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欧皇崛起- 第4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那些钱,最好是花掉。如此,西班牙就没钱去扩充海军了,马林也能心中安稳。

    而且,就算西班牙占领了摩洛哥,也绝对难以安稳。因为,摩洛哥的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大多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特点是啥?自然是人人皆兵了。只要是个壮年男子,骑上马背,挥舞弯刀,就特么是个轻骑兵,非常难缠。而且,游牧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你追不上他

    就算西班牙能够攻下摩洛哥,早期肯定只能控制住摩洛哥的几个重要城市。至于广大乡村,肯定是阿拉伯牧民和柏柏尔牧民的天下。到时候,用于镇压那些擅长机动的牧民的钱,将会是个无底洞,把西班牙财政耗干

    当然,如果西班牙人支撑下去。只要几十年,摩洛哥就能永久成为西班牙的第二本土。此后,西班牙的本土面积将会扩大近一倍。

    不过,前提是——他们要赶走阿拉伯人

    当地的柏柏尔人,其实信仰什么无所谓。反正,他们本来就是被征服的民族。从前,他们也曾臣服于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也不陌生。

    而阿拉伯人不同,他们是最坚定的安拉教徒。除非杀死他们或者赶走他们,否则很难逼迫他们从安拉教改宗天主教。

    所以,未来笃信天主教的西班牙,和摩洛哥居民肯定会因为宗教问题掀起一场又一场的腥风血雨。毕竟,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可不是摆设。面对异教徒,宗教裁判所就是个吃人的地狱

    马林出于友谊,已经为胡安三世指明了方向——赶走阿拉伯人,然后慢慢引导柏柏尔人改宗

    若是西班牙能够耐心地先驱逐死硬派的阿拉伯人,然后慢慢让柏柏尔人改宗,倒也问题不大。可是,宗教裁判所这种激进机构的存在,必然会给西班牙带来无穷的麻烦。反正,西班牙以后铁定没有精力去管别的了。光是摩洛哥的内乱,就足够耗干西班牙的财政和精力

    当然,那些都是以后的事。就眼下而言,对马林很重要的就是——西班牙这次大规模出兵,肯定需要大量的军粮

    可惜的是,西班牙这个国家虽大,可大多是山地和丘陵,农业不发达。所以,西班牙一直很缺粮,粮价也很高。阿拉贡王国的最大海港巴塞罗那,是全欧洲粮价最高的地方。而马林,也一直很喜欢把粮食卖到西班牙这个粮价很高的国家。

    所以说,马林建议西班牙灭亡摩洛哥,实在是包藏祸心。因为,西班牙一旦入侵摩洛哥,不仅以后会陷入宗教纷争的泥潭,就现在而言,军粮的供给,首先就是个巨大的麻烦

    5万大军啊!加上5万民壮,10万青壮每天人吃马嚼,要消耗多少粮食?这可不是包括了吃的不多的小孩和老弱的群体,而是个个都是食量较大的10万青壮!

    就算按照每人每天一磅粮食的低标准去计算(面包掺杂大量别的东西,如木屑、泥土什么的),10万青壮每天也要消耗10万磅粮食。但10万青壮每天肯定不止消耗10万磅,再加上马匹的消耗,这支大军每天至少要消耗15万磅。这样一来,每个月大军粮食的消耗,估计能达到450万磅,半年就是2700万磅!

    当然,西班牙人现在并不缺钱,但肯定缺粮!

    而马林呢?最不缺的就是粮食了。所以,一旦西班牙开始征讨摩洛哥,马林的发财机会就来了!

    按照正常价格,西班牙粮价是每磅黑麦2芬尼的样子,大卖要更贵点,小麦直接上到10芬尼每磅了。

    所以,出于成本考虑,西班牙大军的军粮肯定选择黑麦,因为成本最低。如此,每个月消耗450万磅的话,单是粮草消耗,估计一个月就要达到900万芬尼,也就是15万金币

    但这场战争,至少打半年,甚至一两年。就算只打半年,粮食的消耗也会达到2700万磅,总价高达90万金币。

    马林心也不黑,只要拿下一半的订单,也价值45万金币了。

    而且,马林决定低价卖粮——你西班牙粮价是2芬尼每磅黑麦是吧?我只卖1。8芬尼,给你打个九折!如此,西班牙军方采购谁的粮食,那就不用问了

    就算以1。8芬尼每磅的价格卖给西班牙大军,马林也是赚翻了的。因为,在德意志,黑麦零售价才1芬尼每磅。按照1。8芬尼每磅的价格卖给西班牙军队,马林已经算是赚了一倍了。毕竟,在德意志,黑麦的批发价才0。7芬尼到0。8芬尼,连1。8芬尼的一半都不到

    所以,当得知西班牙真的开始召集大军的情报后,北海国在西班牙的间谍,马上通过驿站系统,马不停蹄地派人回国,把消息报告给了马林

    “哈哈,大订单来了!”收到情报的马林哈哈大笑。然后,他下令——立即派出使者,去卡斯蒂利亚王国首都托莱多,求见胡安三世,谈一谈军粮供应的问题。只要谈下这个大单子,马林又是一大笔收入进账,顺便给北海国堆满粮食的粮仓处理掉一批积压的粮食

    反正,马林期待西班牙征服摩洛哥的这场战争打得越久越好。如此,他的粮食销量也就更大了,卖得的钱也就越多

    总而言之,西班牙入侵摩洛哥,不管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对马林都是有巨大的好处的。如果说西班牙和摩洛哥是相互争锋的鹬蚌,那么,马林就是那个得利的渔翁

    当然,从长远看,西班牙这个鹬,最终是能吃下这个蚌的肉的。但是,在其吃蚌肉的漫长过程中,马林这个“渔翁”,先要从“鹬”身上割下一大块肉,即使不能将“鹬蚌”一锅端了,但也能够吃撑了

第943章 进攻苏格兰的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林编造出的“金x梅”版本的“约翰。斯图尔特和玛格丽特王后合谋杀害詹姆斯四世”的谣言,也随着北海商会间谍们的努力,从法国向全欧洲扩散开来。

    听到这个传闻,约翰。斯图尔特和玛格丽特王后都气得暴跳如雷,在苏格兰酒馆逮了几个传播谣言的醉汉当众绞死,试图平息谣言的传播。

    可是,他们的做法,只能平息苏格兰国内的谣言传播,对于其他国家谣言的传播,他们也无能为力。当然,作为盟友,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也下令在法国境内禁止传播谣言。不过,因为不是法国人的事情,法国对于禁止谣言的力度并不够。毕竟,法国地方官员不可能为了一个外国君主而肆意迫害本国的民众。所以,在法国,谣言只是从明面转为私下传播,但无法禁止。而其他和苏格兰并不友好的国家,那就更不用说了。

    在英格兰,爱德华早就得到马林的暗中提醒,一开始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而后,苏格兰方面单方面指责英格兰谋杀詹姆斯四世以及“狗男女谋杀詹姆斯四世”的谣言先后传入英格兰。

    这时候,爱德华才跳出来,强烈谴责苏格兰境内的“政变”和“弑君”的行为。爱德华公开指出——詹姆斯四世陛下是在苏格兰首都爱丁堡附近遇害的,那里距离英格兰很远,而且中间隔着太多山地,英格兰人根本无法翻山越岭。即使能够翻山越岭,也最多派出少量的步兵,根本不是强大的苏格兰骑士的对手。詹姆斯四世可是有50名武艺高强且全副武装的苏格兰骑士一路护卫的,想要杀他们,必须是更多的武艺高强的骑士。而英格兰骑士根本无法翻山越岭去伏击詹姆斯四世,而步兵即使过去了也打不过苏格兰骑士所以,苏格兰人在说谎,杀死詹姆斯四世的,根本就是苏格兰国内叛乱的骑士。因为,只有骑士才能杀死骑士

    爱德华的这个观点,在公布出去后,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肯定。的确,戈布里奇山谷距离爱丁堡太近了,英格兰骑士很难翻山越岭抵达那里。而能够翻山越岭的,只有山民出身的步兵。但步兵打得过骑士吗?在当时人们的眼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据幸存者所言,突袭詹姆斯四世队伍的,同样只有50人。公平的单挑,只有骑士才能战胜骑士,这是欧洲人的常识

    只是,大家不知道,马林这个变态,从德意志山民中挑选出了一批力大无穷的人,组成了最精锐的近战兵种——狼牙突击队。因为狼牙突击队平时很低调,虽然在吕贝克战役中大放光彩,但他们都是使用狼牙棒的,辨识度很高。而这支队伍,却是没有使用狼牙棒。所以,没人猜到会是马林的狼牙突击队动的手。

    按照马林的建议,爱德华此时使劲造势,强烈谴责苏格兰国内谋杀国王的大逆不道的行径,并呼吁各国严惩苏格兰,处死弑君者。

    而且,虽然手里有和詹姆斯四世签署的“互相继承王位”的协议,爱德华此时绝口不提这事。因为,若是此时他提这件事,很容易被人怀疑是凶手的。所以,他只是一个劲地鼓噪着要处死弑君的凶手,而不提继承苏格兰王位的事情。

    同时,英格兰这时候也开始行动起来。毕竟,春耕已经结束了,英格兰也可以腾出兵马,来攻打苏格兰了。

    而且,这次英格兰聚集兵马,是公开进行的,声势造得很大。爱德华的用意,就是要让各国知道——我是在得知詹姆斯四世被谋杀的消息后,才开始聚集兵马的,而不是早有准备

    得知消息前聚集兵马和得知消息后聚集兵马,这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如果英格兰早早地聚集兵马,其他国家一眼就能看出詹姆斯四世的死和英格兰有关。不然,怎么会提前准备好兵马?

    而若是得知消息后才聚集兵马,则表示,爱德华对此并不知情。此时聚集兵马,最多表示爱德华想浑水摸鱼,而不是早有预谋。

    实际上,具体的作战方案,爱德华早就和马林商议好了——英格兰出动大军,大张旗鼓地从北方边境出击,进攻苏格兰南部地区,吸引苏格兰人的注意力。

    而后,马林会用船队,运载一个军团的兵力,从海上抵达爱丁堡附近码头登陆。然后,奇袭苏格兰首都爱丁堡

    英格兰的大军在边境上,肯定能够吸引走苏格兰大部分兵力。而此时,苏格兰国内最多招募上万军队。而且,面对英军主力,他们肯定要把大部分兵力派往南部边境阻挡英军。

    一般来说,苏格兰南部多山地,即使只有几千军队,也有很大的可能阻挡住英军。毕竟,地形优势可不是白说的。要不是地形优势,苏格兰早被英格兰灭了。

    但这样一来,苏格兰后方肯定会出现兵力空虚的情况。此时,马林的一个军团上万人忽然在爱丁堡附近登陆,绝对能够震撼对方,而且会让敌人措手不及。

    只要攻占了爱丁堡,苏格兰在南方前线的抵抗就会失去任何意义。毕竟,苏格兰的国王夫妇和大部分政要,都是住在爱丁堡城里的。只要爱丁堡城破,等于苏格兰王国心脏被捣毁。届时,苏格兰王国这个“生命”,也会死去

    只要爱丁堡失陷的消息传来,前线苏格兰军队必然军心崩溃。因为,他们的抵抗,已经失去了意义。

    这比当初詹姆斯四世被俘都要严重得多,因为,即使詹姆斯四世被俘,按照欧洲习惯,还是可以赎回的。而且,苏格兰王国的行政机关并未被摧毁,依然可以正常运转。就算国王被杀,大不了再选一个新的呗。

    可是,若是爱丁堡被攻破了,那么,苏格兰行政机关算是彻底毁了。之后,没有人会再给前线的苏格兰抵抗军运送补给,也没人会给军队下命令。到时候,苏格兰边境守军必然崩溃,然后投降。

    然后,英军就可以俘虏那些苏格兰边境军队,并长驱直入,抵达爱丁堡,正式灭亡苏格兰。

    而且,就算边境苏格兰守军继续抵抗也没关系。大不了,英军从纽卡斯尔港乘船先去爱丁堡呗。然后,再从爱丁堡这个苏格兰心脏向苏格兰四周扩散。

    总之,苏格兰这次在劫难逃

第944章 硝石不够?去智利挖!() 
本来,马林是打算从本土的三个最强悍的军团抽调一个军团去苏格兰助战的。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教皇那边也需要人去攻打锡耶纳,同样需要抽调1。5万人左右。

    如此一来,需要抽调的兵力,达到了2。5万人之巨。但本土不能没有足够的兵马守卫啊,不然,有敌人来攻击咋办?虽然马林又训练了一万多民兵,可民兵到底只是民兵,取代不了正规军。

    所以,马林思来想去,决定修改计划——他决定,把登陆爱丁堡作战的任务,交给目前驻扎在纽卡斯尔的萨卡拉的第四军团。

    而配合爱德华的大军进攻苏格兰南部的任务,马林让萨卡拉在诺森伯兰郡的几万难民中,找出1万壮丁凑数。

    反正,英格兰对苏格兰边境的进攻,其实算是佯攻,不需要太多主战部队。本来西瓦格的第五军团就要随爱德华的大军出征的。另外,爱德华还会凑出一个纯英格兰的万人军团一起行动。算上纽卡斯尔这边一个假的万人军团,大军总数达到了3万人。算上民壮,得五六万人。

    但说到底,到时候真正的主战力量,会变成西瓦格的第五军团。而爱德华的那个纯英格兰军团,则会变成辅助力量。至于纽卡斯尔那边准备的一万假军队,则完全是打酱油的,全程负责喊“666”

    另外,西瓦格的第五军团,也不会全部出动。因为,爱德华担心伦敦会有前朝余孽趁机发动叛乱。所以,第五军团的1万人,会留下3000精锐驻守伦敦,保护爱德华一家人的安全。而这个决定,也的确救了爱德华一家人的命

    如此一来,负责主攻的,其实就是第五军团的7000战兵,辅助的是1万纯英格兰军团,以及纽卡斯尔的一万“啦啦队”。

    若是正常情况下和苏格兰开战,这就是找死,很容易被苏格兰精锐给打垮。

    但现在不同,因为苏格兰精锐早就在前年的战争中被俘或被杀了。现在苏格兰剩下的,只有2000禁卫战斗力较强。其他的都是二线部队或者干脆就是民兵,战斗力比英格兰凑出的这支“杂牌军”还要弱。而且,数量绝不会超过一万。

    而且,英格兰大军这次的主要任务是佯攻吸引苏格兰主力部队来防守,另外给第四军团渡海作战打掩护。所以,他们不需要战斗力太强,只要声势够大就可以。

    在他们的掩护下,萨卡拉的第四军团,就可以趁机从纽卡斯尔港登船,前往苏格兰首都爱丁堡附近的港口登陆,然后奇袭爱丁堡,捉住苏格兰核心高层,结束这场战争。

    只不过,萨卡拉的第四军团貌似缺乏火器。因为,当初马林看重的,就是第四军团中英格兰弓箭手的远程打击能力。

    但是,弓箭手的远程打击能力,在攻城战中是没啥卵用的。所以,马林会给第四军团送20门重炮过去。这批重炮,是北海国铸炮厂最新研制成功的卡伦舰炮步兵版,而且是32磅炮。

    不过,和正版的19世纪英国卡伦舰炮相比,这种步兵版的卡伦炮重量大了点。正版卡伦舰炮32磅级的,重量才771。8千克。而北海国铸炮厂搞出来的32磅级卡伦舰炮,重量则达到了一吨,比正版卡伦舰炮重了近230千克。

    但这也没办法,毕竟,北海国目前的科技水平,和19世纪的英国差多了。而且,能弄出32磅级卡伦舰炮,已经算是个奇迹了。因为,目前的钢铁技术太落后了。也就马林搞出了碳钢,才能用中低碳钢铸造出如此轻便的重炮。要是换成熟铁,估计得要两吨重才安全。否则,很容易炸膛。

    32磅重的铁球炮弹,砸在城门和城墙上,分量相当足。最重要的是——根据情报,苏格兰首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