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武耀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武耀山河-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不了了?”刘表眉头皱起,道:“为什么?”

    黄祖道:“在属下率兵支援襄阳后不久,江东孙坚率兵攻入江夏,而江夏只有属下副将苏飞连同一万军士守卫,孙坚这次又是有备而来,属下估计江夏已经没了。”

    “什么!”刘表一惊,眼前一黑,差点昏厥过去,好在最后成功恢复了过来。

    荆州七郡之地,荆南四郡都较为贫瘠,荆州真正的精华都是集中在南阳郡、南郡和江夏郡,但是现在黄祖却告诉刘表说是江夏郡差不多已经被孙坚夺下了,这让刘表一时之间怎能接受?

    原本在刘表的打算之中,荆州最富庶繁华的三个郡中,南阳郡自己是没办法了,南郡估计在自己的严防死守之下只能守住半个,但是半个南郡加上一个江夏郡,以荆南四郡作为根基,刘表觉得自己还是可以东山再起的。但是现在江夏估计已经被孙坚攻下,自己手头只有荆南四郡加上半个南郡,还能是袁术的对手吗?

    “主公!”

    看到刘表的表情,蒯良、蒯越几人都是面露惊色,他们生怕刘表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就此倒下。如果刘表就此倒下,他们只能是选择袁术或者孙坚投靠,虽然以他们在荆州的身份地位投靠过去不成问题,但是能不能受到重用那就很有问题了。

    不过刘表虽然受到的打击有点大,但是最后还是恢复了过来,目光之中露出一丝凶意:“袁术,孙坚,你们给我等着,总有一天我会把你们从我手上夺走的重新夺回来。”

    江夏已失,襄阳城更是失陷,这么一来江陵不能再有事了。刘表看着蒯良,问道:“子柔,蔡瑁和张允能不能联系上,荆州水师应该没有损失多少吧。”

    蒯良皱眉,道:“主公,蔡、张两位将军现在应该在襄阳以北,联系恐怕有点困难。”

    刘表面色一凛,道:“不管付出什么代价,让人联系上蔡瑁和张允两个,命令他们不要和袁术继续纠缠,从水路前往江陵,我会在江陵等着他们。”

    蒯良点头:“是!”

    蔡瑁和张允所统领的荆州水师是天下第二的水师,除去江东水师之外,在江水之上难逢敌手。只要能够将刘表的命令传达到蔡瑁和张允手里,那蔡瑁和张允走水路必将顺利抵达江陵,但是现在随着袁术攻下了襄阳城,传递消息的难度大大增加,能不能将消息传到蔡瑁和张允手中蒯良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过相比蔡瑁和张允就算没有接到刘表的消息,但是在得知襄阳城被攻破,孙坚攻打江夏的消息的时候应该也不会继续和袁术纠缠,因为那样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之前刘表将蔡瑁和张允以及荆州水师放出去,是为了能够在外面牵制一下袁术军,降低襄阳城所要承受的压力。但是如今襄阳城都已经被攻破了,蔡瑁和张允再留在外面也于事无补,不如前往江陵。

    当时为了守住襄阳城,刘表是将荆州自己所有能够聚集的兵马都给聚集了起来,但是如今除去荆州水师之外,刘表手下只剩下现在他身边的不到五千人,所以现在荆州水师对于刘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刘表此时起身,对蒯良蒯越兄弟二人说道:“子柔,异度,你们两个说我还有机会吗?”

    蒯良道:“主公,襄阳城虽失,但是袁术还没有占据整个南郡,而且现在孙坚进攻江夏,很明显图谋不轨,现在对于袁术而言,最紧要的并非是我们,而是孙坚,只要我们能够退守江陵,再征召大军配合荆州水师,我们还有机会。而且荆南四郡之地如今仍在主公手上,足以作为支撑。”

    “对,水师!”刘表双目一亮,道:“袁术手下没有水师,这就是我的机会,只要能够在水路上占据优势,我就可以守住江陵,这样就还有机会。”

    刘表看着此刻自己面前的蒯越、蒯良、黄祖、刘磐、文聘、黄忠等人,思量片刻之后便是下令,今夜休息一下,明日清晨我们就出发,南下江陵。子柔,抵达江陵之后你代我走一趟荆南四郡,替我拜访一下荆南的诸多家族,这个时候荆南不能乱,刘磐,你随子柔一同前去。

    蒯良和刘磐二人闻声上前,道:“遵命!”

    刘表又走到黄忠面前,对其说道:“黄将军,襄阳城虽失,但是我刘表的承诺仍在,只要我刘表不死,令公子的事情我就不会弃之不顾。”

    黄忠闻言向刘表行了一礼:“多谢刘使君!”

    刘表知道黄忠现在并没有对自己归心,但是这没关系,只要黄叙在长沙一日,刘表就肯定黄忠不会离开自己。


………………………………

第247章 向家向朗

    刘表等人准备南下前往逃往江陵的时候,袁术也在襄阳城内见到了如今留在襄阳城中的荆州世家代表——向家的向朗。

    荆州世家盘踞,抛开南阳这深不见底的深渊之外,荆州最强大的世家便是蔡、蒯、庞、黄四家,尤其是在刘表单骑入荆州这四大家族对刘表表示了支持之后,在刘表的反馈之下,他们在荆州的实力更强,家族子弟在荆州各处担任要职。但是除去这四大家族之外,荆州还有许多世家,虽然实力不如四大家族,但是也不弱,就比如这向朗所在的向家。

    向朗在见到袁术的时候便是躬身一礼:“向朗见过后将军。”礼数之周到让袁术都是挑不出什么毛病,而跟随这袁术进来见向朗的袁耀看着这个年纪约莫二十五六的向朗,眉头一挑,心中暗道挺年轻的呀。

    听到向朗的名字的时候,袁耀突然想起自己后世的时候所背诵过的诸葛亮的《出师表》,袁耀依稀记得里面有一句“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里面的向宠好像也是出身荆州,就是不知道和这个向朗有没有关系。

    汉末三国时期有名有姓的人物太多了,多到袁耀哪怕曾经因为爱好专门了解过这个时期,但是也无法把所有人的名字都给记住。而且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物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少为人所知。

    “巨达不必客气,坐!”

    袁术率先坐下,而向朗在得到袁术的应允之后也是坐下,至于袁耀,则是侍坐一旁。这个时代的坐并非是后世的坐在椅子上或者盘腿而坐,而是跪坐,非常的难受,袁耀虽然有些拒绝,但是在大势之下他现在也无力改变这些,只得是遵从。而袁耀也是早就把椅子给弄出来了,在一个人的时候,袁耀都是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而非跪坐。但是现在不同,在这样正式的场合,袁耀的行为不能失了礼数。

    向朗看着自己对面的袁术,目光微微闪烁。向朗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与荆州英杰庞统、韩嵩等人交好,这次在袁术兵临襄阳的时候,也是向朗劝说自己的兄长抛弃刘表,选择了袁术。

    对于向朗而言,刘表虽然不错,但是刘表手下已经有了蔡瑁、蒯越、蒯良等人,刘表最为倚重的也是这四大家族的人,对于他们向家而言,刘表虽然不至于无视,但是也重视不到哪里去,就算向朗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比蔡瑁、蒯越等人差,但是如果向朗投入刘表麾下,也难有出头之日。

    袁术兵临襄阳的时候,向朗就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相对于已经有了荆州四大世家支持的刘表而言,袁术在荆州是少有根基,就算有一些汝南袁氏的门生,但是和向家这种荆州本土世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如果这个时候向家投入袁术麾下,就算得不到袁术的完全信任,但是总比在刘表麾下受到荆州四大家族的压制要好。

    袁术如果想要稳固住襄阳,那就缺少不了荆州本土世家的支持,而向朗也想用向家对袁术的支持来博取更大的发展,因此,在袁术兵临襄阳之际,向朗就是说服向家的家主,也就是向朗的兄长,与袁术暗通款曲,虽然在袁术攻城的时候向家因为刘表的警告没能帮上什么忙,但是在袁术攻入襄阳城之后,向家是第一个在明面上投诚袁术的家族。

    袁术也是出身世家,对于向朗的想法也是有着自己的猜测,虽然没有全中,但是也八九不离十了,而今日接见向朗就是要把这件事给确定下来。

    向朗有心,袁术有意,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这次见面是相当的融洽,而最后,向朗为了能够取袁术,表明自己愿意在袁术麾下出仕,而袁术也需要一个例子来向荆州各大世家表明自己对他们的态度,对于向朗的请求自是应允。于是,在向朗离开的时候,他便是摇身一变变成了袁术麾下的一名从事。

    向朗离开的时候,袁耀目光之中有些疑惑,说实话今日袁术和向朗之间的谈话他是有些看不懂的,整个过程给袁耀的感觉就好像是袁术和向朗事先排练过一样,根本没有什么争论或者谈判的环节,顺畅的让袁耀是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袁术扫了一眼袁耀,便知道袁耀在想些什么,在向朗离开之后,袁术将袁耀叫到自己身前,问道:“耀儿,可是有些不理解?”

    袁耀点头,道:“父亲,这向家在荆州虽然比不上蔡、蒯、庞、黄这四大家族,但是也算是仅次于这四大家族的世家了,刘表对他们也算不错,可是他们居然如此轻易的投靠了父亲,其中会不会有诈?”

    袁术轻笑一声,道:“耀儿,你多想了。”

    袁耀脸上疑惑不减,问道:“请父亲教诲。”

    袁术道:“刘表对向家虽然不错,但是他最信任的仍旧是蔡、蒯、庞、黄四家,向家刘表虽然也用,但是总归不如蔡、蒯、庞、黄四家受重用,从这向朗来看,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不甘心让向家一直处于蔡、蒯、庞、黄四家之下,但是刘表这里他又找不到出路,因此便是选择了我们。”

    袁耀有些懂了,而后道:“父亲,那这个向朗能不能用?”

    袁术道:“为何不能,从他见到为父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只能站在为父这边,和刘表之间已经出现了一条裂隙,就算向朗和向家再次回到刘表身边,过的也绝对不如之前,所以他向朗或者说向家只能是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拿下了荆州,自然少不了他们向家的好处,但是如果我们败退出荆州,他们也只能随我们一同退出。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场赌博,赌赢了,那便是功成名就,但是如果赌输了,就会一败涂地。”


………………………………

第248章 威慑孙坚

    “父亲,他们这样值得吗?”

    袁术道:“这个向朗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但是在刘表麾下他的抱负注定是实现不了的,因此,他选择了为父,因为现在的荆州,只有我这里才有着让他返回才能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是刘表所无法提供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我手下他们向家能够得到很多在刘表手下无法得到的东西。”

    袁耀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而袁术看到袁耀如此,也是笑道:“耀儿,你自己想一下,想清楚了再告诉我。”

    说完袁术便是准备起身离去,而在袁术即将走出这间屋子的时候,袁耀脑海之中突然灵光一闪而过,对袁术道:“父亲,我明白了,是利。”

    “哦?”听到袁耀似乎已有所悟,袁术饶有兴趣的转过头来,对袁耀道:“说来听听。”

    袁耀此时起身走到袁术身边,步伐稳健,虽然他跪坐的时间不短,但是如今袁耀的修为也不低,这点时间的跪坐还无法让他的步伐不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袁耀轻声道:“这是司马迁在《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所说,意思说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有为了利益而各奔东西。今日向家的选择就是因为这一个‘利’字。他们在刘表手下得不到的利益在父亲手下却能得到,这就是他们背叛刘表选择了父亲的缘故。”

    袁术微微颔首,显然对袁耀的回答很是满意,说道:“没错,耀儿,你要记住,只要你能给一个人的利益超过其他人所能给的,那他就不会背叛你。”

    “孩儿受教了!”袁耀恭谨行礼。

    袁术离开之后,袁耀看着袁术的背影,却是一叹,道:“父亲,可是人心难测,岂是一个‘利’字所能道清的,有些东西比实际的利益更让人追求。”

    袁术自然不知道袁耀心底真正的主意是什么,但是袁耀现在展露出来的智慧和能力还有成长性让袁术很满意,在袁术眼中,袁耀现在正在按照他的想法去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袁术不知道的是袁耀早就长好了,观念什么的很难有较大的变化。

    而向朗在被袁术征辟为从事之后,襄阳城内的荆州世家确实是安分了不少,不少家族在向家之后都是来向袁术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而袁术对于这些世家也是一家都没有拒绝,虽然这样会有一些隐患,这些人会背叛刘表,难保有一日他们也会背叛袁术。不过袁术有足够的自信保证自己可以压住这些世家,至少他袁术在一日,这些世家就一日不敢背叛。

    袁术和刘表不同,刘表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在这个时期,汉室的威慑力比之以前大大不如,所以这些荆州中小世家背叛刘表转投袁术是没有多大的压力。可是袁术不同,袁术身后是天下第一世家汝南袁氏,门生遍布天下,这些世家如果想要背叛袁术的话那就需要在心中掂量一下后果。刘表的报复和袁术或者说是汝南袁氏的报复那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襄阳城内的一众中小世家想要在袁术的刀锋之下存活下去,而袁术也是需要这些中小世家为他稳住襄阳城,所以双方进行了一番利益交换,袁术不对这些中小世家下手,但是这些中小世家也要为袁术所用。

    襄阳城被稳住之后,袁术便是召集了麾下一众智囊来商议接下来的动作,襄阳城已经被袁术所夺,而随着占领了襄阳城,也让袁绍生出一些别样的想法。江夏被孙坚所攻打,襄阳被自己所夺,刘表现在处境极为不妙,这么看都是一个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

    但是,当袁术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麾下一众智囊却没有表示赞同,让袁术颇为不解。

    看着面前的阎象、荀衍、陈忠三人,袁术有着不满的问道:“子宣、休若、孝先,这是为何,刘表刚刚大败,荆州水师还未与他会合,此时正是趁胜追击的大好时机呀。”

    阎象看着袁术,道:“主公,按理来说以刘表现在的情形确实应该趁胜追击,不让他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但是现在情形有些不一样,江夏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孙坚已经拿下了江夏,江夏守将苏飞被杀,如今的孙坚虽然还没有从江夏出兵,但是也是蠢蠢欲动,如果我们出兵追击刘表,襄阳城的防备必然空虚,孙坚手上又有江东水师在,若是让孙坚在我们背后捅上一刀,那我们的情形就不妙了。”

    “可是如果将刘表就这么放走,我实在是不甘心。”袁术听完阎象的分析,也明白现在不是追击刘表的时候,但是他实在是有些不甘心。

    陈忠和荀衍对视一眼,最后陈忠说道:“主公,刘表现在先丢了襄阳,又被孙坚夺取了江夏,手里只剩下荆南四郡之地,不过一条丧家之犬,不足为惧,就算让他苟延残喘上一段时间,也无法对主公构成威胁,但是孙坚不同,孙坚背后有着江东之地作为依靠,麾下将士皆是悍勇之卒,现在我们的主要对手已经不是刘表,而是孙坚了。虽然现在孙坚没有出兵,但是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呢,我们现在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