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开滚开”
这些人在跑进才发现小路上有一个青年一个小孩挡住了去路,他们怒目瞪着李巴山两人,高声喊道,且他们也挥起了手中的武器。
不远处的那少年也发现了这一幕,他登时大惊,赶忙高喝一声:“贼人休逃”
说着,少年大步朝着这边追来。
可双方毕竟差了数十米的距离,逃跑的黄巾军已经来到了李巴山和董卓的身前,他们见两人并未躲避,当即心头一狠,举刀杀来。
嗡
就在他们的刀将要落下来的时候,空气中忽的传出了一声震动之音,紧接着阴暗的林中闪过了几道亮光,而后站在李巴山身后的董卓就看到李巴山的手臂微微一震,天雀刀又回到了刀鞘。
“好快的刀”
董卓没有看到李巴山如何出刀,但他却在李巴山出刀的那一刻,感受到了一股摄人心神的杀意,此意一出竟让他连动的勇气都没有了,此刻刀收入了鞘中,杀机瞬息消失,他却是发现身前溃逃的黄巾军竟全部被杀。
这一切发生在眨眼之间,只是一瞬间的时间,李巴山已经出刀杀了七八个人。
这种速度,这种技巧,董卓一辈子都无法施展出来。
和董卓同样震惊的还有追来的那少年,少年愣在了原地,呆呆的看着倒在李巴山身前的七八个黄巾军,眼中吞吐着一抹浓浓的惊异,整个人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这时,追杀溃逃黄巾军的游侠们也都聚集到了一起,他们一同朝着这少年走来,待发现少年远远的看向李巴山这边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愣,紧接着目中闪烁出了一抹杀机,随时等待命令出手杀人。
呼啦
少年略有感觉,忍不住扭头看去,待发现他的兄弟都回来的时候,这才将手中的长枪插在了地上,对着人群中的一个少年说道:“公瑾你且带着兄弟们在这里等我一会儿”
那个被称呼为公瑾的少年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小心”
少年咧嘴一笑,转身朝着李巴山走去。
李巴山并未动,他打量着走过来的少年,正在思考着眼前的少年到底是何等身份
毕竟,在这个时代,能有如此本领的少年,日后无一不是一代名将。
“在下孙策,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孙策平静的走到了李巴山的面前,恭敬的作揖行礼,眼中闪烁着一抹火热的光芒,尊敬的问道。
李巴山心头一动,紧接着爽朗一笑,也没有回礼,放浪不羁的笑着说道:“某乃李啸是也少年郎,这是哪里如今又是何年”
他这一问,孙策心头又是一阵激动,暗道竟遇到了一个刚刚出世的高人,当即礼貌的答道:“如今是甲子年六月十八,此地乃是淮南郡舒县我等皆是奉朝廷之诏书,前来剿杀黄巾军的这是我们的第一战”
“年纪轻轻,又如此抱负不错不错儿子啊走了”
李巴山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了一丝诧异,想到他竟来到了淮南郡舒县,忍不住抬头看了眼那一个名叫公瑾的少年,淡淡的一笑,转身对着身后正发呆的董卓招呼了一声,大步往回走去。
“嗯”
董卓下意识间点头,转身就要跟着李巴山离去,哪知道才走了两步,忽的一顿,眼中又泛起了一抹滔天的怒火,忍不住高声吼道:“谁是你儿子”
“你若不想死的话,尽管不承认反正你又不是我什么人,我凭什么护着你”
这时,李巴山的声音悄无声息的传入了董卓的耳中,董卓听的脸色一变,心中莫名的一慌,赶忙追着李巴山跑去:“别丢下我”
啪嗒啪嗒
孙策见此微微一愣,只觉得他正在失去什么似得,赶忙朝着李巴山追去,三两步追上了李巴山,激动的说道:“先生请留步”
………………………………
第二百七十二章 舒县少年
“嗯怎么的少年郎,你想要和我比试刀法不成我劝你还是不要妄想,我这人不出刀则已,一出刀就要死人的”
李巴山故作诧异的看了眼孙策,笑眯眯的说道。
孙策闻言却是不为所动,而是仍旧笑着执手一礼,认真的说道:“先生刚刚出山,或许有所不知,这天下苦难多时,大汉垂危,如今新帝刚刚登基,又有黄巾贼闹事,如今天下十三州,至少八州之地有黄巾贼闹事,您若是出山的话,难免会被坏人利用,如今我父奉诏带兵来扬州剿匪,和会稽太守王朗合兵一出,刚刚对黄巾贼展开进攻,正缺少先生这样的能人,您若是不弃,我请您到我父亲麾下为将”
“少年郎,如今既然天下已经大乱,何不占山为王,夺地为霸主管他什么的诏书作甚,你拼死拼活也是给别人立功,倒不如自己为王来的自在你要是有如此志向,我倒是不介意帮你若是让我跟着你去给别人立功,那你就别想了”
李巴山摆了摆手,他给孙策指了一条路,如今洛阳刚乱两天,入京的诸侯定还没有全部回归,恐怕江南这边的人也没有几个知道京城那边的消息。
等到洛阳大变的消息传遍天下,到时候谁还管黄巾军啊诸侯们都开始自己巩固封地,开始筹谋天下了,若是不早些动手,到时候连喝粥的份都没有。
不过,李巴山倒是没有取益州的打算,毕竟益州还留有一个天大的隐患,那里固然是天下粮仓,易守难攻的发家之地,谁有能够阻挡得了那天地符门内的东西呢
所以,李巴山立城安阳,想的是向外扩展,而是不入巴蜀夺益州根基。
如今见了孙策,也算是有缘分,他才出口指点一二。
孙策闻声眼中光芒吞吐,心中有些激动,不由叹了口气说道:“家父仁义为先,岂是背主之人这次恐怕要让先生失望了不过,先生既然不愿意为将,那我请先生做我的老师,先生可愿意方才策见您的刀法无双,心慕不已,还请先生指教”
“做你的老师也不行,除非你答应我的要求”
李巴山本不想留在这里,故而给孙策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孙策听后眉毛一挑,眼中光芒吞吐不定,思量片刻,方才做出了决定,对着李巴山再一次拱手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先生跟我回去,我自会给先生一个交代”
在他看来,这是李巴山给他的一个考验。
他心想若是这等考验都完不成,他又要如何实现抱负呢
想到这里,他心中也就有了一个注意。
李巴山听的微微一愣,没想到孙策竟如此执着,说什么也不让他走,心中淡淡的一笑,刚想要拒绝孙策的时候,忽的听到了远处数里外的一个声音,顿时默默的一叹,笑着说道:“我倒要看看,你如何给我交代”
言罢,李巴山也不走了。
孙策见此顿时大喜,欣喜若狂的狂叫了两声,这才带着李巴山和董卓离开了这里,朝着舒县之中行去。
一路上,一行人走的倒也迅捷,不一会儿就达到了舒县。
舒县城的城门前,贴着一张张的告示,其中有招募乡勇征讨黄巾贼的告示,更有通缉某某罪犯的告示。
城墙上站满了士兵,城门口更是有精兵驻守。
看这般情况,李巴山就知道,这舒县县城恐怕已经受到了黄巾贼的进攻。
进入了县城之后,孙策让名叫公瑾的少年先带着李巴山和董卓回家,而他则是带着众游侠,朝着县衙去复命。
“周公瑾,你家对面就是孙策家吧”
走到了周瑜家的门前,李巴山扭头看了眼对面的大宅,笑看着周瑜问道。
周瑜被问的一愣,心道自己并没有告诉他孙策家住哪儿,他竟一眼就看了出来,果真是奇人也,当即执手一礼,笑着说道:“的确是伯符的家不过,伯符祖籍并不在这里,他是富春人,父亲不久前被任命为长沙太守,走时匆忙未曾带走家眷,我和伯符相熟,就邀请他到舒县来住”
“原来这是你家的院落啊你这少年倒也豪阔,既然有院落送人,不如送我一套如何”
李巴山点了点头,看着有些实诚的周瑜,忍不住打趣道。
他这话一出,周瑜的脸色一黑,心中隐有怒气,但也知道这人是孙策请来的人,不好出言不善,这才没有答话,将李巴山往周瑜家里面引。
跟在李巴山身后的董卓却是嘿嘿一笑,幸灾乐祸的看了眼吃了闭门羹的李巴山,心里面的压抑竟一下子没了:“哼活该”
“哎听说周公子的精通音律,不如让我听听你的曲子如何”
李巴山跟着周瑜进了家,扫了眼干净的院落,径直朝着水井前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开口说道。
正要引李巴山和董卓入厅堂的周瑜见此无奈的停了下来,看着就要吃生水的李巴山,赶忙开口说道:“先生,还请到我屋里面去,屋里面有热水”
“乡野之人,吃惯了冷水,公子莫要见怪我们穿着破烂,身上又有泥土,进入厅堂怕是污了你家的客厅,所以我们两个在外面就行了”
说着,李巴山径直打了一桶水,拿起舀子喝了一口,冰凉的井水入肚,却是解了这夏日的炎炎之火。
周瑜听的尽是尴尬,知道自己方才的举动怠慢了李巴山,赶忙上前赔不是:“先生还请见谅”
不等周瑜说完,李巴山扫了眼院子,发现院子中的一个案几上正放着一支竹笛,也不回答周瑜,径直走向了竹笛。
他是故意如此,想要看看周瑜的气量如何,是否如那本书中所言。
“先生,此笛乃是我平常联系之用,今日还未曾清洗”
周瑜正扭头时,忽见李巴山竟拿起了他经常联系音律用的笛子,赶忙开口提醒道,这时他已经急出了一身汗来。
这还是他第一次感觉到有些毛躁
呜呜呜
悠扬清脆的笛音响起,将周瑜的声音打断,一曲轻快大气的曲音被吹奏出来,听的人热血沸腾,激荡人心。
李巴山从一开始的生疏,到了后来的流畅激动人心,着实让院落中的周瑜大为震撼,他一直对自己的音律有足够的自傲,可今日见到了李巴山后,却知道这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在音律一道,他方才知道,竹笛也能够吹奏出如此热血的曲音,心中忍不住生出了一股豪情,念头一动,竟开始作了一首词。
院落中,正等着看李巴山出丑的董卓却是再一次愣在了那里,他没有想到李巴山竟有如此的才情,这等笛音可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
不一会儿,一曲作罢,院落中的周瑜和董卓全都沉溺在了笛音的美妙激情之中。
李巴山见此淡淡的一笑,耳朵一动,倒是听出了周瑜家中并无旁人,当即走入了厅房,毫不客气的来到了周瑜的书桌前,看着桌面上写的几个字,淡淡的一笑:“文人好曲,又好儒今日我就让你周瑜死心塌地”
言罢,李巴山取出一张新纸,在上面洋洋洒洒的写着下了一曲篇章,竟连曲谱都还卸载了上面。
当他当写完的时候,却是忽的发现,身旁竟站着两人,一个是周瑜一个是董卓。
周瑜醒来后,见李巴山不再院落,赶忙进入了厅堂,刚刚走到内院的时候,忽见书房的门被人打开了,顿时大为气氛,方才对李巴山的好感烟消云散,赶忙冲入内中,就要对着李巴山大发雷霆。
哪知道,他刚刚进入书房,忽的停了下来。
他被李巴山的字惊呆了,他没有想到一个扛着刀的武夫,竟有如此的学问。初看李巴山写的字,他眉头皱起,因为这些句子根本就不是诗,也不是词,连个赋也算不上,且还异常简短,倒是郎朗上口。
随着他看李巴山在后面谱写出的曲谱,他的眼睛猛然一震,竟将方才的笛音和之前看到的篇章联合在了一起。
这一联合起来,他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甚至是兴奋了起来。
他这才知道,李巴山写的竟是方才那一曲的词。
这一首词虽没有他心中想的那般美妙,却带着一股江湖豪侠的壮阔,带着一股令人热血沸腾,心情激荡的力量。
此曲此词,当真是绝配。
“如何”
李巴山抬头看了眼周瑜,笑眯眯的问道。
周瑜赶忙拱手一拜,对着李巴山致歉道:“先生大才,是周瑜怠慢了先生,还请先生见谅”
他这时已经心服口服,且对李巴山的好感一路飙升。
李巴山笑了笑,看了眼周瑜的卧室,对着周瑜问道:“你还会武艺”
他想法倒也简单,周瑜也好,孙策也好,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此番既然无法快速的回到安阳布置,那自然要在这里有一番作为。
“学过些时日的剑法略通略通”
周瑜如同学生似得,赶忙拱手作答。
他其实自幼学剑,一身的武艺非凡,在舒县这边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加上经常和孙策演练,虽没有孙策那般的狠劲,却也和孙策不相上下。
………………………………
第二百七十三章 收徒
正回过神来的董卓顿时摇头暗叹:“高果然是高这才短短的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竟将这少年给折服了,还有之前的那个少年,他若是将这两人带回安阳,定是如虎添翼,这天下恐怕无人能制的住他了”
“走我向你讨教一两招”
李巴山一笑,径直将周瑜挂在墙上的剑取下,径直塞到了周瑜的手中,大步朝着外面走去。品书网
周瑜知道李巴山的武艺,心中也有些激动,想要看看他和李巴山到底差在什么地方,当即也答应了下来:“学生哪里敢指教先生,还请先生教导我两招才是”
客气了一番,两人已经来到了院外。
哗啦
院落中,李巴山在柴堆前取了一根三尺长的木棍,看着停在他身后的周瑜笑道:“我用此棍和你比试”
“先生木棍哪里比得过铜铁,要不我也用木棍吧免得伤了和气”
周瑜一愣,紧接着将手中的剑放在了一旁,就要用木棍来战。
李巴山哈哈一笑,看着周瑜说道:“我见你这少年倒也有几分的忍耐和灵秀,想要传你一套剑法,又怕你认为我没本事你若是用木棍的话,又如何看的出我的本事尽管用剑就可以了”
他也是心有想法,才会如此安排。
跟出院落的董卓又如何看不清李巴山的心,他索性坐了下来,托着嘴巴想着这段时间经历的一切,忍不住唏嘘道:“论计谋我不如他论本事我也不如他论手下的人才和胸襟,我还是不如他如今连李儒都背叛了我,李傕、吕布他们又岂会想我董卓绸缪如此之久,终心愿已成的时候,却被那该死的道人搅和了好事,害得我再不能回去,连自己的身份都不能暴露哎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好不甘心吶”
嗡
就在这时,正胡思乱想的董卓忽的一震,双眼不由瞪圆了。
只见刚刚出剑进攻的周瑜连以招都没有用出来,就已经被李巴山手中的木棍点在了喉咙前。
这若是生死厮杀,周瑜才出了半招就已经死了。
一丝冷汗从周瑜的额头上滴落下来,他知道对面的李巴山并未认真,可饶是如此,他仍旧是觉得对面是一座大山,一座压的他无法呼吸的大山。
“不论任何武器,出战时当如军队,士气如山,可溃千万之敌,若无气势,又如何能够压得住敌人,如何让敌人恐惧来,重新再来”
李巴山说了一句,紧接着收回了手中的木棍。
周瑜听后心中有所动,赶忙收了剑,闭眼思考了一会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