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7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妞妞早年有恩典,在内务府记档,倒是不用参选;孙娴却是位列名册上,本应今年就备选的,因赶上国丧耽搁。

    “大姐上次回家,没提孙娴之事?总不会让外甥女真进宫当宫女吧?”曹颗问道。

    “老太太也问过此事,好像孙家那边另有安排。

    听着他们的意思。

    是想要求恩典,免了“小选。

    参加后年的“大选”初瑜回道。

    包衣三旗中出来的女孩,父祖品级高的,皇上器重的,也要免”选”参加“大选”曹融的胞姐。

    就是如此。

    曹颗听了,想起东府的两个堂妹。

    她们两个同孙娴年岁相仿,过两年也要参加选秀,到时候留了牌子。

    指婚有指婚的苦;撂了牌子,在外人眼中,又成了被皇室挑剩下的。

    等到儿子们婚娶,自己这做老子的,也和必能做主”凹号了,月末最后三天,小九泪奔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十卷 游龙舞 第一千零二章新差事

    肯”旨八前两天,曹项从河南府使回来的管事。

    押送着曹项弊”洲几车年货与曹项的几封家书,到抵京城。

    原本,他明年当任满,是继续留任,还是调回京城,还要看京城堂兄边般筹划。

    他在给堂兄的信中。

    就提到此事。

    因为河南离京城路途遥远,所以这派回来的人,十一月初就从河南府出发。

    彼时,大行皇帝驾崩的消息,还没有到地方。

    曹颗思量着,明年既加恩科。

    后年就是接着乡试,时间匆忙,吏部未必会更换学政。

    如此一来,若是曹项能连任一任,会历经两次乡试,容易出政绩。

    与其回京。

    还不若再河南府熬资历。

    这样想着,他就到吏部打探一番。

    路途较远的一些省份,学政若是考绩无过失,多是连任;路途近的几个省份,具体如何,还没有准确消息。

    河南府距离京城不算近,但是同远的省份相比,也算近的。

    所以这学政是否更换,还没有准信。

    曹歌没有多说什么。

    并没有刻意为曹项谋缺。

    曹项今年二十二,起点已经比旁人高太多。

    这个时候,不管是他回京,还是继续留河南,都各有利弊。

    不管曹颗怎么告诫,曹颂去西北军中任职多年是真。

    雍正是否会迁怒,还是个未知数。

    在曹颂的前程未落定前,曹项太过招眼。

    对他来说并不一定是福气。

    同尖辈相比,如今曹家兄弟都在仕途,成绩已经比父辈好过太多。

    倒是初瑜,听说曹项来信,给春华预备了一份回礼。

    春华生下嫡子天南,百日前。

    初瑜曾随着大家送过不少东西过去;如今再准备一份,是因为这次春华送了一对平安扣过来。

    是从南阳淘换的好玉料,用南阳最有名的雕刻师傅雕琢成的,说是已备做天宝的周年之衣山饶是初瑜见惯了好玉,也能瞧出这对平安扣价格不菲。

    无功不受禄,她对性子纯良的春华是真行疼爱,不愿白受她的东西。

    就收拾了不少上好的衣服料子,还有人参、鹿耸这些,装好好几大包。

    另外,又给春华嫡子天南预备了不少小孩子喜欢的玩具。

    东府那边,静惠的日子却不好过因到年底,不知兆佳氏怎么想起问起家中账册来。

    瞧着庄子上的效益不好,她开始留心起府里另外两处房产,就是曹烦之前在内务府拍卖上买的那两处宅子。

    那两处宅子,都在国子监附近。

    “明年不是要开恩科吗?那举子又该进京了,这两处宅子空着也是空着,早当租出去吃租子。”

    说到这里,兆佳氏不满地望着长媳:“家中并不富裕,你男人在西北吃沙子,也不过熬个百十两俸禄。

    这一处宅子,一年下来,怎么也能进项个一二百两银子,两处下来,就是三、四百两。

    怎么就好白空着?”静惠只觉得气闷,早先她曾同曹帕提过吃租之事,被曹帕给否了。

    曹帕使人将大些的宅子收拾出来,想着要是曹项回京,住在府里不自在,就可以分院别居。

    小些的一个,曹幅则是带素芯去过一次,让素芯按照自己心意布置。

    素芯只说不急,并不肯在正式分家前,多说什么。

    可是曹帼已经兴致勃勃,安排哪里住书房,哪里给素芯摆绣架,哪处留给天护。

    并非他不孝顺,不友爱兄弟。

    实际上,是因为他看了太多书。

    加上耳濡目染,听到那些兄弟失和之事,心里存了警醒。

    有句老话说的好,“远的香。

    近的臭”就算是单单他们兄弟几个。

    也有口角的时候;这拖家带口的,上面还有个老太太,里里外外更容易起摩擦。

    日积月累起来,兄弟间起了嫌隙,地姓间交恶,反而伤了家人情分。

    曹糊还知道自己的母亲是爱挑事的,嫂子侍候着辛苦。

    他没有想着自己躲清净,跑的远远的,而是想着要是不在一起住了,没事接母亲到自己那边住上几个月,也能让嫂子歇歇。

    长媳不易当,尤其是嫂子还没有儿子。

    现下大哥不在,母亲说不出什么;等到大哥回来,若是嫂子还无子,还不知老太太怎么折腾。

    见静惠不说话,兆佳氏不乐意了。

    有心刺静惠几句,又顾忌富察家。

    傅翼现下虽闲赋,但是他少年时就开始在四阿哥身边当侍卫。

    随着四阿哥登基为帝,傅鼻起复在即。

    也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她强忍不快,道:“以前就算你疏忽,往后不可再如此。

    这勤俭持家,才是当媳妇的道理。

    使苍去寻中人,或是直接交代管家下去,年后将这两处宅子租出去,早一个月早一份租子也好。”

    她说得毫无余地,静惠除了气闷,却不能再缄默下去。

    “老太太,那两处宅子买完后。

    就由五叔在安排,媳妇怕是插不上手。”

    静惠说道。

    兆佳氏听了,不由皱眉,狐疑删曰了静惠眼,道!,一五个、男年家事作其。

    ,对于曹烦的用意,静惠也知道些。

    只是,现下在兆佳氏面前,“分家”之类的话题,不是她一个当始妇的能涉及的。

    “许是五叔有什么安排,媳妇也不甚清楚。”

    静惠含糊地说道。

    兆佳氏听闻,却是想到旁处。

    她立起眉毛,嘟囔道:“他一个庶吉士。

    不好好学习学问,能安排什么?。

    话说如此,她心中可是满心好奇。

    不确定幼子是不是用那两处宅子中的一处“金屋藏娇。”

    曹家有曹寅留下的族规,不得纳妓女为妾。

    曹烦最尊崇伯父,当不会违背此族规;若是良家女,怎么不告家中。

    就偷养在外头?想着想着,她越想越觉得有谱。

    一时之间,她竟是有些发起愁来。

    要是儿子真闹将出来,激怒董家。

    就糟了。

    董家根深叶茂,现任家长又谨慎,使得他们在皇位交替之际,不仅没有受创,反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不仅长媳往后要忍着,小儿媳妇也要多哄着,兆佳氏皱皱眉,心里憋屈的不行,,到了腊月十三这日,雍正召曹颐陛见。

    君再一番对答,说的就是土豆与苞谷的种植与产量。

    国库没银子,雍正很着急。

    要知道,旁的支出还好说,若是明年春哪里需要赈济,这国库没银子,老百姓岂不是就要饿死?想到此处,雍正就想起曹颗。

    他使人将曹颗守孝那两年多的大小事情,都列了详表,发现曹颗确实将农事放在眼中,并非沽名钓誉。

    “苞谷一亩劣田真能亩产三石米?”雍正带了几分郑重,问道。

    曹颗接到旨意,这一路还在想着雍正传召自己的用意。

    他一下子想到敛财上。

    心中七上八下,想着寻什么机会脱身。

    实没想到,雍正开门见山地同曹颐说起农事。

    曹颗认真回忆了下自己曾记录过的数据。

    道:“回皇上的话,确实如此。

    臣成用坡上干旱劣田种植过几亩苞谷,产量三石;换上中等田亩。

    亩产能到五石;上等田亩,灌溉充裕的话,产量还能再高两、三石雍正听了,带着几分兴奋道:“那样说来,上等田苞谷亩产能达到亩产七、八石,八、九百斤?。

    曹枷点点头,道:“京畿的几处庄子,臣都使人试重过。

    能达到这个产量。

    其他地方的田地,臣实在不熟,亩产具体能达到多少,臣现下也说不好,还是要等试种过来。

    才能得出数目。”

    他这般谨慎,倒是入了四冉哥眼。

    “番著产量虽高,可储存不易。

    这个苞谷却是极好的东西他背着手,踱了几步,停在曹颇面前道:“如此试点,如何推广,如此代替稻、谷,储备地方,你给联仔细拟个章程来!”曹颗听闻,不由怔住。

    据他所知,在三百年后,他居住的那今年代,国家储备库里存的主要粮食就是玉米。

    玉米容易存放多年,不易霉变,比其他粮食更适合储备。

    雍正有信心是好,曹颗却不敢立时应答。

    因为他现下还不知道玉、米是否能推行下去。

    关系到地方粮仓。

    一方百姓的救命稻草。

    他不想要轻慢。

    四阿哥见他不说话,挑了挑眉毛:“怎么?怕吃苦?”让堂堂户部侍郎,接手稼楂之事。

    是有些强人所难。

    曹颗听了,忙摇摇头道:“臣不该称苦,只是关于苞谷贮藏,臣实是不知。

    京畿也有散种苞谷之人,除了青苞谷卖做小食外,苞谷成熟了。

    多充作口粮,不知有没有贮藏的。

    雍正原没想到这点,听了曹颐的话,有些迟疑,道:“既是如此,你就先拟推广的法子。

    至于储存之事。

    收集些苞谷,送到通州官仓那边。

    使那边的人看看。”

    从御前下来,曹颗觉得自己的脚步都轻快几分。

    或许在旁人眼中,这关注稼稿之事是冷清差事,曹颐却是甘之如怡。

    利于民生经济,还能不去沾身“追缴的库银”哪里还有比这个差事更妥当的?人逢喜事情神爽,曹默向到衙门,处理公文的效率都高了不少。

    等到落衙,曹颐就骑上马,急冲冲地往自己家走,脑子里是守孝那两年的侍农日记,还有家中留下的几百斤粮种,结果,没等到家,在西单牌楼。

    他就让人应对堵个正着。

    “大舅爷,我们奶奶使奴才过来求大舅爷过去”来的是孙颖家中的管家徐升,气喘吁吁,呼哧带喘地说道。

    曹颗见他如此匆忙,脸上乌青一块。

    衣服上皱皱巴巴,像是与人动过手,心中不由一沉:“怎么了?可是有什么急事?”徐升张开嘴,又合上,反复两三次。

    才挤出一句话:“我们大爷回来了,”今天更晚了,明天尽早。

第十卷 游龙舞 第一千零三章清洗(上)

    怪不得曹颖使管家过来寻他,曹颖当孙瑟虽别居,但是孙瑟要是回京。

    曹颖也没有理由拒之门外。

    只是,这个时候,孙孙进京。

    意欲何为?孙宅,前厅。

    孙报端坐在主人位上,眼睛从四周挂着的古董字画。

    有几件瞧着眼熟,他眯起眼睛,那烫印着八仙过海的檀木插屏,正是曹颖的陪嫁物什之一。

    这个东西,一尺半高,半尺来宽,内造的工艺,看着韵味十足,是曹颖陪嫁中较为精致之物。

    说起来,年头久远,是曹家老太君早年的陪嫁,当年给长孙女添妆用的。

    孙报当年曾拿着这个。

    插屏,在前门的当铺当了一百二十两银子。

    “这个物件,是打哪里来的?”孙练耷拉下脸,指着插屏问道:“莫非当年姑老太太给你的,不是一件,是一对?”想到这种可能,他望向曹颖的目光。

    也带了几分凌厉。

    私藏嫁妆。

    这虽不算恶行,但是也不是贤惠妇人所为。

    曹颖与他做了十几年夫妻,听着这话,自是明白他弦外之音。

    她气的浑身发抖,咬牙道:“我的嫁妆,到底有多少,你不走向来比我自己还知道得清楚么?”这些东西,都在早年被孙猛当到国公府的当铺中,是曹颐心疼姐姐。

    单留出来,转赠给姐姐的。

    曹颖好强,不肯白要,要折银子给曹颐。

    曹颐哪里肯收。

    压根不容姐姐回绝,使人直接送过来。

    同为曹家女儿,看到两位妹妹过的如意,自己却如此狼狈,曹颖心中也不是滋味。

    她念着曹颐的好,终是将东西收下,但是也不愿就此白占了便宜。

    趁着妹妹生子,她也预备了重礼过去。

    虽说还比不上她被当掉的这些嫁妆值钱,但是也花费了千八百两银子。

    当年分府别居时,她手上原本有些银子,后来怕坐吃山空,在她的小庄子跟前多置办了几顷地,如此一来手上的余银有限。

    饶是如此,仍是无法抹去曹颖的羞愧之心。

    她是曹家二房长女,在父亲故去后;不能照拂弟弟妹妹,反而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如何能不羞愧?眼前这个男人,本当爱她护她。

    是她最亲近的人,却虚伪好色,没有德行,令她受辱。

    她直了直腰身,早年曾在她眉间驻留的懦弱之气已荡然无存只剩下网。

    毅与果决。

    孙孙被妻子抢白,面子上过不去,瞪着眼睛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爷还贪了你的嫁妆不成?你这黑心的女人,胳膊肘向外拐,勾结娘家图谋孙家产业,不事翁姑。

    不敬夹夫,实是无法无天”。

    曹颖见他信口雌黄,不由冷笑。

    道:“图谋孙家产业?孙家有什么产业,是值得曹家惦记的?你我分院别居,本是老爷允的,大爷现下还拿来说嘴,有什么意思?”孙燕被噎住,使劲地咽了口吐沫。

    道:“出嫁从夫,好好的日子不过,你偏生闹这些妖蛾子!卑大人不计人过,不同你计较曹颖见他要无赖,自说自话。

    只是挑眉看着他,并不接茬。

    孙孙穿着半新不旧的大毛衣服。

    腰间挂着锦缎荷包。

    荷包上绣着鸳鸯戏水,绣工还算精致,只是穗子配的颜色有些艳,看着添了几分气。

    孙孙见妻子如此反应,不由着恼。

    他以为自己已经放低了姿态。

    给足了曹颖面子,曹颖就该趁机陪句软和话,大家彼此都好过。

    对于妻子,他是晓得的,性子怯懦没什么主见,哪里能独掌门户?如今儿子们大了,要进学;女儿已经豆尧之年,当预备选秀,这阖家上下正是需要他这个家主之时。

    想到这里,他扬起了下巴,露出几分得色。

    至于他在徐州花光了银钱,无法立足,听康熙驾崩想着大赦,到京城来寻时机,这些内情,他自然不会对旁人说。

    为了节省银钱,他只雇了一辆马车,带着个小厮,两人进京。

    徐州的宅子,变卖抵债,剩下的几个家人丫鬟。

    都让长妾谢氏带回杭州。

    到了京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