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征服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征服者-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事与愿违的是,接下来不知道董卓哪根神经不对,尽寻他问个没完,一会问小皇帝在长安过得怎样,一会问刘邈一路有何见闻,还有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中间也偶尔夹杂着询问刘邈对董卓、对迁都的意见等敏感问题,好在刘邈脸皮比较厚,一一应付的同时,还能稍稍拍下董卓的马屁,让董卓颇为满意。

    看似一番对话有如寒暄般的闲谈,只是刘邈知道,其中陷阱不少,到后来刘邈明白了董卓的用意,其实就是想判断刘邈的政治立场。

    刘邈心中凛然,看来待会不拿出点压箱底的东西,难以过关啊。

    “相国,阳都侯一路劳累,可否赐座后再聊?”终于在李儒的插话下,董卓漫无边际的闲谈告一段落。

    “啊?哈哈!是我的错,见到致远,一时谈性大起,竟失了礼数。致远,快快坐下!”董卓狂放地笑了两声,指着李儒对面的空位,示意刘邈就座。

    “谢相国赐座,谢先生!”刘邈也不深究座位的问题,施礼后径直过去坐下。

    “关东群逆,来势汹汹,其势甚大,致远有何看法?”

    刘邈知道董卓的试探结束了,董卓这样问并非是要从刘邈这里得到什么,而是为了显示他礼贤下士的姿态,当然也不排除想看看刘邈才具的可能性。

    刘邈却懒得猜想董卓的真正用意,他决定上点干货。

第15章 面见董卓(下)() 
刘邈:“关东群雄,其势看似汹汹,不过乌合之众而已。”

    “此言何解?”董卓虽然觉得刘邈是一如既往地在捧他,但他还是一副感兴趣的样子。

    “关东群雄有几人为公,实在很难说。一众势力互不统筹,各立山头,且在陈兵之余,各存保全实力之心,注定无法同心协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盟军分别屯驻三地,河内袁绍,贵为盟主,粮草补给却仰仗冀州韩馥,时日一长,必生吞并之心;南阳袁术,小肚鸡肠,嫉贤妒能,在其帐下效力的孙坚虽然勇猛,却必为其所制约,难有作为;酸枣之众,除曹操外,皆为无能之辈,然而曹操声望不足以服众,这一路兵力最多,势力也最多,战力却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关东太久没有经历过战事,兵士羸弱,缺乏战斗洗礼,战力可想而知,而相国麾下兵将皆出自并,凉百战之地,为能征惯战的虎狼之师,两厢比较,他们虽然兵力占优,也完全不用太过看重。

    有这三点,相国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哈哈,今日听致远所言,我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董卓开怀大笑,“然而关东一众贼寇陈兵于此,终究如刺在喉,令人不快啊。致远可有良策教我,如何才能速速破之?”

    “关东诸侯,各有心思,不利于持久战,而相国兵精粮足,刚刚相反。相国只需紧守关隘,待其来攻时,痛击其前锋,令其余诸侯生出忌惮之心,不敢轻动。如此时日一久,他们必将心思异动,即使不相互攻伐,亦会因粮草耗尽而退散。关东群雄中,其实只有两人需要相国重点关注,一是曹操,一是孙坚,其余皆不足虑也。”

    董卓听得连连点头,随后又看向李儒,“文优以为如何?”

    致远所言,儒深为赞同,也浅笑点头。

    “好,就依此言。”董卓满意地看着刘邈微笑着,“致远有大才,不如留在京城,与吾一同辅佐皇帝,匡复汉室,如何?”

    刘邈看到董卓皱褶的老脸,心中咯噔一下,心说这下装逼装大了点,本来是说些好话,放点干货,免得董卓为难自己的,哪知道说过头了,激起了董卓的爱才之心。这样可不行,真被留在了这里,岂不是什么事都办不成了。

    刘邈心念急转,连忙答道:“相国兵精将广,文臣武将不计其数,更兼朝中诸多老臣支持,可谓人才济济。邈不过一小子,年轻识浅,除了纸上谈兵,一无所长,实在当不得相国的赞赏。昔日陛下授我地方官职时,尚且惶恐不已,若留在京城,更无所适从了。”

    董卓再看向李儒,只见李儒微微点头,董卓这才佯装惋惜,道:“不能得致远之助,实为吾之憾事。”其实他之前相邀不过是一时冲动罢了。

    刘邈察言观色,看到董卓李儒二人隐晦的交流,哪里还不知道他们的心思。李儒不可能让刘邈来分薄他的地位,董卓也没有真心相留,不能确定刘邈的才能是一方面,刘邈汉室宗亲的身份估计才是重点。

    想通这些,刘邈放下心来,不过也装着遗憾的样子,道:“只恨邈年幼无能,不能追随相国。邈将在九江祈福,惟愿相国早日定鼎朝堂,扫清寰宇。”

    “哈哈!”尽管知道刘邈有拍马屁的嫌疑,董卓还是心花怒放,“朝堂上的那帮腐儒若多能如致远这般,明白董某的公忠体国之心,大汉何愁不兴啊!”

    顿了顿,董卓又道:“为了更好地辅佐皇帝,致远接任九江太守之后,可多多与董某联络,互通消息,可莫要学那些反贼,妄兴刀兵啊!”

    刘邈看着董卓微眯的眼睛,心说这是试探,也是警告,看来还得再努力一把,完全打消他的顾虑才行。于是再次恭谨地答道:“身为汉室宗亲,邈迫切地希望朝廷能够兴盛强大,所以我能理解董公。董公所做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再兴汉室,邈当然会追随董公的步伐。待下官在九江站稳脚跟,就打探诸侯消息,若有异动,邈愿意与董公内外联合,共讨叛逆!”

    董卓没有就刘邈的话做出回应,只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这时刘邈脑海中突然一个念头闪过,当下心一横,再次道:“下官来时,见引路的年轻小将颇为机灵,更难得对董公忠心耿耿,不如让他随我前往九江,做个董公与下官之间的联络人吧?”

    “哦?你说的是之前进来的那个小将?我记得是姓张吧?”董卓一边疑惑刘邈的提议,一边不确定地看向李儒。

    看着董卓的举动神情,刘邈心头一喜,看来董卓对张辽并不熟悉,甚至连其名字都不记得,看来大大有戏。没错,刘邈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董卓的手来拐带走张辽。

    “那员小将名叫张辽,之前是奉先的部下,现为洛阳西城门校尉。”李儒及时地说出了张辽的简单信息。

    “是奉先的爱将啊!只怕奉先那里不愿放人。”

    董卓很快反应过来,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心底权衡着利弊。刘邈所提的联络之事他觉得有必要,但他更愿意另外派一个真正的心腹过去,张辽这人他不太了解,但料想也就是普通将校罢了,而且还是并州系出身,放出去也没什么,至于对自己的忠诚度……

    “切,还爱将呢?真是爱将的话根本不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门校尉。”刘邈心里吐槽着。他多少能够猜到董卓现在的大致想法,无外乎在敷衍、权衡而已。

    刘邈能想到的,李儒也一样,他就没有董卓那么多顾虑了,他直接反问刘邈:“阳都侯恐怕不仅仅是因为要张辽做个联络人这么简单吧?”

    李儒的问话在刘邈的意料之中,他提议什么联络人本来就是一个讨要张辽的借口而已。真要什么联络人的话,也是董卓自己去指定,哪有刘邈这个弱势方去定的,他相信这一点李儒这个聪明人很快就能想到。但就凭他们不了解张辽的能力这一点,刘邈也有底气让他们放人。当然现在也不能让他们起疑心,过于关注张辽这个人。

    “果然瞒不过先生,邈之前的提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见到那个叫张辽的小将与我一个护卫颇为相像,我那护卫之前为了救我而亡故了。”刘邈做出一副伤心的表情。

    “这样啊。国相这里好说,只是奉先将军那里不太好说话——”李儒是不大相信刘邈的说法的,他想着难道那张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刘邈看重?

    董卓和李儒的推辞很明显,都是拿吕布来说话,其实那根本不是个事儿,刘邈深知这一点,于是他装着一副咬牙为难的样子,良久才说:“我愿意用一个物品来换!”

第16章 玉玺换张辽() 
听说刘邈要拿什么物品来换走张辽,董卓和李儒都是一脸疑惑地看着刘邈。

    刘邈也不多言,直接从怀中掏出一个黄布包裹,放在面前的桌几上,然后缓缓打开……

    “这是——”随着包裹打开,里面的物品完全呈现出来,董卓和李儒的脸上都闪过一抹惊疑的表情。

    “这是传国玉玺!”刘邈毫不迟疑地揭晓了答案,“邈之前去汉室宗庙拜祭,却无意中幸运地发现了曾遗失的传国玉玺,本想直接进献给皇帝陛下,但想着董公在此,交给董公也一样。现在我愿意将此功劳转给董公,只换得张辽为护卫。”

    “好!好!”董卓听刘邈说真是遗失的传国玉玺,一时兴奋不已,他不断以眼光示意李儒上前查看,其实他更想自己扑上去看,可终究觉得不好表现得过于急切了。

    李儒早就想去查证了,如果这真是传国玉玺,对于董卓将有非比寻常的好处。

    刘邈装作没看到董卓与李儒的眼神交流,直接拿起传国玉玺递给奔走过来的李儒。

    刘邈很清楚传国玉玺对董卓的吸引力,实际上刘邈用它来换张辽是有些吃亏的。如果可能的话,他甚至想把张辽和高顺连带陷阵营一起打包带走,但他和高顺没有任何交集,无从提起。

    不过也无所谓,能换一个张辽也不错了。传国玉玺对别人可能是宝贝,对刘邈来说却没什么用处,这宝贝最大的用处就是系统所需的能量,但现在已经用过了。之前刘邈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理这传国玉玺,现在能换一个一流武将简直再划算不过了。

    这时传国玉玺早已从李儒的手上转移到了董卓手上,看着董卓热切的眼神,刘邈知道传国玉玺开始发挥它的附带功能了——那就是释放野心。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第一念头就是回江东创业,后来袁术得到了传国玉玺,想到的是直接称帝。传国玉玺在这时代诸侯的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物品了,而是一个带着光环的神器,它代表着社稷,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位,它的功能等同于甚至大于了龙椅。传国玉玺无限地激活、放大着拥有者的野心。

    不过刘邈却觉得传国玉玺这东西更像一个不详的催命符,没有一定的实力是没命拥有的。孙坚因它而亡,袁术因它疯狂,都不得善终。就是不知道董卓现在得到了会怎么做,刘邈很感兴趣。

    刘邈盯着董卓,嘴角挂着浅浅的笑意。

    这时李儒却早已放下了最初的震惊与激动,转而若有所思,他有些拿不定刘邈的意思,真是单纯地献出传国玉玺来换一个籍籍无名的张辽吗?他难道不明白传国玉玺的真正价值?不可能吧。

    可是李儒也清楚,不管刘邈是什么心思,董卓和他自己都没法拒绝。传国玉玺的诱惑太大了,有了它,董卓真正有了在朝堂上名正言顺的话语权,再不是与以前一样,发个圣旨都因为没有传国玉玺而少了说服力。而且作为董卓最为倚重的谋士,他很清楚董卓的心思,董卓早就有登临大位的野心,他也是一直向着这个目标为董卓谋划的。只是在这个节点,得到传国玉玺,似乎也不完全是好事啊,但愿主公能抑制住**徐徐图之吧。

    想到这里,李儒赶紧咳嗽了两声,借以转移董卓的注意力。

    “相国,阳都侯还在等着呢!”

    “嗯,阳都侯?”董卓似乎还沉浸在得到传国玉玺的惊喜中,一时没反应过来,念叨了一番,才回过神来。

    “哈哈!致远,没想到你竟然真的找到了遗失的传国玉玺,有大功于社稷啊!”董卓似乎一下子对刘邈亲近了不少,“文优,快叫那个张辽进来!”

    “好。”李儒答应一声,赶紧出去,一会就找来了张辽。

    张辽刚进来,尚未施礼,董卓就开口下命令:“张辽将军,阳都侯将去九江赴任,沿途贼寇横行,为保万全,现命你带精兵一百,不,精兵三百随行护卫,一路听阳都侯命令行事。到九江之后,也不用回来了,就跟随阳都侯吧。”

    张辽一愣,奇怪地看了一下旁边的刘邈,心说董卓这是把他转送给刘邈了啊,不过他也没有多言,毫不迟疑地接下了命令。

    刘邈感觉张辽太平静了,于是悄悄地给张辽丢了个探查,发现张辽所属还是董卓,不过忠诚度变成了20,这是随时可以叛逃的节奏啊。看来张辽内心还是有所变化的,这才正常嘛!

    “嘿嘿!当初没打算拐带张辽的,却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到手了。”刘邈心里非常高兴,洛阳之行已经超值了。至于张辽所属的问题,他一点也不担心,到我碗里来了,就别想蹦出去了。

    “致远,到了九江,早日稳定局面,只要你心向朝廷,一切顺利,某到时推荐你为扬州牧。”董卓看起来有些心急,开始催刘邈离开了,“文优送送阳都侯吧,顺便帮张辽将军做好交接。”

    随后,刘邈就与李儒、张辽一同告辞,临出门时,刘邈眼角余光看到董卓“温柔”地摩挲着桌上的传国玉玺,那神情,就好似在看一个绝世女神一般。

    刘邈撇了撇嘴。

    出了兵营,刘邈与李儒、张辽辞别,径直去临时驿站。

    刚到驿站,穆桂英和花木兰两女就迎上来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刘邈也不介意,在两女的簇拥下,欣然地讲述了与董卓会面的详细经过,中间少不了他个人对时局的一些判断分析,以及对未来可能的走势的猜测。他也是有意地培养两女的能力,两女毕竟是系统出品,能力更多是体现在数据上,刘邈不确定这种能力是否和现实能够无缝衔接,这样多花些工夫也是有必要的。

    当然,其间也有交流感情的小心思在,至于过程中的一些旖旎风情就不需要对外人述说了!

第17章 张辽阵营改变() 
“主公,外面有个自称张辽的,要求面见主公。”刘邈正和穆桂英、花木兰愉快地聊着天,忽然有一个卫兵进来禀告。

    “张辽这么快就到了啊,告诉他,我稍后出去见他。”刘邈吩咐完卫兵,就叮嘱二女收拾收拾,准备启程。

    驿站之外,刘邈看到了整齐排列的三百兵士,甲衣兵器齐整。不得不说还真是有点精兵的模样,三百人站在那,寂静无声,显得颇为雄壮威武。

    刘邈心说董卓这事办得挺实在的,他问身边的张辽:“可配有马匹?”

    “有,在辎重营中,可以随时领取,不过是些普通马匹。”张辽略有些难为情地答道,刘邈看他的样子,估计那马匹质量有点问题,说不定连普通马匹都算不上。

    不过刘邈也不介意,这时候优良的战马还是很值钱的,一下子配三百匹,董卓还真不一定舍得。有马就行,刘邈可是有系统的人,还怕马跑不起来吗?

    “给他们讲一讲详细情况吧!”这时代,普通小兵是没多少人。权的,只是遵照上级命令行事,上级的唯一义务就是填饱他们的肚子,但刘邈还是希望给他们点知情权。

    张辽迈步上前,高声道:“这是陛下亲封的九江太守,阳都侯。今天挑选出你们,就是为了追随刘太守前往九江赴任,以后你们就是刘太守的兵了……”

    张辽训话完毕,刘邈见士兵们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异常,看来对于身份的转变并无意见,当然也可能是不敢有意见。

    刘邈也懒得去纠结这些小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