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觅嫁-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廖怀音提起这个,才想起这些天过得都快忘记了日子,不由忙问道:“今日初几了?”

“初十了,还有五天就中秋节了。”说到这儿时,廖怀音兴致格外的高,“里正娘子今天会开始做月饼,下午的时候我们可以过去瞧瞧,还能让里正娘子教我们怎么做月饼,而且里正娘子还和我说起,中秋节的夜晚,村社里的小孩子会结伴提着柚子灯走家串户,讨月饼吃,到时会特别热闹。”

陆辰儿躬着身,洗完脸,听着廖怀音提起柚子灯,不由笑道:“你小时候也没有玩过柚子灯?”

廖怀音一脸的遗憾,“有呀,都是由我身边的丫头提着,我就在一旁远远瞧着,在自家的院子里转来转去有什么趣味。”顿了顿,又高兴道:“这回能走家串户,那晚我一定要跟着那几个小孩一起去,里正娘子还说,在这边,都是自家做月饼,而且一家有一家的味道,到时候提着柚子灯,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对着天上的明月吃着百家月饼,可比往常在家里过中秋节有趣多了。”

瞧着廖怀音说着一脸陶醉的样子,陆辰儿不由噗嗤笑了出来了,廖怀音回过头来了,轻轻推了推陆辰儿,“桃夭已答应去了,你要不要去?”

“我才不陪你疯,跟在一群小孩后面,也不怕人家笑话。”

廖怀音丝毫不在意陆辰儿的话,嘴角往上翘了翘,“我才不管呢,我喜欢就好。”

童心未泯。

陆辰儿只想到这四个字。

望着一脸笑意的廖怀音,陆辰儿不由又带着几分羡慕。

若是她没有重活一世,上一世,在这个年纪,她也和廖怀音一样,喜爱玩闹,许多小孩子玩的东西,她也会去凑热闹。因为她也和廖怀音一样,小时候玩柚子的年纪,都只是远远看着,旁边自有丫头奶娘,根本不会让她近前。

不单单是柚子灯,陀螺、春节放烟火……

这一切,都是后来,后来,和程常棣成婚后,在宣城时,程常棣常带着她胡闹,才让她尽了兴。

第一百五十八回:中秋

“老铃医留下的药液效果真的不错,一点痕迹瑕疵都没有留下,瞧这张脸白晳莹润更胜从前了。”廖怀音手抬起陆辰儿的下颌,仔细瞧了一片,不由啧啧出声,满口夸赞。

陆辰儿听了,满不自在,推开了廖怀音的手,转过脸,又用拧干的手绢拭去脸上的水珠。

廖怀音问道:“怎么想着现在把霜膏洗掉了,你之前不是说回城再洗。”

“反正都要回城了,最近又不会再出门,便索性在这先掉,免得回城后,云锦瞧见了,吓到那丫头。”

桃夭在一旁瞧着,只觉得神奇不已,目瞪口呆地盯着陆辰儿,好一会儿才道:“辰儿姐姐脸上的黑斑都不见了,脸也白净许多。”又望了望盆子里的水,过去拉着陆辰儿衣袖,“把手帕给我,我也用这水洗脸,我也要像辰儿姐姐一样,把脸洗白。”

陆辰儿不禁愕然,廖怀音一旁呵呵笑了起来,桃夭继续不依不挠地拉着陆辰儿的衣袖,“好姐姐,给我洗一下。”

廖怀音走了过来,从陆辰儿手中拿过手绢,“桃夭既然这么爱美,我给桃夭试试。”

陆辰儿正要阻止,又听廖怀音道:“这掺了药液的水能洗去脸上的油膏,用来洗脸应该也没事。”

伸手拉着桃夭到木盆旁,亲自给桃夭洗脸。

陆辰儿瞧着,只好不去理会,随她们俩去折腾。可惜这屋子里没有镜子,要不可以瞧瞧,伸手又揉了揉柔滑的脸蛋,方才洗完脸后,陡然间觉得通体舒畅许多,整张脸没有那种紧绷的感觉。

桃夭洗完脸后,已迫不及待地转过脸。问着陆辰儿,“辰儿姐姐帮我瞧瞧,有没有白净一些?”

陆辰儿望去,桃夭的脸还是老样子,黝黑黝黑的,唯有那双乌黑透亮的眼睛滴溜滴溜地转,笑着露出一颗洁白的虎牙,平添了三分可爱。

廖怀音拍了拍桃夭的后脑勺,说得十分直白,“你这是长期在太阳底晒黑了。不是抹上去的膏药,用这水洗没有效果,等回城后。我用珍珠粉给你敷脸,一定能把你这张脸养得白晳娇润,保管比你辰儿姐姐的脸还白净。”

“真的呀!”听了后面的话,桃夭已乐不可吱地笑了起来,完全忘了用这水洗脸没有效果这回事。“回城后我就粘着姐姐你。”

廖怀音高兴地应了一声,出后门,把木盆里的水倒掉。

**********

到十五之前,石先生他们去过两次上乡水库,把重新建水库的位置确定了下来,又做了具体规划等一系列详细事项。

乡间的中秋节。十分的热闹,与比城里的夜市相比,还别具特色。

天色渐晚后。明月高挂,似乎今晚的月亮比平时更圆更大更亮,月亮照射下,外间如同白昼,一切都那么的清晰明亮。

真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陆辰儿坐在门槛上,只瞧着程常棣和里正的儿子带着一堆小孩在不远处的空地上做柚子灯。房子的右前方有一棵柚子树,柚子都是直接从树上摘下来的,把柚子皮切成几瓣,底部相连,然后把柚子肉拔出来,再用几根棕条连着上方柚子皮,形成一个盆型,里面再插上点燃的线香,柚子灯就做成了。当然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做法,直接用一根小木棍戳成柚子里,然后在柚子周身插上点燃的线香就可以了。

廖怀音和桃夭也在一旁跟着起兴,还有柳敏兮等一众人都在那边,连着石先生都童心不泯,场面十分热闹,十分欢愉。

“你喜欢哪一种?我给你做一只。”

陆辰儿抬头,瞧着李皓白不知什么时候过来了,坐在她旁边,忙笑着摇了摇头,“我不喜欢这些东西。”

程常棣是惯会做这些东西的,上一世,在宣城时,每年中秋,都会动手给她做柚子灯,只是去了京城后,就再也没有了。

先是忙,后来是没了那份心思。

忽然听到一阵锣鼓声,声音从不远处的田垄间传来,举目望去,只瞧着是一群孩子出来,个个手中都提着柚子灯,打头的孩子手里拿着锣,最后的两个孩子,抬着一只小鼓,原来还有这道具。

“快点,他们都出门,咱们也要出门了……”

“上回咱和虎子说好,今年要去李村走一圈的……”

“李村有好几条大狗……”

瞧着人家出动了,空地上的那帮孩子已急得催促起来。

“虎子他会先来咱们家的,等他来了,咱们再一起走……”

“对,还要去二平村找狗蛋……”

……

陆辰儿听着,想着要这样下去,到最后,这一队人,每到一家,人家得发多少月饼?难怪里正娘子做了那么一大锅饼子,少说也有几百个。

那边只瞧着几个护卫又在摘柚子,没一会儿,桃夭抱了两个大柚子跑了过来,送到陆辰儿身边,“姐姐不要柚子灯,那姐姐就吃柚子好了,刚才怀音姐姐尝了,说了特别好吃,里面的芯还是红色的。。”

“你的灯做好了?”

“还正在做,我让敏兮哥哥帮我做的。”说完这话,飞一般的又跑到了。

陆辰儿伸手摸了摸脚边的两只柚子,刚从树上摘下来,还透着清新的味道,李皓白瞧着她感兴趣的样子,不由道:“我过去拿把刀过来,把柚子皮给剥了。”

“不用了,你没瞧见他们正忙得不亦乐乎,你还不如过去帮忙,给他们打打下手。”

李皓白听了这话,嗯了一声,笑了笑,“不如我过去瞧瞧,拿这两只柚子做两种柚子灯,一只要掏了里面的柚子肉,正好可以拿来给你尝尝。”

从地上一手拿起一只柚子,看了陆辰儿一眼,“你等我一下。”起身过去了。

远处,桃夭围着柳敏兮,廖怀音和尚知堆在一边捣鼓,张张脸上都带着欢笑,人最多的那一拨是中间的程常棣石先生,旁边拢着四五个孩子,连连有催促声传来,还有赵雅南也在其间。

看到赵雅南,陆辰儿又想起铜岮山那晚的事,之前不愿意想,回来后,才知道,她被劫匪劫持后,程常棣着急得不得了,和李皓白一样,几乎急疯了般天天出门四处打听消息,后来得知她可能去万安后,便和石先生说要带人去万安寻找,石先生不同意,他便偷偷地去了,赵雅南是悄悄跟在她后面的。

那天,在铜岮山看到了程常棣时,对于赵雅南过激的行为,便能明白了。

无论她怎么想避开,如今这已成为一道横杠,横在她和赵雅南之间,她能肯定,若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赵雅南依旧会把刀指向她,依旧会想要她的命……

既然已经这样,她总得做些什么,让赵雅南没有功夫来顾忌她才好,哪怕能吓吓赵雅南也行。

陆辰儿收回目光,仰头望向天上那轮明月,形如玉盘,银光倾泻,清辉淡淡,洒满人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陆辰儿想起了父亲和娘亲,不知今年还能不能去京中,如今一切都已超出当初的预料,或许她能和李皓白商议一下,明年让他去京中的轩辕书院,往后常住京中,她便也能陪在父母身边的了。

陆辰儿不由笑了,她若是提出,李皓白应该会同意吧。

抬头,一眼能瞧见在人群中的李皓白,明月清浑下,哪怕是蹲在那里,也无损温润平和的模样,脸上含着淡淡的笑,无论和谁说话,都是这样,谦谦君子,温和有礼。

这样就很好了,很好很好……

不多时,他们所做的柚子灯都已大功告成了,廖怀音提着用一根小木棍吊着的柚子灯,还特意跑到陆辰儿跟前逛了逛,又笑道:“我瞧着李皓白在做柚子灯,只怕是为你做的,你真的不和我们一起去。”

“不去。”

陆辰儿瞧着廖怀音手里的那盏柚子灯,十分的蹩脚,吊着柚子皮的棕线都不一样长,整个柚子有点倾斜,大约尚知玄也是第一回做,能做成这样已不错了,不过桃夭手里的那个却十分不错。

听了陆辰儿话,廖怀音也没再说什么,显摆了一下,瞧着那四五个孩子要出发了,忙拉着桃夭跟上,陆辰儿忙说了一句,“记得讨到月饼,别忘记给我留一两个。”

廖怀音和桃夭随口应了一声,俩人已跑远了。

不过,因要抬鼓,尚知玄拉上柳敏兮跟着去了,赵雅南提着柚子灯跟上,大家只当她是孩子。

李皓白提着做好的柚子灯过来时,不由笑出声来,吊棕线的那支,和廖怀音那只一样的蹩脚,而另外一只,柚子周身插满了线香,密密麻麻,上面的线香,几乎可以跟寺院里的香炉相比了。

“你插这么多线香干嘛?”

“我瞧着剩下一大把线香,都已点燃了,他们又都不用了,就索性全插到这只柚子上了。”

李皓白一脸窘相,在一旁瞧着简单,自己动起手来,费了好大的劲,才了这歪瓜裂枣的成品,瞧见陆辰儿的取笑,忙把吊着棕线的那只放到离台阶有些远的地上,周身插满线香的那只直接把木棍插到屋前的泥沟里,然后起身拍了拍手,笑着道:“方才做柚子灯,留有许多柚子肉,我去拿一些,等会儿剥给你尝尝。”

第一百五十九回:回来

一串笑声传来,站在前边树阴底下的李璟回过头,望向不远处,不由微微一怔。

陆辰儿和李皓白坐在台阶,皎白的月光下,陆辰儿笑得肆意,一张清丽的脸庞上明眸流转,透着丝丝满足,李皓白眉目清俊,脸上溢满笑容,犹如明媚春光中习习和风,俩人相依相偎,时尔浅笑低语,淡淡的欢愉流窜其间,看起来格外的和谐美好。

好一会儿,李璟才转开眼,只觉得眼角微微有些干涩。

这不是他希望的么?

于是,收了收心神。

“怎么说?”

这话一问,旁边的余丙秋不由吃惊不已,暗想:难不成方才他说得口干舌燥,主子竟没听。下意识地咽了下口水,又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

“这么说,县里没派人来?”

“原本秦大人是要派衙役过来的,但匡山长得到消息后,亲自去找了秦大人,只说既然大家都平安无事,这事就不追究了,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闹大了对书院影响不好,没法向外人解释,书院的学生出外巡游,还带着女眷。”

余丙秋顿了一顿,又道:“我们的人快了一步,护卫送过来的信,大约这两天也就到了,有匡山长给了石先生的信。”

蓝田乡的事后来闹得那么大,这回的事,匡山长不让追究,真是因为女眷的缘故?

李璟不确定,“不管他,我们的人查得怎么样?”

“山寨后面,发现了一条密道,密道能往同里老虎山,还有其他几个地方,不过都是在休阳县境内。没有一条通往邻近的翕阳县,而且,我们的人还发现了一个隐密的大地洞穴,山寨里的东西都没有带走,而是全部搬进了那个大洞穴,乙夏那边说,他怀疑山寨里的人没有打算要放弃铜岮山,不过是等这阵风头过了,仍旧回来。”

听了余丙秋的话,李璟沉吟良久。好一会儿才道:“你派人去告诉乙夏,暂时按兵不动,派一小部分人出去打探消息。其余人等都留在山寨监视动静既可,不必急着忙活,等蛇出洞。”

李璟隐隐觉得,匡山长亲自去找秦大人,不让官府介入此意。似乎有点不对劲,至于那位杨先生,似乎也不是寻常人,之前不仅在县里投过诚,还去山庄投过诚。

***********

过了十五,石先生接到匡山长的信后。便带着大家启程回松林。

一路行程十分的缓慢,走走停停,到了八月底才到松林。自然是各回各家,廖怀音把桃夭带走了。

陆辰儿踏进院子,瞧着迎在外面的云锦等人,恍如隔世,有些恍惚。

“姑娘瘦了。二爷瘦了也瘦了……”

一回来便听到了,云锦就唠唠叨叨。这回没带她一起出门,云锦心头那股怨气,都积攒了半年了,怎么都得让她发泄出来。因而,陆辰儿只得随她去说,并不多理会。

回城时,天色已暗,陆辰儿便没有立即去匡府了,打算明日一早过去。

云锦和罗绮俩人伺候着梳洗时,陆辰儿不由有些不习惯。云锦握着陆辰儿的掌心,只觉得有些勒手,仔细瞧去,掌线的纹路明显许多,又是一番感叹,“姑娘下回出门,不能再撇下奴婢。”

“行,没有下次了。”陆辰儿靠着石青色大迎枕,半躺在美人榻上,只觉得软榻柔软无比,十分舒服,再也不用担心会硌得难受了,躺了一会儿,还像个暴发户似的,还特意用手摸了摸榻上的秋香色大条褥,一时生出无限感慨。

两世为人,在这之前,她从来没有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好,在她眼中,仿佛一切原本就该如此,前世,程常棣和她说起世道不易,许多人生活窘迫,三餐不济,让她不要浪费粮食时,她还只当程常棣说笑,当不得真,但是这趟出去了,看到了许多,更因为有了亲身体验,有了对比,方才发现,生活原来十分不易,并非所有的生活都是一样的。

临塘乡吃了大半个月的地瓜,到后来闻到地瓜的味道就想吐,这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在蓝田乡,水患之后,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而拼命挣扎,离乡背井,沦为乞丐,只为了讨一口饭,听说桃夭说乡间的事……一切,都真实的不能再真实了。

若是前世她能看到这些,能知道这些,哪怕后来,后来她再难过,再过不下,她都不会寻死,怎么都会好好活着,好好活下去。

父亲和娘亲肯定也希望她好好地活下去。

陆辰儿出神许久,直到李皓白进来,陆辰儿才恍过神,“你们明天要回书院吗?”

“不要。”李皓摇了下头,到美人榻榻沿上坐下,“石先生今天直接上山了,我们几个暂时不用回书院,接下来几天,我们一起整理资料,让程家表兄执笔,把那篇文章写出来了,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