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地主- 第8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他们都有主推人选,后面的是备选。

    推荐的人选都很优秀,不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无可挑剔。但马周每次都是要来向皇帝请示,先仔细的介绍一番各个候选人的情况,然后等皇帝的回复。

    张超会很认真的听,听过之后也很少会驳回,都是直接点马周主推的那个。因为那一个确实是最合适的,他没有必要非要另选一个。

    马周做事,张超非常放心。

    在复兴二年的秋天。

    太子张春风得意马蹄疾,统兵十万东征,以疾风迅雷之势,用微不可计的损失攻下了百济和新罗。

    而皇帝张超依然悠闲的呆在汉京,每天过着十分轻松悠闲的日子。对张超来说,皇帝其实也可以当的很轻松。

    不过对于张次次子张珲来说,这个秋天过的很烦心。

    他野心勃勃的去了绥远,结果到封地没多久,他的那点私房钱和皇帝父亲拔给他的那二百万,就都被折腾光了。

    一座计划中雄伟的塞上雄城,才刚刚建了半拉子,结果就没钱了,不得不停工。

    而他在塞上开垦的大量土地,结果因为今年持续的干旱,让作物损失极大,收获极低,还不够本钱。建的牧场,结果又遇上了疾病,又死了无数。

    弄什么亏什么,甚至连他的商队都被契必人给打劫了。

    这对张珲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

    他刚想大干一场,结果被泼了一盆冷水。他还想着要努力干出一番成绩,然后好和太子大哥比试一番。

    太子连灭两国,他却连种点地养点牛马都干不成,经个商都还被人打劫,说出去,他这绥远王还能有半点脸面吗?

    当商队被打劫的消息传回之后,张珲怒了,彻底的愤怒了。

    这位二皇子不管不顾,根本不听国相和将军的劝谏,直接点齐了自己的骑士,又召集了警卫队和民兵,凑齐了两千人马,就越过了阴山,一路向北。

    他的商队就是在过了阴山后,被一支铁勒人劫掠的,货物被劫,人被杀,只逃回两个人。

    据说是契必人干的。

    张珲很快找到了商队被劫的地方,然后根据蛛丝马迹找到了附近的一个部落,这正是一个铁勒人的部落。

    自灭薛延陀后,大华将漠北一分为二,分别交给契必和回纥统治。西部地区,正是由契必人控制着。

    在那个部落里,张珲找到了自己丢失的货物,甚至还有商队护卫们的武器,张珲下令攻击。

    一个几百人的小部落而已,被张珲突袭之后,虽拼命抵抗,结果还是被击败。

    张珲对这个部落的处置很简单,直接屠灭了所有男丁,只留下了低于车轮高的孩子,还有妇人。

    他把自己的货物找回,然后带着这个部落里的牛羊马匹,再带着部落里的女人和孩子回到了自己封地。

    张珲觉得自己的处置没有问题,契必人劫货杀人,他去夺回货物,顺便剿灭了一群贼匪,何错之有。

    但国相却不这么看。

    这件事情,涉及到了好几件重要的问题。

    首先还是诸侯未经请示就调兵出界,这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凡涉及兵马的都是大事,何况这还是诸侯调兵。

    第二个问题,张珲自己查到了劫货的部落,却一没上报大华朝廷,由朝廷处置。二也没通知契必汗庭,让他们处置。张珲自作主张,自己直接处置了,而他的处置就是杀了那部落里的成年男人,然后把女人孩子带了回来,当做了自己的奴隶。

    张珲这的做一切,都没有证据留下来,是不是那个部落真的抢劫了他的货物也弄不清楚了。

    他甚至事后都不上报。

    诸侯不报,国相报。

    国相做为朝廷派驻到诸侯封地的官员,虽然拿的是诸侯的薪水,却也有义务和责任向朝廷禀报诸侯的动向,更别说那些违法之事了。

    若国相不报,国相也要承担包庇罪。

    国相的奏章很快呈到汉京,交到了内阁。

    议会和御史台也各得了一个副本。

    事情进了京,就不简单了,更何况是呈到了各大衙。

    早上张超去遛狗,碰到也牵着一条狗的魏征。

    魏征养狗倒有一套,他养的那只狗就很老实。

    “陛下,二皇子这次的事情闹的有点大,现在议会里反响很大,声音很多啊。”

    张超无奈。

    他也知道议会为什么会突然很兴奋,还不是因为张珲越过了那条红线,那条红线就是诸侯拥兵上的诸多限制。

    现在二皇子越过了这条红线,大家都在看着朝廷如何处置呢,若是不对二皇子处置,那么以后那条红线可就没什么作用了,以后大家也都能有样学样。

    再一个,就是大华讲以法制国,不再讲以孝治国,朝廷也颁布了宪法、民法典等诸多律法。而今二皇子就犯法了,大家想看看,朝廷能不能在这件事情上,也做到人人平等。

    “朕已经派人去召张珲回来了。”

    其实事情到底如何,他基本上都清楚,确实有一个小部落抢劫了张珲,而张珲也擅自出兵,报复性的灭了那个小部落。

    锦衣卫和飞骑都各自做了调查,并给出了调查结果,而绥远国相的报告,也基本上一致。

    张珲犯了一个大错,不该知法犯法,更不该不经请示就调兵越界。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张珲是二皇子,也是嫡皇子,这位皇子甚至是太子的三胞胎兄弟,他的封地也是最好的,但现在这位皇子的表现却让人失望。

    经营绥远这么一片富饶的地方,结果却管理不善。

    现在又闹出擅调兵马的大麻烦。

    “朕要削张珲爵位,贬降为郡王,收回他的绥远封地,改封到漠北去。”张超一语既出,魏征都惊了。

    “二皇子固然有错,但也是初犯,而且事出有因,不至于此吧?”

    “这次张珲的事情,所有人都在盯着。朕若不处置他,此例一开,那大华以后还谈何以法制国,还如何管理诸侯们?”

    有些事情,不管愿不愿意,都只能去作。

    张珲犯了个大错,那他就得承受这个错误带来的后果,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小孩子了,他是大华的宗室亲王、分封的诸侯,他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换句话说,张珲也还年轻,就算贬爵换封到漠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他能吸取教训,这对他还是一件好事,将来会有更大的出息。

    至于绥远,暂时先由朝廷代管。

    “等张珲回了京,朕会让他到贵族院参加听证会的。”

    “真要如此吗?”

    张珲的事情要接受御史台、大理寺、议会的质询,张珲肯定得处罚,但张超也已经给魏征划出了一条线。

    “就按这么办吧!”张超有些心累的道。

    玉不琢不成器,这些小崽子们还是太缺少历练了。

第1477章 审判

    汉京。

    二皇子张珲一下子成了热议人物,甚至超过了皇太子在朝鲜的胜绩。酒楼里,茶肆中,甚至是街头巷尾,都在热议着这件事情。

    汉京今年新建立的法学院里,那些年轻的法学生们甚至还因此分成了两边,一边模似检方,一方则模拟二皇子的律师。大家双方唇刀舌剑,你来我往的争论不休,从专业的角度,来辨论这次事件。

    而在茶楼里,百姓则更喜欢谈一些小道消息。

    诸如皇后娘娘找陛下哭诉了,什么皇帝找了贵族院长魏征,找了御史大夫郑元啊,找了内阁首相马周,找了翰林院长房玄龄,让他们网开一面,给二皇子一样机会云云。

    一个个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好像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一样。

    “本朝开国之初就定下以法立国的制度,如今皇子犯法,你们说陛下到底能不能坚持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呢?”

    茶楼里,几个人在聊着天。

    “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怎么可能?贵族犯法,只能由贵族院审判庭审理,而普通庶民犯法,则是由各地法院审理。甚至就算是那些有钱的商贾和地主豪强们,哪个不都还顶着个众议员头衔,他们犯法,也一样都不是普通法院能审的,得交由大理寺和御史台审理。”

    从来就不会有什么人人平等,这些不过是说给普通百姓听听而已,谁要真相信谁才傻呢。

    何况就算不是贵族不是议员,可也不是人人平等的。如今犯法,都是由法院审理,没钱的人,只能由官府提供公费律师,一般这种律师都是些新出茅庐的菜鸟,没有技术,哪是那些老滚刀肉讼师们的对手。

    而那些有钱人,能花重金请到大律师为自己打官司,甚至是请一整个律师团队。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不公平,因此想要完全的公平,这不可能。

    一个皇子,怎么可能没有特殊对待?

    “那如果这次不能公正,那以后谈何以法治国?”

    有人反驳道,“但别忘记了,这位可是二皇子,而且是皇后嫡出。再说了,这位二皇子出兵也是有因啊。也许,到时侯又会有什么新的说法呢,其实啊,要我说,咱们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个事情不管怎么样一个结果,跟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怎么就没关系呢,这个事情的结果,必然要影响深远啊。”

    “我还是相信陛下,陛下到时肯定会给出一个公正的结果的。”

    街头巷尾,万人热议,但其实没有几个人真的相信二皇子会怎么被重罚。擅调兵马大罪,也许换一个诸侯,可能就是谋反罪,要杀头夺封地。但既然是皇子,那么这个事情最后肯定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皇宫。

    张超坐在皇后的立政殿里。

    崔莺莺看着张超,“二郎这次犯了糊涂,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她向来不喜欢干涉丈夫的事情,就算做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可也一样很恪守本份,不去干涉政事。

    但这次的事情,牵涉到的是儿子,尤其是如今外面满城风雨,她也是有些慌了手脚。

    “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张超安慰妻子。

    “外面不是说的很严重吗?”

    说严重当然也严重,这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案子,而是一个典型。要处理不好,影响会极其恶劣。

    当然,以于一位亲王来说,尤其还是嫡皇子,越境剿灭了一支劫匪,这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这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交给我来办。总之呢,这次要给二郎一个教训,要不然这小子不有些飘飘然了。今年在封地,瞎折腾了一圈,什么名堂也没折腾出来。现在又惹出这种事情,他的国相苦苦相劝,他却根本听不进去。这个小子已经有些膨胀了,这次正好敲打敲打一下他,你这个做娘的,也不要帮他求情说话。这次若是不教训下他,那以后他就不会知道悔改,那以后他就还会犯第二次,犯第三次错。”

    “玉不琢不成器,这孩子就得摔打摔打才行。”

    崔莺莺听了之后,有些不是滋味。自己的孩子,自己能不心疼嘛,这次闯了这么大的祸,她都担心的吃不下饭。

    “陛下,那你跟我说说,这次会是什么处置?”

    “降为郡王,贬往漠北,以观后效。”

    “啊!”

    崔莺莺听了这个处置都不由的一惊,绥远这块封地可是皇家宗室里最好的一块封地了,换封漠北,那可不是一般的贬。

    “陛下,降爵不换封可以吗?”

    张超拉起皇后的手,“你是关心则乱,让他摔个跟头,不要扶他,他自己会起来的。去漠北也不是什么大事,等磨砺几年,要回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若是他自己不成器,摔这一跤就爬不起来了,那他这辈子都呆漠北也怪不得谁。”

    崔莺莺叹惜一声,也只能如此。

    丹水驿。

    汉京西北的一个驿站,由关内入京必经之地。张珲接到入京诏令之后,就是先到胜州坐船航行到灵武,然后陆路入长安,再经丹灞道到到汉京。

    秋风瑟瑟。

    魏征亲自带着数名参议员等侯在那里。

    “绥远王!”

    “魏院长!”

    两人互相打了一个招呼。

    张珲表现上尽量装的很镇定,但其实这一路过来也是很紧张,越是靠近汉京,听到的消息越多,他也是接到了诏令之后,才明白过来自己犯了多大的一个错误。

    “魏院长,不用这么大阵仗吧,居然劳烦魏院长亲自前来。”张珲的笑容有些僵硬,劳烦贵族院长魏征亲自前来,这事情看来确实是不简单了。

    “殿下也不用紧张,我过来呢,其实也是受陛下委托。陛下让我转告殿下,先不用回皇宫,直接跟我们先去贵族院,接下来先参加问询听证会,待事情告一段落后,殿下再回宫。”

    张珲眉头皱了皱,“出京一晃半年,这千里迢迢回来,我想先去见见父皇和母后,难道也不行?”

    “这是陛下的意思?”

    “这什么意思?莫非某已经成了罪犯?”

    “那倒不至于,不过你现在确实需要跟我们先去贵族院,那边还有很多人在等殿下。殿下也不想事情迁延日久吧,早弄完也早舒畅啊。”

    张珲站在那里,脸色变幻,最后还是只能上了魏征的车。

    车很好,不是什么囚车,一辆四轮马车,装饰的虽然一般,但挺平稳,也不颠簸。

    可坐在车里,张珲却忍不住心情糟糕起来。

    “魏院长,能透露一下,会怎么处置我吗?”

    魏征微笑着道,“这个得上了审判庭才知道,不过也不一定要闹到审判庭的地步,就看在听证会上你的表现了。”

    “我当时也只是一时愤怒,完全没有想到会惹这么大麻烦,要是知道的话,我肯定不会干这蠢事的。”

    魏征只是微微笑笑。

    他是不相信张珲的话的,张珲肯定依仗着自己是皇子,所以才会根本不听国相和将军和议长等的劝说,执意擅调兵马,越界出境。现在不过是见事情大了,才想起服软来。

    这样看来,其实张珲根本没有什么悔改之意。

    都说知子莫若父。

    看来这话确实非常对的,皇帝就没想过要大事化小。

    不给皇子一点教训,只怕这样的事情以后还会有,甚至是变本加厉。

    马车进入京城。

    路上的人一看到贵族院的马车,还有打着绥远王旗号的骑士、亲卫们,立马就知道那马车里坐的是谁了。

    绥远王张珲入京了,被贵族院带入京的,奔着贵族院去的。

    “哎呦,这是有好戏看了。”

    “难道还真要来个秉公执法,大义灭亲?”

    “也许只是走个过场呢?”

    “就是。”

    坐在马车里,也能听到外面不断传进来的各种议论之声,张珲觉得面上火辣火辣的,曾几何时,他也是最痛恨这种凌驾于律法之上的人的。想不到,如今他也成了别人口中的那种人。

    本来他还想打开车帘,结果听了这些话后,他根本不敢动了。

    他甚至都不敢去听那些话,可是那些话却不断的涌入耳中,避都避不掉。

    不长的一段路,却仿佛过了极漫长一样。

    等到马车停下,魏征说到了的时候,他甚至是迫不急待的跳下了马车,然后赶紧的进了贵族院。

    贵族院门口,许多议员都站在那里等候着张珲的到来。

    魏征在后面一下车,立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