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武耀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武耀山河-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如果不是没有绝对的把握解决吕布,无论是袁术还是袁耀都会对吕布下手,这么一个不属于自己的高级战力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也不是一件好事。

    袁耀知道,吕布迟早会叛变另转他处的,但是袁耀也知道,以吕布的性格,在当今的天下是没有机会问鼎那个位置的,哪怕他有着天下无双的战力也是一样。而当日后的吕布在与天下诸侯的争锋之中不断碰壁的时候,就是收服吕布最好的时候,那时候如果能够将吕布收服,必然能够让吕布失去为人主的雄心,只剩下征战沙场的武将之心。

    不过,现在这件事对于袁耀而言还有些早了,现在的袁耀还没有能够资格去谈论收服吕布的事情。


………………………………

第270章 交给黄猗的任务

    袁术筑起在平舆城内筑起黄金台,招揽贤才,枣祗、牛金、贾逵、高苍等一尊尊人杰先后从四面八方踏入了平舆城中,入了袁术麾下。

    当天下各大诸侯探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纷纷震动,有心效仿袁术,但是都无法做到袁术一样的效果。袁绍、公孙瓒、刘备、刘虞四方诸侯在幽州、冀州、青州等地纠缠不休,此时都是没有精力来做这招贤之事,而且能够和袁术一样拿出千两黄金的诸侯也没有多少。

    江东孙坚,虽然有心,也勉强有实力,但是江东之地偏安一隅,虽然有着长江天险保住江东之地,但是这一天险也是让江东失去了夺取天下的那一股契机,只能是偏安一方,难以虎视天下,少有人会选择江东。

    兖州曹操,现在在忙着对付黑山黄巾,在曹操的谋算之中,黑山黄巾要不了多久就会被他给征服,这个时候想办法收服黑山黄巾对于曹操而言才是最重要的。

    而对于袁术这样的行为,刘虞、刘表、刘焉、刘备等一众刘姓诸侯都是纷纷表示了反对,甚至轻动了不少大儒。只可惜在袁耀的先行一步算计之下,又有祢衡出手,这些舆论都无法在对袁术造成影响。

    在这样的一个时间段,袁术的一座黄金台可以说是吸引了不少天下无主之才的目光,让不少原本有着目标的人才都是将目光望向了平舆城,望向了袁术。

    袁术用一座黄金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而枣祗、贾逵、高苍等人便是前车之鉴,成功登上了那黄金台,拿到了千两黄金,同时也受到了袁术的重用,枣祗和贾逵被袁术重用,一郡太守的位置在前面等着他们,而高苍更是一步登天,成为了袁术麾下屈指可数的校尉之一。

    有着这么些活生生的例子在前,天下十三州不知有多少人杰都是望着平舆而去,期望自己可以登上黄金台,拿走那黄金台上的千两黄金,并且得到袁术的重用。而去就算无法拿走千两黄金,只要在黄金台上表现出色,也可以得到袁术的重用。

    而大量的人杰往平舆而来,准备登黄金台的时候,袁耀也是找上了黄猗。

    黄猗是袁耀的姐夫,和袁音之间夫妻关系极好,而且黄猗的修炼天赋也是极为的出色,是千木门这一代最为出色的弟子,如今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修为已经达到了灵识中期,而且以黄猗如今的年纪,将来修为突破到虚魂境也是很有可能的。

    亲疏有别,如果袁耀面前有着两个人,一个是黄猗,另外一个是能力和黄猗一样但是和袁耀没有半点关系的人,要袁耀从中选择一人的话,袁耀的选择肯定是黄猗,因为黄猗不仅仅是有能力,他是袁耀姐夫的身份也是能够让袁耀对他放心。

    这一日,黄猗原本是在处理一些训练杂务,但是却被袁耀给找上了,看着在书房之中处理大量杂务的黄猗,袁耀笑着说道:“姐夫,看来你最近日子过得不错呀。”

    黄猗没好气的看了袁耀一眼,道:“如果不是你什么事情都不想管,我何至于累成这样?”

    也得亏黄猗是袁耀的姐夫,才能是用这种语气和袁耀说话,换成是其他人,谁敢用这种语气和袁耀说话,而且袁耀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袁耀虽然在袁术麾下居着校尉一职,麾下更是有着三千嫡系精锐兵马,但是袁耀也只是总抓事务,对于一些杂务是从来不管的,全部交给了黄猗、魏延等人去处理。对于袁耀而言,这些小事情如果都要他去处理,那么即使有一百个袁耀也是不够的。

    “姐夫,得了,就不要跟我抱怨这些东西,我看你是乐在其中的很。”袁耀笑着打趣黄猗。

    黄猗闻言一顿,之后道:“怎么,什么风把我们的袁公子给吹到我这里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说实话,黄猗能够以而是出头的年纪处理他如今的政务,和他袁术女婿的身份是分不开的,若是换成其他人,袁耀又岂会放心将自己麾下三千精锐的一切文书政务全部交给他处理,这完全是大权在握。

    袁耀道:“自然是有事情,我有事情想要让姐夫你去做。”

    黄猗摆手道:“得了,我知道你又想让我去干苦力,我可不上你的当。”

    袁耀此刻从怀中取出一份布帛,扔在黄猗面前的桌案之上,而后道:“事情确实是一件苦差事,但是我向姐夫你保证,这件事如果做成了,绝对会让姐夫你名垂青史,千年之后,人们说不定不会记得我袁耀,但是一定会记得你黄猗。”

    听到袁耀话语是如此沉重,黄猗也是面色一肃,黄猗对袁耀极为了解,知道袁耀不是一个会信口开河的人,但是究竟是什么事情会让袁耀夸下这样的海口,要知道即使是现在天下实力最强大的一众诸侯以及那些名扬士林的一干大儒,也不敢夸下如此海口。

    黄猗第一个反应是袁耀在开玩笑,但是出于对袁耀的信任,黄猗还是将袁耀丢到他面前桌案上的布帛展开,看向了布帛上面所书写的内容。

    等到看完之后,黄猗面露震惊之色,究竟不能平静。

    袁耀对黄猗的反应早有预料,在黄猗看完之后,便是说道:“姐夫,这上面是我对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一些想法,我可以向你保证,这路是一定没错的,只要走下去,就一定会成功,而这件事我想让你来做。”

    黄猗此刻将那张布帛盖好,看向袁耀,问道:“这件事你为什么要交给我?”

    黄猗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做到了布帛上面所说的事情,那么刚刚袁耀所说的名垂青史完全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自己能够改良造纸术,让造出来的纸更加的坚固耐用和细腻,同时研发出高效率的印刷术,什么名留青史不过是小事一桩。

    可是这样的事情袁耀为什么要让自己去做?


………………………………

第271章 南下襄阳

    黄猗有些狐疑的目光看向了袁耀,虽然他娶了袁音,所以和袁耀的关系也算是亲近,但是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这样的事情如果真的被完成了的话,那拥有这件功劳的人青史留名并不在话下。黄猗可以肯定,如果自己真的完成了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任务,那千年之后自己的名字必然被世人所铭记。

    或许是注意到了黄猗的目光,袁耀轻声道:“姐夫,这两样东西虽好,但是也只是对普通人拥有而已,对于真正的顶级强者而言,这两样东西却是没有太大的助力,而且我也不需要这种东西来为我助力,我有着自己的追求。而且你是我姐夫,这样的好事情不让你去做别人去做我又怎能放心?”

    造纸术和印刷术虽然不错,但是对于这一世界的顶级强者而言,他们是基本用不上这些东西的,因为质量问题。像袁耀修炼九转元功之时,记载九转元功的并非是什么纸张,而是一枚玉简,虽然想要将一些信息铭记在玉简之中当世之间并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但是即使做不到的人传递信息也会蔡邕一些妖兽的皮毛或者精心纺织出来的丝帛,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些东西作为信息的载体,质量足够好。

    黄猗闻言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将袁耀交给自己的东西收好,目光平静,但是心中却是早已掀起万丈波澜。

    在黄猗看来,袁耀说是要去追求力量上的极致,所以将这样的功劳让给自己完全只是说辞而已,但是袁耀既然能够将这样一件足以名留青史的事情交给自己去做,也足以让黄猗心中不再平静。

    今日之恩,此生难报,但是,就让我用一生来报答吧!

    在袁耀不知道的情况之下,黄猗已经在心中暗暗做出了决定。

    袁耀看到黄猗收好了东西,也是一笑,而后说道:“姐夫,这件事你抓紧一点,越早搞出来越好,我有大用。”

    “嗯!放心吧,我会全力而为的。”

    得到了黄猗的肯定回答,袁耀方才是离开,而黄猗看着袁耀离开的身影,平静的眸光好似即将爆发的火山一般,充满着汹涌澎湃的冲天火焰。

    袁耀离开黄猗居处,便是望着后将军府而去,现在袁耀有一件事情要去找袁术商量一下。让黄猗负责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袁耀也是为了未来考虑。

    这次袁术在平舆城内修筑黄金台本来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上一座黄金台是谁修筑的,那是燕昭王,这袁术公然在平舆城内修筑黄金台,其心可诛。

    本来是一件可以在士林之中引发轰然大波的事情,但是袁耀利用祢衡的影响力,将这件事情的负面影响给最大限度的压了下来。本来这件事一出绝对是可以让袁术的名声变臭的,但是在袁耀的运作之下,袁术预想中的糟糕情况并没有发生。

    当初袁术愿意修筑黄金台是因为修筑黄金台利大于弊,但是现在利益仍旧甚至被放大了不少,但是造成的弊端大大减小,自然是让袁术满意不已。而这件事也让袁耀看到了控制舆论的重要性。

    只要手里能够掌握足够的宣传手段,以这个时代人们的文化水平,完全可以操控民心,这样的诱惑让袁耀是期望不已。而袁耀所能想到的控制舆论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后世出现的报纸了,可是要想弄出报纸,造纸术和印刷术必须弄出来或者说是改进,因此袁耀便是将这件事交给了黄猗。

    一来黄猗是袁耀的姐夫,可以信任;二来袁耀对黄猗的为人也是有所了解,黄猗的人品是有保证的;三来袁耀也希望借这件事让黄猗在士林之上声名鹊起,作为自己日后在士林之中的代言人。

    不过虽然袁耀给了黄猗一些关于自己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想法,但是毕竟是想法而已,哪怕有袁耀为黄猗指明了道路,黄猗要将这件事做成功也不容易,好在袁耀不急,他今年不过十六岁,天下形势虽然有了不少改变,但是没有超出袁耀的预料,所以袁耀等得起。

    进入后将军府,袁耀让守在袁术书房外的亲卫通报了一声,便踏进了袁术的书房之中。

    “父亲!”袁耀对袁术恭敬行礼,而此时袁术也是看向了袁耀,问道:“耀儿,有什么事情吗?”

    袁耀道:“父亲,孩儿想要向父亲请命率领本部兵马南下襄阳历练一番。”

    袁术当初让潘凤和荀衍留守襄阳城,俞涉、夏侯兰和杨弘在南阳与潘凤、荀衍二人互相照应,而袁术虽然和刘表暂时宣布停战了,但是虽然大战不多,但是小规模的战役不断,袁耀便是看上了这一点,想要带着自己麾下的三千本部精锐南下去襄阳城。

    袁术考虑了一番,摇了摇头,道:“耀儿,襄阳城并不安全,你还是留在平舆吧,而且你如今还年幼,这些事情可以以后再说。”

    “父亲!”袁耀有些急了。说道:“甘罗十二为相,霍去病十七封侯,孩儿今年已经十六了,当效仿先人,征战沙场,立不世之功。”

    看着袁耀身上散发出的青春朝气,袁术笑了,道:“好,不愧是我袁术的儿子,就应该这样,不过襄阳城也不是什么安稳之地,这样,去允许你手下的三千人再增兵两千,有五千人的编制,募兵结束之后你再南下。”

    “孩儿多谢父亲。”袁耀闻言是面露喜色。

    袁术道:“下去吧。”

    “孩儿遵命!”

    袁耀离开之后,袁术面色一变,轻声说道:“去把戚寄和秦翊二人叫来。”

    “诺!”

    袁术旁边虽然空无一人,但是却有一道声音响起。

    袁术明白以袁耀的天资和性格,把他束缚在一个地方并非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就算袁耀要出去历练,袁术也必须要保证袁耀的安全。他只有袁耀这么一个独子,自然是不希望袁耀出什么问题。


………………………………

第272章 抵达襄阳城

    初平四年六月初,新招募了两千士卒并且进行了初步训练的袁耀带着麾下的五千将士从平舆城出发,踏上了南下襄阳的路途。

    而在袁耀离开平舆之前,又有三人踏入了平舆,登上了黄金台,取得黄金千两,并且得到了袁术的重用。而这三人分别是赵俨赵伯然、杜袭杜子绪和繁钦繁休伯。这三人在原本的轨迹之中都是曹操手下的重臣,但是这一世,由于袁术稳稳的占据了南阳和豫州,导致声望大涨,又有了这一次在平舆城内修筑黄金台的事情,让赵俨、杜袭和繁钦投入了袁术麾下,并且因为成功登上了黄金台,取得了黄金千两,受到了袁术的重用。

    赵俨、杜袭、繁钦三人也确实不错,在原本的轨迹之中,初平四年的时候袁术在曹操和刘表的夹击之下大败,失去南阳,败走寿春,驱逐了陈,占据淮南一带,而曹操的气势也是随之大涨,而数年之后,杜袭、繁钦、赵俨、荀攸等人都是投入了曹操麾下,成为了曹操的政务骨干。在颍川,有着四大名士之说,值得就是陈群、辛毗、赵俨、杜袭四人,如今陈群投入了曹操麾下,比之原本的历史轨迹要早上数年,而辛毗也是在袁绍麾下,至于赵俨和杜袭,则是登黄金台,入了袁术麾下。

    袁术给了袁耀五千人的编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基本都不会变化了,不过五千人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手下变成了五千人,袁耀也是多了两名军司马的位置,于是除去原来的魏延、周仓、廖化三名军司马之外,袁耀麾下又多了两名军司马,一人是和周仓同时投靠袁耀的裴元绍,还有一人便是去年袁耀收服的霍笃。至于霍峻,年纪太小,被袁耀安排在霍笃手下担任军侯。

    袁耀率兵五千从平舆出发,先到南阳,再到襄阳,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是因为袁耀一路上并没有怎么着急赶路,而是保持正常的行军速度,在抵达宛城的时候还休息了一下,才会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抵达襄阳城。

    在潘凤和荀衍二人的迎接之下踏入襄阳城,袁耀望着这座荆州第一城,面露赞叹之色,去年袁术让潘凤和荀衍二人留守襄阳城,给了潘凤和荀衍二人留下了两万人,允许潘凤和荀衍招募到三万人,后来初平四年来到之后,袁术又让潘凤和荀衍在襄阳继续招募两万人,让襄阳城内的兵力达到了五万人之多,让襄阳城可以称得上是固若金汤。

    虽然这五万镇守襄阳的袁术军之中有着大半都是新兵,但是用来守城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有着以向朗所在的向家为首的襄阳一众世家的支持,又有出身颍川荀氏的荀衍居中调节,让襄阳城已经是稳定了下来。

    袁耀率兵五千踏入了襄阳城,也没有做什么不必要的事情,在休息了一夜之后,便是找上了潘凤和荀衍。

    潘凤和荀衍二人如今是联手掌控襄阳城的军政大权,但是对于袁耀还是不敢太过怠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