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觅嫁-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可以选择不信我,也可以选择信我,若信我,至少你还有一线希望,随便你。”她如今能赌的也是父母的宠爱罢了。

大约不曾想到陆辰儿的态度这般鲜明,说这话时,掷地有声,气势上不由不让人信服,眼眸中出现了迟疑,手里摩挲着床褥,半晌出言,“你既然已经嫁给我了,做这些对你并没有好处,何况我已说过,既然我娶了你,我会把你当作我的妻子,好好待你,说说,你的条件是什么?”

“帮我能全身而退。”

全身而退,李皓白只觉得自己幻听了,目光盯着陆辰儿,久久不曾移开,平和的眸子及淡然的面庞,一瞬间似出现的裂痕,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

李皓白似在确认般道:“你是说维持两年表面的夫妻关系,两年之后我们和离。”

陆辰儿望着李皓白,没有否认,“我想,与其给她平妻的身份,只怕你更愿意给她独一无二的妻子身份,她也更愿意接受后者。”

她赌的是李皓白和柳氏的感情,瞧着李皓白的犹豫,还有眼中闪过那丝心动的光芒,大约,她赌对了。

世事何其相似,上一世,不管后来如何如何,然而,于妻子的身份与名份,程常棣从头至尾打心眼里只愿意留给她,只不过,他更爱权力罢了。

而如今,李皓白只是一名秀才,还没有那么多的杂念,更看重的是年少情怀,情投意合,那种期盼高位有人提携的执念还不是那么的强烈,也还没有显现出那么的重要。

第四十一回:晨昏定省

思绪繁乱,陆辰儿一夜未眠,隐约中听到外面有了动静,便起了身。

梳洗好,坐于梳妆镜前,只瞧两眼眼睑下青黑一片,红袖给她上妆的时候,拍了许多粉都遮不住,脑袋也有些晕乎,正昏昏沉沉中,只瞧着李皓白已经梳洗完毕,着一身青绿的深衣走了进来。

陆辰儿突然想来,也许顶着这黑眼圈出去,最多是旁人想歪的,况是新婚,知事的也会谅解一二。

于是便再纠结,起了身,李皓白打量了陆辰儿,梳着朝月髻,头上插着一支蝶飞碎花华胜,耳着明月珍珠坠,一身天蓝色底碎花交领襦裙,纤腰看似不盈一握,不知怎地,目光忙地移开了。

早饭摆了外间,除了昨晚的小点心,还添加了粳米莲藕粥,李皓白坐上首,陆辰儿坐在右边的下首,眼瞧着那些点心,不由想他大约是爱吃甜食。

陆辰儿没有动点心,只喝了半碗粥。屋里妈妈丫头围着一圈,没有发出一丝声音,规规矩矩地侍立在旁。

出来的时候,虽已是卯时初刻了,只是这月份,白日愈发的短了,这会子天色还未大亮,东方只浮现鱼肚皮。

大约今天是个大晴天,外面的白霜非常的厚,出门的时候多加了件披风,前面有丫头提着灯笼引路,往李大人和李夫人住的梅傲堂,由着妈妈丫头簇拥着一起去。

一路上,陆辰儿只觉得李皓白盯着她眼睛瞧,每次让自己发现,又状似不经意般离开。

陆辰儿想着大约是眼睑下的青黑印记。

果真,只听李皓白小声道:“你该放心才是。”

一听了这话,陆辰儿倒是有些尴尬,纵两世为人,也是不放心的,何况他们本来便不熟,但这话却不能说,只好胡乱解释道:“我有择席的毛病,过上几天等熟悉了屋子,便能安心睡了。”

李皓白听了这话,只看了她一眼,咧嘴笑了笑,不再多说。

到了梅傲堂,人已到齐了,不过幸好人口简单,到底是头一次见公婆,心里的紧张还是免不了的,手心有些汗湿湿的,堂上有李大人和李夫人,大奶奶柳氏立在知州夫人旁边,月姐儿坐在夫人的下首,左边下首的几张椅子上,坐着几人,却是不认识。

李皓白和陆辰儿由着李夫人跟前的慈妈妈领着上前一一敬茶。

知州李大人,陆辰儿之前却未见过,一身常服,留着八字胡,脸色红光,挺着大肚子,一身摊坐着,陆辰儿从慈妈妈手中接过茶碗,递给李大人的时候,这样近前瞧了一眼李大人,李大人脸上带着一丝笑意,只是这一笑,一脸的横肉却是在打颤,忙撇开眼,想起父亲清瘦的身影,不由松了口气,幸好父亲没长成这样。

又回头,瞄了一眼李皓白,如今是修长挺拔,就不知道以后会不会长成这样,只是他的眉眼细致,更像李夫人。

由着慈妈妈领着,又接过一碗茶,递给一旁的知州李夫人柳氏,李夫人平常宴会上是惯常见的,一脸的富态,笑起来,眼角有细细尾纹,瞧着陆辰儿递上来的茶,脸上一团笑,眼中似乎还带着几分愧疚,陆辰儿也去多理会,听着吉祥话,俩人便点头称是。

给大奶奶柳氏递茶的时候,柳氏已坐到了月姐儿下面的椅子上,只是因是同辈,并未受他俩跪拜之礼。

左边下首的几位妇人,听着慈妈妈的说词,是老家桐源族里派来道喜的媳妇,陆辰儿递了茶,收了礼。

敬完茶,李大人先退了,屋子里一下子少了拘谨,屋子里又渐将热闹起来。

李夫人拉着陆辰儿是满心喜欢,族里的几个媳妇瞧着李夫人的态度,也少不了在一旁凑热闹说上一番喜庆的话。

尔后,便是说家常。

一直待到陪着李夫人用了午饭,才放他们回揽月阁,临出来,李夫人又交待陆辰儿番:不必拘礼,有什么事,只管说,当在娘家时一般,若有什么缺的直接找大奶奶,李皓白若有不好,让陆辰儿直接来找她。

知州府里,李大人和和李夫人住在梅傲堂,李皓白和陆辰儿住在府里西南角的揽风园。

揽风阁临水倚山,离府里的正房梅傲堂距离有些远,却胜在清幽。

回到揽风阁,李皓白去了书房,陆辰儿紧绷的弦松懈了下来,只觉得困着不行,让云锦在一旁陪着,自己先睡了一觉。

再醒过来时,天似乎快黑了。

坐起身,云锦不在旁边,一眼便瞧见临窗的榻上,李皓白坐在那,手中拿着本书,只是心思似不在书上,似发着呆,脸上满是落寞与惆怅。发现她醒了过来,目光垂了下来,张嘴笑了笑,“没想到你睡得这么沉,我还担心你择席的毛病睡不着,看来白担心了,这毛病,不用过上几天,半天就能好。”

瞧着他脸上的促狭,陆辰儿先一怔,没想到他性子这般柔和的人,也有这般打趣人的时候,“云锦从小伴着我长大,方才有她在我旁边,自然容易睡着。”

“哦,”长长地一声,“往后晚上,我们三人一起睡这间屋子。”

陆辰儿脸突然一红,有些尴尬,忙伸手拿起床边的枕头,使劲丢了过去,只是被他躲了开去,在榻上滚了两下。

陆辰儿磨了磨牙,只瞧着他已下了榻,“我唤云锦丫头进来,侍候你梳洗,再一起去梅傲堂吃晚饭。”

陆辰儿嗯了一声,瞧着他出去的背影,其实这般轻松说话,也是极好,突然想起一事,忙问道:“以后每天都得这么早去梅傲堂请安吗?”

李皓白的脚步顿了下来,转过身,“身为子女媳妇,对长辈晨昏定省,是最基本的礼节。”

一本正经。

“可也不一定要这么早。”陆辰儿小声地抱怨了一句。

听了这话,李皓白脸上勉强笑了一下,“父亲母亲每日卯时二刻起身,我们平日是要在卯时二刻之前赶到了。”

陆辰儿连哦了两声,揉了揉眼。

上一世,到京中后听人说起,晨昏定省,媳妇们早晨卯时前便要起床,当时,初听还不信,后来在安定公府住了一晚,才知真是如此,她养在父母身前,未曾用这规矩约束过她,晨昏定省也不过是做做样子,她嫁给程常棣,无论当初,还是后来,程陈氏也没怎么立过规矩,每日睡到自然醒。

想着以后每日卯时前便要起来,心头有些不大乐意,暗自自怜了一把。

但听了李皓白这话,府里的规矩一向如此,断不会因人而异的,而且这会子自己是进来做媳妇,不是做女儿,那种睡到人间饭熟时的日子,只能是憧憬了。

第四十二回:习惯

门帘敞开,缦帐深帏,一片大红,陆辰儿呆呆地站着,望着眼前有人转身而去,又怎么也看不清那人的脸,只觉心头一阵慌乱,“不是我,我没有,不是我,我没有…”

想迈开步子去追,两腿却使不上劲,瞧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只剩下声嘶力竭地辩驳。

忽然,又闻耳畔似有人呼喊,“姑娘,姑娘醒醒…”

声音尽是急促不安,身子更是被摇晃了厉害,陆辰儿突然睁开眼,便看到云锦满脸焦急与担心,跪坐在榻上,再无其它。

云锦瞧着陆辰儿睁开了眼,着实松了一口气,“姑娘醒过来了,老天保佑,醒过来了。”

“我,我这是怎么了?”陆辰儿突然之间说话,声音中带着几分嘶哑。

云锦忙道:“我听着姑娘方才叫出了声,大约是姑娘又做噩梦了。”

青帐半挂,青灯昏暗,外间陆陆续续地传来响声,只一会儿,又有丫头端着蜡烛进来,屋里渐渐明亮起来。

许久不曾做那个噩梦了,想起来,陆辰儿还心有余悸,方才心头那股猛烈的阵痛与绝望,似乎还未完全散去。

一屋的明亮,烛火映衬下,陆辰儿的脸色愈发地显得苍白了几许,让人看得分明,李皓白过来了,后面跟着丫头金缕。

陆辰儿挣扎着起了身,云锦忙替她拉了拉被子。

尔后,忙拿了一件袄子披上,云锦下了床,匆匆过来的李皓白坐在绣墩上,只着一件素色的中衣,陆辰儿抬头望了李皓白一眼,脸上挂了一丝歉意,“不想惊扰了你,我已经醒过来了,就由云锦守着我,让金缕服侍着你去歇着吧,如今晚上冷,免得受了凉。”

话音一落,翠翘走了进来,拿着件披风,给李皓白披上,李皓白起了身,“你也早些歇着,明天还要早起。”陆辰儿点了点头,李皓白停了一下,又回过头,“若是有什么不习惯,或是这房间的布置不好,都按你合意的换过来吧。”

声音清越,话里的体贴,让陆辰儿不禁心头一暖,摇了摇头,只是一旁的云锦却出了声,“大约是屋里没点灯的缘故,姑娘晚上睡觉,一向习惯屋里灯火通明,若是屋里灯火不亮,便容易做噩梦。”

陆辰儿瞪了云锦一眼,正要说她多事,却听李皓白道:“既然是这样,那以后昨上睡觉,这屋子里都点着灯吧,保持彻夜不熄就好了。”

陆辰儿听了这话,神情一滞,目光望向李皓白,李皓白又道:“我不碍事的,就这么办吧。”

说完便走了出去,待陆辰儿回过神来,只听屏风后传来悉悉邃邃的声音,没片刻大约人已躺下了,便没声响了。

“奶奶也歇着吧。”

陆辰儿嗯了一起,云锦扶着陆辰儿躺下,盖好锦被,然后上了床,放下青帐,在一旁躺下。只是陆辰儿睁着眼,望着青帐顶出神。

又是辗转反侧地睡不着。

挨到卯时起了床,眼睑下又是一片青黑。

出门的时候,李皓白道:“瞧着大约是半夜没睡,去梅傲堂给母亲请安,陪母亲用过早饭,我们今儿就早些回来吧,好好补一眠。”

“嗯,”陆辰儿应了一声,抬头自然而然便瞧见李皓白眼睑下也是同亲的青黑,想着昨夜后半宿屋里灯火通明,大约他也没睡,似商议般道:“要不,以后你睡书房,或是我让丫头在隔壁收拾一间屋子出来。”

“若这样分房睡,只怕第二日,我就少不了挨母亲一顿训,你也丢了颜面,放心吧,这只是刚开始不习惯,过一阵子习惯了就好了,况且我也待不久,月姐儿的婚期在十二月中旬,下月初只怕我们这边便要送嫁了,宣城去平州,快一些赶路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到。”

听了李皓白这话,陆辰儿才记起,月姐儿的婚事就在眼前了,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有个伴,不想不长,她进来,她便要走了。

聚散总不易,微微荡漾着一丝伤感。

好一会,收拾了情绪,瞧着前面探照灯的丫头,后面跟着的丫头婆子,都隔着有好几步的距离,陆辰儿才低声对一旁的李皓白道:“翠翘和金缕,以后便让她们在内间侍候,其余的丫头婆子,到时候就别让她们进里间了,既瞒不了所有人,就和三个大丫头嘱咐一声吧。”

李皓白点了点头,“翠翘和金缕两人,先时我便嘱咐过了,因而昨晚有了动静,才只有她们两人进来。”

因揽月阁住着离梅傲堂远了点,陆辰儿他们到的时候,月姐儿和大奶奶柳氏都到了,瞧着他们进来,俩人请了安,站在一旁,一眼望去,只见男的面如冠玉,清俊直挺,女的明艳俏丽,秋水映人,十一分的登对,又瞧着俩人眼睑下都挂着圈青黑,李夫人更是不由乐呵呵的,又吩咐着人摆了早饭,一家人一起用了早饭。

第四十三回:回门

三朝回门这一天,李皓白和陆辰儿俩人早早便出了门。

到了陆府,下了马车,陆辰儿抬头望着广亮大门,不知怎么,突然生出沧海桑田之感,昨是今非。

进了大门,绕过影壁,便瞧见陆老爷和程氏领着程陈氏一家子立在垂花门,一眼瞧见陆辰儿和李皓白,程氏眼中是按捺不住的激动,陆辰儿忙迎上前去,瞧着程氏伸出的双手不自禁地微颤,紧紧抓着陆辰儿的手,“娘,怎么都站在这门口。”

程氏望着陆辰儿,仔细地打量,看是否有什么不同,一旁桐姐儿上前挽着陆辰儿的的右手,“姑姑想着姑娘今天要回门,今早起来就开始盼着,用了早饭后,便执意要到垂花门候着姑娘。”

陆辰儿笑了笑,瞧着程氏眼中遮掩不住的欢喜,老爷望过来的目光,带着几分慈祥,想着父母只有自己一个女儿,从小陆辰儿守在跟前,从来没离开过,眼眶便不自觉地有些湿润。

一旁的李皓白上前,一一喊了亲,行了礼,

陆老爷扶起他道:“走吧,别在这站着啦,去梨香园一起说说话。”

到了梨香园,坐下之后,两人又重新行了礼,陆老爷和程氏看见李皓白相貌出众,举止大方,进退有礼,说话得宜,愈看愈喜欢。

陆辰儿挨着程氏坐下,程陈氏还是一惯的含笑带谄,程常林依旧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此刻坐着,大约是有陆老爷在场的缘故,稍微正经了一点,桐姐儿一如既往地喜欢粘着她,谦哥儿仍然中规中矩,越发显得少年老成,连脸上那抹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再瞧一眼和李皓白说话的父亲,眼光炯炯有神,精神极好,怎么也想不通,性子开朗的父亲怎么把谦哥儿教得越发的老成了。

似乎少了一人,大约是瞧出陆辰儿眼中的疑问,程氏忙道:“常棣昨天便去了松林书院,因而,今日不在。”

陆辰儿嗯了一声,没再多问,没多久,陆老爷便带着李皓白去了寄闲斋,谦哥儿和程常林也散了,屋里只留着女眷说话。

“这几日,过得好不好?”

听了程氏这话,陆辰儿含笑地点了点头,“只是换了地方,有些不适应,又不能日日见到父亲和娘亲,有点想。”

“这才出门几天,别的没变化,嘴到是甜了许多。”程氏轻轻地撅了撅陆辰儿的脸颊,满是爱怜。

一旁的程陈氏忙道:“辰姐儿从小没离开过姐姐和姐夫,又是一向孝顺,这突然离开了几日,对姐姐和姐夫肯定是想得紧,方才瞧着姑爷性子体贴,对姐儿又好,以后经常回来瞧瞧,想来李家也是乐意的。”

程氏听了这话,笑了起来,拉着陆辰儿道:“你大嫂,你做到了恭敬就好,你婆婆性子也好,在府里你好好孝顺她,有什么事,或是受了什么委屈,尽量跟她说,她会替你做主的。”

“嗯。”陆辰儿应了一声,又道:“第一天见面后,婆婆也是这么和我说的。”

程氏点了点头,“月姐儿下月初便要出阁了,这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