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民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市民的奋斗- 第4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罚……在他和他走狗们庆祝着他们所谓的胜利的时候,他被一名英勇的赤卫军战士击毙于他的指挥所中,杜托夫的死亡是在告诉他的走狗同行们和他们的主子们,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之中,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看着25集团军军报上的报道,托洛茨基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尽管不过一天就就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外围第一道防线,但是击毙白匪军两名将军的战果仍然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这将是一个可能鼓舞全国士气的消息。

    “古谢夫同志,我们树立一个英雄士兵出来,而不是英明领袖、伟大的将军,士兵们不需要这些东西。我们需要一个来自士兵中的英雄!让士兵身边的英雄去鼓舞他们士气,让他们相信这场战争我们一定会赢得胜利,我们要让整个俄罗斯都知道英勇的战士事绩!相信我榜样的力量将会改变这场战争!”

    放下25集团军的军报,托洛茨基有些激动的说道,只有士兵中的英雄才能够被士兵们接受,让他们看到胜利的希望,善长宣传的托洛茨基知道,对于军队和民间而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什么?”

    听到托洛茨基的建议后,古谢夫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宣传普通的士兵和目前国内的宣传完全不同,国内的现在的宣传更侧重于对领袖人物和高级官员的宣传,革命之所以成功很大一方面归功于对领袖的宣传,而不是宣传那些无名小卒。

    目前全国各地的宣传工作靠的都是斯维亚日斯克的电讯,在国内报纸的宣传中,托洛茨基同志的到来使局势发生了决定性地转变。在偏僻的斯维亚日斯克车站上地托洛茨基的专列带来了必胜的信心、首倡精神和对军队各方面工作的有力督促。人们只看到报纸上千篇一律地托洛茨基深入到部队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大量的动员。把士气低落和松松垮垮的东方方面军所属各部变成了一支英勇善战地部队,他们一定能够保护喀山不会沦陷。

    托洛茨基见古谢夫这位老社工党员仍然没有意志到榜样的作用。于是便开口解释到。

    “现在我们的士兵不是死于敌军,就是死在我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再给他另一个选择,一条用勇气铺就的荣耀之路,报道英勇战斗的英雄、歌颂爱国精神。让他们确定必胜的信念,让榜样给人民和战士以希望,用榜样去激发他们地斗志。我们要让他们看到胜利希望!”

    仅只是宣传着领导人和将军的们的拥有必胜的意志是不够的,在这个困难的时期人们不会相信一个领导人可以改变一切。但是人们却愿意相信一个英勇的士兵,相信榜样,榜样会给士兵带来希望。

    “鲁尼洛夫奇迹般地一枪击毙了两名白匪军的将军,不!他还击毙了三名、不!是四名敌他仅用了一夹子弹就消灭了两名将军、一名上校和三名白匪!这是个奇迹!在这个时候人民和战士们都需要奇迹!把鲁尼洛夫的奇迹传通整个俄罗斯!让前线地每一个士兵都听到鲁尼洛夫地名字,让他们景仰他、尊敬他。进而效仿他!学习他!以他为榜样!”

    托洛茨基的话在车厢里响彻着,在斯维亚日斯克车站地专列上,一个被精心包装的英雄出**了,英雄和榜样地力量或许正如托洛茨基所言,将会改变这场战争的胜负。

    宣传从来都是最为神奇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社工党人更能看到其中蕴含着的巨大力量,当然除了西北之外,相比于的社工党人有些生硬、稚嫩的宣传,源自于后世诸多成熟经验的西北,在宣传和意识形态灌输上无疑才是这个时代的领头羊。

    布喀达坂峰位于昆仑山中阿尔格山东端与博卡雷克塔山西头交接处。布喀达坂在缠回语中意为“野牛岭”。山峰四周分布着数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布喀达坂峰高耸于群峰之上;与东面的一座667l米高峰遥相对峙;雪原绵延;气势磅礴。

    山区地处温带草原边缘;牧草繁茂。遍地是英蓖草、白利果等丛生矮禾草和矮灌木,常有野牛、藏原羚、黄羊、白唇鹿、藏羚羊、野驴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高原牧场上骆驼昂首阔步;牛、羊、马群比比皆是。

    在这片荒无人烟的高原草场上。耸立着数十座藏式的毡帐,穿着破烂的藏式服装的男男女发来回走动着。这里显然是一个藏民的游牧地。破旧的藏式毡账和远处连绵起伏的军帐以及数十辆卡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明和原始在此交汇着。

    嘴里叼着烟斗的格里菲斯来回的在草地上渡着步子,同时不停的翻看着剧本画片,这部电影被投资商要求必须要按照剧本画片拍摄,这是司马特意在后世让人制做分镜头画册,对后世的那部《红河谷》适当的修改之后,参考电影用手绘的方式制做而成,目的是为了加快拍摄时间。

    “这不是一部电影!至少不是一部纯粹的电影!”

    朝不远处一处军营望去,格里菲斯多少明白为什么边防军会派出一个连保护的摄制组。这部电影对他们而言或许更多的意义是工具,一个宣传工具而已。想到这里格里菲斯在心中自语道。

    “大卫,六十万元的投资!但愿公司会满意这部电影吧!”

    作为监制的郑正秋走到格里菲斯身边说到,因为格里菲斯并没有完全按照剧本画片上的分镜头拍摄,作为监制的郑正秋此时最担心的公司看到后会不会满意。“知道吗?两年前的一部《党同伐异》让我几近破产,而这部电影尽管在场面上可能不及那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我复出之作,后世的人们会永远记住这部电影,不是因为他是有声的,而是因为他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杰作。”

    格里菲斯在回答时只是望着已经安置好的12台电影机,一个小时之后,将用这12台电影机拍摄一个镜头,这是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

    山前的这片牧区《红河谷》摄制组的拍摄场地,藏式的游牧地完全是根据电影拍摄的需要而建成,甚至于连那些牧民都是从青海的土司手中租借来的藏人奴隶。为了让电影场更逼直格里菲按照照片,原尺寸营建了电影中的所有的建筑,最令人惊叹的建在山顶的石堡,数千名工人用了直到两周前才建成,而今天这座看起气势恢弘的石堡将毁于一次爆炸之中,完成了这个境头,整部电影的拍摄就结束了。

    “雪山女神有三个儿子,老大叫黄河,老二叫长江,老三叫雅鲁藏布江……”

    听着耳边响起的熟悉的台词,司马看着屏幕上皑皑的雪山,小电影院的灯亮了起来。

    “啪、啪……”

    随着电影的结束,掌声随之响起,这是刚刚完成剪辑的《红河谷》的第一次小范围的试映,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有声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弘扬爱国主义、反抗列强侵略的电影,带着浓重的政治宣传色彩。

    “把所有的汉语对白翻译成英语,制成英语版本,然后送到美国交给华美影院公司上映,中美同步公映。”

    离开电影院时司马对身边的时代电影公司的经理张石川说道,然后起身离开了小影院,电影是意识形态的输出工具,对此司马深信不疑,西北的宣传工作不能只局限于国内,尽管这部电影不及后世的那部同名电影,但是以这个时代的观点来看,这无疑是一部“巨片”,再加上它是有声的,司马相信这部电影一定会在美国取得成功。

    “……共和六年7月两名类乌齐藏军私入川界割取牧草,为驻边川军捕获,送交统领彭日升,未审逐处以斩首,因而引发藏人的不满,于是川藏战事再次爆发。藏军得到英国械弹的支持,共和七年一至四月间,连下数城,占领昌都,迫使彭日升投降,并将他们解交**后,伤残降人的肢体,于是边军望风而溃,藏军两路进击,七月间与华军在甘孜决战,至今双方于雅砻隔江对峙,川军当前并不占优势。据川报消息,英国驻宁静副领事台克满获息后,已经前抵对峙地区奔走双战两方,试图促成双方签立停战协议,他提出的媾和条件是,川军退驻甘孜,藏军退驻德格。他要求四川方面承认藏军占领昌都、德格等地……”

    在车上南宫一看着面带沉思之色的主任,缓声回答着主任先前的问题,向主任介绍着目前藏川的局势。

    听着侍从官的报告,司马陷入了沉思之中,自从19世纪末直到现在虽然欧战爆发,英国人无暇东顾,此协议未及实施,可这并不代表英国人野心已死,川边的这场规模不大的战事,就已经表明了英国的态度。

    “**半**的状态是时候应该结束了!”

    看着车外的街灯司马心说道,不过这一切都必须等到西北抽开手之后,现在的西北完全陷于战争之中,俄罗斯战事日酣,青海战事未了,在兰州城下,西军磨刀霍霍地用绑架兰州城十万民众方式以图自保。

    而这时司马的脑中冒出了川边战事刚起时蔡锷的一个提议。“通知司机,改去蔡总指挥那里!”!~!

    ..

第163章 上将之死

    “……因而**十三静候俄国与外蒙古之间情势的进展,得到外蒙古脱离中国的讯息后,共和三年初与库伦签订蒙藏条约,互相承认彼此为**国家,加剧北方政府的不安,英国与**的结合,致使政府走上谈判桌。

    共和三年底会议在印度西北的西姆拉,由中英藏三方代表召开。三方代表分别是陈贻范、麦克马洪及藏人夏札,会中藏人首开其绪,提出六点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西**立、中藏划界、**喇嘛在中蒙的宗教权以及瞻对事件的赔偿。陈贻范则以鲜明的历史事实提出反驳,重申中国对藏的主权。

    英国提出调停约稿,否定中国主权的申明,并要求划分内外藏,内外藏以金沙江为界,以东称内藏,其事务由汉藏共理;以西称外藏,由**政府自理。陈贻范坚决反对,会议陷入僵局,英国强烈要求先议划界,中国无奈应命,经过多次磋商,允许**自治,陈贻范在草约上画押。共和四年约文刊布后,举国大哗,我国代表就没有签字,而此时欧战业已爆发,英国人无暇东顾,此协议未及实施……”

    就在蔡锷介绍着**现况的历史背景时,一直静等着松坡介绍完这些前因后果之后,司马才缓色提出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

    “松坡,先不谈这些,这些事情咱们都知道,他**十三世亲英也罢、仇英也罢,英国佬贼心死不死都与我们无关,咱们中国的事不需要顾忌他们!我想问一件事,现在蒙军进藏的时机是否成熟。以川边战事为借口进藏!”

    司马的提问让蔡锷先是一愣。但随即释然,他会这时候跑来找自己谈关于**的事物,除了是对**动起了脑子之外,绝无其它的理由,早在川边战事刚起时,蔡锷就曾考虑过在疆藏一带佯动以图牵制**地方,但是最好地解决办法还是武力彻底解决**问题。

    “川边战事自然是最好地借口,而库伦的蒙军自建成以来,除了在剿灭三音诺颜部的叛乱时动了之外。一直以来都是闲养着,藏军装备落后、战斗力较差,蒙古进藏可以全部骑兵部队自青海长驱直入拉萨,如此既可解决**诸事!来蒙军进藏一可巩固边防,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利用蒙军进藏加深蒙藏之间的矛盾,以免蒙藏合流!几百年来每当**生变时,鞑子的那些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蒙军,不是因为蒙古人的战斗力,而是因为蒙古人的信仰。蒙古人和藏人皆信喇嘛教,共信活佛,两者一但合流后果不堪设想。蒙军是咱们最好地选择,而且我们不需要支付的高额抚恤金!所需后勤补及除弹药外其余无论粮饷均可就地征缴。”

    在西北收复并取消蒙古自治之后,按蒙古分治计划,将蒙古分成车臣省。与土谢图省、扎萨克图省、三音诺颜省、柯布多省四省,省长由边防公署直接派员担任,而四地汗王、勋贵则是被纳入了富有西北特色的议会行参政议政之权,一年多以来,随着近万处武装农场和数十万移民的进入蒙古,蒙古的人口构成正在发生着转变。

    变化最大的当数库伦,过去库伦城有半城男之说,千百年来那些旅蒙商号只有男掌柜和男伙计,没有女人。而现在的库伦城至少在表面上看来和国内的中等城市并没有什么区别。大量的关内移民已经改变了这座城市。

    随着边防军在西伯利亚投入地兵力的逐步增大,而库伦城则成为边防军的后勤补给重要中转站。一年多以来形成了一个以库伦东北处的乌兰花基地为中心的兵站,以占地面积庞大的红城军营为中心分布着乌兰花储运站、空军乌兰花基地、乌兰花野战医院等等一系列地军事基地。形成了库伦城此时的一个特点,兵比民多,基地比城大,而蒙古守备军的军营则位于红城军营一旁。

    总兵力为两万三千人地蒙古守备军是一支军官来自西北。士兵完全由蒙古人组成地军队。这些蒙古士兵大都是从前蒙古官军中挑选精锐编成。之所以建立蒙古守备军地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实施以蒙制蒙地策略。比如在去年镇压三音诺颜汗王地叛变时。当时仍为蒙古官军就发挥了积极地作用。西北军不方便做地事情蒙古官军却可以做。三音诺颜汗王全族皆死蒙古官军地马刀之下。

    在蒙古守备军军营地操练场上和平时一样。百人一堆、数十人一团地围在那观看着摔跤比赛。摔跤从来都是蒙古男人地最爱。蒙古族摔跤起初具有很大地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在蒙古守备军中。则是做为格斗军技。

    “嘿!嘿!”

    在众人围成地***内。两个穿着西北军地土绿色T恤地蒙古士兵一边发出轻喝。一边左右围跳着。他们并不急于进攻对手。而是利用语方挑动对方向自己发起攻击。从而发现对方地弱点。出其不意地将其摔倒。同时借助这种跳动消耗着对方地体力。再伺机向之发动攻势。

    几个围看着摔跤地士兵看到有一个军官走过来。连忙立正。同时用有些生硬地汉语问好。

    “长官喝!”

    原本尚在围看摔跤的士兵一听,随即连忙散成三排立正着,自从蒙古官军改为蒙古守备军以来,为了能更好的控制这时军队,在守备军中甚至比边防军更强调上官兵之分以及上下级观念,对长官要无条件的服从和高度尊敬,违者必受到严惩,军中的秩序是正百依靠军中严肃的军阶观念形成,见到和长官说立正是铁一般的军纪。

    看着自动排成三排的士兵,经过这里的军官回了个军礼,他只是途径训练场而已。

    “呼!……%……%•;#接着来!”

    看到长官走了过去。一个蒙古士兵猛一轻松地长出一口气。然后说了些什么但话刚说一半,就惊慌地立即改了口,同时连忙朝周围看了一眼,直到确信没有人注意到自己之后,才算放下心来。

    刚才他说出了蒙古语,按照守备军的规定,在军营时为方便指挥协调,所有官兵一率严禁说蒙语,必须要说汉语。违者处于鞭刑,正是靠着严酷的鞭刑,才让这两万三千人的守备军改说了汉语。

    “司令部命令我们进入备战,准备从青海进入**!”

    穆白放下刚收到的电报对身边的参谋长说道,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笑意。作为蒙古守备军司令的穆白一直在等待着这个命令,等待着司令部想起守备军的日子,等这个消息整整苦等了一年。

    “司令,你是说蒙军进藏!咱们要上战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