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3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侯爷,关内的情况如何了?”公孙瓒并非不关心幽州的事,只是前面故意为难许定罢了。

    在广阳郡不光有他的几个儿子妻子小妾,还有他公孙家族。

    他怎么可能不着急。

    许定道:“伯圭你还是喊我的表字吧,这样听着舒服一些,你也不用这么难为情。”

    “额!好吧伯康!”要论起来他公孙瓒也是有侯爵的,只是比许定低一些,让他一直喊许定侯爷,嘴上不说心里也不舒坦。

    他可以帮许定做事,但是真的拜许定为主他现在还过不去那道坎,除非有一天许定能进九五至尊之位。

    许定这才将幽州的情况简单的说了一下。

    听完后公孙瓒幽幽一叹道:“都说虎父无犬子,偏偏我那续儿就这么不成器,我公孙家未来堪忧呀。”

    “伯圭也不必太过于忧虑,这人生通向成功与辉煌的路有很多条,不一定非得从军为将为帅,也不一定非要从政为官施政,令郎不适合这些以后可以干点别的。

    我东莱注重全面发展,对各行各业进行整体提升,以后各行各业的职权会越来越重,真正做到百花齐放,各有所长,各有所敬,我觉得你也不必太苛刻于他们,让他们自己去选自己喜欢干的事,未必不能成为人中之龙标榜史册。”许定好言安抚道。

    历史上公孙瓒的儿子没有留下什么记载,因为确实不出彩。

    公孙续本人也在后来跟异族交战中战死,公孙家也就没有了后续。

    在联想到公孙瓒在易京自杀前杀死自己的妻儿举动,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除了公孙续,其它儿子更是不堪,不然但凡有点才能公孙瓒也不至于将他们全都杀了,怎么也要派人掩护突围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给他们一个希望。

    既然他没有这么做,只能说这些儿子比之公孙续还要差劲。

    这也就难怪公孙瓒会叹气失望了。

    连他最看好,特地培养的接班人都不行,整个公孙家还谈什么未来。

    “但愿如此吧。”公孙瓒这人是偏执狂,当然不会因为许定的一句话就改变老思想。

    要么学武,要么成文,其它的不作多想。

    “对了伯康,幽州之事你打算怎么处理,现在渔阳跟辽西,岌岌可危,你部还没有进入幽州,假以时日让袁绍站稳了脚根,到时我也无能为力了。”公孙瓒是真的不想幽州落到袁绍的手里,眼下两大手下在渔阳与辽西苦苦支撑,而许定却还在居庸关按兵不动,整训他的白马义从,他是真的看不懂了。

    这里面有什么大战略,他苦思不得其解。

    正好趁这个机会问问,也好学习一下。

    不得不承认,许定不光武艺是天下最高的,谋略更是让众诸侯望尘莫及。

    既然以经输了,又接手了白马军的筹建,都在人家手下干活了,公孙瓒也光棍多了,没啥好估计的了。

    “本来我是不想说的,不过伯圭现在也不是外人,那告诉你也无妨。”许定想了想道:

    “很简单,这一次我不光要幽州,我还要冀州,现在袁绍大军大都进入了幽州,我就让他留在这里,他意图祸害幽州,我就先夺了他的冀州,先斩其根基,挖其坟墓,在慢慢填埋他……”

    说到这里的时候许定身上那股王霸之气与凶狠劲也渐渐展露,一改往常的儒雅之气。

    公孙瓒的双眸也露出熠熠生辉之色,闪闪发光。

    还要打冀州呀,果然是好算计,布局天下不为打幽州而打幽州,确实是高。

    辽西!

    海阳城。

    公孙瓒手下太守田楷正在指挥将们对攻城的袁绍大军进行反击。

    最终凭借着地理优势将袁绍大军击退。

    其实这仗打得说不轻松也轻松,无它敌军人数虽众,却并不全是冀州来的袁军,而是有很多左北平的世家私兵。

    这些人战斗力并不强,强攻城池只要没能吓唬住田横就很难攻下来。

    不过田楷手下的兵将也不多了,压力很大。

    本来他是在左北平与袁军周旋的,奈何右北平南部各县反叛倒戈袁绍,使得他一败在败,不得不退到海阳城。

    好在辽西郡没有什么像样的世家了,袁绍还想凭借这个套路对他发起狼群进攻以经不可能了。

    这也是他一直坚守的一个原因。

    “大人这样打什么时候是一个头,听说蓟县以经失陷,大公子他们往北逃了,主公也被东莱军给害死了,我们孤立无援这要如何是好?”一名手下抱怨道。

    现在他们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没有娘家的孩子,前途渺茫呀。

    都不知道为谁而战,为谁而守。

    田楷哼道:“莫说丧气话,好好守城,我相信主公不会有事的,大公子只是战略后撤,威海侯不可能下阴手害主公的,这是袁绍方面的毒计,他想骗我们上当。”

    田楷也是田家,虽然是左北平田家,但是幽州田国出至一脉,往上追也是一个祖宗,所以跟田宇家多少有些联系。

    知道许定的为人,更知道田宇在东莱军中的地位。

    让他选择,宁可投更有潜力而且以经是天下第一大诸侯的许定,也不会投袁绍。

    所以近日来面对袁绍方面的煽动与拉拢,一直不为所动。

    这也是袁绍方挺郁闷的,公孙瓒手下的文官大都叛变得很快,都极及响应袁绍,但是他手下的武将们也跟公孙瓒一样像茅坑的石头又硬又臭。

    田楷没投降,邹丹也没有,这让袁绍的两支偏军不得不继续发动猛攻,被牵制在这两郡之内,暂时无法得到寸进。

    入夜后,有骑从东边来,请求觐见田楷。

    田楷接见了来人,问道:“你是从辽东而来。”

    “可以说是从辽东而来,也可以说是从上谷而来。”来人笑了笑,然后递上信函。

    田楷闻言神色微动,上谷郡那是公孙瓒与黄忠决斗的地方。

    遂接过去,忙拆开信看了起来。

    内容很简单,这是许定写给他的,下面有严纲、吴勉、赢瑜公孙瓒重要部将的签名。

    信上陈述了白马义从败于第七校尉军的事实,也告诉了田楷公孙瓒只是受了小伤没有性命之忧。

    其它的就没有在多提半句。

    “如此说来,现在幽州归威海侯了,你们是来接管海阳城的吗?”田楷感慨一声,威海侯部下果然太强了,连他们的主公都撼动不了。

    天下第一大诸侯,实至名归呀。

    来人摇摇头道:“不!我们是来劝府君后撤的,你可以撤往肥如,到那里休整。”

    “我……撤出海阳城,你们没有下错命令?”田楷有此恍惚,这是谁出的昏招,要放袁绍大军进辽西郡。

    来人笑道:“这是我家徐军师下的命令,将军如果信得过我们就暂时退往肥如,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地盘,幽州就在这里它跑不了,袁绍也拿不走。”

    徐庶出的主意。

    本来田楷是想吐槽的,不过他知道徐庶的能力,这家伙上一次可是生生挡住了他们幽州、并州还有中部鲜卑军十数万人的两路进攻。

    “好吧,既然幽州是你们的了,随你们怎么处理。”田楷想了想也犯不着跟徐庶杆,去肥如也好,可以休整,看看徐庶怎么跟袁绍方面斗。

    说走就走,当天夜里,田楷就带着兵马撤出了海阳城。

    等袁绍方面发现想追以经来不急了。

    “来人,往东给我侦查一下,是不是辽东的徐庶等人出兵了,不然田楷怎么突然就跑了,这没道理呀。”想不明白的颜良当即派出自己的探骑,其实他的探马早以向东撒过去了,只是报回来的消息是辽东方面按兵不动。

    但是现在突然有了新情况,他怕前面那一波探马出了问题,于是又派了一波。

    “将军,可能是田楷军心不稳了,我们连日攻城,又消耗了他不少兵将,现在公孙瓒生死未知,他怕也无法安抚众将士,遂只好退往肥如,这是想让我们与辽东许定部先交战,他在从旁观望,好抽身休整。”将领彭安说道。

    颜良微微点头,冷笑道:“或许吧,不过现在幽州大部被我们所占,许定部现在想进来也不是这么容易了,在派一队人去沿海给我守着,发现从东边来的东莱战船,立即禀报。”

    “那将军我们要去追田楷吗?”彭安问道。

    颜良想追,彻底解决了这个麻烦,不过随军的崔元平劝道:“将军,穷寇莫追,狗急跳墙,兔急咬人。”

    崔元平,博陵崔氏,官宦世家,有弟崔州平。

    崔元平此人性格偏直,喜欢直来直去,所以说的话有时不这么好听。

    颜良虽然脸然有丝不悦,不过一想到崔元平的家世,这不是一般的小世家,至少他颜家还没有人家牛逼,遂只好道:“好吧,就依元平之言,放田楷一马,他要是乖乖的待在肥如便罢了,敢南下来骚扰必杀之。”

    很快颜良的探马回来报告。

    “禀报将军,辽东的许定部西进了,此时以到临渝城。”

    “报!将军南边沿海发现东莱水军踪迹,疑似鲁肃部!”

    “果然是许定的兵马来了,好在元平说得对,没有去追田楷,否则徐庶就该封我后路,与田楷合击我于孤竹附近了。”颜良有些小庆幸。

    徐庶手下有许定数支精锐大军,分别是第三校尉军、第十校尉军,还有归义军、新倭军,以及鲁肃的水军。

    兵马众多,比他手上能动的兵力还多,乃为大敌。

    “将军,此事当早报蓟县,我等也该做好御敌之事。”主动进攻是不可能的,临渝城离这里还有一百多里路,会拉长后勤补给。

    在加上东莱水军在一旁虎视眈眈,随时能登陆,所以崔元平是不建议进攻的,只能立即建立防线,准备好各种守城物资。

    袁绍给的命令也不是要去打辽东属国,而是在幽州跟东莱军缠斗,所以颜良道:“正该如此,通知后方各城各县,做好御敌准备,城内给我准备好抵御东莱军进攻时的反击物资,我们在海阳城先跟徐庶好好较量一下,我到要看看徐庶有多厉害。”


………………………………

第七百二十二章 郭嘉出击,逢纪算计(二合一)

    一秒记住【书迷楼 】,精彩无弹窗免费阅读!

    “崔元平,幽州本地世家出身,袁绍都派出大将颜良了竟然都不派许攸、荀堪等人过来,看来还是瞧不起我呀。”

    临渝城收到袁军动向的徐庶,一手摇晃着折扇,一手盯在地图上,接着对手下吩咐道:

    “去,将第三校尉军、第十校尉军、归义军还有新倭军的旗帜通通给我立起来,然后派人到各县城去逛逛,逛完了要按时回来,别被颜良的探马给捉走了,抓走了,也别丢了旗。”

    “是军师!”

    手下露出一个抹会意的奸笑,领命下去。

    徐军师这是虚张声势呀。

    真正来到临渝城,挺进辽西军西部的只有第十校尉军一支兵马,而且还只有一半四千人。

    什么三校尉军、归义军还有新倭军通通都没有呀。

    不过是来之前借了这些军团的不少旗帜而以,这都是要还的,可不敢弄丢了,不然徐庶要罚钱的。

    徐庶这边刚一有动静,很快颜良就听到了风声,崔元平与颜良都以为徐庶要进攻了,忙又写信报给袁绍,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

    毕竟徐庶是带着大军来的。

    不过几天之后,他们左也等不来徐庶,右也等不来。

    徐庶还在临渝城休整按兵不动。

    也不是不动,而是每天都从后方调来新的部队,临渝城每天兵力都在增多,但就是没见人出城,也没有向西进攻的意思。

    “元平这徐庶葫芦里卖啥药,怎么还没有来攻打我们,我们都准备好了,他就是按兵不动。”颜良反正是正不懂,一直期盼徐庶来攻,这样就可以反击了。

    崔元平想了想道:“或许徐庶在搞什么阴谋诡计,还是想动用水军偷袭我军后方,他一直不动,肯定是他们的水军还没有找到机会,我建议我们还是继续严密防守,密切监视沿海的情况,切不可让他们寻到机会。”

    “元平所言有理,我也是这么想的。”颜良耍起无赖来也是不要脸的,附和一声,崔元平也不点破,而是继续思虑着徐庶的用意。

    他觉得徐庶肯定不会这么简单,背后还有他想不到的大阴谋。

    如果许攸等人在或许还有可能识破徐庶的满天过海增兵计,但是脑子偏直的崔元平肯定是想不出来的。

    很简单,徐庶根本就没想这么快跟颜良交战,因为他手里能动用的就是张燕手下四千人马,多了一个没有。

    所以他白天故意让军士从南边入,晚上则从东城悄悄而出。

    如此反复,颜良的探子自以为徐庶有源源不断的大军到来,这样才比较符合徐庶指挥着四支大军的气场。

    当然有人要问,那其它大军哪里去了。

    其中第十校尉军的田宇等人四千去支援渔阳郡了。

    归义军、新倭军自然是不能动的,留在辽东辽东属国守边城。

    第三校尉军则悄悄的被水军的战船运到了青州。

    陪着他们一起南下的还有第九校尉军徐荣等人。

    原来在开战之前,田丰等人以彻底消灭了扶余国残留势力,扶余国王尉仇台也以被射杀。

    扶余国被扫进了历史。

    遂第九校尉军终于得以清闲下来,许定便大手一挥南调到冀州参战。

    对付袁绍就要用雷霆手段,以猛烈而干净的手断斩断袁绍的基业。

    悄悄调到青州的不光有第三校尉军、第九校尉军、还有在平州的第八校尉军、以及徐州的第五校尉军。

    所以郭嘉看到各军就位到达之后,心情越来越好,信心把握越来越大。

    此时包括赵云的第六校尉骑在内,六只校尉军总计三万六千人马就绪完毕。

    这只是最精锐的一梯队,后面还有青州的郡兵、泰州的郡兵、威远岛、东莱郡来的郡兵,以及运输后勤队的民夫民兵跟工程队。

    少说又有二万人马。

    “五万的兵马大权呀,现在都在我手里捏着,我也是第一次接下这么艰巨的任务呀。”郭嘉得了便宜又卖乖的对前来协助的步骘、沮授、审配、满宠、孙乾、严畯、薛综、辛毗等人笑道。

    “奉孝,你这样子让我很想拿出锁链将你拘回威远岛去。”不苟言笑的满宠咧嘴一笑,不过不笑还好,一笑有些怪磕碜的。

    沮授道:“伯宁言之有理,就该将奉孝锁回岛上去。”

    “我也赞同,既然奉孝压力这么大我们成全他就好了。”审配也嘿嘿一笑。

    其它人也跟着表示附议,辛毗则道:“奉孝,主公向来有提携新人的传统美德,要不我来帮你指挥指挥,你先到后面喝口茶。”

    郭嘉脸色微微一暗,嘴角发搐:“我信你个鬼,你们这群遭老头子。”

    “哈哈哈……”

    看到郭嘉吃瘪,众人捧腹大笑。

    “好了,现在分配任务,主公不在,我们更要打起精神,将这事做得漂漂亮亮的。”郭嘉正了正声,目光看向众人: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国内战场主动出击,务必干练果绝,一击必杀。”

    众人同样挺直了身体,能被选来参与这一次任务,那就是一种光荣与幸运。

    “首先辛毗你是我们首次任务的杀猪刀,你随第二校尉军进攻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