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气盖千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气盖千军- 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粒沙上印刻着一枚枚的文字,这些文字上流动着一道道的光芒,这些光芒赫然便是时光。

    而在这一粒沙砾太阳的周围,则是一道道的空间之力。

    若非是宇符之种的力量将这一粒蕴含有宙之书的时之沙留住的话,恐怕这一粒时之沙已经消失在了这里。

    “嘶!竟又用了十二个时辰!这里不能在待了,要快一些离去!”

    李巴山不由吸了口冷气,也没有去翻开宙之书,转身离开了第七层,沿着原路一路返回,在来到第一层的时候,他手中的玉符已经被他调回了原来的权限。

    啪嗒!

    “咦?这家伙竟喝醉了!真是天助我也!”

    李巴山刚刚走出了门口,看了眼正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的少年,顿时大喜,赶忙朝着远处行去。

    他刚刚走后,那躺在地上的少年搓悠着眼睛刚刚醒来,抬头看了眼前方远去的李巴山,扭头扫视了眼周围,喃喃自语的说道:“这一次只睡了十二个时辰吗?也好!省的耽误了明天的大会!”

    嗡!

    他这话刚刚落下,从远处飞来了一个童子。

    这童子来到藏经阁的门前,对着少年拱手一抱,客气的说道:“师祖!老祖让我告诉你,今天的道法会你耽搁了也就算了!下一次要是在喝酒误事,可就要派人来打你板子了!”
………………………………

第五百三十七章 飞廉殿内

    春去夏至,热风西来,烈日悬空,炙热的阳光、闷热的风悄然袭来,吹的人心头一片燥热。

    云州天赐谷,一队队黑甲骑兵阵列整齐,正齐步朝着谷内行去。

    骑兵后面是一队华贵车马,车马是龙驹为骑,金麟飞车,车周围有一队穿着黄金战甲的骑兵在缓步行走。

    车上正慵懒的躺着一人,这人身材奇伟,相貌中正,国字脸上有着一撇八字胡,紫金龙袍上绣着的是五爪金龙腾云驾雾,头上带着紫金龙冠,垂帘上的珠子散发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远远的看去,好似这车马上坐着一只真龙!

    此人正是大秦帝国当代大帝子婴,他在位一百六十七年,虽无什么显赫的功绩,但官员廉明,多是为国为民的之辈,倒是不曾出现过什么大奸大恶的奸诈巨官。

    今日亲临天赐谷,乃是为了挑选帝国储君,为他的儿子们加油鼓气来了。

    跟在车马后面的是,一队队王爷的车队,这排列的顺序却并非是按照职能的高低,也并非是按照修为的高下,而是出生的顺序,其中不乏帝国公主。

    当然,秦帝国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女帝在位的例子,只不过女帝在位限制颇多,倒是少有皇室女子参与进来。

    然这一代子婴的子孙足足有数千人之多,其中不乏惊才绝绝之辈,其中以二皇子廉王、七十二皇子乐陵为最,然后又有第一百三十一公主青灵、第一千八百皇子赵柯、第二千零三公主寒雪为代表,领众皇子、公主之牛耳。

    不过,能够加入到储君序列中来的,都是皇子中的顶尖之人,多是朝廷大臣举荐,亦或是子婴大帝亲自考核挑选的人。

    这一次,死亡战场开启,来参加储君争夺战的足足有三百六十五位皇子和公子。

    当然,此数可不是随便来的,而是自古就有规矩,不管大帝的子嗣多少,都需要凑足三百六十五周天之数来进行储君之战,象征着大秦帝国周天不朽,万年长存。

    这三百六十五人中,其中主脉有一百零八人,剩下的人都是从皇室各个支脉之中挑选。

    故而,哪怕是当今大帝如何权势滔天,想要将自己的子嗣立为下一代大帝,也需要看机缘,看子嗣的能力,要不然下一任大帝可能就要换成支系、旁系的子孙来担当。

    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过的事情。

    向秦第七世大帝就是支系子弟逆天而起,最终坐上了皇位的例子。

    “太可恶了!竟将咱们安排在了最后面的位置,这内监大总管可真是狗蛋包天,在大帝面前都敢如此的胡来!”

    这时,在车队的最后面,距离子婴的车马足足有数十里之外的地方,一辆普通的马车正在吱扭吱扭的行着,车外一匹枣红色麟马上的一太监正愤愤的说着。

    这个车队的人很少,仅有二十多人,且这二十多人穿着不同,气息也都高低不同,和其他车队的陪同看起来大相径庭,似乎这些人都是因为车上的一人,而杂糅在一起的。

    在车队的后面是一队红甲红盔,手持三米长矛的长矛大军,大军浩荡紧跟着车队,一眼望不到尽头。

    车上做着的一个锦袍皇子无趣的看着外面,灵动的眼睛四处转着,在听了这太监的抱怨之后,噗的一下子笑了起来:“小丸子!你就不怕被人将这话听取了,在打你六十大板!”

    “那感情好!小奴从小被打到大,这屁股和后背都已经练的跟法器似得,内司的板子除非换上大刀,要想要打疼小奴,可非得让内司廷尉来打不可!不过,王爷,奴才就想不明白了,按照您的身份,明明是要排在前面的,为何甘愿到这后面来!”

    小丸子将头一昂,故作骄傲的说着,说到最后的时候,忽的和马车靠的更近了,小声的问了起来。

    车上的青年笑着说道:“这里多好,想如何就如何,还不用担心被父王瞧见!自在!前面的人可就麻烦多了,坐卧行走,都要有规矩,稍有不慎就会被前面的大臣看到,到时候谏议大臣指不定上前喝斥一番,那多没面子!要知道,那些谏议的大臣,自从得了父王的许可之后,可是将我们这些皇子盯的紧着呢!”

    “这倒也是!不过,如此的话,咱们可就要丢了面子,这脸丢大了!”

    小丸子一听连连点头,紧接着又是一愣,不由失声喊道。

    “丢脸就丢脸,反正又不丢命!到时候,本王只要在死亡战场上杀回来就可以了!功绩在手,谁敢说我没有面子,到时候恐怕有不少人要说本王低调呢!”

    青年笑的更加畅快,抬头看了眼前方车队一侧行来的战马,赶忙坐直的身体,一脸严肃的看向了前方。

    这时,正在车队后面跟着的十几匹麟马上,李巴山扭头看着一旁的徐英秀说道:“你这堂弟倒也有趣!”

    自从七天前,在和乐陵王见了一面之后,李巴山就决定要帮助乐陵王在死亡战场上夺得更多的攻击,也就加入了乐陵王的一方。

    他如此决定,也并非是仓促决定,一是因为徐英秀,二是因为他和这乐陵王又过一面之缘,三是通过一番交谈试探,他发现这乐陵王倒是一个值得结交的人,比那廉王要真诚多了,且心胸宽广,拥有帝皇之气。

    徐英秀笑了起来,摇头一叹:“乐陵这家伙心思重的很,别看他一副调皮欢快的样子,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是异常的孤独!……”

    能和乐陵王认识,也是徐英秀的一次偶然,当时她跟着爷爷入皇宫面见子婴,因有要事,她被留在了殿外等待。

    却不曾想,遇到了一个调皮的小顽童,这小孩竟凭借自己皇子的身份,命令禁宫守卫和他玩骑马打仗的游戏,且还故意站在议事殿的门前大声说话。

    徐英秀看不惯这小顽童如此调皮,就上前说教了几句,结果两人打了一架。

    就是这一架两人认识了,而且根据徐英秀从爷爷哪里知道的事情,她方才知道这小孩叫乐陵,是子婴大帝的儿子,母亲是一个侍女,在生下乐陵的第三年死在了内宫的争斗中。

    乐陵能够活下来,完全是子婴大帝觉得愧对子婴的母亲,对乐陵重点照顾的原因。

    而乐陵除却奶妈之外,身边认识的就只有几个太监了,这些人负责他的衣食住行,加之他居住的宫苑又远离内宫,故而他的兄弟姐妹们几乎一个都见不到。

    后来,他进入了皇族学府学习,见到了那些兄弟姐妹,却被人肆意辱骂,还被人刻意躲避,这就让他迫切的想要得到朋友。

    所以,他才会做出许多滑稽的事情,欲要以此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也因此,他每一次都会被先生告到大帝那里去。

    气的大帝关了他几天的紧闭,后来在一次测验中,乐陵表现出了不凡的天资,才被大帝重新重视起来。

    乐陵的遭遇和徐英秀十分的相近,唯一不同的是,徐英秀的父母早年尽死在了对抗异族邪神的战争中,她一直跟着爷爷生活在白云宫,宫内还有一些要好的朋友,却是少了皇宫中的冷漠。

    于是,两个孤独的人,就成了要好的朋友。

    “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只不过这种孤独有时候是自己希望的,又时候是自己不希望的!成为一国之帝,那就是孤独!甚至连朋友都不能拥有!乐陵自幼体会孤独,心理方面却健康的很,可见他之心性!只是我有一点不明白,廉王如此有权势,为何还要和乐陵过不去?我想凭借廉王的那些客卿,在这一次的死亡战场上拿的第一军功,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吧?”

    李巴山点了点头,紧接着随口问着。

    通过他的接触来看,乐陵王除却始终蒙受圣恩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大臣在支持他,也没有军方的力量在帮他。

    他能够加入到储君的序列中来,全都是因为子婴和他自己才分的原因。

    就是如此的一个王爷,又岂会被廉王当成是头号大敌呢?

    “因为他是我白云宫老祖宗的记名弟子,等他修成道境的时候,老祖宗就会召开收徒大会,正式收他为徒!而如今子婴大帝张口闭口都是乐陵如何,使得乐陵的名头和威望都压过了廉王一筹,又因为我和乐陵是好朋友,我又成了白云宫的掌教,是云州守护者的孙女……这种种原因,便是廉王出手的原因!”

    徐英秀倒是看的清清楚楚,也明白廉王为何要针对乐陵。

    李巴山听后也点了点头,他沉默了下来,看向了远处,只见尽头处的车队已经进入了天赐谷:“其中嫉妒羡慕的原因也更加的大吧!”

    呜!呜!呜!

    这时,天赐谷中号角长鸣,低沉的号角声传遍旷野,响彻天际,引动天地气息倒流,在天赐谷的上方凝聚出了一个巨大的光芒幻影。

    这幻影并非是当朝大帝子婴,而是大秦帝国的开国之主秦一世!

    那顶天立地的幻影,好似帝国的脊梁,撑起了整片天空,也让队伍中的所有人都肃然起敬,不管是此刻行走的,还是坐在马车上的诸位皇子和公主,甚至是仆役太监,都纷纷的对着那幻影执了一个军礼:“剑锋所向,斩荆披棘。”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廉王

    “剑锋所向,斩荆披棘!”

    李巴山默默的念着这一句话,对于那顶天立地的秦一世眼含敬意的按照大秦礼法,执礼注目。

    他很少敬佩人,但秦一世却是他来到云州之后,最敬佩的一个人。

    不是因为秦一世修为有多强,也不是因为秦一世有多少丰功伟绩。

    而是因为这个人的一件事情!

    这是李巴山从藏经阁第一层的帝传中读到了,上面说秦一世在二十岁的时候,还是一个凡人,家族居住的村子的被数千匪盗围攻。

    当时秦一族的族人都准备自杀!

    唯独秦一世带着家族中的还有战意的青年组成了一支骑兵,他们将自己的战甲用墨水涂成了黑色,趁着夜色和超人的视力,突袭杀入了匪盗的军队之中。

    区区百人的骑兵,且又都是没有怎么杀过人的青年,在这一夜杀的血流成河,十进十出,竟将当时恶名远扬的这一支匪盗军团斩杀了大半。

    原本他们杀出去后,是有机会逃出去的,但他们为了自己的族人,为了族地中的百姓,毅然又杀了回来。

    这一战一直杀到了天明,跟着秦一世在战场上的百人秦族弟子,死的最后只剩下了七人。

    可这七人在杀败了盗匪之后,仍旧策马追击,竟生生的追到了匪盗的大寨之中,几乎灭了整个匪盗的寨子。

    路上、寨中厮杀时,又累死了三人,最后活着离开匪盗大寨的就仅剩下了四人。

    秦一世也在这匪寨中得到了机缘,一举踏入修道路,也因这一次的威名,引得四面八方的豪绅来投,方才有了立足乱世,开创帝国的根基,后为了祭奠这一战中死去的兄弟,秦一世创建了秦族最精锐的黑甲骑兵团,此骑兵团中的人全都是大秦帝国贵胃子弟,而大秦帝国的贵胃子弟也都以加入黑甲骑兵团为荣耀。

    当时,秦一世立书时,自己这么说,那个时候他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只想着多杀一些匪盗,没有想过逃命,亦或是夺得匪盗机缘之类的问题。

    就是凭借那一口气,才让他们坚持了下来,获得了成功。

    看完之后,李巴山也将自己和秦一世比量过一番,暗道要是将自己放在那般的境地,他的做法是组织家族精锐力量,冲开一条口子逃离出去。

    或许他有可能会返回再战,或许他能击败盗匪,但绝对不会在自己人数仅剩下七个人,且还是满身伤痕疲倦的情况下,还追击吓破了胆的盗匪,甚至是灭了盗匪的营寨。

    这种事情,李巴山绝对不会去做!

    这也是李巴山敬佩秦一世的地方!

    也正如史书所言,秦一世以无畏立国,闯无上威名,连邪神都不敢招惹。

    这无畏二字秦一世当之无愧,旁人、哪怕是李巴山也做不到如此。

    他甚至也将秦一世放在了安阳之中,假象倘若秦一世在安阳的话,会如何!

    通过无数次的推衍,最有可能的便是,秦一世带着安阳所有能战之兵,在妖魔也只是刚刚觉醒的时候,就杀入大巴山,兵围天地符门。

    ……

    思绪飘飞,李巴山一念百转,很快又回过了神来,心里面忽的鼓动出了一股气力来,默默的说道:“既然错过了一次,那就不能在错过第二次了!”

    车队缓缓行进,很快就进入了天赐谷中,在谷内平整的玉石地面上慢慢停下,而后诸位皇子以及他们的客卿,都弃了坐骑战马,走向了天赐谷的中心。

    而跟在车队前的黑甲骑兵则是立在道路两侧,车队后的红甲红盔的战士,则是在谷外集结。

    两个时辰之后,秦帝子婴,登上了天赐谷中心的一座高台上,看着下方站着的三百六十五位储君序列,还有这些人带来的客卿帮手,将手中的一卷丝卷慢慢展开,威严的高声说道:“天赐谷乃是我大秦帝国的天赐之地,是我国训练精锐,选拔储君的地方!也是我秦祖先,为我大秦帝国永盛不腐,而留下的一根刺骨的针!我身后就是天赐之门,踏过此门便进入了战场……”

    简短如同聊天似得话响起,听的下方数百人皇子公主们心头热血沸腾,更听的子婴身后的群臣们目露振奋之光,还听的谷内外大秦将士肃容以待。

    天赐谷取名天赐就是因为此地可以连同血界,让秦培养出一代代精锐战将,一代代威风帝王。

    而此地不仅仅是机缘,还是一场危机。

    若大秦不再规定的时间内,这对血界安排一场场的试练,以消耗血界的力量,那么血界随时都有可能破开天赐之门的阵法,进入到大秦帝国的腹地中来。

    这是悬在大秦帝国头顶上的一柄剑!

    然就是这一柄剑,让大秦帝国的各代君王不敢懈怠,始终是励精图治。

    否则,云州将会在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压迫下瞬间分崩离析,四分五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