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行-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朕受命于天。乃天之子。万姓地共主。怎么可能束手待毙。皇城。绝不能丢!

    一咬牙。皇帝伸手掀开被子。“来人。替朕着甲。朕要上城楼去鼓舞士气。”

    众人见皇帝这么说。都吃了一惊。同时跪在地上大声哭号:“陛下。你龙体欠安。城上风大。去不得呀!”

    “住口!”皇帝地声音又高又尖。“朕刚才不过是走火入魔。身子却不甚要紧。现在军情如火。迟上片刻。待到北奴攻进皇宫。朕不免要做亡国之君。尔等也要做金人地奴隶。为今之计。必须先守住皇城。那金人得了外城。抢够了。又攻不进皇宫。自然会找来来谈和。能战方能和。这个道理你们那里懂得。上次之所以能够与金人达成和议。还不是因为我大宋军队在开封给敌人很大杀伤。金人原来粮草不济。这才退却了地。今日。也会这样。我皇城中还有数万守军。数万内侍。此刻。朕若振臂一呼。对军心士气定是一个极大地鼓舞。休要多言。立即扶朕上城。”

    众太监这才慌忙找来铠甲。七手八脚给皇帝套上。又用锦撵抬了。火冲上城楼。

    正如皇帝所说。皇宫内值班地武士还有万余。加上内侍。人手倒也充足。等皇帝一上城楼。就有好消息传来。姚友仲已经率着兵士一个反扑。将正在攻城地完颜希尹军打退。

    因为开封城的街道实在太狭窄,浑身铁甲的女真人挤成一团,部队无法展开。急切之中也没携带任何攻城器械,本打算趁乱一鼓作气打进皇宫。可这么一耽搁,就被牢牢地顶在城门外的几条街巷中。

    见攻击无果,又得了宗望的命令。完颜希尹也不急着攻城,就将军队收拢到离皇宫三百米外,一边用小股部队反复骚扰,一边好整以暇地将城外的攻城器械运进来,直接抵在宫墙前面。

    看见一台台投石机和炮车慢满拼装完毕,城墙上的宋军士气有些低落。皇帝的到来虽然让城墙上的秩序得到恢复,可这一看到这种情形,所有的人心中都是一沉。

    因为皇城之内就是禁中,城墙上不许架设重型器械,以免别有用心者调转炮口轰击皇宫,所以,防守皇城的士兵手中只有普通弓箭。要想靠这种武器抵御敌人远程武器的打击无疑是痴人说梦,很多士兵都面带颓丧。

    “臣姚友仲叩见陛下。”一个高大的武人单膝跪在皇帝面前,他浑身都是血污。

    皇帝吃力地从锦撵上探起身体,伸手握住姚友仲的手,用虚弱的声音说:“姚卿你受伤了,要紧不?”

    “陛下!”姚友仲喉咙里呜咽了一声,终于哭了起来。顾不得一身重铠,“扑通”一声跪下:“陛下,皇城怕是守不住了。现在,半个开封还在我军手中。趁现在还有四座城门没有被敌人攻陷,陛下还是尽快迁都去荆襄吧。臣拼这这条命不要,也要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

    “迁都

    皇帝心中一冷,松开姚友仲的手:“朕已经过誓,封百姓共存亡,决不迁都。国家已经变成这样了,朕还有何面目巡幸荆襄?”对于迁都,他也考虑过很多次。迁都固然可以逃得了一时,可是,一但离开京城,中央政府的搭建,政令的传达,没一年多时间理不顺。到时候,地方军队早乱成一团。到时候,军阀割据,王令不行,便有亡国之虞。

    还不如先留在开封守住皇城,看有没有机会同女真人和谈。他们要金银,给他们就是了。要土地,黄河以北的州府都可以给他们。

    就算半壁江山沦陷,自己还是可以在东京做皇帝。

    可以只要一迁都,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没有人可以预测。

    他用怀疑的目光盯着姚友。

    “陛下,现在开封已被北奴攻陷。宗室中人可都在城中,到时候被北奴全抓了去,我大宋亡矣!”姚友仲哭得浑身抽搐:“陛下,为了大宋,迁都吧。”

    “宗室子弟全在开封……”皇帝身上一激灵,残留在血液里的药物开始作用于身体。他觉得身上一阵火热,皮肤又痛又痒。

    一锅烩了……不,相州还有一个康王。

    若朕被金人捉了……他不就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了?

    反正金人只需要一个谈判对象,他赵桓可以代表大宋扛王也可以代表大宋,和谁签条约都一样。

    皇帝开始哆嗦起来,“姚友仲,我问你,皇城真的守不住了吗?”、

    “守不住了。”姚友仲抹了一把脸上的泪珠,指着身边那群士气低落的士兵说:“陛下,你看看他们……还守得住吗?

    皇帝一咬牙吩咐内时将姚友仲从地上扶起来,大声对他说:“能守住的,我要你守两天。两天之后,救兵就会来。”

    姚友仲沉默不语。

    皇帝声音开始沙哑,但音量却越地大起来:“杨华的河东军现在阳桥镇,离东京不过一百来里,东京这一仗绝对瞒不了他。也许,明天河东军就会赶到。姚卿,我要你守住皇城两天。有河东军在,开封不会陷落,大宋不会亡国。”古代的军队,若携带大量辎重,每日可走三十里地。若部队精锐,又不带辎重,每日走上六七十里当不在话下。所以,皇帝说河东军两日便回打到东京城下。事情都已经到了这等地步,他知道再无法隐瞒河东军来东京勤王的事实。

    城墙上突然安静下来。

    须臾,有士兵在小声地说,“天啦,河东军竟然在阳桥镇。”

    “大宋的第一强军。”

    “得救了。”

    “开封、大宋,有救了!”

    “有河东军在,北奴必败。”

    ……

    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竟连成一片,到处都是欢呼声。

    看着狂喜的人们,皇帝心中突然有些畏惧。

    姚友仲突然大叫一声:“陛下,现在的关键是立即打开西水门、新郑门、万胜门,以便河东军士兵进城。并派出快马,招杨华尽快进京勤王。”

    “去办吧。”皇帝无力地摆了摆手。

    这个时候,对面的完颜希尹部已经架好了一台投炮车,“碰!”一声,一枚火弹射上城墙。火光一片,一个浑身着火的士兵惨叫一声落下城去。

    “护驾,护驾!”众太监慌忙地抬着皇帝往城下跑去。

    姚友仲见城墙上众人士气高昂扬,大声吼道:“我要五十个敢死士,谁愿跟我一起去砸烂敌人的炮车?”

    “我去。”

    “我去。”

    ……

    在那颗炮弹落到皇城墙头时,又看到6续有攻城器械组装完成,完颜希尹部的军官们都喜形于色。不但是他们,四千多铁甲士兵都大声欢呼起来。

    这四千多人先前一时不防被姚友仲打了反击,吃了点亏,丢了几百人,心中早已经憋气。因为地形实在狭窄,众人将这一片上千居民屠了个精光,又拆了几栋房子,好歹为投石机和炮车腾出了一片空地。

    可没想到,墙上的宋人也在欢呼。大家都觉得奇怪,京城都被人攻下了,还高兴个**啊?

    所以,一个心中不忿的炮手狠狠地将一炮弹投了出去,险些将皇城的城楼点燃。

    “不要用火弹。”完颜希尹下了一跳,大声呵斥:“这里到处都是房子,小心没烧着敌人我们先被烧成烤肉,街道狭窄,逃都没地方逃。”

    “禀将军,敌人反击了。”

    “真是顽强啊!”希尹看着不断城而下的宋人,心中感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百四十四章 最漫长的一天(七)() 
友仲这一次攻击无果而退。

    但金人的攻势却也缓和下来,没使用落地就是一大片烈火的火油弹,只老老实实地使用普通弩炮和长梯攻城。

    皇城上虽然没有重武器,但城墙高厚,城外又有一条护城河。希尹猛攻了一个下午,付出了三百多人的代价,居然还没爬上城墙。

    皇城守军在姚友仲的指挥下,防得甚紧。因为士卒死伤甚大,姚友仲把所有的太监都派上了城墙担任守卫。一时间,满墙都是白面无须的阉人,让攻城的金兵大起荒谬之感。

    皇宫之中本就有不少太监,平时组织也极为严明,现在被彻底军事化之后,战斗力居然不弱。

    看样子,守两天不成问题。

    在真实的历史上,金人在攻破开封之后一直没能打进皇宫。宗望和宗翰只能无奈地驻在外城望着皇宫叹息,在军事攻击无法凑效之后。宋金两国重开和议,赵桓父子在那时做出一个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绝对,亲自去金营谈和。然后被金人扣押,于是,失去皇帝的内城这才开门投降。若当时皇帝和太上道君皇帝紧守内城不出,金人就算要打下皇宫也得付出巨大代价。

    其实,这与当时开封外援断绝有莫大关系。当时,即便皇帝狠心固守,终究不过是做俘虏的命,这才铁了心去和宗望谈和。

    而现在,在这一个位面的历史。虽然开封也同样被金人攻陷,但城外还有河东军这一路援军。因此,皇帝和皇宫里的士兵也有死守下去的精神支柱。

    所以,这一次皇城攻防战显得异常的残酷。

    无数鸭公嗓子的太监们扑倒在血泊之中,一整天下来,一万多太监阵亡三成。内中高品班院、入内内侍省两院中,各大领,各左右班都知、副都知、押班等死了大半。

    国家国家。这个国家是正常人地国家。也是太监们地国家。国破家亡对东京百姓是一出大惨剧。对太监们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人在皇宫里生活了一辈子。对他们来说。皇宫就是他们地家。敌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自然要拼死抗击。

    皇城地墙壁已经被血染红了。开封城陷落地第一天。一切都如真实历史上那样惯性地向前推进。

    只不过。在离东京城六十里地远方。一面红色三足乌大旗突然在地平线上跃起。旗帜上竹着地那只神鸟正嚣张地在雪原上呼啸。飞翔。

    战马轰隆而来。队伍无头无尾。都默不着声地埋头急行。铠甲闪亮。刀枪铿锵。

    击败宗翰地部队后。河东军并未在阳桥镇停留。而是略做休整准备好干粮之后。连夜启程向东京冲去。天气实在太冷。一整夜地急行军使得士兵们都面色苍白。因为缺乏睡眠。许多人都顶着黑眼圈。因为东去开封地道路已经打通。河东军又是一支异常骄横地部队。所以。他们都大摇大摆地打着火把。将号子喊得山响。也不怕惊动敌人。

    这次去东京,打的就是声势,只要让城中的军民知道有这么一支勤王军队的存在,只要让皇帝绝了卖国求和的心思,杨华的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接下来的仗怎么打,杨华和部下们都认为,不管怎么说,先将部队拉到开封城下,或者依城结寨,或者开进城去。以城中粮草为军资,慢慢同敌人耗。开封,天下第一雄城,城中粮草充足,人多势众。守他个三五月自不成问题。

    到时候,金人势衰,各路勤王军队再至。又是一个第一次开封之战的翻版,到那时,金人大军也只有灰溜溜地撤退了。

    河东军士兵纪律严明,日常训练和供给又好,有着与这个时代士兵不同的健壮体魄,走了这一整夜,士兵们靴子里都灌满了雪,然后被踩成冰水,冷得脚丫子木。脚板上也全是血泡,可依旧没一个人叫苦。

    九千士兵走了一晚,只丢队两百来人。至于骑兵,都还精神着。战马身上都盖着被子,倒没有被冻坏。

    至于军官们,在杨华的带头下,所有人都依照老规矩下马步行。

    见军官们都没有骑马,士兵们都没有任何怨言。实际上,这些人早被杨华用古典军国主义训练成了机器人,只要没有停止前进的命令下来,所有人都会机械地迈着步伐前进。

    直到倒地不起为止。

    这就是河东军的性格。

    路边,火夫们已经提前架起了大锅,将一个个炊饼往士兵们手里塞。这些火夫最是倒霉,必须跑到队伍的前面预先准备伙食,冻了一夜,早就冻成了冰棍。许多人眉毛上都结了冰,再看那符老二,耳朵上都长了冻疮,时不时流出脓水。

    接过符老二递过来的一快炊饼,杨华心中感叹,问:“冷不?”

    “不冷,侯爷,还是做火夫好,做饭的时候可以烤火。要不,俺早就被冻僵了。”符老二得意地笑着。不过,笑完之后,他又有些委屈。愤怒地向杨华告状:“侯爷,赵将军说我耳朵烂了,看起来恶心,不适合做火夫,要调我离开。我舍不得你。”

    杨华呵呵一笑:“我也舍不得你,放心好了,你还做我火夫。”

    符老二有些忿忿不平:“说我的耳朵看起来恶心,他赵将军这么重的病,也好意

    凑到侯爷身边说话,也不怕把脏病过给别人?”

    符老二肆无忌惮地评介高级军官,按规矩是要受到惩罚的。不过,杨华不打算拿他怎么样,实在是有点累了。一夜行军,还是省点力气走路吧。

    正在这个时候,一队斥候远远跑来,还带着一个人。

    杨华一看,竟然是京畿守军中的一个熟人,心中一惊。忙赶了过去,大叫:“安必思,你怎么来了?”

    那个叫安必思的士兵原本是李纲做亲征行营使时的一个副将,同杨华打过几次交道。

    他在马上吹了一上午冷风,早已经冻得浑身乱颤。见了杨华,猛松了一口大气,大叫:“茂先,开封……被攻陷了!”说完话,“哇!”一声大哭起来。

    河东军还在沉默前进,没有人为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而停留。

    听安必思说完东京的情形,杨华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沉吟片刻,“那么说来,皇城还没被攻破,必思,你认为我该怎么做?”

    安必思大声道:“皇帝陛下的旨意,命河东军立即从西水门进城勤王。那座城门还在大宋手中。陛下圣旨,望河东军务必在两日之类赶到开封。”

    “两日!”杨华有习惯性地摸了摸新蓄的胡子,军情如火,若两日之内赶到开封。没准那个混蛋皇帝已经投降了,如此一来,河东军进开封不是自蹈死地吗?皇帝,懦弱稚童尔,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他大笑一声:“今夜我河东军就能进城。”

    “一天之内赶到开封……不可能吧?”

    杨华没有说话,他一口将炊饼塞进嘴巴,大口地吞咽着。

    “快快快。”

    “跟上!”

    队伍跑了起来。

    为了节省体力,杨华命令抛掉所有辎重,并让骑兵先一步进城。好在今天天气不错,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一路倒也走得轻快。即便如此,骑兵部队还是在落日时分才赶到西水门。

    战马已经跑得浑身是汗水,口鼻间皆有大股白气喷出。即便是一人三马,骑兵们还是觉得浑身酸疼。

    望着黑黝黝的西水门城墙,骑兵们都同时欢呼起来。

    李鹞子看了看已经完全封冻的汴河,望着那一条印银亮的冰面,突然想起了第一次开封战役时那一日的血战。想起死去的弟兄,心中突然有些难过。

    梁云龙将搭在眼前的手掌放了下来,笑道:“他***总算赶到了,将军,杀进去吧!”

    “不急!”李鹞子跳下战马,“先把战马身上的汗水擦干,休息片刻再进城。开封城中街道狭窄,不利骑兵进攻。大家等下小心点。”

    “是有些让人头疼。”梁云龙抓着头皮,苦恼地说:“也不知杨侯的主力什么时候能赶到,城市巷战,还得靠步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