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6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荷兰人的所谓崛起,也就是在1560年后青鱼跑到北海海域来了,他们渔汛时期等在海边等青鱼送上门给捕捞就行那把剖鱼刀,等了两百年才能大显身手

    当然,那把剖鱼刀也不是没用。至少,的确方便了荷兰渔民。不过,因为1560年以前鲱鱼数量不多,荷兰也一直不温不火的。直到渔场移到家门口了,这把小刀才发挥出作用,让荷兰一飞冲天。

    马林就比他们高级多了,当欧洲人还在近海等着鲱鱼洄游的时候,马林已经让渔民们驾着大中型渔船,用绞盘拖网去深海捕鱼了。因为绞盘拖网的高效,使得北海国也从没缺过咸鱼。马林麾下的农庄的农奴们,每年都能分到不少咸鱼作为营养补充。毕竟,光吃面包营养是不够的。

第1371章 出卖小汉萨商人() 
对于沿海居民而言,鱼肉恐怕是最容易得到的肉食了。毕竟,捕鱼成本很低,只要一条船,一张网,加上渔民付出劳动就可以。不像肉类,即使是吃草的羊,羊羔也是要花钱买的。

    而且,把羊养大,也需要等好久。而且,中途还需要派人去看管羊群,免得羊被野兽吃掉或者被人偷走,很是劳心劳力。而渔民们,平时压根就不用管鱼的生长。他们的任务,就是跑到渔区去撒网就行。

    当然,打渔也是有风险的。比如,怕在海上遇到风暴。但是,欧洲北海相对风平浪静。不像华夏南海,一到夏季就刮台风。所以,只要船只大一点,在北海上捕鱼还是比较安全的。

    鱼肉营养丰富,肉类有的营养它基本都有。唯一比肉类缺乏的,大概就是脂肪了。但马林已经在北美推广大豆的种植,等豆油开始量产,脂肪就不是人们特别需求的东西了。

    总的算来,咸鱼这种东西,不但耐保存,且营养全面充足。而且,因为加盐腌制了,在吃咸鱼的同时,也相当于补充了盐分。

    因此,对于欧洲人而言,咸鱼实在是一种既能提供足够营养,也能补充盐分,而且还耐保存的神级食物。

    不但沿海渔民将咸鱼作为重要食物,内陆的欧洲人,也会将咸鱼当做重要食物。毕竟,咸鱼耐保存,运输方便。

    但盐的价格太贵了,所以,瑞典人发明了臭名昭著的臭鲱鱼罐头。之所以会发臭,就是因为瑞典那旮旯是波罗的海地区,不产盐,盐价太贵。所以,瑞典渔民为了省盐,直接把捕捞上来的鱼放在浓盐水里煮一下,然后,直接包装了。因为含盐量不足,鲱鱼在容器里发酵,变臭,就产生了臭名昭著的瑞典鲱鱼罐头。而若不是考虑盐的成本因素,正确的腌制方法应该是用盐在鱼的内外侧猛擦,直到盐深入鱼肉中。然后,再风干晒干。这样,就不容易太臭了。要是图省盐,就会做出像瑞典鲱鱼罐头那样的迎风臭十丈的货色来。

    好在吕贝克人不缺盐,有吕讷堡的矿盐充足的供应,吕贝克那边做出的咸鱼用盐足够,倒是很受各地消费者欢迎。

    只是,马林心里清楚——吕贝克的好日子不多了。等到1560年鲱鱼产区转移到北海沿岸,吕贝克注定要衰落。

    马林以前还奇怪为啥汉萨同盟会在16世纪后期衰落下去呢,原来,是吕贝克这个盟主衰落了。而汉堡这个汉萨同盟中的“王后”又没能担负起振兴汉萨同盟的重任,然后,荷兰人就趁势崛起了,取代了吕贝克的位置。后来,波罗的海地区盐和咸鱼的贸易,貌似被荷兰人抢去了

    对于盐引,赫克托等几个不莱梅代表本来很满意,但赫克托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马林大公,这个盐引,有兑现的日期吗?1,吕讷堡盐矿每年的盐产量,也只价值六七十万金币呢。就算您拿到了一半的股份,年产盐不过价值三十多万金币,都不够付账的。而且,如果拖延1年交付,我们损失也很大的。”

    马林想了想,还真是,他一下子可变不出价值上百万金币的盐出来。于是,他决定道:

    “如果交付拖延了,我付利息就是,还是用盐抵账。老规矩,年利息10%,半年5%,低于半年没利息!另外,一年内我保证凑够盐。但如果你们一年后还不来提盐,我也不会多给利息,最高就给10%!”马林这是怕这些人把盐引捏在手里当股票待涨。所以,他给出了最迟兑现时间。超过时间,握再长时间也没用。

    赫克托想了想,就同意了马林的办法。

    但事实上,赫克托等汉萨商人,根本不会看得上一年10%的这点利息。因为,如果能把这些钱兑现拿来做生意,所得的利润要比利息高多了。所以,赫克托等几个代表,要求优先兑现他们的房屋费用。

    马林假装不乐意,而且,马林故意提出——要把那价值超过百万的汉萨商人们的房屋折旧一半,只给半价。

    几个不莱梅代表顿时急了,他们都是不莱梅大户,房产价值都很高。若是折旧一半,那损失可就大了。比如,赫克托家的别墅,若是折旧一半,就等于损失了2500金币。

    于是,几人开始据理力争。但马林认为,房屋越住越旧,肯定要折旧的。于是,双方就僵持了起来。

    终于,第二天早上,赫克托几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马林大人,要不,我们采取一个新方案吧”

    “什么新方案?不折旧可不大可能啊!”

    赫克托呼了口气,说出来昨晚上几个不莱梅代表商议出来的办法

    “什么?你说你愿意帮我说服其他的汉萨商人将房子以半价卖给我?”马林有些呆,他提出折旧一半,只是漫天要价而已,等对方还价呢。他的底线,其实是七折价格收购。结果,对手直接同意了这个离谱价格

    “是的,如果马林大人您同意不折旧收购我们不莱梅议会23个议员和30家大户的房产,我们就愿意配合大人您,说服其他汉萨商人接受5折的收购价!”

    马林想了想,问道:

    “那么,你们53家的房产总价值大概多少?”

    “大概在20万金币左右。其余80万房产,如果按照折旧一半算,可以为您节省40万金币呢!”

    “好,干了!”马林果断地接受了。

    想了想后,马林又问道:

    “你们如何配合我说服那些小汉萨商人?”

    “连哄带吓!”

    “连哄带吓?具体怎么做?”马林来了兴趣。

    赫克托回答道:

    “这个简单,就说我们在谈判中被您用刀架在脖子上威胁了,不得已同意折旧一半”

    “等等”马林打断了他的话,没好气道:

    “要是彻底激怒了那些普通的汉萨商人怎么办?他们若是带着不莱梅市民顽抗该如何?”

    赫克托摇了摇头,道:

    “不会的,因为城里的粮食坚持不了多少天了。另外,我们这些议员和大户打算假装带头逃跑,并散布您将要派兵洗劫全城的汉萨商人的消息”

    “你还不如说我要屠城呢!”马林没好气道。

    哪知道赫克托摇了摇头道:

    “说屠城没用,对于我们这些商人而言,钱财损失才会肉痛。至于屠城,都未必有抢光他们的财产更有威慑力。”

    “呵呵商人”马林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赫克托继续道:

    “您担心那些小商人会鼓动不莱梅市民顽抗,那就大可不必了。因为,在不莱梅城,真正有话语权的只有我们五十多家。至于别的汉萨商人,基本没什么说话的机会,不必担心他们领导百姓对抗您。只要我们五十多家带头逃跑,其他汉萨商人群龙无首,也会吓得跟着逃跑的”

    “很好,就这么办!”为了节省40万金币的拆迁补偿,马林也顾不得脸面了。至于赫克托等人,为了自家的利益,也毫不犹豫地出卖了不莱梅城里的小汉萨商人们

第1372章 拿下不莱梅() 
而在边上,吕贝克大议长海因里希和汉堡大议长伯纳德,对于赫克托和马林之间的肮脏交易,也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理当如此。而且,这一次汉堡和吕贝克主攻的目标,其实就是不莱梅这53家大汉萨商人。因为,不莱梅在英格兰和尼德兰的商业渠道,基本都掌握在这53家大户手里。至于其他小汉萨商人,不是依附于这53家大户,就是不成气候。

    所以,无论是最需要这些渠道的伯纳德,还是想捡便宜的海因里希,对于赫克托等人出卖不莱梅的汉萨小商人,都毫无意见。甚至于,那些不莱梅汉萨小商人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增加些税赋而已。若是那些小商人遇到危机,他们不仅不会帮助,还可能会趁火打劫。这就是商场,没有任何温情,有的只是利益。一个纯粹的商人,即便不是坏到流脓,但也绝不是什么好人。因为,好人早就被坑死了

    若是在后世那种法制健全的时代,也许会有好商人能存活。但在这个狂野的时代,一个好商人是难以立足的。

    举个简单例子,在这个年代,搞海上贸易的,就没有一个善茬。为了保证安全,基本每条商船上都会豢养一批亡命之徒,以应对海盗。若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好商人,早就被人吞得骨头渣子都不剩了。因此,在这个时代,能存活下来并坐大的商人,就没一个是善茬。甚至,很多大商人手里都有不少人命。有海盗的,也有竞争对手的

    这次谈判结束后,马林去忙着签发盐引并安排吕讷堡盐矿生产供应去了。而赫克托等人,则没有返回不莱梅,而是把不莱梅53家大汉萨商人家族的话事人都悄悄地请来了奥尔登堡。而汉堡大议长伯纳德和吕贝克大议长海因里希也没走,因为,他们要留下来瓜分这53家大汉萨商人

    53位大汉萨商人到齐后,伯纳德立即率先展开了拉拢,特别是那些在英格兰和尼德兰有渠道的人,成了伯纳德的主攻目标。

    这些大汉萨商人其实很不愿意离开世代居住的不莱梅城,但是,他们也清楚,马林这次发了狠。如果赖着不走,不但家产可能会被马林剥夺,恐怕连命都保不住。所以,他们只能不情不愿地接受汉堡和吕贝克的拉拢。

    最终,汉堡拉拢走了27名大汉萨商人。这些人都是在英格兰和尼德兰的商栈里占主导地位的大佬,也是汉堡所需要的。而剩下的26名大汉萨商人,则都归了吕贝克。虽然其中也有在英格兰和尼德兰有一定商业渠道的,但按照汉堡当初拉拢吕贝克达成的协议,汉堡只能拉拢走一半的大汉萨商人。

    谈妥后,马林给他们签发了购买地产的盐引。然后,这53家大佬,就回不莱梅城去收拾家当离开了。

    不过,马林事先和他们有约——除了财产外,只准带走他们各家平时豢养的亡命之徒,以及航海水手。而不莱梅城那些擅长内河航运的船工水手,包括内河航运的船只,一个不准带走当然,那些内河船只,马林会按市价购买

    马林之所以图谋不莱梅,其实主要就是图谋那些擅长内河航运的船工和水手。为什么呢?因为马林修好了明斯特运河,正打算利用这条运河,发展鲁尔区到埃姆登的内河航运呢。

    但是,马林手里严重缺乏精通内河航运的船工和水手。另外,内河航运的船只也不足。

    在不久的将来,马林打算全面开发鲁尔区的煤炭。所以,他需要很多内河船只,包括精通内河航运的船工和水手。但自己培养的话,这个过程很慢。因此,从不莱梅手里抢夺,那就成了最佳选择。偏巧,不莱梅人自己作死,正好便宜了马林

    不莱梅城有近两万人口,除了几百家汉萨商人外,其余大部分人口,都是和航运有关的。要么,就是给不莱梅的汉萨商人家里做奴仆和打手的。据统计,不莱梅城大约有8000多船工和水手。这些人,占据了不莱梅近半的人口。

    当然,这八千多船工和水手,有近半不是土生土长的不莱梅市民,而是从德意志其他地区招募来的民工。但无论如何,这些船工和水手,大部分都是熟练工。若是拉拢过来,立即就能上手。就算那些不莱梅汉萨商人会带走部分海船和航海的船工和水手,但留下来的内河船工和水手,起码得有5000人。5000擅长内河航运的船工和水手,足以支撑马林的内河航运帝国了。

    在拿到了马林给的盐引后,这53家大户,回到不莱梅后立即收拾家当,把能搬走的财产,全部搬到了航海船只上,准备离开。随行的,还有他们平时雇佣的亡命之徒和擅长航海的船工和水手。这些,都是他们以后在汉堡或吕贝克立身的根本。

    而马林,此时也派了统计人员在军队的护送下进入不莱梅码头区,对所有船工和水手都进行了盘问和登记。甚至,为了防止他们说谎,还要求必须有证人证明。如此,就能避免那些不莱梅汉萨商人带走没有航海经验的内河航运船工和水手。随后,统计人员给那些有航海经验的船工签发了通行证,允许他们随同汉萨商人离开。

    同时,因为考虑到城里已经断粮的情况。为了避免饿死人,马林开始给那些注定要留下来的内河航运的船工和水手家庭免费发放掺杂了草糠的科勒面包。而那些注定要离开的汉萨商人和那些亡命之徒们,以及他们的家人,是注定不能领到面包的。

    53家大汉萨商人举家撤离后,不莱梅城顿时乱作一团。然而,因为平时的领头人都跑了,此时不莱梅城里算是群龙无首。一些倔强的小汉萨商人打算组织民众顽抗,然而,因为马林开始对平民派发黑面包,使得没人响应这些激进者的号召。

    无奈之下,那些原本打算组织市民抵抗的小汉萨商人不得不妥协。虽然房产被折旧一半,但好歹马林没白抢不是?

    拿着马林签发的盐引,大部分小汉萨商人都陆陆续续地撤离了不莱梅城,总数有五百多家。

    十天后,马林的军队顺利进入了不莱梅城,没有遭到暴力抵抗

第1373章 新运河计划() 
并不是所有的汉萨小商人都肯离开不莱梅的,因为,有的汉萨小商人本身就是依赖不莱梅这座城市做生意的。离开了不莱梅,他们也就彻底失去了原本的生意渠道。甚至,是活路。

    毕竟,这年头没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渠道。举家搬迁,成本很是高昂。光是路费,就比较吓人。若是家底薄一点的,一趟搬迁下来,汉萨小商人也变成普通市民家庭了。与其这样,还不如留下来当个普通富户呢。

    所以,不莱梅城最终有几十家财力很薄弱的汉萨小商人选择了留下来。当然,他们不是和马林进行对抗的,而是打算投靠马林。

    “什么,你们要投靠我?”马林看着前面这个同样叫西蒙的汉萨小商人代表,脸上满是诧异。

    汉萨小商人西蒙满脸苦涩道:

    “是的,大公。我们都是不莱梅城里最底层的汉萨小商人,说起来,比杂货铺老板都强不到哪儿去。而且,我们此前的商业渠道全在本地,若是离开不莱梅,都不知道该如何存活了。所以,我们打算效忠于大公您,也算有个活路”

    马林了然地点了点头,但话锋一转道:

    “也不是不能留你们,但我要遗憾地告诉你们——不莱梅城怕是不能让你们继续呆了”

    “为什么?”商人西蒙很不理解。

    马林耐心地解释了一下

    原来,马林除了觊觎不莱梅擅长内河航运的船工和水手外,还觊觎不莱梅城本身。毕竟,单靠埃姆登一个重要商贸中心是不够的。想要发展北海国经济,至少要有多个经济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