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颂- 第4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输到波斯都督府,西北铁路的运力已经到了极限,每天都是火车川流不息,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所以高斯继在登船之前还和南下考察的副首相曲承美商议过这件事,建议加大西北各省一般性物资的采购力度,将腾出来的运力全部放到西北生产不了的大型工程机械等等的运输上。这样一来也能依靠着军队和内阁大批量的物资采购进一步推动西北食品加工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曲承美已经紧急派人回去向内阁首相汇报,自己也开始在各省进行紧急巡查,并且和各省布政使进行沟通。因为不论是西征军指挥部还是曲承美领导的西北行辕,对于泰西那边的认识都已经统一过了,所以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大唐帝国不容错过。

    高斯继这边是行程被耽搁了,秦空则是临时改道过来的。在得知暗卫汇报说西征军已经分兵,并授权高斯继在埃及组建西征军前进指挥部,就转道南下跑了过来,他身边带着龙组成员和飞鹰旅的一个小队,自然是往来无阻。而且随着大秦人已经着手营建新都罗马,秦空都派人回去汇报了,打算将飞鹰旅的主要人手抽调过来趁火打劫。

    “你小子,是不是拜占庭的繁华盛景给你迷乱了眼啊,跑路怎么跑到埃及这只有沙子的荒漠里来了?”高斯继刚要出去迎接,秦空就已经到门口了。

    “我这不是没地方去了嘛,听说副帅在埃及组建指挥部,就打算过来混个参谋当当。”两人是熟识,所以说起话来也是荤素不忌,开了几句玩笑之后秦空的神色也开始变得严肃起来道“副帅,拜占庭那边应该是已经被大食军队拿下了,我们大唐的动作不能慢了。”

    “从你们玄影卫传来消息已经有五天时间了,瞒天过海的把戏又不是什么高深的计谋,既然阿姆杜拉能够想得到那么艾利多安就算是神人面对数百里长的海峡也不可能防得住。”高斯继点了点头道“不过拜占庭那边由大帅亲自负责,而且前期调动的也不会是我们天策军本部。我这边需要知道的是西面的动向。”高斯继的手指一指西面继续道“只要大秦军队能够往南度过海峡,那么大食帝国的战争潜力必然会就此消耗殆尽,光凭他们那土地还没有沙漠多的本土是经不起这么强的大战消耗的。阿也比都已经前往长安了,我想很快皇上的命令就会传到前线。我要做的就是在大食人答应交出埃及之后,帮助他们维持在阿非利加洲西部的统治,将大秦人赶过海峡。然后反过来肢解大秦。”高斯继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笑意,“你们玄影卫布局三年多时间,应该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了吧?不然的话光凭泰西这场大战的强度,也不至于让你们大统领将你这员干将长期扔在这异国他乡不闻不问的。”

    “得了副帅,您这话应该跟我们统领说啊,好歹还能给我多发点薪俸表彰什么的。”秦空开了句玩笑道“我此来正是打算汇报,玄影卫在泰西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具体的行动计划书我已经发往长安大本营,不日应该就会由总参转送给你们西征军指挥部。至于西边的话,副帅猜得不错,按照大秦帝国的准备,他们此刻应该是已经过了海峡了。地中海如今是大秦一家独大,过一个海峡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事实上秦空此时尚未收到暗卫的汇报,大秦军队已经渡过海峡南下开战了。不过这也没什么要紧的,毕竟东面依靠着乌拉姆在拜占庭城内那奋死一战,彻底将大秦军队从巴尔干地区赶了出去,骑兵军团甚至衔尾追杀上百里才收兵。而大秦军队近二十万人溃不成军,十成当中最终只逃出来三成左右,而且幸存者大部分还都是盟友基辅俄罗斯的军队,算得上彻底元气大伤,要不是艾利多安关键时刻将海军撤出来接应这些已经被彻底崩溃的陆军,只怕这三成军队都撤不出去。这一路撤退直接将整个巴尔干地区全部让给了大食人,大秦的势力一路退到了爱琴海沿岸,勉强在希腊东部地区站住了脚。大秦陆军这一撤退不要紧,直接将大秦帝国数百年在泰西东部统治的精华地区几乎全部都断送。西部领土虽然目前看起来比起东部还要庞大而且北部还有温暖的大平原,人口稠密。但是哪些地方毕竟都是新纳入的地区,他们已经脱离大秦帝国统治数百年时间了,归属感不强,甚至很多地方还有各式各样的地方本土派和教廷在作怪。说句实在的,大秦帝国的这一败退是直接断送了自己的统治根基,如果不是因为这是在对抗天方教,只怕罗马教廷也未必会支持这场战场,支持大秦帝国。这些恶果在暂时还看不出来,但是一旦有外界力量介入,那么整个大秦帝国也必然面临和大食人同样的局面,在自己的统治力量和战争潜力耗尽之后,本身的帝国力量根本无法维系统治国内的其他派系和部族,一旦这种局面被人为的挑动摆到台面上,那么迎来的必然是全面的崩溃。而这就是秦空在泰西活动三年的主要任务,玄影卫布置的眼线和暗卫深入泰西各个区域,已经串联出一道完整的网络,在提供情报之余,更多的还是为这个大局服务。

    如果说东线战事的失利对于大秦帝国来说是一个全面的衰亡信号,那么大秦军队南下攻打突尼斯等阿非利加洲地区则对于大食帝国来说是危亡的开始,虽然阿姆杜拉在东线打败了大秦帝国占领了拜占庭王都,但是那里毕竟是对方数百年经营的地方,短时间内大食人不可能从中取得什么收益,反而要持续不断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维持统治,防止对方反攻。这就让原本就兵力衰竭,物资耗尽,战争潜力已经见底的大食带来更大的困难。而突尼斯等地一旦遭受到战火蔓延,那么大食人等于彻底失去了最后一块战略大后方。高斯继甚至都怀疑,一旦突尼斯被大秦占领的话,大食会不会等到自己出手就会彻底崩溃。要知道如今大食国内为了维持战争不仅仅大量的青壮年被强征入伍,甚至连大部分民众的生活物资都被强行征调,还要抽调大量金钱向大唐购买各项战争物资,依靠着贫瘠的土地产出他们根本无法维持这么大的战争消耗规模,如果不是之前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这块肥沃的土地,依靠以战养战的方式供养军队,只怕这场战争大食人根本就没有多大资格。

    “他们两国东西方向同时出现逆转,算是彻底动摇了本国的根基了。只怕原本的筹谋也会随之落空了。”高斯继让随行的参谋摊开地图道“靠别人来防守自己的国土这是永远都靠不住的。就算是大食将埃及这片土地让出来给我们,突尼斯那边他们自己就能守得住吗?天策军可不是雇佣军,替他打一次仗也不可能打第二次。”

    “哈哈,副帅,这就不需要你来考虑了。我有办法,将大食帝国也给肢解了就是。”秦空毫不在乎的说道“突尼斯地区靠近地中海的地方还是很肥沃的,那些地方本身就有自己的部族世代居住,很多还是来自各地的部族混居,所以只要稍微动点脑筋就可以了。”

    “我发现把你放出来简直就是个祸害啊,不过大食人一旦等到运河修通,他们有了海军之后突尼斯要想分裂出去不会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的。”高斯继摇了摇头,对于秦空的这种吃完上家吃下家的做法也很无奈,不过随即道“大食人打得主意也是这条运河。”

    “是啊,还是皇上高明啊,用一条运河就将泰西两大帝国所有的战略谋划全部都改变了,让他们从此围着咱们的这条运河转,我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秦空笑道“咱们也不要在苏伊士待了,马上北上吧,大食这一仗估计抓了不少俘虏,到时候让林部长去和他们商议一下,反正俘虏养着也费钱粮,跟大食人交涉一下,将那些俘虏都交给我们,用来修运河。呵呵,这么多俘虏抓在我们手中可是一个不小的后手了。”

    “你不是打算给我当参谋吗?这些事情都该你去操心的。”高斯继点了点头果断将这种事情全部扔给秦空自行处置,然后带着指挥部的参谋和卫队等人员匆匆从苏伊士城乘船北上进入大苦湖然后一路向北直接抵达提姆萨赫湖地区,于天启十三年五月初和庞令明李绍周等人汇合,至此西征军埃及前进指挥部所有成员和军队全部到齐。而在此时来自突尼斯等地的暗卫也紧急将消息送到了高斯继手中。果不其然在东线拜占庭发生大溃败的同时,大秦陆军还是在海军部分舰队的护送之下越过海峡进入阿非利加洲开始攻城略地。虽然数百年没来到这片土地,很多大秦士兵都已经不适应此地炎热干燥的荒漠草原气候,但是十余万大秦精锐陆军不是区区大食守备军队能够抵挡的。和东线大食人狂飙突进差不多,大秦在对方孱弱之后推进的速度也一点都不差。紧急求援的情报犹如雪片一般迅速越过茫茫大漠和地中海送往巴格达。

    因为提前一步得到情报加上本身就早就有计划,所以高斯继在国内谈判尚未传过来结果的情况之下已经命令张胜率领安西兵团暗中从南部出发,前往埃及边境秘密部署,抢占几个重要的水源地和交通要道。并且让秦空借和对方谈判用战俘换取民夫来修运河的机会将这个情报透露给了前来接洽的大食官员。从而也让大食人多了一点反应的时间。

    大变面前大食人的反应倒是很快,在巴格达和阿姆杜拉没有命令传来的时候就直接将埃及境内所有的军队全部抽调出来匆匆开赴西方,这样一来也算是给了阿姆杜拉一个缓冲的时间。只不过这样一来阿姆杜拉就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是继续集中精力在拜占庭方向朝着大秦人穷追不舍,还是分兵南下救援突尼斯?如果分兵那么自己在东线势必只能采取守势,那么之前占据的优势也会随之化为泡影。甚至为了顾虑到艾利多安的海军在后方的威胁,连带着拜占庭都要考虑是不是放弃。而很显然大秦帝国那边虽然拜占庭一役损失惨重,但是却看到了大食帝国的软肋,所以才会不管不顾在东线万分危急的情况之下西线的精锐兵马继续南下。他们料到阿姆杜拉在得知突尼斯被自己攻击之后就不得不分兵,因为这是事关大食帝国生死存亡的一块领地。

    只不过,此时的大秦帝国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很快,高斯继就在埃及露出自己的布置。此时他在等待的也就是来自长安的一份通知而已。而也几乎就在此时,长安城大唐帝国的大本营内,张建忠也和王守田两人联袂出现在长庆殿内,虽然两人面色严肃,但是眼神之中透露出来的光芒却让李玄清心头大定。

    天启十三年五月初七,李玄清在长安大唐皇宫内举行夜宴招待从大食千里迢迢来到长安的阿也比,这天也在后来成为彻底改变三大帝国命运走向的日子,李玄清一手勾画出来的蓝图从这一天开始正式进入收获阶段。

    。

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 
“下邦使臣阿也比。阿杜拉参见大唐皇帝陛下,愿陛下青春常在,大唐千秋万岁。”长庆殿内阿也比朝着李玄清行了大礼,然后献上了此次前来朝贡的礼单,一切都按照皇家礼仪司公布的礼仪一丝不苟的行进。看得出来他是很用心的,而且这几句话用唐言说的也很好,听着有一股长安本地的韵味。随着大唐帝国的统治日渐巩固,李玄清让教育部在抓紧制定统一唐言发音,开始朝着语言规划化的道路迈进。这一举动得到了全国上下的一直支持,甚至不少人称赞此举可以和当年始皇帝书同文的壮举相提并论。只不过李玄清这一举动是为了方便帝国通知区域越来越大之后各式各样的方言是屡见不鲜,李玄清甚至有时候都分不清这到底是哪个地方的方言,所以才让教育部制定了这个计划,并且今年年初颁布了《大唐帝国唐言规范统一大纲》,以长安本地方言为母语蓝本,全新规范了数千个常用字的发音,并且将这个时代的拼音方法进行了改进,组织语言学家编撰了一部简单有效的拼音规则和方法。由此也逐步开启了语言学这个全新的概念。

    不过此时阿也比却神色凝重,在将朝贡规程走完步入李玄清的夜宴席位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口道:“皇帝陛下,小臣今日前来大唐,除了朝见陛下表达我国阿拔斯国王对于大唐皇帝的敬意之外,还是有一事相求,请皇帝陛下务必恩准。”

    阿也比的这种急切的态度让张建忠和王守田两人相视而笑,在场的众人当中他们两个才是今晚的主角,但是没想到的是在这夜宴之上对方就如此的急切,只怕大食国内真的到了一触即溃的边缘了。

    “也好,你说吧。”李玄清点了点头,他原本打算举行完夜宴再说,毕竟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夜宴是招待大食使臣来朝贡的,原本没打算在上面说什么。但是既然阿也比等不及那也无所谓了。

    “启禀大唐皇帝陛下,阿也比恳求陛下能够出兵帮助我国渡过难关,抵挡大秦帝国对我国的侵犯。”阿也比也知道在国宴的时候说这些不合时宜,但是国内形势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之前从拜占庭万里迢迢东来长安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他甚至都不知道此时国内到底有没有出现变故?阿拔斯还能不能压制住局势爆发等到自己从大唐搬回救兵。作为如今大食事实上的内政首相,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大食目前的危亡局势,在持续大战之后,大食国内几乎所有的产出都全部调到了前线供给军队,国库所有的钱财也都拿出来作为军费使用,而国内百姓根本无力去救助,甚至连带着阵亡将士的抚恤都没有足够的钱财去发放。也就是他联手阿姆杜拉封锁了国内通往前线的消息,不然的话只怕前线的数十万大军会立时崩溃。如果单单是钱粮的话那么他阿也比还能想办法去东挪西凑,毕竟阿拔斯除了是大食帝国的皇帝陛下同时还是天方教的哈里发,君权和神权同时集于一身的他能够随时抽调宗教的教产来暂时填补国库的大窟窿。现如今的大食帝国内部如果说哪个势力还能有余力来贴补国库,那就只有天方教了,各地教宗有多少财产别人不知道阿也比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有把握说服阿拔斯下令暗中抽调教宗的财产来临时填补国库亏空,帮助帝国度过经济难关,再不济依靠教宗的力量全力安抚民众将这种矛盾往后压制也能给他腾出手的时间。这些都是阿也比最担心的问题,他此时此刻最担忧的还是大秦人的咄咄逼人。他不清楚拜占庭已经被拿下了,但是依靠着对阿姆杜拉的了解,对方肯定有能力占领拜占庭。但是目前大食帝国的战略应该是收缩而不是往前推进,是有能力修养自己的元气。阿也比不同于大食帝国的其他高层,长期浸润民政加上这些年基本上都是他在主导和大唐帝国打交道,他学到的最多的就是国力决定对外国策。可是如今大食帝国历经大战之后,几十万伤亡之后,大食帝国甚至已经抽掉不出更多的青壮年来补充兵员了。本族之中几乎所有的兵源都全部消耗殆尽,如果再继续抽调的话那大食民族只怕要面临灭种的危险。可是如果不从本族抽调兵员,依靠外族组建军队,一旦失控带来的恶果只怕更加遭到,巴格达的大食帝国光辉会立马被这些外族人组成的军队彻底推翻。所以对于阿也比来说,只有借助大唐才能够帮助大食帝国稳住局势,挡住大秦帝国的不断攻击,至少在西面挡住对方的兵锋。也只有这样,在东面占据了优势之后大食人才有喘息之机,才有修养的机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