大人,你还不能走。”

    宗泽眉头一皱,叹息一声:“罢了,我就留在这里吧。”

    这一夜晚,帐中众人都觉得时间过得特别的慢不容易等到岳飞领军归来,却带来一个坏消息。岳飞根本就没动手抓人。

    他赤着上身跪在赵构身前,也不什么理由,只磕了一个头:“岳飞无能,让那杨华走脱了,前来领罪。请大王惩处。”

    赵构又大哭起来:“杨华匹夫,杨华匹夫!”

    张浚面带青

    :“推出去,斩了!”

    但是,这里是磁州军的营,张浚地话没有人理睬。

    张浚目视宗泽,怒道:“宗大人,你就是这样带兵的吗?”

    宗泽心中微微有些恼怒,他本是一个心气平和之人,可张浚到这里,俨然以主人自居,即便是他,也不免有些恼火,赵构都没话,什么时候轮得到他张浚说话了。

    宗泽问岳飞:“你是怎么让杨华走脱了是不是没遇到他?”

    岳飞只道:“岳飞无能,请宗大人行军法。”

    宗泽看着不住哭泣的赵构:“康王,天已大亮,我们还是快些进城恢复秩序吧。”

    “岳飞怎么办?”张浚还是不依。

    宗泽手一挥:“拖出去,打二十军棍,免去岳飞一应官衔、军职。”

    “宗大人,岳飞当斩。”张浚大叫。

    “就这样吧。”赵构已经情醒过来,他现在还要宗泽维持局面,无论如何不能得罪这个军方大姥。显然,宗泽很欣赏岳飞,视之如心腹,否则也不会如此维护。若自己执意杀岳飞,只怕宗老肉要翻脸了。

    杨华已经逃脱,现在杀岳飞泄愤毫无用处,还不如借机笼络磁州兵。

    在宗泽地大力维持下,相州局势总算稳定下来。

    再次回到已经破败不堪的大元帅府行辕,赵构心思烦乱,垂泪道:“现在该怎么办,现在该怎么办?”

    张浚:“大王,事不宜迟,您应立即启程去应天府登基称帝。若再迟上一段日子,杨华在太原拥立伪王,大事晚矣!”

    赵构省悟:“对王也是悲痛过度,以至于方寸大乱。我们明天就去南京。”

    张浚:“南京之后,大王应留在应天府,不要再回河北。河北北有金奴,西有河东叛军,不是经营之处。”

    “那么,河北该交给谁,宗泽吗?”赵构冷静下来了。

    “河北交给张所大人经营。”张浚微一思“宗大人的磁州军也不可靠,可留在东京巩固河防。至于其他各路军马大王可尽数带到南京整编。”

    “可。”赵构点了点头。

    “鹏举,你要去哪里?”王贵满面忧愁地看着正在打点行装的岳飞。

    他心中也是悲哀,岳飞好不容易混成了一个八品的武官,可就因为放过了杨华,就被一撸到底,被赶出了军营。

    哎,都已经不年轻了,怎么还在下层混,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去张所大人那里。”岳飞头也不抬地说。

    “张所,他同你很熟吗?”

    “不熟。”岳飞闷闷的地“河北各路军马都要南下,一旦山西生变,难免不生内战。岳飞宁可留在河北与金人作战,也不肯去南京。”

    王贵:“鹏举说得有理。啊……大人。”门帘打开了,宗泽走了进来。

    岳飞大惊,忙和王贵一起跪在地上:“见过宗大人。”

    宗泽苦涩地摆了摆头:“鹏举,刚才话我已经听到了。依你地性子,不去南京也不去也好……可委屈你了。

    “大人!”岳飞双目微微红。

    “起来吧,哎,我这人年纪大了,容易伤感。”宗泽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塞到岳飞手里:“这是我写信,见了张大人,他断断不会亏待你地。”

    “多谢大人。”

    ……

    等宗泽离开,岳飞默默地将那封信扯碎。

    “鹏举,你要做甚?”王贵吃惊地看着岳飞。

    岳飞:“功名但从马上取!”

    ……

    很快,河北各路大军依次从相州南下。赵构称帝,这个时候,他手下已经积聚有九万多兵马,势力雄厚。东京的宗室子弟已经威胁不到他地皇位了。

    与此同时,张所命王彦率七千义勇北上接收金军让出的河北各城,并用武力攻占新乡。张所军在河北一路高歌猛进,队伍急剧膨胀,已达惊地五万。严重地威胁到金人的河间。

    张所也是太急了些,他不知道,这一军事行动已经激怒了金国上层,也将遭至金人的报复。

    ……

    林虑。

    “禀侯爷,已经到太行山区了。”梁云龙指着巍峨的群山说。

    杨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已经是阳春三月。”杨华:“只需几天太阳,雪就化了。没有人能阻我军前进的步伐,回家!”

第二百八十六章 铁鹞子来了() 
原。

    大夏正德元年四月。

    大宋建炎元年,或者大宋天承元年。

    反正就那么回事,现在的大宋已经分裂成两个国家。一个是赵构的建炎朝,一个是赵楷的天承朝。

    大夏国中书令祥佑军司都统军李良辅无奈地看着那一队从身边呼啸而过的河东军轻骑,这些家伙从早到晚好象都没停过地在大夏使节团周围乱跑,除了撒下一路的灰尘,还留下阵阵哄笑。

    若不是李良辅竭力忍耐,只怕使节团中的铁鹞子们都已经拔出刀子同这些该死的河东人血拼了。

    同铁鹞子们的咬牙切齿不同,副使拓拔山岳则面如沉水,也看不出是怒是喜。

    李良辅被河东骑兵卷起的灰尘呛得不住咳嗽,他古铜色的脸上有一道刀疤,从鼻翼处斜划至右嘴角。伤疤处,皮肉翻卷,看起来甚是可怖:“山岳,宋人无礼,如此对待我大夏使节,我看他们根本没有与我和谈的诚意。”

    拓拔山岳闻言睁开眼睛,缓缓地说;“不然,李帅,依末将看来,宋人并无挑衅之意。这队骑兵之所以如此无礼,既不是赵楷的意思,也没得到杨华的授意。”李良辅是西夏王族成员,又是军方第一人,拓拔山岳早年随小梁太后征战时,曾做过他的部将。

    因此,拓拔山岳在李良辅面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