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车还未入城,便被人给挡住了去路。

    “怎么停了下来,伏虎!”许定正假寐咪着眼,感受到马车停了下来,遂问道。

    车外的典韦并未回话,到是有步声渐近。

    待差不多了,便传来久违的腹黑之声。

    “师父!弟子回来见师父了,师父交待的任务弟子未全部完成,心生有愧不敢入城,只好厚着脸皮先来向师父请罪。”

    许定暮然睁开了眼,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不过接着板着脸道:“既然知道没完成任务还敢回岛,看来你是不想成亲了。”

    法正露出苦色,然后看向典韦,典韦抬头看天,不理会,不帮腔。

    法正只好道:“师有命,弟子不敢不从,此次回来主要还是思念师父,师父要操劳天下如此多的事,实在是辛苦,现在听到师父声如洪钟,气吞山河,弟子就知道师父你老人家比以前更加的威武建康,雄姿荡荡,弟弟终于放心了。”

    “得了得了!你这马屁拍得酸溜溜的,难怪去了东北这边久都没能完成任务,感情是做事不专心,给我滚上来吧。”许定长剑一挑帘子,看到变黑不少的法正,没好气道。

    典韦等人纷纷扭过头付出噗呲一声笑,不过法正却是脸上开出的花,忙道:“是师父!”

    不知道多久没有跟许定一起坐过马车了。

    法正记得大概是十年前了吧,那时从洛阳出发,许定身边只有几个人,那时自己跟貂蝉姐姐还有师父同坐一俩马车,那时多么的快乐。

    真是怀念呀。

    “想什么呢?笑得这么傻!”许定用剑囊敲了一下犯傻的法正,感觉这小子是不是放养放着放着就成蠢蛋了。

    法正回过神来道:“师父,我们以经很久没有一起坐过马车了,师父还记得那时怎么将我从洛阳拐带走的吗?”

    说完法正就挨了一个爆栗子。

    疼得他忙摸了摸,心道师父下手越来越黑了,连招呼都不打就来了。

    “哼!什么叫我拐带走你,是你腆着脸求为师带你脱离京城的苦海,为止为师还烧死了好多脑细胞,白白浪费了四首诗。”许定看了一眼揉脑袋的法正,想笑又给憋了回去,一本正经的闭上眼。

    法正心道,明明是四首半呀,而且你这哪里浪费了,你可是收了好大一波的名声,直接扬名四海,技惊四座。

    不过法正现在想来,也觉得自己是幸运,要不是这样自己怎么会去东莱,怎么能拜在许定的门下。

    更不会有今日的成就。

    而他们法家也不会有现在的美好生活。

    看看现在的关中,乱成一片,人口凋零,战乱频发,动荡不安。

    如果没有许定,他们法家大概可能都不知道还在不在,会不会被董卓给折腾完。

    想到这些法正就不觉得痛了,仿佛一下子治愈了刚才那一个暴击。

    他注视着许定,在看里,发现仅仅几年不见,许定以经添了几根白发。

    脸庞了悄在如原来那么的细白了,而是更加的刚毅与肃穆。

    “师父!你怎么长白发了!”

    许定才不过是二十多岁,三十还不到呢,居然不知不觉长了几根白发,法正很惊异的问道。

    许定睁开眼,眸光变得有些柔和了,伸手摸了摸法正的脑袋,揉了揉刚才下手之处,叹道:“你师父都快步入中年了,人都老了,能不长发的吗?不过一晃你小子都长这么大了,还疼吗?”

    法正摇摇头,现在他以不在是原来的那个幼童,也不在是晦涩的少年郎。

    年纪虽然不大,但是比当年初见到许定他自己时时还要长一岁半岁。

    人生经验与阅历比许定当时还要丰富,人也更沉稳了。

    “打是亲,骂是爱,弟子很久都没有聆听师父的教诲了。”

    “滚!你师父我不好龙阳!”

    “嘿嘿嘿……”

    “笑个屁,果然是变成了一个傻子……”

    马车上依旧不时传来一直不和谐的声音,不过在前面领路的典韦却跟着憨厚傻笑。

    法正以经很久没有跟许定同坐过马车了,他典韦又何尝不是没有听到主公骂过人了。

    地盘越打越打,人手越来越多,虽然许定娶了不少老婆,生了不少儿女,时常有欢笑。

    但是还真的很少听到他骂过人了。

    这人要就是这样,许久不听他骂几声,甚是怀念。

    进了城,进了府邸,来到书房,许定才问道:“路上不好问你,现在可以说说东北的情况了。”

    法正这才起身朝许定拜道:“禀报师父,东北的局势基本上也算是搞定了,扶余国境土大部分被我们蚕食,军队也大部分被我们消灭或是俘虏,其扶余王向北进了更原始一些的山林,这方便我们一直有派新倭军进剿。

    不过师父可以放心,今年之内估计就没有扶余国了,因为一直在幕后鼓动扶余王的秦孝与疯不慕往西逃向了大草原。

    二人应该是放弃了扶余王尉仇台跟尉仇台的扶余国。”

    许定不怀疑法正的说词,法正的能力他是知道的,既然他说基本搞定了,那扶余国就没得跑了。

    所以他问道:“秦孝与疯不慕究竟是谁的人,可查清了!”

    法正道:“根据扶余国的俘虏说,二人是先秦嬴氏之后,这个秦孝乃嬴氏后裔,疯不慕应该是他的手下,或者是当年大秦某个家族或是将领的后代。

    我猜测,二人的名字都是化名,根本查不到二人的准确信息,这是弟子最为遗憾的,不然留着二人始终是一个祸患。”

    许定颔首点头,笑道:“为何说二人是一个祸患,既然他们去半岛去东北联络外族,说明他们在大汉腹地并没寻到合适的扶持借力者,所以只能剑走偏锋。

    难道你还怕他们不成!”

    法正道:“师父,如果正面相遇弟子到不怕他二人,论实力师父手下有无数的猛将谋士,有忠实可靠的百姓支持,还有各种先进的武器。

    弟子就算不尽全力也能拿下二人。

    但就怕二人继续找其它人来捣乱,我听说朔方跟北地一带一直有一支族群生活在那里,我大汉称其为秦胡。”

    “秦胡!”提到这两个字,许定也是微微皱眉。

    秦胡的资料太少了,关于这群特殊的人,有的说他们其实是先秦的胡人,一直生活在朔方与北地一带游牧,所以统称为秦胡。

    而有人说,他们其实是当年大秦帝国戍守边疆,防御北面匈奴的蒙家军。

    因为他们不愿意投降大汉,所以游牧在他们原来戍守的地方,并且对外极为的封闭,不跟大汉的人打交道,也不跟匈奴人或是其它杂胡打交道。

    久而久之这支军队慢慢由多变少,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

    甚至因为其特殊之处,史书都不愿意多写一笔。

    以至于没有资料流传下来,所以两种传说混为一谈,而且知知者甚少。

    要不是许定有意识的派人对西北进行暗中考察记录,他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特殊的族群。

    所以如果秦胡的传说是后一种的话,作为大秦后裔的秦孝保不准会去那里,而且得到他们的支持可能性还极大。

    这对许定日后一统并州凉州,稳定西陲将是一个巨大的阻碍。

    “所以师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是应该多派人手深入打探秦胡的消息,如果能拦截到秦孝与疯不慕二人,那就再好不过了。”法正建议道。

    许定道:“放心吧,这方面我们让天我地网去做的,你继续讲东北的情况吧。”

    法正接着道:“东北的情况基本上都有战报送回来,师父多少都清楚,我就讲进,这一两年来,新倭军与倭人在东北的情况吧。

    首先新倭军伤亡了差不多十万左右,日前新倭军在东北还保持着二万左右,迁移过去的倭人累积四十万人,筑有城池大小五十六座,要塞八座,军营十二个,开垦土地八十万亩,疏通河道两条。

    直道六十里,山道三百多里,脱籍入汉的有一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


………………………………

第697章 我这是要去当卧底呀(二合一)

    “有这么多入汉籍的?”一万多人了,看着数定是不大,但是许定对这个相当敏感。

    别说他,换了大汉任何人都对入籍之事很敏感。

    许定的这个创举可是开了从未有过之先河,大汉各地有不同的见解。

    褒贬不一。

    保守派自然是大力抨击。

    改革派,至力于对大汉四周打开局面,希望融合儒化蛮夷的人,自然是交口称赞。

    法正道:“师父,前面我说了新倭军伤亡了差不多十万左右,您定下的规矩,战死者,家人可脱籍入汉。

    所以新倭军的倭人打起仗来格外的拼,狠不能跟扶余人同归于尽,你知道吗,那些受伤重残者最懊悔的事就是不能死在战场上。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脱籍入汉的占了九层九。

    现在他们的家人都有了新的身份,我大汉的子民,我大汉的户口,这些人在东北很受其它倭人羡慕。

    元皓先生每次提起这个,都对师父你的这个规矩称赞不已,称之为神来之笔。”

    “呵,元皓当然高兴了,有了新的户籍,有了新迁人口,东北数省就有了基础人口,他那几个州府才算是真正的立了起来。”许定哪里不知道田丰打的什么主意。

    东北数省,抛开辽东之外,哪一个地方不缺人。

    哪一个地方不需要地展开拓。

    只要是人,田丰都想留下来,别说乖乖听话的倭人,就是北边在远一些的挹娄,他都想全部迁下来屯边修路。

    “师父说的是,元皓先生了为多迁移人口,让各郡府变得更充实一些,可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法正道:

    “我回来的时候,听说他还想从海东州再调些倭人过去,不过此事比较重要,所以让我问问师父,还需要倭人去东北吗?”

    许定摇摇头道:“不需要了,就现在那么多的倭人就足够了,你想等这些倭的繁衍一下,人口要不了几代就百万了。

    东北那一片地,土地肥沃,特产丰茂,只要解决了住跟御寒的问题,那里很快就能发展起来,而且潜力巨大,怎么能在多放倭人在那里。

    所以扶余国灭之后,新倭军全部西调,那些没有入籍的倭人换着地方让他们开垦土地,修路挖山。

    入籍的以后也打散与我们汉人杂居,不能让他们形成一窝,更不能连片。”

    法正不明白为什么许定对倭人的防范意识如此之强。

    好像倭人做过什么对不起他的事一样,变着法的折腾。

    当然法正并不是同情倭人,毕竟倭人还是蛮夷之一,不需要过多的怜悯。

    因为这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大汉如此,其它国家也是如此。

    乌桓许定都没有这么过份的折腾,但是倭人却一刻不停。

    难道就因为倭人人口众多,需要大幅度的削减。

    思来想去,法正觉得只能是这样。

    接下来法正又跟许定讲了讲东北的其它事情,等汇报完了,许定才道:“东北的事暂时放一边,这次叫你回来,一是你到了成婚的年龄,二呢有一件很重要的是需要你去做,奉孝说我们平州、青州、徐州、泰州、辽东等地,没有一个比你更适合去完成这件任务的了。”

    这么重要,法正先是一惊,不过一想到是郭嘉那家伙提议的,到是心生警觉。

    郭嘉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这家伙别看弱不禁风,但是焉坏焉坏。

    法正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法正拭着问道:“师父不知道这是什么任务,奉孝先生是不是太抬举我了,我感觉我可以完成不了。”

    遇郭嘉没事先做一个防火防盗防水准没错。

    “呵呵,怎么孝直还怕奉孝,你看你们两人表字都有一个孝字,我觉得你们应很有默契才对,放心吧这个任务不难,只是时间需要久一些,而且比东北还远,你可能成完婚就要跟美娇妻分居两地了。”许定示意法正可以坐下了,没必要将身体绷得这么紧致。

    果然如此,郭嘉你个家伙又想坑我。

    法正暗叫一声不好,难怪师父突然叫他回来,这是又要让自己出远门,流离到远方了。

    刚成婚就要分居两地,还真是一件痛哭的事。

    “师父,这个任务我能拒绝吗,我可以举荐更优秀的人。”法正看向许定,心里在打鼓了,琢磨着让谁来顶替自己最好。

    “当然不行,你是我的大徒弟,我相信你能出色的完成的,此就早以定下,你就安心的去吧,家里有什么要交待的跟我说,或是跟你父亲说都是可以的,我现在放你半个月的假,不过你不能暴露自己回来的事,不能让人知道你现在的面目,成婚之地就放在花果山吧,为师为你举行私宴,一定给你弄得漂亮而奢华大气。”许定笑呵呵的安慰道。

    但是越说,法正心里越毛,怎么听着自己好像要隐藏起来一样,连婚礼都不能大操大办,更不能露面出风头。

    连人都不能随便见,他突然意识到,这个艰巨的任务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卧底呀。

    我这是要去卧谁。

    袁绍、刘备、曹操、袁术、孙坚,首先这些都被他排除了。

    接着是荆州还是关中又或者……不会是益州那个山沟沟里吧。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晃便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亚历山德里亚城的将士们也经过这段日子的训练,有了一个基本的雏形,越来越神勇威武,精气神也更加的充足。

    “报!统帅,北面最新消息,维拉拖利和蒙嘟一路北上,裹挟民众,聚集兵马二万人,冲破行省边境关隘,杀入色雷斯西北边,然后又攻入麦西亚,一度攻占行麦西亚首府,扩兵至五六万之众。

    但是渡过多瑙河攻打达西亚里,被驻防达西亚的常备军团还有达西亚的附属军团击败,损兵数万。

    接着又渡河南下返回,与追击他们的罗马军团交战,大败之后领残部万余人沿着多瑙河往麦西亚西北逃去。

    现在罗马追击部队一分为二,一部继续追击二人,一部南下进入马其顿朝我们方向来了。”

    打探消息的人以经是尽心尽力了,不然不可能收集到如此详细。

    许定挥挥手让人带他下去休息,然后对蒙羽跟货比道:“很显然,追击维拉拖利和蒙嘟的罗马人以经觉察到了什么,我迟迟没有出现,他们肯定怀疑我没有北上,所以趁着大胜之机派兵南下了。

    我们不能在待在亚历山德里亚了,是时候出手了,你们手下的将士们训练得如此了?”

    货比道:“统帅,将士们训练热情高涨而且努力,成长得很快,以经掌握了很多的技能。”

    蒙羽也道:“骑兵方面,一个个都嗷嗷叫,等着想出去打一场了。”

    许定微微点头,然后又问:“夜视情况了?”

    二人都道:“没有问题了,按你的方法,所有将士的夜盲症都得到了改善,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适应晚上作战,一周前我们就在施行晚上训练,下面反响都不错。”

    “那好!是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今晚我们夜袭敌营,狠狠的杀一把城外的罗马军队。”

    “是统帅!”

    入夜之后,万籁俱寂。

    亚历山德里亚城上依旧是如鬼魅一般,没有几个人值守,城上连篝火都没有点几堆。

    城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