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想田宇极为果断的摇摇头道:“抱歉,这个恐怕不行!”

    曹操有点失望,不过程术却没有放弃,而是又问:“为何?可是公子觉得此行过于危险,还是觉得我主势单力薄……”

    程术的话表面看很客气,实则在激将。

    田宇是少年,少年怎么能经得起激将呢。

    他相信只有激将一下,少年肯定会脸红,然后顺势答应跟着曹操一起去并州杀敌的。

    不过接下来田宇的话注定让他们都失望,并且有些心痛了。

    只见田宇道:“不!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因为我要拜师,我要跟着师父他老人家!”

    说这话的时候,田宇的目光都变得不一样,有些着迷般的崇拜。

    “不知道公子要拜何人为师,何不请公子的师长一起辅助我主,我主必然以大礼相待。”程术闻言更加不甘心了,甚至还想拐掉天宇口中的师父。

    曹操等人也很好奇。

    田宇没有想过这么多,如实回道:“我要拜师之人乃是东莱太守威远海侯爷!”

    威海侯!

    曹操等人闻言,脸色顿变,然后一个个尴尬无比了。

    这小子的师父竟然是许伯康。

    曹操顿时有种想哭的感觉,要不要这么巧!

    程术也瞬间哑然,什么话也说不出了。

    曹操跟威海侯完全没有可比性呀。

    “你们是不是也觉得我这个想法过于大胆了,不太可能实现,说实在的,我不介意,因为我是不会放弃的,不管有多困难我都一定要拜入师门的,我田子轩还年轻,一天不成就一个月,一个月不成就一年,一年不成就十年……”田宇丝毫没有察觉出气氛的诡异,坚定的给自己打气。

    求求你别说了。

    这话听在曹操跟程术耳中,就像是在补刀。

    我靠,这小子明显拜师未成呀,而且还不放弃,非要拜入门下。

    真是羡慕许伯康呀。

    就在这时,有人进来禀报:“主公,东莱军到了,威远侯爷带了六千骑兵来到延津。”

    “伯康来了!”曹操感觉自己解放了,起身道:

    “走,我们去迎接伯康。”

    众人闻言皆起身出帐。

    只留下孤零零的田宇一人后知后觉。

    “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

    ………………

    “孟德,哈哈没想到你在这里,怎么,你这是扎了个网,专门等着我这条鱼钻进来。”许定看到曹操,爽朗一声走过来。

    曹操也机爽快的笑道:“我是结了个网,不过可不敢网你这条大鲶,不然鱼捞不着,网就要破了。”

    “伯康有礼了。”曹夏四人问侯道。

    许定冲他们点头,然后看向曹操身后的几个新面孔问道:

    “听说孟德在这里招兵买马,可是募集了不少英雄豪杰。”

    “让伯康笑话了,我这些人跟东莱军一比那可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差甚远了。”曹操稍稍找回些自信,然后为许定介绍程术与史涣,当然还有其它几个精兵强将。

    其中有两个特别一些。

    其中一个叫包显,表字诗鑫,三十多,长得到是儒雅,看着稳重,善于兵法。

    还有一个更突出,叫王耀,表字破天,二十左右,长得威武,膀大腰圆,武器是两把大锤,名曰铜花宣化锤,看着是一个力勇之辈。

    这些人中除了那个叫史涣的,其它的都是许定在正史与演义里没有听说过的,看来是遗没乡间的人才。

    许定没有想到曹操会在这里等他,于是到他那里坐了坐,互相聊了聊。

    这才明白曹操也是应朝廷的号召准备去并州。

    所以专程在这里等着他。

    所以许定也不好拒绝,第二天启程只好带上曹操的人马一起渡河。

    因为有曹操的步卒,行军速度自然慢了很多。

    得益于曹操的出现,田宇也不用在日夜赶路了。

    到了河内,没走多远,就有闻讯而来的英雄豪杰表示要加入队伍,许定更不好拒绝,一一收下,很快队伍就达到八千。

    从河内郡走壶关进入并州上党郡。

    曹操暗中观察,东莱军果然在记录沿途的地理山川以及人文情况。

    不由对程术的话更加深信不疑。

    穿过上党郡到达太原郡。

    很快众人到达了晋阳城。

    此时的并州刺史以由丁原接替。

    丁原接替刺史之后,立即扩招兵马,收拢天下纷至的豪杰义士。

    迅速组建了一支一万四千人的大军。

    收到许定部的到来,丁原出城相迎。

    “威远侯远来驰援我并州,原代并州的百姓感谢各位。”

    许定回礼道:“丁刺史客气了,我等同为朝廷官员,自当为陛下分忧,而匈奴人掠杀我大汉百姓,身为汉家男儿都有义务杀敌,解我万众百姓于水火之危。”

    “好!威远侯此言大善,有请各位入城。”丁原才刚接替刺史之位,对于反击匈奴人其实是没有信心的。

    他的一万多大军只多是用来自保,所以对许定这支八千大军极为重视。

    尤其是许定手里的东莱骑兵。

    一番寒暄入城,然后设宴款待完后,许定问道:“丁大人,不知道你可有什么计划,可否将匈奴人的情况详细道来。”

    丁原遂将南匈奴窃据朔方与上郡,攻打州内西河郡、五原郡的情况一一道来。

    在丁原这里,许定与曹操知道了西河郡整个郡其实基本上算是丧失掉了,南匈奴可以直接威胁进攻司隶的河东郡,而五原郡岌岌可危,五原方面都是当地的世家联合豪强各自抗敌坚守城池。

    “五原不能有失,一但五原郡被匈奴人窃取,则云中、定襄不保,危害雁门郡。”丁原想了想道:

    “所以我想尽快誓师北上驰援五原郡。”

    曹操道:“刺史大人是想先保住五原郡,然后在伺机从北往南进攻匈奴人。”

    丁原点头,大意是这样,先保住五原,至于能不能进攻匈奴人侵占之地就看具体情况了。

    到时就算无法向匈奴人栖身的朔方进攻,也能有点功绩。

    当了刺史,丁原顾虑更多了,要考虑的方面更广,在也不能像以前当将领时样率性的与敌人厮杀,不会在身先士卒的冲在第一线了。

    丁原其实也是寒门出身,靠着战功一步步升宫到现在的职位,在他接任刺史的那一刻,他就由寒门开始转变成世家了。

    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只是现在时间短,还未显现出来。

    (本章完)


………………………………

第173章 许定与丁原的打算

    第一百七十三章许定与丁原的打算

    曹操看向许定。

    他自然以许定马首是瞻。

    跟着许定一能打胜仗,二呢能学经验自保。

    许定回了曹操一个眼神,然后道:“丁刺史所言有理,五原郡不能有失,不然整个并州更加动荡不安,朝廷现在主要精力与兵力投在凉州,如果并州的动乱进一步扩大,朝廷更加不得安稳。”

    丁原大喜,只要许定答应去五原便好。

    不过他高兴得有点早了,只听许定接着又道:“不过……驰援五原虽然重要,但也不是非要所有兵马都调过去,按丁大人所言,这匈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就近北攻五原,一部分南下攻掠西河郡,觊觎河东郡,甚至有可能穿过汾河谷道杀进太原郡,所以我们也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驰援五原郡,一部分进西河郡相机破敌,否则匈奴之乱怕是要长久下去。”

    许定其实不太喜欢丁原的战略,丁原是想彻底放弃西河郡保五原郡,然后将所有兵马拉到五原与匈奴人打持久战。

    从并州刺史的角度来说,这是有利的,一可以稳住他的刺史之位,二可以把五原当成战场练兵,不断增强实力,凝聚精兵悍将。

    但是所花的时间很长,而且无法正真打击匈奴人,因为那是一个被动挨打的方法,就算有机会反击,也只是向匈奴所占之地深入百十里。

    匈奴是游牧民族,虽然居于朔方、上郡北部、西河北部,但是他们可以迁移。

    完全可以敌进我退,拉长纵深,让五原进攻的汉军无功而返,然后年年卷土重来,不胜其烦。

    最后的结果是匈奴依旧被招安,大汉还是要送上钱粮安抚。

    许定等人是客军,是来并州帮忙的,战事长了军心不稳。

    他们不可能给丁原当免费的长工,所以许定不想当这个冤大头。

    丁原见许定这个小年轻没这么好忽悠,接着便道:“这怕不好吧,匈奴人南掠的这部分现在相当克制,没有在南下了,如果我军主动去进攻他们,会变相的激怒他们继续南下,这样会让河东与太原郡陷入战火之中,将战事扩大化。”

    许道摇头:“不然,匈奴人之所以不在南下河东与东进太原,是因为他们刚侵占西河郡中部与南部,还没有消化掠夺来的果实,或者他们在分配利益。

    一但他们稳住了这些地方,就会继续试探南下,难道我们非要等他们壮大了实力南下侵略我们才被动防御吗?”

    丁原一时不好反驳。

    因为这话不好接,搞不好会引出非议,中伤名声。

    没错,丁原现在开始唰名望了。

    想要坐稳刺史之位,名望必需唰足了,不能有亏损。

    以前的丁原是打打杀杀的莽夫武夫,世家是看不上的,只会待之如家犬,想得到他们的认同,你得混进世家圈,站在他们的圈子里思考处理问题。

    “伯康言之有理,这让操想到了武帝,武帝穷其一身都在打击匈奴,每次出兵都掌握主动权,这才一举扭转了我大汉被动挨打的劣势。”曹操也想通了丁原的小计量,自然要与许定站在同一条船上,赞同他的话。

    曹操也站在许定这一边,曹家是大世家,在朝中关系紧密,丁原想从寒门变成世家,融入进去,自然不好多得罪,所以也不反驳,只问:

    “那你们有什么打算?”

    曹操看向许定,反正他是跟着许定来的,坚持跟着旗帜走。

    许定想了想道:“我觉得我们应该分兵,我东莱军远来并州与并州之兵没有经过磨合,混在一起并不利于指挥作战,所以丁大人可以带着大部前往五原郡驰援,而我与孟德带着八千人出兹氏,进西河郡主动寻敌灭杀。”

    曹操赞道:“北取守势牵制匈奴,吸引匈奴目光,南取攻势进杀敌巣,妙也!”

    丁原微肥的脸都不自觉得抽动了一下,神色稍暗。

    妙个屁呀。

    你们两个一唱一和,配合得到是妙。

    这样他一下子失去了指挥许定等人八千兵马的机会,还怎么让这八千人留在并州充当炮灰。

    并非许定与曹操过度的揣摩丁原的企图,而是一但跟着丁原,大势所驱,他们必然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指挥官。

    那时到底是丁原这个刺史来当总指挥,还是许定这个威海侯。

    两方面肯定都不愿意吧,到不如分开进兵为好。

    这一次可不是在幽州,丁原也不是刘虞,没那么好说话。

    “好吧,既然如此,那我就带着大军北上驰援五原,我会为你们争取时间,吸引匈奴人的目光的,希望两位能旗开得胜,多斩敌酋。”丁原敷衍一声,脸上显出乏意,大有送客之意了,没有了原来的热情。

    许定与曹操对视一眼,抱拳告迟。

    离开了丁原的刺史府,曹操问道:“伯康我们刚来就忤逆了丁原,会不会对我们平乱匈奴形成障碍。”

    其实曹操有些失望,来之前他听说过丁原以前的作为,觉得丁原应该是一个有为的干将,结果会过一面,交谈之后,他发现丁原好像私心挺重。

    而且对他们其实有所戒备与图谋。

    虽然丁原表现的不明显,但还是让他感觉不舒服。

    许定往回看了一眼刺史府道:“障碍到不至于,消除匈奴之乱丁原肯定是乐见其成的,不过我恶意揣测,他并没有打算将匈奴彻底灭杀的打算与念头,甚至有保持现在这种事态的想法。”

    养寇自重,这个词本来许定想送给在凉州平乱的董卓,现在感觉也可以送给丁原。

    为什么丁原只盯着五原郡,而不急于收复西河郡,难道他就不怕匈奴人从西河郡直接杀入太原吗?

    恰恰相反,他巴不得匈奴人从西河郡南下或是东侵。

    因为这样太原直接受到威胁,他就可以持续而光明正大的扩军,将兵力就近屯在太原郡。

    想一想外面一把刀,里面还有一把刀,太原郡的世家对他丁原会是怎么一种态度,肯定是屈服接纳呀,不然丁原可以借匈奴之手搞死太原的世家,同样自己也可以借由头搞死这帮世家。

    求定阅!求推荐!求月票!

    (本章完)


………………………………

第174章 曹操引怪,许定爆装

    第一百七十四章曹操引怪,许定爆装

    并州的大世家都集中在太原郡,这里是整个并州的精华与重点。

    你说丁原有没有歪心,曹操许定或许不信,但是太原的世家们信。

    于是许定与曹操出了晋阳城往西走,一路受到各城各县的热烈欢迎与款待。

    毕竟许定等人是要去收复西河郡,这等于在他们的西边建立起一道屏障,能不热情吗?

    尤其是到了平陶与兹氏,当地的世家们纷纷派出向导,送上关于西河郡的一切情报,甚至悄悄塞了一张西河郡的地图。

    要知道作为刺史的丁原也没有西河郡的地图。

    而许定二人手里的地图,简直可以用详细来描述,这让许定与曹不由都暗想,这帮家伙想干什么,弄这么清楚的临郡地图做什么?

    世家有本郡本县的地图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要生存,但是你搞其它州郡的地图,这就有点犯忌讳了。

    官方声明的,只有官府才能绘制、持有地图,一般人不可以私藏,不过潜规则默认的是可以暗地里搞本郡本县的,大到州或是超出本郡的,基本上就不能搞了。

    因为过界了,这样会引起其它郡州世家的警惕与回击。

    当然两县的世家没敢说这是他们的,而是扯了个慌,说是西河郡的某家愿意无偿奉上,希望许定等人能早日收复西河。

    许定二人也不点破,欣然收下,然后研究起了西河郡的地图,制定方略。

    曹操看着西河郡的地图,问道:“伯康,我们真要等到丁原到了五原郡才出兵吗?”

    许定摇摇头道:“当然不会,真要让丁原到了五原郡,估计西河郡的匈奴人早收到风声做好准备了。”

    “休息一两日,等我军的探子搞清了西河的情况,然后立即出兵,这一次出兵我们不是要收复西河郡,而是以歼敌为主,一路北上,遇上匈奴便杀,不用恋战,用最快的速度从南到北杀一遍,杀到匈奴人主动来求降为止。”许定这时终于开始说实话了。

    曹操瞬间会意了许定的意思,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许定只带骑兵过来,原来他一开始就打算以杀止杀,用游牧的那一套战法,以战养战,以劫掠无主。

    所以前面跟丁原说的收复西河郡,跟太原世家许诺光复西河都是虚言。

    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步步为营,渐步收复的计划。

    不得不说,许定这样的战略才是最实用的,也是最快平掉这场因为幽州动乱,引发并州动荡的乱子。

    不过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