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崔海山出现了,他骑着高头大马,在军卒的搀扶下从马上下来,倒是有种大人物的架势。
在他的一声令下,这些人便纷纷冲进来,紫云观里传来了一阵惊叫。
几百名穷凶极恶的探子一拥而上,崔海山也大步朝前走去。
紫云观里的香客们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吓得作鸟兽散。
里面的道士跟观主也都被擒获,大批的物证全都被搬了出来。
“这,这里居然有这么多的银子?”
柴庆可是惊得够呛,里面的金银财宝无数,木箱子就抬出了七十多个,还有不少的古董和许多珍宝。
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大家纷纷交头接耳,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没过多久,大批的道士被拉了出来,崔海山迈着沉稳的步伐,也走了出来。
这次的收获实在是丰厚,而且为了造势,他还故意闹得场面激烈,以显示悬镜司的实力。
其实京城百姓对道观和佛寺做的一些事,都很是不满,可没有证据,只是敢怒不敢言。
如今崔海山雷霆一击,引得百姓拍手称快。
就在轻点赃物的时候,远处又来了一大批人马,为首的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大声的呵斥一声。
“住手,你们悬镜司有病呀,这是皇家寺庙,速速离去!”
林轩将折扇合起来,微微一笑,好,现在总算上演大戏了!
虽然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但是柴庆有些明白了,林轩这是要让这两个特务组织内斗。
“哟,这不是孙公公嘛,怎么你也得到消息了?”
崔海山冷哼一声,漫不经心道,“这次我们悬镜司拔得头筹,梅花卫的可以走了!”
悬镜司与梅花卫之争,不仅仅是双方几个高层,这种沉积已久的矛盾早已深入到了基层。
双方见面,肯定是要问候几句父母双亲!
不仅内心得到了发泄,还给人一种正义形象,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崔大人,这里的人,乃是辽国使臣,因为机密,只有太后知晓!”
孙狗子是严朗的双花红棍,今天接到了命令,就带着人过来了。
严朗明确表示,尽可能不要发生冲突,尽可能用和平的办法解决,这些辽国人十分重要。
“哼,机密?怎么冯相不知道?”
崔海山冷哼一声,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算什么东西,就是阉狗养的鹰犬,本官今天就问问,这些番邦的探子,到底跟你们有何关系!”
使臣?
来什么玩笑?
既然是使臣,就应该住在鸿胪寺,而且还要有国书凭证,这些辽人穿着道袍,显然是探子。
这次不把握机会,怎么可能让严朗怕自己?
两人在江南的时候,就已经结下了很大的恩怨,根本就没法调和。
“姓崔的,你特么也太张狂了!”
大街上气氛凝重,杀意森森,双方互相瞪视,剑拔弩张。
林轩忽然将茶杯摔在地上,不知从哪发来一支弩箭,直接射在孙狗子的眉心,而且是从悬镜司的方向射过来的。
这下,所有人都彻底乱了,纷纷抄起家伙开始干了起来。
双方人马斗殴经常发生,但是也有着共同的默契,那就是尽量不动用兵器。
这样避免事情闹大,再说了,都是一个系统的,打伤打残都不好说,如果上面追究下来,双方都没好果子吃。
可现在不一样,死人了,那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
双方打成一团,鲜血四溅,吓得围观群众四散奔逃,柴庆在旁也是脸色惨白,扭头道,“这都是你设计的?”
“算是吧!”
林轩点点头,笑呵呵道,“咋样,是不是很过瘾?这些人,死有余辜!”
“这倒是!”柴庆点点头,忽然煞有其事道,“你锦衣卫怎么不出来?这可是大名声的好机会啊!”
林轩装作可怜巴巴的样子,无比虚弱道,“哎呀,奴家是斯文人!”
柴庆:“……”
双方都有死伤,而且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整条街都是砍杀声,甚至连悬镜司衙门和梅花卫的府衙也都不同程度的遭到了围攻。
“场面有些大了!”柴庆不免有些担心,这么干下去,京城百姓可人心惶惶啊!
“偷偷的告诉你!”
林轩低声道,“别动队也参加了,不过主战场在严朗的外宅和大将军府!”
柴庆嘴角抽了抽,这特么混账东西,还真是畜生!
暗军已经彻底改组,被分为了四个部门。
别动队,专门负责动手、刺杀和大肆破坏的部门。
军情局,负责军队和武将,包括辽国渗透。
国安局,负责国内的监控,包括探究辽国和西夏的密探,将他们挖出来,绳之以法。
侦缉队,负责安排眼线,培训情报员,将组织继续夸大!
暗军改建为军统,连称为都变了,林轩的代号——老板!
蒋三虎的代号是管家,所有人全部单线联系,只有比较敏感的部门可以部分交叉。
为此薛泰然还夸赞过林轩,说他就是吃细作这碗饭的!
最后械斗闹得越来越大,太后命令羽林卫进城控制秩序,如果遇到继续反抗的人,就地诛杀。
(本章完)
第167章 审问的结果()
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在混乱中,那几个辽国探子都被摸了脖子,倒是逃走了一个,下落不明。
“唉……”
柴庆叹了口气,缓缓起身道,“我先回去了,估计老刁婆跟老犊子又要交恶了。”
“记住,贴着冯言!”
林轩也觉得差不多了,起身道,“过几天,我得去边塞!”
“随你,这事我不管!”柴庆楞了一下,不过他知道,林轩肯定是有原因的。
“骁骑营,你得把军权给我!”林轩无比严肃道,“这事你必须答应,不然咱们都没好日子过。”
嘿嘿,这小子还真是……
身为大臣,哪有主动要军权的,就不怕被怀疑?
“你有玉佩,可自行决断!”柴庆整理一下衣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小心,平安!”
林轩忽然心里一暖,看来柴庆是真把他当兄弟,“滚吧!”
中书省府衙,丞相办公室。
冯言坐在椅子上,看着前来质问自己的李博安,心中是无比愤恨。
他倒不是很崔海山,把事情搞这么大,而是辽国的探子跟李博安有关系。
自己虽然也半斤八两,但是辽国势大,自己这边倒是被动了。
“人已经死了,你还要如何?”
冯言气呼呼道,“那梅花卫都是宵小之徒,不仅阻拦,还大打出手!”
“放屁!”
李博安一拍桌子大声咆哮道,“姓冯的,我可告诉你了,这事没完,你知道那些辽人是谁吗?”
“老夫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冯言也站了起来,他知道,几天这事算是火药桶,把两边的仇恨拉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们是探子,在紫云观图摸不轨,被悬镜司一网打尽!”
冯言冷哼道,“不仅如此,悬镜司还掌握了证据,探子朝中官员多有往来,都会缉拿!”
李博安心里清楚,自己有些理亏,但还是胡搅蛮缠道,“冯相,你可知道,这里有一位是辽国南院大王的世子,如今他下落不明……”
“跟老夫有何关系?”冯言心里也是一紧,但是现在就得咬死不松口了。
“探子就是探子,李大将军,您知道的,也太多了吧?”
“我……”
李博安冷哼一声,也不自讨没趣,直接大步离开,同时站门口将门板踢得粉碎。
崔海山显得有些紧张,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刚刚进来,他就给冯言跪下了。
“岳父,小婿……”
话音未落,冯言就给了他一个耳光,大声喊道,“你,你个混账东西,这么大的事,为何不通知本相?”
崔海山不敢还嘴,他的确有私心,就想办点大事。
结果这事办得还真是大,已经控制不住了!
崔海山在想什么,冯言自然是知道,但是现在还需要掌握局面。
“去,把后党的官员缉拿归案,记住了,要有铁证!”
已经这样了,那就得先下手为强,不然等李太后缓过神来,自己就更麻烦了。
“岳父,若是没有……”
“糊涂,就是严刑逼供,也要签字画押,越快越好!”
冯言把崔海山轰走,他觉得自己得找个帮手,刘尚书这边,虽然实力小,可也是助力。
只是太后倒台以后,自己需要让出利益!
本来冯言不想现在跟太后起冲突,因为他还没准备好,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几年以后。
既然已经闹到无法收拾的地步,那就得拼个你死我活,不然太后也不会善罢甘休。
朝堂之上顿时血雨腥风,两方人马原本的暗斗逐渐转向了明争。
反倒是刘尚书这边,很多官员开始倒戈投靠。
这些官员往往都是小吏,人微言轻,也没有什么靠山,现在朝局不明,想抱团取暖。
反而柴庆有些高兴,分化、拉拢打压,是帝王的手段,尽可能去调节朝堂的平衡。
因为刘尚书的实力逐渐扩大,逐渐的向三足鼎立的趋势去发展。
相反,林轩依旧做着发明创造的工作。
要想炼好钢,必须要有焦煤!
在北郊的二十里地的位置,林轩找了几百人在这里从事焦煤和蜂窝煤的生产。
工厂已经建议的修建起来,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实在是太简陋了。
林轩也不懂化学,只能用最土办法来进行制作。
首先挖出来的煤,必须要是从大量煤矸石和矿渣中淘洗得来,因为没有机械,全凭苦力进行生产。
这种工作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往往全家老小齐上阵,工厂也按照人头进行结算,同时超额完成还给一部分奖金。
煤矿周围,有大大小小百余口铁锅,用水将那些残渣全部洗掉,只留下比较有用的精煤。
随后大量的精煤送到炉窑之中,这种炼窑不隔绝空气,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人工点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炼焦煤点燃。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林轩也不清楚,反正是山西小煤窑都这么干。
只是烟尘颇大,实在是影响周围的环境,所以焦炭林轩也不打算大规模的生产,只是炼钢的时候才会用。
一个煤窑的炼制时间,大约要九到十天的过程,虽然成焦率低,煤耗高,质量也不合格,却是当时最高的科技了。
为了不让这些工人生病,林轩给他们发了口罩,而且必须里面带干的,外面是湿的,尽可能不要影响健康。
“咳,咳咳……”
林轩无比狼狈的从煤窑里出来,这里的味道实在是太呛人了,他带了三层口罩,还是有些受不了。
“都督,您这是何苦的呢?”
蒋三虎实在是搞不懂,林轩为啥这么拼命,这种事交给下人就好了,非得自己找罪受。
“你懂个屁啊……”
林轩懒得解释,摆了摆手道,“怎么样,那辽国番子招供了吗?”
前段时间悬镜司与梅花卫火拼,林轩倒是渔翁得利,趁着混乱之余,绑了一位辽国的探子。
不管怎么说,得把事情搞清楚了,倒是这些番子来大周干什么。
“这番子嘴很硬……”
“我需要的是结果,不需要借口!”
林轩瞪了他一眼,无比严肃道,“这点活干不明白,你也别干了,直接带着那些废物去烧煤吧!”
“我们问出来了,问出来了!”
蒋三虎吓得急忙解释,“关在小黑屋里三天,不跟他说一句话,差点没疯了!”
(本章完)
第168章 制造火药()
林轩没好气道,“那就赶紧说,少特么卖关子!”
“此人是条大鱼,乃是辽国南院大王的世子,这次来是希望跟李太后商议,将河北,河东两道之地割让给辽国。以换来对李家的支持。”
擦,出来个石敬瑭还不够,居然又来了李博安!
真是当皇帝没当过瘾是不是?
林轩气得不打一处来,没好气道,“他们说要怎么做了吗?”
“今天冬天,袭扰边塞,攻击一点破之,朝廷必会求和,倒时李博安就有机可乘了。”
嗯,这个算盘打得好!
李博安率领大军,跟辽国‘死磕’里外里他把便宜都占了,在国内的影响力将会大增。
到时候小皇帝柴庆,估计就要禅位了……
“具体时间定了吗?”
林轩暗暗思索,现在已经八月份了,转过天就是秋天,老百姓便要开始收粮。
“大雪来临之后!”
蒋三虎暗暗思索道,“那怎么也得十一月份了,那时我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不高。”
冬天打仗,往往是夏天是三倍以上,不仅军需增加,还要增加棉衣等物资,朝廷怕是负担不起。
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有些急迫啊!
火炮什么的,就先别想了,肯定是造不出来的,只能先靠计谋或者是骑兵来低档一下了。
“在往辽国派些人!”
林轩觉得,还是要做到未雨绸缪,以后没准能起到大作用。
蒋三虎点点头,便不在多说什么,这段时间事务太多了,他可是忙得不可开交。
“林大人,林大人,您要找的是不是这东西?”
忽然有个身穿布衣的老汉,手里拎着罐子跑了过来,他满脸兴奋,视乎挖到了什么宝贝。
“哇,还真找到了!”
罐子里散发出一种难为的气味,不过林轩并不在乎,反而无比激动。
“林大人,您说的石油,就是火油,这东西朝廷管控!”
老汉是这里的大工匠,主要是炼钢的工程师,当听见林轩说的石油,跟火油差不多,便拖关系给他弄了一些。
说是朝廷管控,可这玩意没啥大用,只是敌人攻击过来的时候,用这种东西往下泼。
“好好好,老伯啊,您说这玩意做成火弹如何?”
林轩嘴巴笑得都快裂道耳根了,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老汉沉默一阵,低吟道,“大人,小老儿觉得,应该用小坛子,里面放上火油,在放上火药,这样威力应该很大。”
林轩想了想,倒是挺不错的,只是这种东西只能用在抛石机上。
石油在稀了,还晾晒成粘稠状,最后再包以数层棉布,这样杀伤力会更大一些。
林轩摸着自己光滑的下巴,开始沉思起来。
即便研制出火炮,只是把实心铁弹打出去,威力也不是很大,杀伤力更不要说了。
林轩转头看着老头道,“大匠,火炮制造的如何了?”
军舰里的弗朗基炮已经被拿出来了,工匠看了一下,倒也不是那么难制造。
只是大炮腐蚀严重,工匠也分不清是什么材质的,只是胡乱的进行仿制,然后在进行一些更改。
“已经出钢水了,按您说的,用浇筑的办法!”
大工匠不知道这东西是干嘛的,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干活,“只是铁水不经过锻打,品质无法保证。”
“没事,您先做了,不行咱们在改进!”
林轩笑了笑,也不太在意,钢材也容易锈蚀,铁芯铜胎倒是会耐用。
“大匠,按照尺寸,先早出来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