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一个在积着雨水的马路上趟水的小孩子,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
大家都跟着她的速度,在河边悠闲的散步,看着她愉快的玩耍,脸上也都露出笑容,当然不包括一手拎一只鞋子的我,我更希望她赶紧上来,除了别着凉以外,主要是帮我摆脱拎鞋的命运。
走着走着,姜漓突然站住不动了,她站在那里迟疑了一下,然后皱着眉头弯下身子。这一段河水虽然不深,但是弯下身子的姜漓,也已经浑身湿透。
我们不知道她那里发生了什么,担心的看着她。
她忽的从水中站直,手里晃着一个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石头,就往岸上跑,边跑边喊:“你们看,看我找到什么了?”
等她到了岸边,我们才看见,那是一块黑色的石头,石头是人形,上面还简单的刻了些条文。
不用说我和胖哥就知道了,那是当初我们在陨坑里,姜漓跟着的祭祀队伍一样的小石人,用姜漓的话说,那是用来附着上古先民灵魂的石头。
燕秋笑着说:“这河里还有小石人?”接到手里反复看了看,又说:“哎呦,从雕刻纹路和风格来看,这是古物啊,至少是商代的,一定是上游有文物,被河水冲刷下来的吧?”
姜漓并没做过多的解释,急切的问小雪:“这条河是从哪里来的呀?”
小雪说:“这条河叫图拉河,发源地是乌兰巴托东北方向的肯特山,咱们接下来的行程,基本上也是沿河走的,因为上游就是乌兰巴托,乌兰巴托就是一个建在图拉河两边的城市。”
说到这里,我们全都不再讨论,我把鞋扔在地上,姜漓快速的穿起来,我们三个就急切的往旅游车的方向走。
愣在原地的小雪和燕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胖哥回头喊:“不玩了,出发。”
两人这才小跑的跟在后面,一边跑燕秋还一边追问:“你们到底咋了?那石头有什么问题么?”
我放慢脚步,等她追上的时候,告诉她:“这石人和我们这次行动有很大关系,等有时间慢慢给你讲。”
小雪为了迁就我们,马上召集所有游客,用了半个小时,已经让所有人顺利蹬车。游客们都埋怨走得太仓促,小雪则是安抚大家,说路上还要参观龟背石景区,怕时间来不及,所以必须马上走。
路上我们谁也不说话,低头做思考状,姜漓则是把换下来的湿衣裤,固定在车窗旁,任由衣服在窗外飘着,迎风吹干,眼睛盯着那飘动的蓝色发呆。由于她坐在前面,所以在车开动的时候,她的衣裤正好挡住了我们身旁的车窗。
燕秋既看不到窗外的景色,又没人陪她聊天,没一会就捉狂了。拉着我的胳膊用力的摇,非要知道我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看见那个石头人,气氛马上就变得沉重了起来。
我本来心里在想,为什么这里也会出现石人?这次的旅行在冥冥之中,好像和我们之前的所有经历,都有着某种联系,难道姜漓看到的那个巨大的漩涡,也和我们的经历有关系么?现在真不知道是来对了,还是不该来,也不知道那小石人是从上游冲下来的?还是夜里被附了灵魂,正往上游移动?
被燕秋这么一闹,我们都从沉默中醒来,在我同意后,胖哥拿着那个姜漓捞上来的小石人,就给燕秋讲了,当初她外公说我们抓鬼故事的原版。当然前后全部省略,只讲了这小石人是祭祀队伍的一段,而我们俩也是在那里认识的姜漓。
燕秋知道了大概,也明白了小石人对我们的重要性,才不再追问,安静的坐在旁边,昏昏欲睡。
半路上,车停了一段时间,那是到了龟背石景区,小雪带着其他游客都下车去拍照,车里只剩我们四个和司机没有下车。
路边的山下,一个巨大的石头,是天然形成的,好像一只昂首望天的老龟,和我们在曹操墓里见到的老龟神似。
在那旁边,是一个恐龙公园,据说世界上第一副恐龙化石,就是在这里发掘出来的,和二连浩特的恐龙公园类似,但是小很多。当然在青山下,景色要比在二连的戈壁上好多了,不过却少了那种历史遗迹的沧桑感。
连一向热衷于自己专业的燕秋,这回也完全没有兴趣,只是靠在窗边,远眺了一会儿,就继续闭目养神。
车子正式开在去乌兰巴托的路上时,周围的景色也不再如之前般唯美,就像开在城市郊区的公路上。两旁都是正在修路的施工队,从施工队车上的汉字来看,这些都是来自祖国的建设团队,看来我们和蒙古的现代化建设,还有着很大的关系。
路两旁是各种的低矮建筑,有豪华的二层小楼,也有挂着英文牌子的烂尾楼,一些破旧的院墙上,还用白油漆胡乱刷了一些蒙文的广告语,看上去类似国内的办假证、配种等小广告。
从道路两旁的路灯和公路上行车的增多,可以判断出我们已经进入了乌兰巴托的市区了。
这里简直是司机的噩梦,这里的司机驾驶,完全可以用火爆二字形容,各种无视交通规则,各种野蛮超车,硬挤车道。完全体现了,这是一个彪悍的民族,从不解释,好像他们开的都是坦克一样。有的车坏在路旁,直接停在那里就修,根本不放什么警告牌之类的,我们这些乘客也是提心吊胆。不过我们的司机一看就是老手,合理应对了所有突发情况,从容的开着车穿插在无序的公路上。
随着路边广告牌的增多,我们也逐渐进入市中心,乌兰巴托的城市建设应该处在起步阶段,和我们国内一流城市二十年前差不多,林立的高层建筑并不多,但设计风格还是蛮现代的。
我认为这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广告牌,广告牌上和国内同样品牌的服饰,很多都是好莱坞明星全裸上镜,我第一次知道,这些品牌的广告原来还有这个版本。
胖哥指着一个,白天还闪着彩灯的广告牌说:“这里夜总会的广告也太明目张胆了吧?”
我抬眼去看,那是一个大号的灯箱,上面画了几个身穿女仆装、兔女郎服饰的长腿美女,手里端着托盘,好像服务员一样,写的文字是英文和蒙文都有的。
燕秋笑笑说:“那不是夜总会,那是赌场,别犯傻了。”
对于这种赌博商业化的社会,我们还真是有点不适应,不过见多了也就不怪了,不知道酒店里半夜会不会也有女孩打电话,不过蒙语我们是肯定听不懂的。
第四十七章 成陵密葬()
乌兰巴托的意思就是红色英雄城,所以我们并没有直接去酒店,旅游团的车第一站就是开往苏联英雄纪念碑。:顶:点: 3。。co
途中我们还路过了成吉思汗山,车行驶在地势比较高的公路上,远远的看去那整座山的侧面,有一幅巨大的成吉思汗头像画,据说在乌兰巴托的每个地方,都可以看到这座山上的画像,可见成吉思汗在蒙古人民的心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我问燕秋:“那成吉思汗,是不是就葬在这座山上呀?”
胖哥抢先说:“你可真是不学无术,成陵明明就在咱们国家,鄂尔多斯市郊区的伊金霍洛旗草原。”
燕秋打断了胖哥:“彼此彼此,你也别笑话他,那个成陵不是真正埋葬成吉思汗的地方?”
胖哥问:“成陵不是埋葬的地方,那你说哪是?”
燕秋笑笑,继续说:“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具体埋在哪里,还是个迷。你说那个成陵,据史料记载,只是收藏了一块骆驼毛皮,传说那块驼毛吸收了成吉思汗的最后一口气,被称为灵魂的驼毛。你说的成陵,其实迁移了很多次,直到1954年才由青海的塔尔寺迁到现在的位置。”
我问燕秋:“那你知道成吉思汗具体葬在哪么?”
燕秋给了一个明确的回答:“肯特山的起辇谷。”
她果然知道,确实是考古系的高材生,让我不禁投去赞赏的目光。
可是她又说:“具体在哪,没人知道。”
胖哥说:“只有你知道?”
燕秋笑着说:“其实我也不知道。”
我不想再让这段反rn类的对话,继续下去了。就打断燕秋说:“你不是说在起辇谷?怎么又说没人知道?你也不知道?这啥意思?”
燕秋给我解释说:“传说葬在肯特山的起辇谷,但是具体这个肯特山在哪?起辇谷又在哪?没人知道。”
姜漓说:“小雪知道呀,她说图拉河的发源地就是肯特山,河里的小石人就是从那里来的。”
燕秋继续耐心的讲:“这个蒙古境内的肯特山,不一定就是那时候埋葬成吉思汗的肯特山。这个肯特山是蒙古的圣山,又叫不罕尔山,是狼族的发源地,也就是蒙古族的发源地。公元前119年,也就是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大将霍去病曾追杀匈奴至此,在此处祭天祭地,并封为狼居胥山,也有可能是狼居穴,被后人误读成狼居胥。”
姜漓说:“那就对了,成吉思汗埋葬在蒙古族的发源地,没错呀。”
燕秋摇摇头说:“也不见得,因为蒙古施行密葬,所以他们有可能放出的是烟弹。而这个肯特山,根本就没有叫起辇谷的地方,而且多少年了,也没人知道具体埋葬在何处。各国考古专家对成陵墓圈定的位置,比较有可能的一共四处,一是肯特山南、克鲁伦河以北的地方。二是蒙古国的杭爱山。三是我国宁夏的六盘山。四是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千里山。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还说成陵墓,可能就在他们国家的伊塞克湖底。”
这么说,我们才彻底明白,原来这个成吉思汗比曹操还多个心眼,人家干脆把疑冢遍布亚欧大陆,根本就不放在同一个地方,要想都找个遍,也得花上大半辈子。
姜漓则是望着车窗外,拿手一指说:“肯定就在那个地方。”
我们自然什么都看不到,但是我知道,姜漓指的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她说有一个巨大漩涡的地方。那里是成吉思汗埋葬的地方?我觉得不太可能,一个人的陵墓怎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可以吸收大地气脉。我一直认为是那里的山川地势,由于人们不注意环保,导致失去平衡,也就是说,那里的风水是被人为破坏了之类的。
我问姜漓:“你看到的漩涡大么?”
姜漓摇头说:“看不到了。”
我眼睛一瞪问:“看不到了?那不是白跑?”
姜漓又说:“看不到,是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在旋涡里了。”
她这么一说,我马上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应该是条件反射的原因,我总觉得自己的体力开始有些透支,身上毫无力气。可是再看看阳光明媚的车窗外,和身边那些有说有笑的游客,我又劝自己,认为是自己太敏感了。
没多久,车就停在在一座山下,远远的可以看见,山上有一座灰白色的站立的人形雕塑,那人带着类似钢盔的帽子,身上却没有穿军装,身后靠着一个十来米高的大柱子。
我们跟着游客一起爬着楼梯往山上走,等快到顶的时候,我们四个谁也走不动了,不约而同的坐在台阶上,谁也不愿意继续往上走再走一步。
小雪嘲笑我们,老不运动,爬个小山坡也爬不上去,自己带着游客们继续向上。
现在可以清楚的看到整个纪念碑了,其实那个站立的人背后,是一面旗帜的雕塑,由于角度问题,一开始我看成了柱子。在旗帜的后面,有一个环状雕塑,有几分像没有顶的大凉亭。
雕塑被三块发黄的白色大石头支撑,外型好像蒙古包里取暖用的火撑子。环状雕塑外,雕刻着许多军功章的图案,里面则是画了一圈的壁画。
站在下面的游客,都仰着头转着身子看。
我猜测上面壁画的内容,无非也就是苏联军人与蒙古人民,互助互爱的情景。
上山的路边,有一位驯鹰人,他手上带一个厚厚的大手套,一共有两层,里面是白色的帆布,外面是一层黑色的皮革。这个驯鹰人专门让自己的老鹰和游客拍照,以赚取游客兜里的票子。
拍照时,他会把手套戴在游客的手上,那鹰就会很听话的落在游客的手臂上,拍照时还配合的闪动双翅,来往的游客都很满意。
可自从我们坐到这里,那老鹰就没听话过,驯鹰人让它怎么的,它就反着来。
我们只在一旁偷笑,看那个蒙古兄弟被姜漓的引兽笛,弄得焦头烂额。
真是时代不同了,过去高傲的猎鹰,威武的驯鹰人,如今也沦为了与路人拍照,赚点钱维持生计的小商贩。
待游客们都玩够了,我们上车折返,在一家豪华的中餐厅吃了家乡菜,大约晚上七点多,才终于到达了旅游团预定的饭店。
酒店很豪华,应该可以达到四星级,外面全部覆盖了蓝色的玻璃窗,形状想一个船帆,与迪拜的帆船酒店形似。小雪好像说过是叫蓝天酒店,我们并不在意名字。
小雪宣布了明天游客们的行程,有苏赫巴托尔广场、博格达汉博物馆、甘丹寺,以及各种购物商场。
待她交待完毕,我们就和游客们各自领了房卡,快速回到房间休息。我们住在十七楼,我和胖哥一间,姜漓和燕秋一间。
酒店内的陈设很不错,和国内豪华酒店没什么不同。只是由于酒店房间紧张,分给我们的房间,都是双人床,我只能和胖哥同挤一张了。站在高楼上俯瞰乌兰巴托的夜景,也是很美的,虽然灯光没有国内一线城市那么多彩。
我站在窗边问胖哥:“明天咱们怎么安排?”
胖哥说:“明天咱们就不跟团了,直接按照姜漓的方向开进。争取快速把事办完,毕竟人家旅游团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可能一车人等我们四个。”
我赞同胖哥的意见,就给燕秋播了电话,让她和姜漓来我们房间商讨一下计划,我则是去找小雪,和她交代好,她带团玩,我们去办事。
小雪住的房间和我们在同一层,顺着走廊没走多远,我就到了她的房门前。房门没有锁,我推门就进,她们的房间没我们好,应该是普通标间,屋里传来了蒙文的电视节目,应该是小雪正在看电视。
走进去可以看到,她们是两张单人床,而小雪居然一丝不挂,懒羊羊的躺在其中一张床上,吃小食品,好像是刚洗完澡,头上还包着干发巾。
听到我进来的声音,小雪并没有看向我,而是轻声说:“回来了?”
我记得,由于酒店只给旅游团的导游提供一间免费房,所以小雪和那个胖司机应该是住在同一间的。
第四十八章 行业规则()
她一定是把我当成了司机。=顶=点= 。x。o可是她和司机到底怎么回事?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女,就赤身**的躺在那张床上,等一个比她爸爸还大的大叔?我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小雪没有听到来人的回应,下意识的转头看向我的方向。看见是我站在那里,小雪浑身一颤,赶紧把散在一旁的浴巾,胡乱的重新裹在身上,然后把干发巾揪下来搭在床头,磕磕巴巴的问:“展……枭,有事么?”
此情此景格外的尴尬,我一时说不出话来,先是转过身背对着她,停顿了一会我才想起来找她的目的,低声的说了一句:“走。”就往外出了门,向我和胖哥的房间走去。
回到我们的房间,燕秋和姜漓已经过来了,正坐在沙发上和胖哥说话,见我进屋脸色不太好,都问我怎么了。
我并没有回答,只是找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