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袁耀不认为自己使用刀枪剑戟这类常见的兵器能够比得上这些人,所以袁耀就是打算向纪灵学习三尖两刃刀。
在袁耀的记忆之中,纪灵的三尖两刃刀在汉末三国时期也是很少见的兵器了,而唯一被袁耀记住的使用者也只有纪灵一个。这也是袁耀要向纪灵学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现在听到纪灵没有教授自己三尖两刃刀的使用,反而是要让自己去跑步,让袁耀心中不免有些小失望。
原来在接收了正牌袁耀的记忆之后,袁耀以为这个世界既然有了修炼体系,那修炼就应该是像自己前世所想象的那样每天坐着开始打坐,修炼各种各样神奇的功法然后有着呼风唤雨、开山断河的能耐。
可是现在听到纪灵居然是要自己先跑步,袁耀原本高昂的兴致马上就是低落了下来,他没有想到自己转修炼体之后第一件事居然是跑步。
纪灵看到袁耀这个样子,马上就是板着一张脸,声音也是有些严厉:“怎么,公子,你对末将的安排有什么意见吗?”
“知道了,师傅!”
袁耀看到纪灵好像是生气了,顿时面色一肃,然后按照纪灵的吩咐开始奔跑了起来。
现在袁耀和纪灵所在的地方并不是鲁阳城内,而是鲁阳城外,纪灵对袁耀的要求就是让袁耀绕着鲁阳城跑上一圈。
看到袁耀的身影离自己是越来越远,纪灵却是好像没有察觉一般,口中喃喃道:“师傅?没想到公子居然要向我拜师?”
师傅这个称呼可不是随意喊的,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袁耀向纪灵学武,但是却不一定要拜纪灵为师,一旦袁耀拜纪灵为师了,这个关系可不是随意就能解除的。
不过袁耀既然下决心要向纪灵学习三尖两刃刀,那自然是要加深一下自己和纪灵之间的关系,而拜师就是一个不错的手段。现在的袁耀已经在畅想自己修炼有成之后手持三尖两刃刀和那些天下名将争锋的时候了。
不过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袁耀还有时间去想这些东西,鲁阳县城虽然不大,但是也不小,到了后面袁耀是累的根本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了。
纪灵一直在盯着袁耀,直到袁耀实在是跑不动了才是将袁耀送回鲁阳城中。
而袁术在得知袁耀对纪灵的称呼之后那也是非常的高兴,一个是自己手下的第一大将,一个是自己的独子,成为师徒什么的袁术是很乐见其成的。
就在第二日,袁术就是给袁耀和纪灵办了一个拜师仪式,由袁耀向纪灵奉上拜师礼,代表着纪灵正式收袁耀为徒。
(本章完)
………………………………
第4章 出发会盟
在拜师纪灵之后,袁耀就是开始了他堪称地狱一般的生活,每一天都是在纪灵的操练之中度过。
在正式拜师纪灵之后,纪灵对袁耀的教导时间就是从半个时辰变成了两个时辰,每一天袁耀都是早上精神抖擞的出门,然后到了傍晚的时候像一条死狗一样被纪灵带回来。
而每一次纪灵将袁耀带回袁术在鲁阳城中的居所之后袁术都会命人准备混有各种灵药的药水让袁耀进行药浴。
袁耀每天都被纪灵操练得筋疲力尽,最适合吸收这些灵药的药力。
而也正是因为这每日必备的药浴,让袁耀因为每日辛苦训练而酸痛不已的身躯是得以缓解,才能在第二天继续被纪灵操练。
当这样的日子过了几日之后,袁耀的悲惨生活才是结束,当然,并不是纪灵觉得袁耀的训练可以到此为止了。相反,在纪灵看来,袁耀以前走的是修魂一道,虽然由于家境的缘故让袁耀的身体素质比起同龄人来说要强上不少。
但是在纪灵看来,这些还不够,如果袁耀不是纪灵的徒弟也就罢了,那纪灵虽然会因为袁耀的身份而对袁耀悉心教导,但是也只是如此而已。
但是现在纪灵和袁耀乃是师徒关系,所以纪灵对袁耀的要求也就更高。
原本按照纪灵的规划,是准备让袁耀保持这样的强度一直坚持一个月,然后纪灵才会教授袁耀真正用以修炼的方法,现在纪灵让袁耀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打基础而已。炼体一道属于易学难精,想要真正有所成就,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纪灵也是看出来了,袁耀这个人有一股子劲,一股不服输的劲,这几日纪灵每一日都会让袁耀累到筋疲力尽才将他送回去,虽然有袁术准备的药浴为袁耀修复暗伤和恢复体力,但是并不能做到完全恢复。
而且这样连续几日高强度的训练对一个人的精神来说是很有压力的,但是袁耀却是扛过来了。由于纪灵是袁术手下的第一大将,不可能每时每刻都跟在袁耀身边监督袁耀,但是纪灵还是安排了人去窥视袁耀是否按照自己所要求的那样进行训练。
最后的结果让纪灵很是满意,虽然纪灵不在身边,但是纪灵在离开之前是给袁耀布置了他一天的任务,纪灵想要看的就是袁耀能否在没有自己监督的情况下一个人完成一天的训练任务。
人在做一件困难的事情的时候,一旦旁边没有人监督,那是很容易就松懈下来,一旦心神松懈下来,原本可以完成的事情也就无法完成。
而根据纪灵安排去的人回来向纪灵禀报的,虽然纪灵没有在袁耀旁边监督,但是袁耀还是将纪灵给他布置的任务完成了,没有一丝的偷懒。
这一结果让纪灵很是满意。
不过当袁术已经是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之后,纪灵对袁耀的训练也只能是暂时停止了,之后由袁术亲自率领总计两万大军,从鲁阳而出,向着酸枣进发。
袁耀从一架马车的车厢之中探头出去,正好看到纪灵身穿一身精良铠甲,手持一杆三尖两刃刀,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从袁耀所在的马车之旁走过。
看着纪灵,袁耀的双目之中流露出一丝羡慕。
袁耀很想和纪灵一样骑着战马在外面奔行,而不是一天到晚坐在马车之中无所事事。不过只可惜袁耀现在还不会骑马,所以虽然袁术为袁耀准备了战马,但是袁耀却是只能在马车里面无聊的坐着。
而更让袁耀注目的是纪灵手中的那一柄三尖两刃刀,这个世界由于可以修炼的缘故,人们使用的器物也是和袁耀原先记忆中的不一样了。一些器物有着超乎想象的威能,像纪灵手中的那一杆三尖两刃刀。
袁耀记得纪灵用那一杆三尖两刃刀轻轻碰了一下一块石头就是将那快一人多高的巨石给粉碎了,这让袁耀对那一杆三尖两刃刀很是眼热。不过袁耀也知道那杆三尖两刃刀是纪灵的专属兵器,除非纪灵不在,不然不会落到自己手中的。
而在袁耀所在的马车后面的一辆马车之中,袁术看着从车厢之中探出头的袁耀,目露复杂之色。
“阎象,你觉得耀儿真的没有问题吗?”
听到袁术的话,和袁术共处一辆马车之中的阎象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前面的那一辆马车,道:“主公,根据属下这几日的探查,公子的灵魂和身躯并没有什么排斥的情况出现,所以公子应该不是被人夺舍。”
“不是被人夺舍?那莫非耀儿真的是因为这一场大病而性格大变了吗?”
袁术此时双眼之中有着一丝茫然,之后就是有着一丝坚定之色显现。
“既然耀儿没有被人夺舍,那么之前的布置就取消吧!”
“是!”听了袁术的话,阎象拱手应道。
袁耀在一场大病之后性格大变,让袁术开始怀疑袁耀是不是被人给夺舍了,一旦真的是这样的话,虽然还是袁耀的身躯,但是对那个占据了自己亲生儿子身躯的灵魂袁术可不会轻易放过。
而为了确定袁耀有没有被人夺舍,袁术让现在自己麾下在修魂一道成就最高的阎象去试探袁耀是否真的被人夺舍。
袁术虽然走的也是修魂一道,但是论起修为来还是不如阎象。
无论是炼体五境还是修魂五境,每一个境界之中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巅峰四个小境界。袁术如今不过是灵识中期的修为,而阎象已经是灵识后期的修为,而且对于灵魂之力的研究阎象要远远超出袁术。
当初袁术担心袁耀被人夺舍而做了很多准备,现在看来这些准备都可以撤销了。
确定了袁耀并没有被人夺舍之后,袁术也是松了一口气,在袁耀一场大病好了之后,袁术原本因为袁耀有可能是被人夺舍而有些担心,现在确定了袁耀没有被人夺舍之后袁术也是放下心来了。
(本章完)
………………………………
第5章 诸侯齐聚
当中平六年成为过去,初平元年到来之时,正月,在曹操的号召之下,共有十八路诸侯聚集酸枣,参加了对董卓的讨伐行动。
问这十八路诸侯姓甚名谁?
第一路,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字公路,统兵两万。
第二路,贯通诸子,博览九经,冀州牧韩馥字文节,统兵一万。
第三路,阔谈高论,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绪,统兵一万。
第四路,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统兵一万五千。
第五路,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河内郡太守王匡字公节,统兵一万。
第六路,赈济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字孟卓,统兵一万。
第七路,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字元伟,统兵一万。
第八路,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字伯业,统兵一万。
第九路,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字允诚,统兵一万。
第十路,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统兵一万五千。
第十一路,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字孟高,统兵一万。
第十二路,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字恭祖,统兵一万。
第十三路,名镇羌胡,声闻夷夏,西凉太守马腾字寿成,统兵一万五千。
第十四路,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右北平太守公孙瓒字伯圭,统兵一万五千。
第十五路,随机应变,临事勇为,上党太守张杨字稚生,统兵一万。
第十六路,英雄冠世,刚勇绝伦,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字文台,统兵一万五千。
第十七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祈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字本初,统兵两万。
加上发布讨董檄文、统兵一万的骁骑校尉曹操字孟德,总共十八路诸侯。
十八路诸侯总共统领二十多万大军,于酸枣誓师,讨伐董卓。
联军大营之中,坐在袁术身后的袁耀看着这一顶大帐中的十八路诸侯以及他们手下的文武,目光雀跃。
那个在自己面前的就是曹操,怎么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呀?总感觉这家伙好像是少了什么一样?唉,这曹操怎么有点矮呀?
虽然曹操也不算矮到哪里去,但是现在这间大帐中大部分人都比曹操高,所以显得曹操就是有些矮小了。
不过看着对面曹操哪个举杯自饮,时不时的还和周围的几路诸侯谈笑风生的样子,袁耀不得不感慨,虽然现在曹操的实力还很弱小,但是就看他现在的这份气度,也难怪能在之后开创出那样的基业,甚至险些就一统天下。
而袁耀盯着曹操看了许久,自然是让曹操有所察觉。曹操扭头一看的时候也是一愣,他原先还以为是哪一路诸侯在观察自己呢,没想到居然是一个少年。
袁耀在央求袁术将他带进来的时候自然是被袁术向这诸多诸侯介绍了一番,所以曹操也知道袁耀的身份,虽然不知道袁耀为什么要一直盯着自己,但是曹操当初和袁绍、袁术兄弟的关系也很不错,在曹操心中,袁耀就仿佛他的子侄一般,所以曹操也是对袁耀一笑。
不过之后曹操就是看到了袁耀也是朝着自己笑了起来。
“公路的这个儿子看起来有些不凡呀!”
看到袁耀现在神色之中没有一点紧张,曹操不由得对袁耀也是生出了一丝好感,看看袁耀,再想想自己的长子,曹操一叹。
这一次曹操并没有将任何一个子嗣带来,但是在心中将自己的几个儿子换到袁耀的位置上来,曹操发现自己的几个儿子似乎做的不会比袁耀更好。
和曹操对视了一下,袁耀的目光就是落在了曹操身后的几员武将之上,这应该就是曹操早期的班底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似乎都在齐了。
看看曹操手下的阵容,在看看这一次袁术带来的几员武将,袁耀不由得暗暗撇了撇嘴。
这次酸枣十八路诸侯会盟,袁术也是将自己手下的文臣武将带来了大半,其中武将有纪灵、俞涉、陈兰、雷薄、张勋、刘勋几人,文臣方面有阎象和杨弘。但是这些人能够和曹操手下人相比的也就只有纪灵了。
至于在袁术手下颇有勇武之名的俞涉虽然实力也算不错,但是连纪灵都比不上,更不要说曹操手下的那群猛将了。
目光从曹操身上移开,袁耀开始扫视这帐内诸侯,首先就是兵马数量上不必袁术少的袁绍,而这个时候袁绍也正在和袁术说话,不过听着这两兄弟之间的冷嘲热讽,袁耀不得感慨这袁绍和袁术虽然是兄弟,但是关系真心不好。
其实袁绍和袁术的关系要是好点的话,这天下恐怕就是袁家了,袁绍和袁术巅峰时期那可以说是占据了天下小半地域,而且都是兵精粮足,实力强大,如果袁绍和袁术当时能够联手,天下必然无人可挡。
不过只可惜袁绍看不惯袁术,袁术也看不起袁绍。
袁绍之后,袁耀的目光又是落在了孙坚、马腾、公孙瓒等诸侯身上,而当看到公孙瓒身后的三道人影的时候,袁耀又是一惊,之后嘴角逐渐上拉出一丝弧度。
一人双耳垂肩膀,双手长可过膝;一人身高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桃园刘关张。
袁术的目光再度从大帐内的诸多诸侯身上扫过,又看了看袁术,心中一叹。
原本袁耀的想法是看一看能不能带着袁术去投奔一路未来能够成功的诸侯,但是在来酸枣的路上袁耀却是发现以袁术的性格和身份,无论是投靠哪一路诸侯都是不成。
而袁耀对袁术这个便宜老爸感官也不错,自然不可能看着袁术走上必死的一条路,所以袁耀的选择也只有一个了。
不管袁术,袁术日后必死无疑,但是如果要让袁术摆脱命运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了。
(本章完)
………………………………
第6章 盟主之争
十八路诸侯在大帐之中互相吹捧了一番,最后河内太守王匡举杯四敬,道:“诸位,我等齐聚在此皆是为了讨伐董贼,但是我等结盟,不可无有盟主,现在当务之急是应该选出一位盟主。”
王匡此言一出,当即得到了陶谦、孔融等人的赞同,而这个时候坐在袁术对面的袁绍轻轻动了一下手中的酒樽,道:“那王太守以为以何人为盟主最好?还是王太守想要这个盟主之位?”
王匡本来想说出曹操的名字,但是看着袁绍不定的面色,又是迟疑了,改口道:“联军盟主必是德才兼备之辈,我王匡自问比不上诸位,这盟主之位我岂能坐?”
看着王匡坐下,袁绍是冷笑一声。
不过王匡虽然偃旗息鼓了,另外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