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龙椅上,只想快点回宫中,去宠幸宫中的美人,没精打采道:”就按大将军说的办吧!尔等还有事情吗?没事朕就先回宫了······。“
”陛下稍等,臣有一言······。“张让喊住要起身的灵帝。
见到是张让说话,灵帝稳住身形,说道:”让父,你有何事要奏,我们还是回到宫中,你再向朕说明。“
回到宫中只怕你又要与美人做戏,哪有时间听我说话,张让拱手说道:”陛下,老奴有事禀奏,广宗现在连续换两次中郎将,可全已回来,现在广宗无人指挥,我怕长期下去,广宗大军群龙无首会出乱子,到时张角就有机可趁逃出广宗,那样我们就更难有机会剿灭张角,所以我请陛下再派一人前去统领广宗大军,主持大局。“
还是让父考虑周全,朕怎么就没想到那,就算朕没想到,这些文武百官也会想到吧,可怎么就没见一个来禀奏的,这些人全是私心作祟,就知道考虑自己的利益。灵帝笑道:”既然让父能想到这些,那么在让父心中肯定有合适人选了,让父只管说,朕答应就是······。“
张人大喜,没想到这么简单就办成了此事,刚要说出名字,就有一人闪出,
袁隗本想等到皇甫嵩和朱儁快到冀州在想陛下推举自己子弟袁绍或者袁术到广宗,这样就更有把握战胜张角,到时候这天大之功就成袁家的,到时袁家声望还不更上一层。现在不能等了,要是张让说出来,陛下必会答应,就急忙站出。大喊道:”陛下不可,这么大的事情应该与众臣商量下,如果张侍常推荐的人不合适,我们也能从新考虑下,找合适的人选。“
张让皮笑肉不笑道:”太尉这是不相信老奴的眼光啊!“
”不敢。“袁隗不想过多的得罪张让,毕竟能让陛下都称之让父的人,怎么会没有几把刷子,可为了袁家声望也只能拼了,等日后再向他赔罪,”我不是不相信张侍常的眼光,但就怕有人沾了侍常光,而没真本事,到了广宗再次一败涂地,到时候广宗就真的没兵可用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都把心中的人选说出来,让陛下选择,看看我们到底谁的眼光好。”张让尖锐的声音传遍大殿。
袁隗想到不想急言说道:“启禀陛下,臣推举羽林军统领袁绍,此人出身名门望族,深通兵法,颇有过人之处,若是派他前出,剿灭张角不是问题。”
袁绍,众人恍然明白,这袁隗是想让自己袁家占领这份天大之功啊!
袁家门下官员站出道:“陛下,我等皆推举袁绍前去广宗,统领三军,必能剿灭张角。”
朝中大半人站出,附议袁隗之言。
………………………………
132 定局
张让看着这些站出的袁家嫡系,冷笑连连,袁绍他也听说过,此人在洛阳也颇有才华,但他在陛下心中还是没有李振的分量中,不说李振是陛下亲自特召的,就是在剿灭黄巾军中连连立了几次大功,就这陛下还没赏赐,只想等到黄巾军灭亡再召见他到洛阳一次,可想李振在陛下心中的位置。
张让站在灵帝左侧,甩着拂尘,笑道:“袁绍此人,老奴也知道,是个不错的青年,可我举荐的这位,大殿上的每位都可能知道······。”
张让一句话把袁绍打入不错的青年,让袁隗大怒,我家侄子德才兼备,在洛阳早已声名远扬,我就不相信你还能找到一个比我侄子还优秀的人,袁隗怒目而视看着张让,等待着他说出那人的名字······。
灵帝和百官都对张让的话充满了兴趣,袁绍出身于豪门,整个洛阳都知道,他是年少多金的青年才俊,现在张让还能找出比他还优秀的人,现在都想听听张让究竟说的是谁?
张让清清嗓子,对灵帝献媚笑道:“陛下,我说的此人你也认识。“
”哦,朕也认识,那你快说说是谁?“灵帝笑着问道。
张让洪亮的声音传遍大殿,喊道:“我举荐的乃是几年前受陛下特召的北地才子李振,此人文武双全,特别在这次征战黄巾叛贼中,屡建奇功,而且他人现在正在广宗城下,兵围张角,我想由他来指挥大军,应该没错吧。”
袁隗懵了,他没想到过张让会推荐李振,李振的声明可不是现在的袁绍能比的,虽然袁绍出身名门望族,整个洛阳都知道,可李振是谁?没做官时,就被天下人称之为北地才子,他的诗词到现在还广为流传,做了官后更让天下人知道他的名声赫赫,大破乌恒,解蘇县之围,定计火攻长社,斩波才,一一大功都不是袁绍能比的,可以说此人是袁绍的最大敌手,想归想可还是要反驳张让,争取这次机会。大喊道:“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万万不可······。“两道声音同时响声。
百官看到最右侧的大将军何进站出,跟袁隗同时反对,心中甚是惊讶,袁隗反对,那是为了袁绍,可何进此时站出是为了谁······?
何进站出急忙说道:”陛下万万不可,此人在广宗,屡战屡败,没有一次能战胜过张角,几次还差点失了大营,如此败将,安能是张角对手。要是由他来指挥广宗大局,不期便能失去广宗,甚至是整个广平郡,到时整个局势又会对我们不利,臣建议换将,也是由袁绍前去。“
何进挑衅地看了张让一眼,虽然不知道你跟李振有什么关系,但我不会轻易让陛下答应你的要求,要是李振跟你合作,就更要反对,李振是外将,手握兵权,他们一个在内一个在外,相应呼应,到时候就更难消平宦官势力,独揽朝纲。
一个当朝太尉,四世三公,一个大将军,身为皇后哥哥的外戚,全部反对,这样的效果可不是11=2,那么简单,文武百官大部分站出支持两人,有人还喊道,要把李振押解回京,治他战败之罪。
张让大急,宦官与外戚、文官,那可是势如水火,今天你打压我的人,明天我就想办法整你的人下台,这就是政治,谁能想扩张自己的实力。可这时大部分的百官都站到何进身边,自己在朝中又无外援,再让这些人说下去,犹豫不决的灵帝就真会答应了,尖锐的声音说道:”陛下,李振的文武双全你是知道的,前一个月广宗还传来捷报,火烧了黄巾军五万大军,斩杀副将邓茂,当时你就大喜,说要好好奖励李振一番,现在李振更是在广宗凭借自己的兵力,与张角对峙了一个月,为皇甫嵩将军和朱儁将军赢得了汇合的时间,如此名将,怎能说他是败军之将,我看要说败也是那些指挥不当的人造成的,归根结底这些都不是李振的错。让老奴说还是由李振辅助皇甫嵩将军,是最合适的人选。“
灵帝现在也再犹豫,一边是自己以前看好的人,一边是百官反对,把战败说的好似很严重,大有再败一次,就像大汉灭亡一样,这以前的捷报难道全是假的,糊弄朕的吗?灵帝这时不敢拿自己的皇位赌注,微声说道:”这······,换将。“
成了,何进和袁隗见到灵帝犹豫之色,知道再说下去,陛下就会答应此事,这个陛下可把自己屁股下的宝座,看得比任何人都重要,他可不敢把自己的皇位拿出做赌注。
百官摇头,看来这陛下又开始举棋不定,这次大将军和太尉比张让技高一筹了。
站在人群少数中的蔡邕此事也左右为难,一边是未来女婿的前途,一边是自己的名声,今天要是站出为李振说话,那么今后自己身上就要打上勾结宦官标签,让他迷惑的是,这张让为何就坚持推举李振,以前没有听过李振跟宦官有何来往,要说李振要当广宗的大将,为何没有来信告诉我,难道这次是张让真的为了天下安危着想。
蔡邕从人群中走出,拱手说道:”陛下,今日我们商谈派人前去广宗指挥大局,若要派合适人选是再好不过,可要是没派好人,只会增添矛盾,到时候整个大好局势,就毁于一旦。现在李振既然能靠着他的辽西大军和北军,与张角对峙一月,说明他们之间已经有配合的默契,倘若派人前去就打乱这种默契,陛下,阵前换将实为兵法大忌,危害甚大,望陛下考虑。那李振的作战能力得到了许多将士的认可,就是当朝名将,皇甫嵩和朱儁对他都赞不绝口,不说他解蘇县之围,定计火攻长社,斩波才,这些功劳还没奖赏,再把他治罪,恐难寒了将士们的心,以后还有谁肯为陛下效命。微臣建议,不如我们顺水推舟,给他广宗指挥权,让世人看到陛下是有功必赏,有错必罚的明君。“
”臣等附议······。“蔡邕的好友,杨彪,马日磾全部站出支持,不说这些人少,但他们的名望在当时全是德高望重之人,这些人随便说出一句话,就让全天下的学子追趋逐耆。
当然其中的王允可不认同,但现在也只有李振适合指挥广宗大局,他与李振有私仇,但没有拿着朝廷的安危去公报私仇,既没反对,也没站出答应。
张让看到蔡邕这些文人站出支持自己,大感喜悦,接过他们的话,说道:”陛下,有功就赏,有错就罚,我们不能做出寒了将士们心的事情啊!“
何进、袁隗、百官现在敢说什么?没听蔡邕说让世人看到陛下是有功必赏,有错必罚的明君,再反对就是让陛下去做个有功不赏的昏君,这样的话他们可不敢说。
灵帝见没人反对,大笑道:”呵呵······,既然如此,就传朕的旨意,让李振为代理中郎将,指挥广宗大局,辅助皇甫嵩将军,等到战胜黄巾军,再行赏赐。“
”陛下英明······。“
………………………………
133 代理中朗将
经过商议,汉灵帝派出小黄门左丰,再次前去广宗,左丰得到派去广宗的消息,心中尽是欢喜,李振出手阔气那是全宫中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大家都争着想被选出,为李振传达旨意,可这样的好事就落到自己的身上了,看来回来后要多交些礼物给张让,好让以后这样的好事,第一个想到自己。
连赶几十天的路程,左丰终于来到广宗城下李振的大营,威风凛凛的羽林军,个个心高气傲,见到辽西大军穿着破旧的盔甲,露出不屑的眼神,这些人的装备怎么能跟我们相比,堂堂羽林军,皇帝的亲卫队,出门在外全是崭新的衣服铠甲,这样才不会丢了皇帝的脸面。
打头的一羽林军骑着马来到大营门口,用盛气凌人的口气,对门口几个警戒的士兵喊道:“快去请你们将军出来,就说朝廷使者到了,让他快出来迎接圣旨。”
门口的几个士兵跟在李振军队多年,知道李振的脾性,特别不喜高人一等的人,这样的性格染遍了整个大营中的士兵,见到这些羽林军傲慢的态度,不就是穿的盔甲比我们新吗,要是你们在广宗城下与敌人对战一个月,我看你们的衣服还能这么新吗?
李振的士兵不是那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士兵,这样的士兵不会多久就会在军营中淘汰,人都有尊严,当尊严受辱时,还不还手,那么这样的人,就不是李振想要的士兵,他要的是强势,有血性的士兵,这样的士兵在面对困难时,才会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退宿。
士兵们可不管你是不是皇帝的亲卫队,敢对我们无礼,我们就不会对你有什么友好的态度。一人站出,来到前面的羽林军面前,严肃说道:“请下马说话。”
“下马・・・・・・。”
“下马・・・・・・。”
门口的几个士兵异口同声喊道,声音铿锵有力,传遍了整个大营。
羽林军本是心高气傲,瞧不起辽西那个穷苦地方出来的军队,那么贫穷的地方,能出什么战斗力的军队,可没想到就是这样贫穷的地方,出来的军队敢强势的面对亲卫队,以前走到哪里不被人当做大爷看待。
前面的羽林军面红耳赤,沧啷一声抽出腰间长剑,怒喊一声:“大胆・・・・・・,朝廷使者面前,尔等还敢放肆。”
沧啷啷・・・・・・,面对抽剑的羽林军,辽西军毫不犹豫抽出大刀,大喊道:“尔等何人?竟敢擅自私闯大营,就不怕军法处置吗?”
羽林军听了大怒,不是跟你们说了吗,我们是朝廷特使,还该我们治个自闯大营罪,难道从穷苦地方出来的军队,都这么野蛮吗?
坐在马车中的左丰听到争斗声,赶紧下车,见到羽林军与李振的士兵,抽刀相见,急忙上前喊道:“成何体统,都把武器放下,我们是来传达陛下旨意的,不是来惹是生非的。”
本是几句好话,可从左丰嘴里传出是那么的怪异。
羽林军见到左丰没帮助自己这边人,还责怪自己,个个扭头看都不看他,死阉人不是看在你是陛下派来的人,我们连保护你都不保护你。
左丰也是没办法,上次来见到李振为卢植时,差点就要砍了几个羽林军,按照李振护短的情况看,再这里闹事的人,他还真的敢砍了这些人,左丰可不想回去时,没有人保护自己,再说走的时候还有几车礼物还要靠这些人运,要是没这些人,自己也没本事送回去。
在暗中观看的李振、宗员等人,见此有了许多感想,李振见到这些士兵没有给自己丢脸,心中大感欣慰,这就是自己要的兵,敢强势的面对任何部队,就是田丰和沮授等人,也对自家主公有这样的士兵赞不绝口,有什么样的兵就有什么样的主公,看来这次也不枉此行。
而宗员确是大惊,这李振的士兵也忒狂了吧!这可是皇帝的亲卫队啊!就这样也敢**裸的打这些人的脸,要是陛下知道了还不大动肝火,斩了这几个人。
不过这就是李振的事情,等李振的钱财送到灵帝手上,他还会计较这些小事吗。
左丰都出面了,李振也不好在装聋作哑,现在还不是与灵帝对抗的时候,不能把场面弄的僵硬,带人从暗中走来,喊道:“何人在大营门口喧哗・・・・・・。”
左丰见到李振的身影,大笑道:“李将军,多日不见,我有来看你来了,这次又给你带了来好消息・・・・・・。”
“哈哈・・・・・・,原来是左大人到了,本将有礼了,快请到大帐中坐。”李振行礼笑道。
左丰被李振一声大人喊的飘飘然,看到了吗,你们这些羽林军连门都进不了,李振见了我,又是行礼的,又是让帐中坐,这就是差别,难怪你们天生就是保护别人的命。给李振行礼后,便道:“李将军,切莫这么客气,今日下官前来是有好消息带给将军。”
“呵呵・・・・・・,不急,我们先到帐中休息下再说,左大人一路奔波劳累了。”李振亲切说道。
“将军,还是先接旨再说别的吧!”左丰说道。
李振见此便让人把香案备齐,亲**香,跪倒在地,李振身后的宗员,田丰、沮授、张飞、典韦全都跟着跪在地上,左丰整理下衣服,站在人前,打开圣旨喊道:“大汉天子诏曰:奋威将军李振,在与黄巾叛乱时,数次多立战功,今又在广宗力战张角数月,让其叛逆丧胆。今晋身为代理中朗将,行中朗将职权,全权代理广宗一切事务,代来日与皇甫嵩部汇合,共灭张角。赏黄金百两,银两千两,绢匹一千以示奖励。”
左丰念完圣旨后,笑道:“中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