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武耀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武耀山河-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最后,袁耀还和袁术说了一下自己在颍川境内遭遇李儒派出的王方刺杀的事情。本来袁耀是不想说的,但是这件事就算袁耀不说,俞涉和魏延两个人也不可能不说,索性袁耀就自己说出来了,同时袁耀还借自己遭遇刺杀这件事将袁术前不久遭到刺杀的的幕后黑手也推到李儒身上。

    在得知袁耀遭到李儒派出人的刺杀之后,袁术是当初暴怒,那怒火几乎就是要烧破天际。好在袁耀最后还是把袁术给劝回来了。

    袁耀知道,以袁术的性子,一旦认定了自己所遭遇的刺杀是汝南黄巾所为之后,等到他击败汝南黄巾之后那这些汝南黄巾也就剩不下多少了,这不是袁耀想要看到的。

    对于汝南黄巾,袁耀还是很看重的。历史上的曹操就是吸收了青州黄巾的青壮骨干之后才组建出了一支精锐的青州军,助曹操征战天下。

    汝南黄巾虽然在人数上比不过青州黄巾,但是也不算少了,一旦能够把汝南黄巾全部吸收,那袁术手下又可以多上数万可战之兵。在这个时代,谁的兵马多谁的话语权就大,所以对于汝南黄巾袁耀一开始就是抱着让袁术将他们击败然后吸收其中精华的打算。不过如果袁术认定他所遭到的刺杀是汝南黄巾所为,那么袁术对于这些汝南黄巾就会痛下杀手,那样的行为可不利于吸收汝南黄巾,所以袁耀是要把袁术的恨意转移到李儒和董卓身上。

    虽然袁术遭遇的暗杀不一定是李儒下的手,但是往李儒和董卓身上泼脏水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袁耀离开袁术所在的屋子的时候,他还是看到了鼻青脸肿的俞涉,很明显,袁术麾下能够把俞涉打成这个样子的也只有纪灵了。以纪灵如今凝罡境的修为,对付一个蕴劲境后期的俞涉来说还是很轻松的。

    而在被袁术大骂了一顿之后,袁耀又被纪灵给拉走了,不过纪灵并没有像袁术那样痛骂袁耀,而是教授了袁耀一些战场之上实用的招式,很明显,纪灵是知道袁术打算让袁耀一同参加讨伐黄巾的事情了。虽然纪灵觉得袁耀如今的修为还很低,但是也明白,袁耀是需要拉出去好好磨砺一番的,也就没有对此持反对态度。不过为了加强袁耀的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避免袁耀被一些无名小卒杀死,纪灵是给袁耀偷偷的开了小灶,让元学会一些简单实用的招式。

    不过真正的招法纪灵还是要等到袁耀将修为提到铁骨境之后才能传授给他,这并不是纪灵藏私,而是他所传承的三尖两刃刀的刀法在铁骨境之前是完全没有办法修炼,这一点纪灵是无法改变的。

    在得到纪灵的传授之后袁耀那是自信心膨胀,只可惜的是纪灵之前给袁耀的那一杆三尖两刃刀对于现在修为还在淬血境后期的袁耀来说有些过重了,袁耀想要称心如意的使用那一杆三尖两刃刀的话至少需要进入铁骨境才行。但是现在袁耀手上有没有其他能够使用的三尖两刃刀,所以袁耀在战场上有一定的实力了,但是也只能维持几招的时间,几招之后袁耀就会体力不支了。

    来到平舆的第二日,袁耀就是去到了平舆城外的军营之中,见到了魏延和廖化二人,同时还有廖化手下的那三百山贼。

    这一次,袁术不仅让袁耀能够上战场亲自参加讨伐汝南黄巾的战役,也觉得让袁耀有一支亲信兵马,能够在战场上保护好袁耀的安全。

    简单来说,袁术就是让袁耀自己组建一支卫队,而就以廖化手下的三百人为基础,袁术再给袁耀抽调七百人凑足一千人之数。至于这支卫队的战力怎么样,那袁术完全不管,全部交由袁耀自己来负责。

    袁耀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那是兴奋得差点就跳了起来,而袁耀今日到这里,也是为了通知魏延和廖化这件事,因为这一支一千人的卫队袁耀是打算交给魏延和廖化二人来统率。

    俞涉虽然好像成为了他的护卫,但是俞涉可以说是袁术麾下排名第二的大将,仅次于纪灵的存在,虽然有时候会客串一下袁耀护卫的角色,但是这并不是永久的,所以让俞涉担任卫队主将很明显不现实。而除去俞涉之外,袁耀能够想到的人也就只有魏延和廖化了。不过好在魏延和廖化虽然年轻,但是能力并不弱,两人合力掌管一千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当袁术抽调的七百人来到之后,袁耀就是将这一千人全部打散重新分配,这样可以让这一千人以最快的速度融合在一起,也是可以避免发现一些本来不必要的问题。

    一千人打散之后,袁耀以魏延为军司马,是袁耀这支卫队的主将,而廖化则是魏延的副手。

    (本章完)


………………………………

第56章 兵分两路

    袁耀到达平舆城之后,一天的大半时间都是在修炼之中度过,而其余的时间也是在军营之中看魏延和廖化两人训练他手下的一千士卒。

    不得不说,魏延和廖化不愧是在历史长河之中留名之人,虽然现在年纪还小,经验也有些不足,不过训练一千人倒是搞得有声有色的。而且更关键的是廖化知道自己经验不足,空闲的时候还会去和袁术麾下其余将领打好关系,从他们那里汲取治军的经验。魏延却是没有这样的举动,袁耀也知道魏延这个人性格有些倨傲,这种事情多半是抹不开脸面的。不过袁耀也不担心,魏延的天赋本就不错,现在这些事情还难不倒他。

    看着自己手下的一千人是被魏延和廖化两个人训练得精气神都非常的不错,袁耀的心情也是非常的好。而来到平舆仅仅几日之后,纪灵就是来通知袁耀去参加一场会议,讨论如何对付汝南黄巾。

    袁耀来到的时候袁术这次带来汝南的大部分文武都是来到了,同时在袁术身旁还多了两个袁耀不太熟悉的生面孔,其中一个是这次写信让袁术进军汝南的袁胤,算是袁耀的堂叔。另外一个,名叫袁涣,字曜卿,虽然也姓袁,但是并非出身汝南袁氏,而是出身陈郡袁氏,也算是一大世家,虽然实力、名望这些比不上汝南袁氏,可是也不容小觑。

    等到人都来齐之后,袁胤就是站了出来,向众人介绍汝南黄巾的情况。

    “汝南黄巾目前目前势力最大的有黄邵、刘辟、龚都、何仪、何曼几股,这也是我们需要对付的主要敌人。而主公进军汝南之后,这些黄巾贼就是纷纷抱团了起来,其中黄邵、刘辟和龚都三人抱团,目前盘踞在汝南郡北部的汝阳、召陵等地,甚至在颍川郡境内也有他们活动的踪迹,而何仪、何曼二人也是联合起来,目前在汝南东部的新阳、城父一带活动。”

    袁胤说完之后,袁术目光环视麾下一众文武,道:“诸位,如今黄巾贼分成两股,我也是打算兵分两路,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吾等愿为主公讨伐贼寇!”

    一声声大喝从下面一众文武之中传来,让袁术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然后袁术看向麾下一众文武,缓缓说道:“我方如今麾下兵马只有四万,我决意由我亲自带一路大军,人数两万五千人,纪灵、袁胤、袁涣、梁纲、乐就、李丰几人随军,对付黄邵、刘辟、龚都三人,另外一路由俞涉领军,阎象为军师,带陈兰、雷薄、桥蕤,领兵一万五千,对付何仪、何曼二人,虎行,你可有信心。”

    俞涉当即站了起来,面对袁术的目光,信誓旦旦的保证道:“主公放心,末将一定能够将何仪、何曼二人击溃。”

    “嗯!”袁术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人群之中的袁耀,问道:“耀儿,你是想要随为父还是想要随俞涉。”

    袁术话音一落,所有人的目光几乎都是聚集在了袁耀身上,想要知道他是怎么选择的。

    “父亲,孩儿想要跟随俞涉将军一同出征。”

    “嗯!很好。”袁术只是这么简单的说了一句之后就没有了。

    等到散场之后,袁耀便是离开去往平舆城外的军营之中了,而俞涉和阎象则是被袁术留了下来。

    看着面前的俞涉,袁术轻声道:“虎行,这一次你率兵出击何仪、何曼,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将这两人击溃,而是要保护好耀儿,决不能让耀儿出一点问题,如果耀儿出事,那你也就不要回来了。”

    俞涉本就是汝南袁氏为袁术培养出来的将领,自然知道袁术对袁耀的看重,在这样的事情上也不敢大意,连忙说道:“还请主公放心,末将绝不会让公子有任何的问题。”

    “嗯”袁术点头,而后看着阎象,道:“子宣,这一次就需要你多多注意了,不仅要给我看住耀儿,同时也要看住俞涉。”

    阎象闻言苦笑一声,看重俞涉,然后说道:“属下明白。”

    而另外一边的俞涉则是摸着后脑勺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他自然是知道袁术为什么安排阎象来监督自己,还这么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原因就是原本俞涉是被袁术安排在南阳看着袁耀的,结果俞涉倒好,和袁耀一起偷跑了,这让袁术是很不高兴,为了不再发生这样的情况,袁术才是安排阎象来作为俞涉的军师。

    而对于这些,袁耀自是不知晓,他现在已经是到了平舆城外的军营之中,将他们即将出发讨伐何仪。何曼二人的事情告知了魏延和廖化。而魏延和廖化二人在从袁耀口中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也是非常的兴奋。

    作为一名武将,征战沙场这种事本就是他们最为渴望的,所以魏延当即表示这一次不会给袁耀丢脸。

    廖化虽然因为这次要对付何仪与何曼而反应有些奇怪,但是也很快就是恢复了过来。

    虽然他以前与何仪何曼一样是黄巾,但是现在他既然投靠了袁耀,那就需要抛弃以前的身份了,不能再把他自己看成是黄巾,他现在也已经不是黄巾了,而是袁耀的部将。

    袁耀看到廖化的脸色仅仅是一变之后就恢复了过来,也是心中暗喜。廖化在想些什么他自然是知道的,而袁耀也希望在这件事上廖化能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或许以后何仪何曼有可能与廖化是战友,但是在现在的这个时候,他们只可能是敌人,如果廖化因为他以前黄巾的身份而无法出手,那么袁耀对廖化的评价就会下降一个层次。

    不过好在现在廖化已经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告知魏延和廖化二人让他们去做好准备之后,袁耀就是离开了军营,返回平舆城,而魏延和廖化则是在接到袁耀的命令之后兴奋了起来,在袁耀离开之后一面加练麾下士卒,一面开始准好出战准备。

    (本章完)


………………………………

第57章 何仪何曼

    三日之后,俞涉为主将,阎象为军师,桥蕤、陈兰、雷薄等人解随军,加上袁耀,一行人带着一万五千兵马离开了平舆,朝着新阳县而去。根据袁胤的情报,何仪、何曼二人麾下的黄巾军人数约莫有着四万左右,目前正是在新阳县一带集结。

    而在俞涉离开平舆的同时,袁术也是率领两万五千兵马往汝阳而去。

    数日行军之后,俞涉也是率领一万五千兵马来到了新阳县城,不过俞涉并没有进入新阳县城,而是在县城之安营扎寨,同时命令斥候四处打探何仪、何曼二人的行踪。

    是夜,俞涉将阎象、袁耀、桥蕤、陈兰、雷薄几人叫到自己的营帐之中,开始商议如何对付何仪。何曼二人的黄巾军。

    俞涉先向阎象问道:“阎主簿,这何仪、何曼二人实力如何你可知晓?”

    阎象点头,说道:“何仪、何曼二人皆是有着蕴劲境的修为,不过具体是什么阶段的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那何曼在汝南一带有着‘截天夜叉’的名号,实力想来应该不会弱到哪里去,俞将军不可小视。而且何仪、何曼二人现在手中聚集起来的兵马已有四万多人,不过其中大部是老弱病残,善战之兵不过万余,不足为惧。”

    俞涉看着阎象,问道:“阎主簿,那你觉得我们应当如何才能最快的解决这伙黄巾贼?”

    阎象目光在身前众人上扫视一周,而后道:“简单,据我这些日子在汝南境内的探查,何仪、何曼二人骄傲自大,只需找到他们的踪迹,邀其一战,在正面将其击溃就行。”

    桥蕤此时提出一个疑问:“但是我们已经把斥候探马都撒出去来,现在都还没有找到何仪、何曼到底聚集在何处。”

    阎象道:“无妨,何仪、何曼二人现在手下足足有着四万人,这么多的人是藏不住的,就算现在没有找到,用不了多久也会找到的。而且就算找不到何仪、何曼二人现在在何处,也能够找到他们的老巢,到时候如果他们不出来,我们就杀上他们的老巢,我就不信那样的情况他们还能坐得住。”

    听完阎象的话,俞涉是不住的点头,道:“桥蕤,这件事我交给你,不仅要把何仪何曼二人的踪迹找到,也要把他们的老巢在哪给我找出来,我就不信了。”

    桥蕤站起来,道:“末将明白!”

    议事完毕之后,阎象并未离去,而是和俞涉一同看着袁耀离去的身影,暗自和俞涉说道:“俞将军,这一次公子的位置你需要好好安排,既不能让公子有危险,也不能让公子远离战场,不然公子恐怕不满。”

    俞涉深以为然,点头道:“阎主簿放心,我会将公子安排在中军之处,有大军护佑左右,应当不会有事,不过就怕公子非要上战场,那时候我们恐怕拉不住。”

    阎象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而后说道:“这样,我去叮嘱一下魏延和廖化,我想他们应该也不愿意看到公子深入战场,陷于危局之中。”

    “嗯,也只能如此了。”

    袁耀不知道他俞涉和阎象已经是在密谋打算让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接触战场力量,现在的俞涉回到自己的营帐之中后,先是练习了一会儿纪灵传授给他的几招刀法,开始期待这场的大战来临。

    虽然袁耀也是参加了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战役,但是说实话那并不是一场袁耀所期望的那种大战,那更像一场十八路诸侯显露实力的舞台秀。

    这一次要与何仪何曼二人一战,袁耀心中是非常的激动,甚至是很期待这场大战的来临,激动得都是有些难以入睡。

    袁耀、俞涉在到达新阳境内的时候何仪、何曼二人也是得到了消息,在一处深山之中,何仪、何曼二人也是聚集在一起开始商议起要如何对付这股进入新阳地界的袁术军。

    何仪、何曼二人并非是兄弟,不过因为姓名相近的缘故,何仪、何曼两人的关系都很不错,而二人之间,何仪的修为在蕴劲境中期,而何曼则是有着蕴劲境后期的实力,方才是拼出了一个“截天夜叉”的名号来。

    而此时商议要如何对付俞涉这一股兵马的,并不只何仪、何曼两个,还有何仪手下的大将卞喜。卞喜乃是并州人士,善使流星锤,参加黄巾之后流落到汝南,被何仪赏识收为麾下大将,而卞喜的实力也很不错,同样有着蕴劲境中期的修为。

    何曼此时对何仪与卞喜二人说道:“根据消息,这一次来的是袁术麾下骁将俞涉,实力强劲,麾下兵马一万五千,似乎是准备把我们给一网打尽。”

    何仪此时不屑出声:“一万五千人就想把我们一网打尽,这个俞涉也太小看我们了吧,你我手下的兵马加起来足足有着四万多人,三个打一个都能把他们给解决了。”

    何曼却不像何仪那样有信心,道:“袁术此次进军汝南来势汹汹,不可大意。不过如果这俞涉麾下兵马只有一万五千,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