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武耀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武耀山河-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瑜进来的时候正好是看到孙策在认真的翻阅江东各地送上来的情报,看着和之前自己认识的孙策完全不同的形象,周瑜是叹了一口气。

    “伯符。”

    “公瑾,你来了。”

    看到周瑜在自己面前坐下,孙策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将自己面前的卷宗推开,看着周瑜,问道:“公瑾,你这次有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好消息?”

    周瑜闻言却是摇了摇头,对孙策道:“恐怕要让伯符你失望了。”

    “怎么说?”

    “根据我的调查,陆家、顾家、虞家和魏家这江东势力最大,关系最为盘综复杂的家族近日都与袁术有过接触,不过这四家最后做出怎样的决定我也是不知。”

    孙策闻言也是眉头紧锁,不管怎么说,这都不算是一个好消息。江东之地由于地势影响的原因,导致陆、顾、虞、魏四大家族在这一片地区拥有着旁人难以想象的力量,而且当年孙坚为了迅速坐稳江东之主的位置,得到了这四大世家的支持,后面也对四大世家进行了一定的回报,更加是助长了这四大世家的力量和气焰。

    不久之前,在吴景、朱治、程普、祖茂几人要将孙策推到江东之主的位置上的时候,孙策敏锐的察觉到了江东四大世家的态度有些问题,之后在坐上了江东新主的位置后,孙策果断让周瑜去调查这件事情,因为现在孙策最信任的人也就是周瑜了。

    吴景、朱治、程普、祖茂等孙坚的老部下虽然也对孙策忠心耿耿,但是毕竟现在还不算是孙策的人,最关键的是对于江东四大世家这些在江东盘踞已久的势力,吴景等人恐怕有些难以应付,还是交给周瑜比较稳妥。

    孙策此刻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冷冷说道:“公瑾,那依你之见,这陆、顾、虞、魏四家哪家可信,哪家已经背叛了我孙家?”

    周瑜看着孙策,片刻之后说道:“四家之中,陆家老太爷陆康最近几年身体都不太好,是陆儁掌权,陆儁此人颇为平庸,这个时候恐怕不会背叛我们,因为陆家就算投靠了袁术也难以得到重用,所以陆家应该不用担心;顾家和虞家,顾雍和虞翻两个都是聪明人,就算与袁术有着交易,在现在的情况下也不会贸然站出来反对我们,这两家都可以暂时不管;唯一的问题就是魏家,根据上次魏腾的反应来看,恐怕魏家已经是做出了选择,不然那个时候魏腾不会如此,所以这个魏家必须想办法解决。”

    孙策道:“我就知道是魏腾这个老狐狸!如果不是这次袁术突然撤兵了,恐怕魏腾这家伙这个时候应该向我发难了吧。对了,公瑾,可探查清楚袁术这次为什么会突然撤兵,还有,袁术撤走之后是何人留守丹阳,我们有没有机会把丹阳给拿回来?”

    周瑜道:“据说是豫州出了问题导致袁术撤兵的,好像是吕布被曹操在兖州击败,似乎是会流窜到豫州,袁术不放心后方,才会撤兵。不过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如果没有这档子事,袁术继续攻打江东的话我们是很难守住的。”

    孙策点点头,表示自己认可了周瑜的话,然后继续问道:“那丹阳现在情况怎么样?”

    “丹阳现在是许定留守,不过我估计许定应该只是暂管,真正的留守者另有其人,许定一人是守不住丹阳的。”

    听到是许定留守丹阳,孙策眼中闪过一丝凌厉光泽,道:“公瑾,你说若是这个时候我们出兵攻打丹阳,能否将丹阳给拿回来?”

    周瑜摇了摇头,道:“伯符,这个时候不是出击的好时机。丹阳有许定据城而守,而且袁术虽然撤走了,但是袁耀还在柴桑之外,没有退兵的迹象,而且最近山越也有些动荡。最关键的是四大世家与我们很难是一条心,后方不稳,贸然出击恐怕只会引爆这些后患。”

    “山越?”孙策脸上杀意沸腾,道:“这些家伙难道还没有死够,居然敢在这个时候作乱。”

    周瑜轻声道:“不是他们不怕,而是有人给了他们信心。”

    “嗯?”

    “根据情报,有一支五溪蛮部队已经进入了扬州,而且和山越也有着接触。五溪蛮如今已经被袁耀引出十万大山,在武陵教化,恐怕这进入扬州的五溪蛮人也是袁耀授意的。”

    “该死!”

    孙策一拳怒敲自己面前的桌案,而后道:“公瑾,那你觉得我接下来要怎么办?”

    江东现在的局势说是一团乱麻也不为过,孙策本想率兵火速出击,解决丹阳的问题,然后趁着大胜之势横扫江东,稳定江东局势,但是现在听了周瑜的分析,孙策也有些不敢妄动了。

    周瑜此刻一双眸子之中闪烁着智慧的光泽,道:“伯符,攘外必先安内,后方不稳,就算出击了也会无疾而终。现在,最重要的是两件事,第一是得到江东世家的支持,至少也要让他们在这个时候不敢作乱;第二,把山越和五溪蛮的问题解决,不然若是在我们出击丹阳的时候他们袭击我们后方,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

    “公瑾,那你来说一说具体要怎么做,你说,我做便是!”百;镀;一;下;“;三国之武耀山河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475章 孙家仲谋

    孙策对周瑜的信任那是常人难以比拟的,也正因为这份信任,周瑜才会为了孙策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只为了能够帮助孙策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霸业。

    说实话,对于孙坚周瑜是没有多少感情的,因为周瑜一直以来效命的都是孙策而非孙坚。这次孙坚战死丹阳其实周瑜心底还是有着那么一丝丝的窃喜的。

    只有孙坚死了,孙策才能执掌大权,立足于天下。孙坚不死,孙策就只可能被一直压着,难以大展拳脚。

    当然,这些话周瑜是不会说出来的。不过现在的局面在周瑜看来对孙策也算是一件好事,只要孙策能够撑过这一关,那就可以困龙升天,猛虎归山。

    “山越和五溪蛮的事情好解决,只要派一名将领率兵南下,即使不能击败山越和五溪蛮,也足以保证他们难以掀起什么大问题了。至于江东四大世家嘛,伯符,我建议你先去陆家拜访一下陆老爷子。”

    “陆家?”孙策眼中有着疑惑显现。

    周瑜道:“没错,就是陆家,虽然按道理来说陆家是很有可能站在我们这一边的,但是还是需要确认一下为好。只要能够得到陆家的支持,顾家和虞家也不会和我们翻脸,到时候哪怕魏腾有着二心,也难以翻起太大的风浪起来。”

    “魏腾。”孙策冷冷说道:“公瑾,你说如果我们现在去把魏家给平了,局势会不会好一点?”

    周瑜看着孙策,摇了摇头,道:“伯符,你不要乱来,魏家盘踞江东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势力复杂,如今的江东不知道有多少人跟魏家有着牵连,这个时候如果以武力对付魏家,魏家肯定是逃不了的,但是事后的影响你想过没有?”

    孙策看着周瑜,这反应也让周瑜明白孙策根本没有想过事后的影响会有多大,或者说孙策还没有想到这一步,他现在想的只是把魏家给平了,扫除反对他的势力。

    周瑜道:“伯符,现在就算我们知道魏腾和袁术有着联系,但是我们没有证据,这个时候出手恐怕会引起江东世家的恐慌。伯符你也知道我们要治理江东,离不开这些世家的支持。一旦我们平了魏家,这些世家不可能再支持我们,到时候那就是坏的不能再坏的事情了。而且只要我们出手对付魏家,你觉得陆家、顾家和虞家会怎么想?”

    孙策也并非是无脑之人,只是在政治斗争上却是不如周瑜敏锐,对江东的局势也不如周瑜了解。

    孙策想了想之后,还是放弃直接率兵平了魏家的想法,对周瑜说道:“这样,公瑾,陆家我就不去了,你去就行了,这个时候我若是出面恐怕不太合适。你拜访完陆家之后最好也走一趟顾家、虞家和魏家。”

    周瑜想了想之后,觉得孙策说的也很有道理,便是答应了下来。

    而在孙策周瑜二人走出屋子,走到庭院中的时候,正好是迎面看到了一名身穿孝服的少年,和常人不同,这少年生有一双碧色眸子。

    “仲谋!”

    看着这碧眼少年,孙策不知为何,感觉自己的心情也是沉重了几分。

    “大哥,公瑾大哥!”

    孙权虽然年幼,但是也是一个知礼之人,朝着孙策和周瑜二人恭敬行礼。

    “大哥,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公瑾要去办点事,我送送他,仲谋,母亲和姨娘怎么样了?”

    孙坚身死之后,最伤心的并非孙策孙权等几个孙坚子嗣,而是吴婉和吴娴这姐妹二人,她们与孙坚相濡以沫多年,彼此之间感情最为深厚,这孙坚一死,对于他们来说就和天塌了差不多。

    而这段时间孙策又是忙着江东之事,所以只能让孙权和孙翊、孙匡几人陪在吴婉吴娴身边,避免出事。

    孙权道:“母亲和姨娘这几日已经好多了,就是身体有些虚弱。”

    周瑜此时看着孙策和孙权,而后道:“伯符,你与仲谋多说说话,我就先走了。”

    孙策点点头,而周瑜走后,孙权看着孙策,问道:“大兄,江东最近的局势不太好是不是?”

    孙策看着自己的弟弟,似乎是第一次见到自己的这个亲弟弟一般,而后说道:“仲谋,这种事情不要乱说,袁术已经退兵,江东已经没有了外患,形势固然算不上好,但是也不差。”

    “没有外患,可是有内忧啊!”

    听着孙权的小声嘀咕,孙策长叹一声,自己的这个弟弟自幼聪慧,但是说实话孙策并不希望让孙权接触太多的事务,他是孙家的长子,是孙权的大哥,有些事情就应该他这个大哥来做,还轮不到孙权等人操心。

    孙策能够得到霸王枪的认可,不仅仅是因为对于外敌时候的霸气,更是因为孙策骨子里面的霸道性格。

    “仲谋,这些事情你不用担心,父亲走了,你要好好的陪着母亲,你放心,这天塌下来也有大哥我为你们撑着。”

    说完这句话,孙策就走了,但是走的时候孙策已经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又重了几分。

    孙权看着孙策离去的身影,也知道孙策不想让自己管这些事情。若是孙权是一个寻常少年,有了孙策的话,倒也不会操心这些事情,可是孙权不是,自幼聪慧的孙权也能够看出如今江东并不稳定的局势。而身为孙家次子,孙权不愿意让自己的大哥把这所有的责任都扛在肩膀上,他也希望自己能够为孙策分忧。

    “大哥,你放心吧,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孙权了。”

    拐过一个庭院之后,孙权将自己的一名亲随叫到面前,吩咐道:“去安排一下,我要和东方姑娘见一次面。”

    那名亲随离开之后,孙权的目光看向天穹,碧色眸子闪烁着奇异的光泽。

    碧海琉璃宫东方语吗?就让我看看你们这些隐世宗门到底想要做些什么把,居然不找我大哥,而是找上了我,你们究竟想要干什么?百;镀;一;下;“;三国之武耀山河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476章 鹿门书院

    鹿门山书院位于荆州襄阳城外的鹿门山之中,是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三名士林大儒所建立的。

    由于北方连年战乱,导致了大量的士子南下荆楚等地避难,而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人便是在鹿门山开坛讲学,之后便是形成了鹿门山书院,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越来越多的北方士子南下荆州,使得鹿门山书院也成为了能够与豫州的颍川书院比拟的一大书院。是天下士子心目中的圣地。

    此时的鹿门山山道之上,一行数人骑着妖马缓缓而行,为首之人是一名稚气未消的青年,看相貌应该还不到二十,但是一双眸子之中似乎有着看尽世间万物的沧桑。

    此时驾驭妖马行走在鹿门山的山道之上,青年身旁的一名二旬出头的文士突然对青年说道:“公子,前面不远就是鹿门山书院了。”

    “嗯,知道了。”青年闻言微微点头。

    这青年正是刚刚从江夏撤兵回到襄阳的袁耀,而那名文士便是如今袁耀身边的第一谋士李业李世安。

    接到袁术的命令之后,袁耀一面让黄忠立即从江夏赶往丹阳,而且为了能够节省时间,袁耀选择让黄忠从江夏直接进入扬州,前往丹阳。虽然这样有可能会被江东军发现,但是以黄忠的实力,即使被发现也无人能够拿他如何。

    如今的江东一方,能够与黄忠交手的只有周泰一人,其他的即便是周瑜孙策也差上一筹,而且即使是周泰拦住了黄忠,也无法阻止黄忠赶往丹阳。因此,在确定了袁术的命令正确无误之后,黄忠便是从江夏离开,前往丹阳了。

    黄忠离去之后,袁耀也是撤兵了,留下文聘率领一部分兵马镇守江夏。

    江夏地势险要,无论是从荆州进攻扬州还是从扬州进攻荆州,都绕不开江夏,袁耀好不容易从孙策周瑜手中夺回了江夏,自然不会让江夏再被夺走。所以袁耀离开前就安排文聘镇守江夏。

    文聘有着凝罡境的修为,又精通水战,本身也是荆州人,更是在原先的荆州之主刘表手下效力多时,如今镇守荆州倒也没有问题。即便不是江东军的对手,以文聘的能力也能够支撑一二,到时候足以为袁术一方赢得反应的时间。

    留下文聘镇守江夏,袁耀便是带着其余人返回了襄阳,本来按道理在返回襄阳之后袁耀应该立刻返回豫州的,但是袁耀不知为何没有选择立即返回豫州,而是在襄阳滞留了数日,现在又是叫上李业、廖化、周仓、裴元绍等人一同前往襄阳城外的鹿门山书院。

    李业有种感觉,袁耀一直让自己滞留在荆州绝对是有目的,只不过李业跟在袁耀身边的时日毕竟不长,也不是袁耀肚子里的蛔虫,并不清楚袁耀这次为什么要一直滞留在荆州,不肯离去。

    “世安,鹿门山书院有三尊大儒,分别是黄承彦、庞德公和司马徽三位,你对这三位可熟悉?”

    袁耀的话打断了李业的思绪,将李业给拉回现实世界当中。

    思量了片刻,在心中整合了一下自己所知的情况,李业说道:“主公,鹿门山书院的三尊大儒皆是世家中人,其中黄承彦和庞德公两位分别是荆州四大世家中的黄家和庞家,而且据说如今这两位有着接任黄家和庞家家主的意思。至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则是出身河内司马家。”

    “哦,黄承彦和庞德公有意出任黄家和庞家的家主之位?”

    李业点头,道:“有着这样的风声传出,但是究竟是事实还是障眼法还未可知,庞德公还好说,黄承彦嘛,黄家之前的家主是黄祖,而黄祖在担任黄家家主期间,对于黄承彦也是几番打压,所以这消息未必是真的。”

    “黄承彦,黄祖。”

    袁耀心中默念这两个名字,最后微微一笑,道:“黄家倒是不错,文有黄承彦,武有黄祖,虽然不是一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