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处处开外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就是了。

    其实袁术是有防着刘表会进攻南阳的,所以派遣了手下大将张勋镇守南阳。

    但就是这样,还是被刘表满天过海悄悄调动大军往南阳,然后分兵多路袭击推进。

    张勋双拳难敌四手,最终战略防御后撤了。

    既然刘表出手了,那确实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但是袁涣自己都没有想到,还有一个因素不得不让袁术退兵,接下来袁术又愤愤然的说道:“还有刘岱战死的消息传回兖州后,曹操部曲陈宫等人为其奔走谋划,让曹操代领了兖州刺史,其它各郡皆没有反对,曹啊瞒这个家伙趁机捡了一个大漏,如果他与张邈合兵南下,那我汝南就真的危险了。”

    曹操与许定的关系那是众所周知极为要好的,二人的情宜不用多讲。

    如果这一次大变是曹操、许定、刘表甚至还没有与汝南接壤的孙坚是一起合谋的话,那他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此时袁术不敢冒那个险了,即使在不心甘,他也要立即退兵回去保豫州。

    相比半个沛国跟彭城国,实在是不值一提。

    相害取其轻,所以他才会果断的做出的新的决定。

    “那主公此番退兵是想……”既然袁术决定退兵了,那还找他袁涣过来,肯定是还有其它事情想拿来商议。

    袁术道:“许定、曹操、刘表能够合纵连横,我想我们也可以吧,曜卿你觉得我此时跟陶谦合解,甚至与他定也互不侵犯的约定,有没有可能。”

    袁涣眼眸为之一亮,虽说袁术的想法总能很天真,不过现在这个提议却极为合适。

    袁涣赞道:“主公我认为可行,只要将半个沛国跟彭城国完璧归赵还给陶谦,我想他会愿意合解的,当然许定可能不会同意,不过这没关系,徐州是陶谦是徐州,是徐州世家的徐州,许定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暂时也管不着徐州。”

    “可行就好!你安排人去见陶谦,我带领大军先行撤退。”袁术听到自己的主意可行,身心为之一松,然后出帐与众军先撤往了豫州。

    这一边袁涣本来想派人去郯县,最好想了想还是亲自去跟陶谦谈,顺便看看传说中的天下第一许定。

    很快袁涣就来到郯县城下,收到消息的陶谦与许定都有些意外。

    不过袁涣是以使者的身份前来,陶谦与许定都没有为难他的表示,所以按相应的礼节,派官员引他入城进府。

    “袁曜卿你肯番入城有何贵干?”虽说按礼让袁涣进城了,不过陶谦的口气却并不善。

    毕竟袁术跟他还是敌对,而且袁术还是进攻他的一方,半个沛国跟彭城还在对方手里,他自然要显出怒意。

    袁涣道:“回陶使君,我此来是代表我主来与使君合解的,我主愿意在三天之内撤出徐州,将此前越境击匪暂时管瞎的地区交还给使君。”

    “退出徐州?”

    除了许定之外,所有人都为之一愣。

    袁术这家伙真的要退出徐州,怎么会这么巧,他真的心甘,会不会有诈,假的吧。


………………………………

第410章 安排青州

    “袁本初真要退出徐州?”

    陶谦都觉得有点不真实了。

    许定说袁术十天之内会退出徐州,结果真的要退了,还派最重要的谋士过来当使者和解。

    袁涣道:“没错,我主觉得豫州与徐州乃是近邦,当互相扶持守望,在天下动乱的当今,应该团结一至共同抵御八方的烽火冲击。”

    说得太不要脸,好像袁术是来旅游的,走一圈就走。

    这一次动乱,徐州之民不知道死伤多少,有多少人流离失所。

    不过能平戈战事,安稳下来,确实是陶谦最希望的事。

    不过他人老成妖,稍稍点头,然后道:“曜卿远来,还去驿馆休息片刻。”

    于是袁涣被带了下去,这时厅内顿时响起了无数的议论之声。

    很多人都搞不懂,袁术怎么说退就退,还要跟徐州合解,还怕徐州进攻豫州吗?

    要不是袁涣亲自前来,他们觉得这肯定会有诈。

    陶谦问向许定道:“伯康,袁术这是何意?为什么我觉得有点奇怪?”

    许定道:“袁术跟刘繇、刘岱两兄弟战败,扬州与兖州自乱,袁术没有了两翼的盟友,无法在对我们产生任何优势,他又是客军作战即使能在彭城与我们熬战,也必坚持不了多久,所以撤退是必然。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猜刘表看到豫州空虚可能偷袭南阳了!”

    说到这里许定微微一笑,不在讲了。

    陶谦这才恍然大悟。

    是呀!

    前面只顾着看自家的危机,没去多想袁术大军东来,同样后方不稳,危机重重。

    如果刘表趁机偷袭南阳,袁术还真的不得不回兵救援。

    所以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这一下曹豹、曹宏等心里堵得慌。

    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这一点。

    该死的刘表,你这个坑货,你身为皇室后裔,不像刘繇、刘岱一样派兵声讨许定就算了,还趁机在袁术后方捣乱,让许定从容的驱逐走袁术。

    你这个大坑货,害得老子赌输了。

    世上的基本定律就是,失败者总有责怪它人的理由。

    所以一众与许定立下赌约的人,不无在痛骂刘表。

    “那伯康觉得我们有必要跟袁术和解吗?”这次帮徐州度过危机的是许定,陶谦不能不考虑许定的感受,所以知趣的问了起来。

    许定道:“恭祖是徐州的主人,怎么做对徐州最有利,最有利于徐州的安稳,恭祖自己拿主意就好了。”

    许定表示不干涉陶谦的决定,和解不和解对他对东莱并没有什么影响,索信大方一点,别太小肚鸡肠了。

    说完许定就站了起来,然后冲曹豹、曹宏等了抱拳笑盈盈道:“各位,如此看来赌约之事是我赢了,等袁术彻底退回豫州,我会派人来跟众位清查一下田地矿山,我就不在徐州多留了,各位无事可以多去青州游玩,我会欢迎大家的。”

    我……

    看着自信而得意的许定离去,曹豹、曹宏等人郁闷得想吐血。

    接下来是陶谦与徐州文武的商讨时间,最后陶谦还是决定与袁术和解,可以不动一兵一卒拿回失地,并且确保西面不会在受到威胁,没道理他不选。

    很快袁涣带着陶谦的回复返回彭城,然后由他安排未随袁术走的兵马彻底退出徐州。

    陶谦则派兵将陆续接收各城各县。

    袁术退兵回豫州,东莱军各部也纷纷回撤。

    许定带着郯县的东莱军辞别了陶谦,然后一路北上,等到了阳都的时候,新的战报送到了他的手里。

    “不错,正南他们合围击溃了应邵,斩其将孙康,俘虏应邵,这一次谋划收获不小。”收到情报许定很高兴。

    这一次不光将青州和平的接收了,还将兖州的泰山郡也拿下,如此又多了五个郡,地盘向北向西扩展很大。

    战略空间跟人口都得到爆发增长。

    很快许定就进入北海国来到新郡治淳于县。沮授带人接见了他。

    许定对新的淳于城视查了一遍点头称赞道:“不错,此城扩展了很多,半年以来发展得极为迅猛,城内安定繁荣,次序井然,公与用心了。”

    能得到夸赞,沮授自然很高兴,不过却谦逊的说回道:“主公这一切都全靠大家勠力同心,还有我们东莱的无限财力支撑,否则是断不可能有现在的成果!”

    不管是打仗还是建设,前期都需要庞大的财力支撑。

    如果没有许定大笔批款过来,北海国不可能这么快恢复元气,所以这份功劳并不是他一个人的。

    许定微微颔首,然后跟着进了太守府。

    “主公现在青州全境基本被我们所掌控,下面的安排我如何进行?”众人坐定之后沮授问道。

    许定想了想道:“我欲让你就职青州刺史,你意如何?”

    虽说北海国的恢复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但是也不可否认沮授的治理才干,是他跟国渊兢兢业业才有了现在北海国的发展状况。

    所以许定想让沮授担任青州刺史。

    沮授不光有治理才干,于军事方面也有一定的统领能力,有他坐镇青州临淄能更好的调度。

    沮授很是激动,不过却摇头道:“主公,你让我来担任青州刺史,我是极为心动高兴的,但是我觉得现在并不合适,因为我加入东莱的时间太短,担任北海国国相时间更是短暂,北海国还需要继续维持发展,不可中断了先前的政略方向。”

    许定沉吟了一会,刚要说话,沮授又道:“主公我意推荐志才与正南,二人可以轻松胜任此职位。”

    “他们二人确实挺适合,不过我另有要事给他们,正南会出任泰山太守,与第二军一起驻守兖青徐边境。志才的话我想他继续留在东莱,东莱暂时作为特区与威远岛形成双子郡格局独立青州之外”许定笑着摇摇头道:

    “至于北海国这里,你就职刺史之后,国渊为太守,他会继续你原先的各种政举,将北海国发展复兴。”

    国渊担任新太守,这到是可行。

    国渊这人做事有板有眼,恪尽职守,循规蹈矩,到是不会出大问题。

    “如此授愿意接受此重任。”这一回沮授没有在推辞反而问道:“那其它四郡的安排想来主公也有意属?”


………………………………

第411章 第四百一十一(补)章 无题

    其它四个郡!

    这个许定还真有过意向。

    于是他将几个名字念了一遍,沮授表示可行,许定的人选基本都是跟着他早年一起的老文官了,是戏志才、毛玠等人的副手,现在转正也合适。

    接下来二人又谈了一些其它的,沮授表示东莱方面还应该最少在建一支校尉军马才能更好的驻守各地。

    许定暂时没有答应,而是返回了东莱。

    回到黄县戏志才将最近了各方面的事情汇总上来。

    待许定看完处理得差不多了,戏志才问道:“主公扬州怎么处理?那些扬州降兵如何处理?”

    许定早有腹稿,说道:“简单!扬州暂时不宜在动武了,维持现状就好,让兴霸的海军退出扬州,启程去交州跟南海‘

    子望率部驻守江都,我跟陶谦商议过了,他表示可以借此地给我们驻屯水军将士。

    定公率部驻守丹徒,与子望一南一北封锁大江出海口

    至于曲啊交给孙邵跟那个向宇驻守!三万扬州兵,一万充进水军,一万选调青州,一万留给孙邵跟向宇留防。”

    “主公子望跟定公这边到是没什么问题,曲啊交给孙邵跟那个向宇是不是有些不太妥当,要不要换一个干练些的郡吏过去。”戏志才有些疑虑的说道。

    要知道孙邵跟那个向宇才刚刚投降,而且还是走投无数的情况之下,曲啊这么重要的地点交给他们两个人,万一复叛,甘宁就白打了。

    许定摇摇头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选折了纳降就要有宽大的包容之心,扬州各界有无数的眼睛审视着我们。

    而且文举说过这个孙邵有大才,昔日管理北海国也颇为得当,现在只是管着一座城池而以,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

    原来这个孙邵曾经在孔融手下当过功曹,被孔融称为‘廊庙才’(指才能可任朝廷要职的人)。

    既然有这么中肯的评价,想来才干是不错的。

    至于那个向宇能跟甘宁打成平手,武艺可不差。

    许定有点怀疑这家伙就是三国演义里的曲啊小将。

    既然没人发掘他,现在知道他的些本事,没道理埋没了。

    左右扬州现在也不是他发展的主要方面,一座曲啊城而以用来给一文一武两个人才当拭刀石,许定并不觉得可惜与浪费。

    “主公说得及是。”既然许定都这么说了,戏志才也不有纠缠这个问题,毕竟许定的识人之术是无人可比的。

    要知道东莱方面一大堆这样的例子,大部分文武上来就是被委任要职。

    “主公,南边与西边平稳了,北边的辽东最近不安份了。”戏志才将乐浪郡与汉东都护府的情报又简单的说了一下。

    总的来说,不光辽东蠢蠢欲动,公孙度在大量往东集结兵马,北面的挹娄、扶余、北沃沮也有南下的动向。

    听完后许定带了一分戏谑的靠在太师椅上笑道:“看来公孙度的消息很滞后,估计这家伙在等袁术、刘繇、刘岱、焦和等人攻陷我东莱,围杀我的消息吧。

    也好,那就送他一个消息,让他尽快动手,打完之后正好早点接收辽东郡,明年就不用依赖幽州来向草原输送文化了。”

    其实许定这里早有对公孙度的预防方案,弟弟许褚率领的后卫早以调往了乐浪郡,只要公孙度敢东下,必然受到迎头痛击。

    现在解决了扬州、徐州、兖州、青州的事,许定可能集中力量对付公孙度了,所以反而隐隐有些期待起来了。

    青州百废待兴,文官的调配,物资与资金的就位,都由戏志才等人统筹安排了过去。

    许定坐镇了十日,青州与泰山郡方面继续传回消息,一切极为平顺,各城各县的接收并没有什么意外。

    焦和主政青州以来,黄巾四起,盗匪横行,青州的次序也被严重打乱,青州地界各郡的世家更是锐减了大半,百业凋零,民生废弛。

    所以许定入主青州,接管整个州,基本没有一点阻碍,反而是青州各界众望所归。

    青州之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比许定更合适了。

    所以郭嘉等人的进展是神速。

    沮授更是带着一班文官,迅速接手工作,安抚各界。

    第一条就是四州免赋税两年。

    凭此一条,瞬间就收获了民望,不管是世家还是平民百姓都极大的支持与赞誉。

    有了这个民意基础,接下来开始收取无主的土地,还有以往各大世家兼并又不在册的土地,通通收为官府,然后分派给当地百姓跟安置别地迁移过来的流民。

    于是许多山头的小股黄巾纷纷下山,整个青州靖平。

    “主公兖州传回了消息,曹操谋士陈宫联络了一大批兖州世家与各郡县,皆迎曹操为兖州刺史,主管兖州。”戏志才进来禀报道,说话间多留意着许定的脸部表情。

    曹操与许定的私交不错,地盘接壤了,以后关系于如何发展,不确定性增加了。

    许定笑道:“意料之中的事,不过我猜过不了多久,董卓这家伙还会在其中做文章,要么给孟德戴上一个州牧的帽子,要么改立他人。”

    戏志才道:“反正青州董卓肯定不会给我们的。”

    “不给就不给,反正我们又不是他的手下,要那些没用的屁诏书也号令不了我们。”现在拥有两州之地,佣兵二十万,许定的心态也更不一样了,看待天下的角度也更加的不同寻常。

    现在他有藐视天下群雄的资本。

    戏志才感受到了许定心境的变化,微微点头,然后眸光微抬,说道:“对了主公,泰山尹礼率众出山投降了,宣高成功说服了这人,听宣高的汇报说尹礼武艺还不错,而且颇会用兵之道,是一个可造之材。”

    尹礼,原历史上跟臧霸等人齐名的泰山四寇之一,许定到是有点映象。

    想来比不了臧霸,但是跟吴敦、孙观等人是差不多的实力。

    上一次审配等人围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