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名水手又在模拟大风大浪的情境下,在左右摇晃幅度非常大的宽木板上进行了格斗。这一次,其中一人没站稳,自己掉下去了,直接判负
接着,其他小组的比赛选手依次上场,为观众们奉献了很精彩的模拟船上格斗,让观众们看得热血沸腾。特别是,边上还有激昂的他是一个海盗这首名曲作为配音。
因为这场精彩无比的水手比武大会,很多东弗里斯兰本地少年,竟然萌生了要去当一个水兵的理想。一时间,海员学校的报名人数增加了很多
同时,这场水手比武大会,也让前来观战的外国间谍意识到了一件事——就算第二军团离开了本土,马林依然能从水手中抽调几千刀法精湛的水兵,来守卫本土。
这些水兵,也许野战中打不过正规的步兵。但是,在守城战中,这些擅长在狭小的空间中格斗的水手,更适合在城墙上击退来犯的敌人
而这,正是马林举办此次水手比武大会的初衷——让人知道,自己还能抽调几千水兵帮忙守城
于是,某些原本像趁火打劫的诸侯国,打消了某些不好的想法。他们明白——如果不能趁机快速攻破奥里希城,并除掉马林,等到马林在境外的军队反应过来,回国增援,他们就死定了
第1545章 我啥都领先,唯独输在人口上()
马林不知道,他为了秀肌肉随手搞出来的水手比武大会,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倒不是说这个水手比武大会震慑了四方,而是比武的方式,引起了各国效仿。
用荡秋千一般左右摇晃的宽木板训练来模拟船上的状况,是非常好的创意。汉堡驻埃姆登代表萨默尔在看过这场比武后,立即写信回国,要求推广这种方法,用于水兵训练。
以前,在没有大号秋千木板的时候,水手为了训练海战,一般都用小船进行船上厮杀训练。但是,小船很难模拟出大风大浪的海况。毕竟,训练时,小船不可能到大洋中间去训练。而且,训练作战时,失败者容易被打下水。若是真跑到大风浪的海中央去训练,那落水的水兵很容易被风浪卷走。
而马林用超大号的秋千木板,用荡秋千的方式,模拟海船在大风浪下剧烈地左右摇晃的做法,不但能低成本地模拟出场景。而且,危险系数很低。因为,在比武时,马林在秋千木板下面铺了很厚的干草。就算被打落下秋千木板,也是摔在干草堆上,不会受伤。
当然,明眼人不止萨默尔一个人。吕贝克驻埃姆登代表也看出了有点,写信回国,建议用此法来训练水兵船上格斗的武艺。
而北海国国内,海军大将基德男爵,也上疏马林,请求以后就用这个办法来训练水手作战技巧,以及,水手新人们对船只左右摇晃的适应性。
甚至,基德男爵还对马林公开这种训练水手的方式表达了不满。他主要是担心,法国人若是学会了这一套,以后海战也会变得凶猛起来。毕竟,对于法国来说,最缺的就是船只和海上训练场地了。如今,有了这种简单的可以在陆上训练水手格斗能力的简单训练方法,法国人一定不会放过。以后,法国人必然能训练出一批适应船只摇晃并擅长在船只甲板上格斗的厉害水兵出来。
对于这一点,马林的确有些后悔。但是,却不是很在意。毕竟,他可是让手下在研发佩克桑炮了。那玩意儿只要搞出来,还玩毛的甲板厮杀啊?几炮就把对手战船击沉了,为啥还要和人在甲板上拔刀互砍?
还有,马林正在让纽约长岛的造船厂在尝试打造千吨战舰。千吨战舰很高,小船上的敌人,就算想跳船帮,也挑不上去。历史上,第乌海战印度和埃及联军的战士,就是因为船小,跳不上葡萄牙人的高大战船,无法砍到对手,只能被葡萄牙人的战船用火炮慢慢揍,因此输掉了海战。而马林令人尝试建造的千吨战舰,比葡萄牙小几百吨的战船要高大多了,火炮也多,而且船舷更厚实。配合上威力无比的佩克桑炮,绝对海战无敌。
当然,不管是佩克桑炮还是千吨战舰,目前都是保密的。为了打消基德男爵的疑虑,马林只好说——以后会给海军战士配备发条打火的短枪,配合水手弯刀作战。
他可是看过加勒比海盗的,那些17世纪的海盗,基本上除了水手弯刀,腰上还会别着一两把燧发短枪。一旦遇到难以对付的狠人,还可以从腰间拔出短枪射杀。
马林向基德男爵描述了未来北海国水兵一手弯刀,一手发条打火的短枪的作战情形,总算把忧心失去海上优势的基德给忽悠走了。
事实上,在巨舰重炮出现之前,马林说的水手弯刀配合火枪的战术,的确是主流海战战术。比如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就是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和法国战舰并舷混战的时候,被法国水兵的火枪打死的。
而佩克桑炮出现之后,木船无法抵挡,被迫退出历史舞台。然后,装甲舰就诞生了。所谓的装甲舰,就是在木船外面套上厚重的铁壳子,以免船身被佩克桑炮的68磅重的铁球炮弹砸穿。
但被木船套上铁壳后,风帆就带不动了,只能用蒸汽机推动。不然,这种厚重的铁壳装甲舰只能在大海上慢慢“蜗牛爬”
而现在,别的国家显然没有蒸汽机。只要马林搞出佩克桑炮,就可以横扫各国海军,称霸海上了。当然,肯定不会像原本历史上那样,称霸到19世纪。毕竟,他搞出蒸汽机了,别的国家就算搞不出来,也会偷技术啊。就像法国人那样,搞不出玻璃镜,就派人去威尼斯偷技术。
除非,马林和马林的后代们不将蒸汽机技术扩散。否则,一旦投入民用,肯定会被别国搞去技术。所以,这只是时间问题。但在蒸汽机技术泄露之前,马林打算建立一个包含英伦三岛,以及德意志北部地区的强大国家。当然,还包括广袤的美洲。等其他国家技术赶上来的时候,马林后代的国家已经站稳了脚跟了。一旦后世老美那边的土地呗开发出来,法国那点国土和人口优势立马就会丧失。马林可是清楚记得,19世纪老美完成中东部地区的开发后,国力是如何快速攀升,并逐一超过法国和英国的。
当然,那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毕竟,现在摆在马林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人。整个德意志地区,包括奥地利那边,人口也才1200万左右。而法国人口则由1500万,简直是碾压了。至于马林,境内只有可怜的200多万。在德意志各诸侯国里算是排得上号了,可和法国一比,简直就是渣啊。
要是马林开局就是法兰西王国的话,手握1500万人口,轻松就能分几百万去后世美国东部沿海开垦出大片沃土了。而且,法国离美国东岸更近呢。
而现在,就算马林吞并了英格兰,也不过才增加300万人口,依然远远比不过法兰西王国的人口。甚至,德意志地区和英格兰的人口加起来,才勉强和法国持平所以,开发美国东海岸,依然任重道远啊
为了人口,马林现在都疯了。他在北海国境内下令——任何庄园,女子一旦怀孕,将会得到妥善照顾。不但可以休假,而且休假期间,可以领到和男子一样的工钱。而平时干活的话,工钱才只有男子一半
除此之外,马林还下令在各个小镇上建立医院。其中,医院妇产科为重点。每个待产的女子,都可以在产前两三个月,送到医院妇产科静养,由专门的护士照料,直到生下孩子。这期间,一切费用都有各自所在的庄园承担。
办公室里,马林看着欧洲地图,抱头郁闷道:
“我啥都世界领先,唯独输在了人口上”
第1546章 时机成熟了!()
有那么一刻,马林都想效法奥斯曼土耳其的“血贡”制度,掠夺德意志人以外的欧洲白人男孩了。或者,花大价钱从巴尔干半岛土耳其人的地盘购买孩子,然后,培养成只说德语的天主教徒
但是,想到后世某个得了诺奖的文学家描述的那些母子分离的凄惨场景,马林忽然有些不忍。文章里,当土耳其人野蛮地将孩子们从巴尔干地区的妇女们手里夺走的时候,那些痛苦的母亲忍不住大喊:
“拉岱,我的儿子,不要忘了你的母亲!”
“伊利亚!伊利亚!伊利亚!”另一个塞族妇女拼命用眼睛寻找自己的儿子,试图记住他的样子
然而,这些伤心的母亲们不知道,这些孩子被带去伊斯坦布尔后,会被进行割礼,并从东正教改宗伊教,并被洗脑忘记过去。等他们回到欧洲的时候,却变成了对同胞举起屠刀的无情刽子手
想到这些,马林就打消了去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人抢夺“血贡”的打算。不过,马林也没完全放弃这个路子。比如,克里米亚那边,反正他们掠夺罗斯人都是一家全抓的。其中,就有小孩。
所以,就算马林不买那些小毛子和小毛妹,他们也会被喜欢买奴隶的土耳其人买走。所以,马林下定了决心——决心包下克里米亚人所有掠夺来的儿童,不管男女。只要身体健康,他就全要。反正,这种交易花费不大,马林不需要用现金,只要给足了烈酒,就能换到足够的儿童。
与其让那些毛子儿童沦为土耳其人的杀手或者玩物,还不如让马林买过来,教育成德意志化的农夫呢。毕竟,美洲的开发太缺人了
另外,马林也决定接纳那几万匈牙利战俘。只要他们老老实实的,并肯学习德语,融入北海国社会,马林就打算给他们普通国民的身份。当然,马林肯定是不会允许他们聚集在一起的,而是会把他们分散到北海国各地。一旦无法形成集群,他们就无法保留传统,不得不融入北海国社会。
而且,匈牙利王国本身德意志化就比较严重。虽然普通马扎尔人可能德意志化比较轻,可匈牙利贵族德意志化就很重了。自从被奥托大帝击败后,马扎尔人就学习德意志人,定居下来,并搞起了农业。很多匈牙利贵族,都从部落首领,转变成了德式领主,接纳了德意志文化。所以,用德式文化来管理那些匈牙利战俘,还是不太难的。因为,他们在本国,本就习惯了这种德式贵族的统治。
唯一的难题,大概就是语言问题了。对于这一点,马林也早就想好了对策——先把所有匈牙利战俘都送去戈斯拉尔的矿山上去挖矿。然后,每天晚上都派人去教他们德语。而且硬性规定——谁学会了德语,就可以从危险的矿坑里走人,成为安逸的农夫。学不会的,继续留在井下挖矿,冒生命危险
在这种事关生死的强烈的刺激下,不愁他们学德语不拼命
就在马林绞尽脑汁,在为人口的事情发愁的时候,时间进入了6月份。而此时,远在南方的意大利,那不勒斯城里,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
“查清楚了吗?西班牙军队现在内斗激烈不激烈?”路易十二严肃地问道。
负责情报工作的杜尔特伯爵认真地点头道:
“是的,陛下,这两个多月,城外西班牙大营里,5名西班牙高级贵族,为了争夺几万大军的控制权,都快打起来了!”
路易十二面露喜色道:
“真有这么激烈?”
杜尔特伯爵认真点头:
“真有这么激烈!”
“详细说说看”路易十二和其他几个法国贵族都期待地看着杜尔特伯爵。
杜尔特伯爵拿出一份写满情报的纸张读到:
“这两个月西班牙大营中,卡布雷拉公爵和多明戈公爵为了争夺军队的主导权,不住拉拢军中的中高级军官。同时,也拉拢担任副官的三名伯爵——埃梅内伯爵、斯库多伯爵和洛佩斯伯爵。”
“但是,三位伯爵似乎另有打算。他们争不过两位公爵,无法染指最高指挥权。但是,三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也在拉拢军官,增强自己在军中的话语权”
“现在,西班牙军队只要召开军事会议,场面就会异常火爆。据说,只要两位公爵中的一方提出某个想法,另一方必然带着一群投靠自己的军官强烈反对,无论对错。而三位伯爵,则带着他们拉拢的那群人,作壁上观看好戏”
路易十二听了后一愣:
“都严重到这个地步了吗?”
杜尔特伯爵严肃地点点头
这时,约翰。拉菲站起来道:
“陛下,这正是我们的大好机会啊!”
原格德司公爵、现南特伯爵查理也点头赞同:
“的确是好机会,这时候动手,胜算很大。而且,我们的粮食也不多了”
西班牙人的判断也不全是瞎说,法国人有几万大军在城里,而且有很多粮食消耗抵得上5个壮汉的战马,粮食消耗自然极为惊人。就算法国人之前准备充分,还赶走了原本城里的所有居民,可粮食消耗的速度还是很惊人,有些超出预期。
按照军需官的估计,最多还有一个半月,法军的粮食就会见底。到时候,不突围就是死
而西班牙人之所以预估和法国人有出入,主要差别就在于民夫人数上。西班牙人认为,法国五六万大军,至少带了三四万民夫在城里。但实际上,当初路易十二听从约翰。拉菲的建议,只留下万把人民夫协助守城将士,所以粮食消耗比西班牙人预估得要低不少。
按照西班牙人的预测,这会儿法国人应该就开始缺粮了。所以,这几天,西班牙大营里争吵的主题,就是加强防备,防止法军冒死突围。只不过,因为派别争端太过激烈,很多事情都被耽搁了。
但在多明戈公爵的坚持下,西班牙军队还是在那不勒斯城以北的空地上,挖掘了十几条壕沟,但没有派大军驻守。主要是,防备法军骑兵突围北上。
这十几条壕沟里,都插满了木尖桩。一旦法国人强行突围,骑兵很容易掉入壕沟。然后,战马被刺穿腹部
但是,西班牙人不知道,法国人这一次是打算全军突围了。为了突破这些壕沟的封锁,法国人在城里挖出很多泥土装进袋子里,由城里剩下的一万多民夫扛着。一旦出城,这些民夫就会用装满泥土的袋子,去填那十几道壕沟,以方便大军通过
不过,虽然已经定下了突围的时间,但法国人并未立即出击,而是再等直到
“时机成熟了!”约翰。拉菲看到天上乌云密布后,立即站起身,去找路易十二去了
第1547章 雨天出城()
从城墙上下来,可以看到城里的法军此时无比繁忙。很多人在挖土装袋,也有人把一些物资放进挖好的坑中,然后埋上土覆盖。
此外,军中民夫集中的炊事营,正在不停地烤面包。他们烤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长棍面包,不过,考虑到是战时,他们到不敢在面包里掺杂多少泥土和石子。只是,野菜、树叶和木屑什么的是少不了的。只有为贵族们烤制的面包,才不掺杂那些,而且,还会添加些蔗糖或蜂蜜什么的。需要指出的是,此时法国北部地区流行种植黑麦,做出的长棍面包又叫黑棍面包。而南部法国则流行种植大麦,做出的长棍面包则是普通的长棍面包。至于小麦什么的,普通士兵是吃不起的,不然法国朝廷要破产。
很显然,法国人已经在为撤退做准备了。一条长棍面包可以顶一天,而法军士兵每个人都会携带一个斜挎式背包,有的是帆布做的,有的是亚麻布做的。这个包本来是火枪手专用的,里面是用来装火药和铅弹的,材质本来也是皮制的,主要是防水的。但因为携带方便,后来在北海国军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