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山自己本来就历史观察者,而不是历史推动者。
阎乐哈哈大笑走了,李唐山也只能在一边看慢慢远去阎乐生闷气。
李唐山知道定陶之战,章邯在阎乐帮忙下,必胜无议,只能在巨鹿战争搬回一局。李唐山带攀离一起离开定陶去邯郸找王离这个兄弟。
攀离不明白问:“相公,你为什么放走阎乐?”
李唐山摇摇头说:“现在不是杀他的时候。定陶之战,楚军会大败,我们先离开定陶,去邯郸找王离,王离所统领的长城军主力从长城沿广阳道南下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下了东垣并以这个交通极为便利之地。他会把东垣为南征的大本营。他会随后沿黄河东进,威胁邯郸,由南北与章邯军两面形成夹击赵国首都信都之势。”
攀离点点头说:“那样子赵人就会惨败?”
李唐山同意说:“赵人的惨败与求援引发了巨鹿战争,目前,虽然列国诸侯在彼此之间还有不少矛盾,却必须出动兵力增援巨鹿。因为一旦赵人被秦军消灭,那么联盟就失去了在北方牵制对手的重要棋子。”
攀离:“秦人有很大就是秦人将建立起作用关中、巴蜀与赵代等地的西北大后方,源源不断的向东南各诸侯国发起进攻。”
李唐山:“各地义军在此时也没有统一的权力架构,所以,各行其是的他们在抵达战场后,只能驻足不前的进行观望。也因为彼此间缺乏信任和配合,否则非常害怕被秦军逐个击破。几乎所有人都达成了一种默契,就是静坐到可以担当主力的楚军到来。”
攀离:“在北方前线,刚刚复国的赵人开始面临内忧外患。他们在定陶之战前就和秦军有过交锋,将领李良还因战败而投降了章邯。结果,这支原本的复国军就摇身一变成为了秦人的辅助军。”
李唐山点点头:“你说对很对,在章邯南下对付楚人的时候,一直在北方威胁残余赵军。赵人也因此感到焦头烂额,造成都城邯郸的再次沦陷。另一名秦军大将王离的部队,则一直对赵人穷追猛打,让对方非常狼狈。”
聪明攀离好像想到什么:“相公,如果是这样子发展的话,战败的赵王歇和张耳率领残部冲出城市,退守到东南的巨鹿郡。赵王歇和将领陈余在巨鹿城西安营扎寨,并向各诸侯国的义军求援。”
李唐山看着攀离自信分析当今天下大事,样子是那么的美丽,轻轻在脸上亲了一下。
攀离看着李唐山调戏自己,害羞打了李唐山几拳,李唐山笑道:“侠女,走!我们一起去邯郸吧!”。
这天夜里,项梁的楚军主力已经对定陶城形成了合围,项梁万万也没有想到龟缩在濮阳城的章邯竟然敢率军突围,所以,毫无准备的项梁,便被突然出现的章邯所部包围了,此时,定陶城中的秦军,见到章邯进攻楚军,便也打开城门冲了出来。
就这样,项梁的部队被包了饺子,被秦军围在当中猛揍,直接把楚军打的晕头转向。秦军趁此良机,直接把楚军杀了个血流成河,再这样的乱战之中,项梁纵然是铁打的也撑不下去,最终的结果便是楚军大败,秦军大胜,就连项梁也被击杀在了乱军之中。
他的头颅也被章邯下令砍下来,作为战利品悬挂在秦军的大戟上。
………………………………
第二百零八章 王离苦战
邯郸是当年跟赵佗一起投奔秦军时,来到第一个城市。
李唐山看着路边麦田里,麦穗儿粒粒饱满,金黄金黄的。风一吹,麦浪滚滚,让人心旷神怡。不由想起那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时此景,正是李唐山的眼前的写照。
王离沿黄河继续东进,离邯郸不远处停止前进,由南北两面形成夹击赵国首都。王离所用的这个战略,大致同于二十年前其祖父王翦灭赵所用的战略。
不过时过境迁,由于赵国有齐国和燕国的支援,赵齐组成的两国联军顽强作战,王离军一路走来的进攻并不是顺利。
李唐山和攀离的到来,让王离郁闷的脸上露出难得笑容。
王离:“你这小子不在南越,怎么有时间跑到这里来找我?”
李唐山:“我是罪人之子,我们行踪,希望你替我保密一下。”
王离点点头说:“你来这里不会只是找我聊聊天吧?你说什么事情?”
李唐山哈哈大笑:“我过来看看中原的形势,关键时候准备来救你这小子一命。哈哈!”
王离沉下脸色严肃的说:“唐山,我们从长城南下以来与赵国军队相持于井陉关一带,黄河以北的北部战场,随着燕国军队的加入,我们与赵、齐、燕军的战事处于僵持拉锯状态,这仗打得真够难受的。”
李唐山也严肃的说:“王离,目前的僵局只有等到章邯军北上方才打开。大秦帝国气数将尽,你也早做打算。你跟我们一起去南越怎么样?”
王离摇摇头没有说话,他也知道章邯军渡过黄河以后,对于粮道的畅通依旧非常的谨慎。章邯并没有把所有水师部队用来运粮而是一分为三。一部分运输船用来运输粮草,另一部战船则负责保护这些运输船,还有一部分战船则沿河巡逻以防赵齐联军的水师偷袭后方粮道,从而被切断补给,同时虽然也想用水师来切断赵齐联军的补给,但是能用来做巡逻的船数量上已经不够了,而且王离也知道秦军也并不擅长造船。
更要命的是秦军水师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在黄河上的赵齐联军的水师部队全部歼灭,水师的造价也比较昂贵,所以水师一直没有大批量建造纯攻击型的战船,再加上赵齐的水师也没有歼灭秦军水师的力量,因此才将大部分建造的船用来运输自己的粮草。
李唐山也没有说话,和攀离坐旁边等王离的表态。
王离思考好一会说:“唐山,我现在还不能离开军队,我不能做逃兵!”
李唐山非常理解王离此刻的心情,轻轻的说:“我们可以慢慢等,就在你的军营等你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李唐山在王离部队的等待一个月后,章邯的主力部队终于出现了,王离率领主力部队去肥乡迎接章邯的主力部队。当大秦帝国的两支主力部队在肥乡会师以后,兵力达40万。随后40万秦军大破赵国和齐国联军,乘胜攻陷了赵国的旧都邯郸城。
战胜的王离回到自己的主营帐,见李唐山和攀离坐着坐垫咳瓜子,见王离回来说:“恭喜王将军,打了大胜仗。”
王离奇怪李唐山知道自己打了一个大胜仗:“你怎么知道的?”
李唐山指外面说:“大家都在欢呼,我猜你们攻占了邯郸城了。”
王离随口问:“接下应该怎么打?”
李唐山慢慢的说:“邯郸城墙撤毁,居民迁移到河内郡去?”
王离奇怪问:“为什么?”
李唐山笑道:“这样子做就可以杜绝他们再次据城反抗的可能。”
王离拍拍自己脑袋,马上戴上帽子马上去章邯去了。
章邯果然很快就下令将邯郸城墙撤毁,将当地居民强行迁移到河内郡。
赵军战败、见邯郸失守了,赵国主动放弃了首都信都,举国东迁,退入巨鹿城中,在这期间陈余退往了恒山郡南部,开始收拢援军。巨鹿城中的赵王一方面依托齐国作长期坚守的准备,另一方面向各国紧急求援。
章邯派手下王离、涉间和苏角一起,将巨鹿团团围住。自己则驻扎在巨鹿城南的棘原,由于章邯拥有黄河水道运粮,所以秦人在实际上还保持着与关中老基地的联系,坐拥兵力和粮草的绝对优势,笑看赵人的垂死挣扎。
王离兴奋来找李唐山:“唐山,看来我们大秦大胜在望,把那些反贼们杀个片甲不离。”
李唐山懒散伸伸手臂说:“王将军你高兴太早,战事才刚刚开始,西楚霸王都没有出场呢?”
王离大脑浮现一个10多岁小孩子的身影:“西楚霸王!我想起来,当年我们放跑那个小子,我看不出来,一个小屁孩子能有多大厉害?我不相信。”
李唐山笑道:“我们打个赌吧!如果巨鹿之战,你赢了,我离开回南越,你输了,你跟我回南越,赌不赌?”
王离哈哈大笑:“李唐山,这可不是我在欺负你,结果不是明摆着,大秦帝国必胜!”
李唐山也笑道:“王离,我就当你答应了,你不能反悔的。”
王离无所谓说:“赌就赌,谁怕你!”
李唐山:“好!就这么定了,攀离你做个见证!”
陈余曾派出5000人与秦军交战突围,结果却无一生还。
因此赵军只能坐等诸夏复国者们的援军抵达。
针对当时的形势,章邯和王离对秦军的战略做了新的调整部署。王离军追击赵齐联军进入巨鹿郡,将赵王君臣及赵齐联军主力围困在巨鹿城中,并派大将苏角围城作攻坚破城的准备。
涉间则率领骑兵部署在巨鹿城正北的平乡县开阔地带防止诸侯联军从北面南下救援联军,自己则将指挥所设在了城东北的原赵武灵王和始皇帝曾经住过的行宫:沙丘,并修建了从沙丘到巨鹿城下的内甬道。
章邯则在王离军南面,城东清漳河中心地段的邱县设立自己的前线大营,从南面确保王离军的甬道的安全,同时为了确保敖仓的粮食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到巨鹿前线,则从清漳河沿岸的威县修建了从威县到沙丘的外甬道。然后将自己的后勤基地也设在了棘原,因为棘原的地理位置使得粮草补给容易。
李唐山和攀离随着着王离大军转移到清漳河。
………………………………
第二百零九章 战前准备
章邯则在王离军南面,城东清漳河中心地段的邱县设立自己的前线大营,从南面确保王离军的甬道的安全,同时为了确保敖仓的粮食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到巨鹿前线,则从清漳河沿岸的威县修建了从威县到沙丘的外甬道。然后将自己的后勤基地也设在了棘原,因为棘原的地理位置使得粮草补给容易。
李唐山和攀离随着王离大军转移到清漳河。
河北之地本来就短于农耕,所以后勤畅通尤为重要。
棘原却靠近敖仓和滑县这两个大秦帝国最大的粮仓,并且可以在滑县建立水师基地,这样不仅可以保障通往敖仓的水路上的运输安全,还可以在滑县获得来自东郡的补给,同时滑县北面的馆陶因为可以通过卫河来连接两地,所以还可以在馆陶这个比较中心的地点再建立一个水师基地建造战船,这样敖仓和滑县两个方向的运输船就可以在有战船保护的前提下一起运输粮草。
章邯要对诸侯国的歼灭战演变成持久战的话,章邯那最少也不能在粮草补给上输给诸侯国联军,所以章邯选择了棘原这个最靠近粮仓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后方大本营。
另一个有个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水师来运输粮草,因为从棘原到巨鹿补给线只有走漳河水路最快,这样章邯的运粮部队的行进
路线就是:从敖仓到滑县走黄河水陆到达棘原,然后从棘原出发,经洹水,入卫河,沿卫河北上至馆陶,随后进入卫漳河,最后从卫漳河到清漳河,在清漳河分段的威县建立港口并修建外甬道,通过外甬道将送粮至巨鹿城东北沙丘的王离军指挥所。
王离则忙着修建内甬道,要将粮草送至巨鹿城下,所以没有时间搭理李唐山和攀离,他们在大营中成为绝对大闲人,两个在大帐中聊人生。
攀离问道:“你真的不打算去帮王离他们吗?”
李唐山摇摇头说:“也帮也不帮?”
攀离:“为什么?什么是也帮也不帮?”
李唐山:“夫人,目前的形势,你觉得那一方会胜。”
攀离:“目前看不出来,但是我感觉这样子运粮方式看似方便,但章邯好像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
李唐山点头让攀离继续说。
攀离:“运粮部队必须要由大量的运输船来完成,同时也需要更大量的战船来保护。这里就会有一个问题,从洹水到漳河的整条补给线,用船运输线也过长,不仅需要水师部队,更要命的是水师部队还需要很强的战斗力。”
李唐山:“夫人分析很有道理,章邯可能会在馆陶建造了水师基地建造战船,这样一来馆陶就必须要有重兵把守,就是造成兵力过多分散,联盟军就有机会可趁。”
攀离:“所以相公认为巨鹿之战秦军最终战败的原因就出在这里。”
李唐山:“应该说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攀离也同意的李唐山的说法。
李唐山继续说:“夫人,可以看双方参战的军队都是谁?”
攀离:“这样一来抗秦主力成了楚国,剩余的联军主要分为项羽军和刘邦军2部分?项羽军,项羽军主要是由江东军构成,而江东军也分为了项梁的主力军与项羽的偏军,偏军还掺杂着水师部队。刘邦军,起兵已经有些年月了,再加上一大群能力出众的文臣武将长久辅佐,兵力比项羽本部的江东军只多不少,应该也在5万左右。”
李唐山:“本来项羽的本部军队就不在定陶,就算是再加上之后新练军队和项梁兵败之后残存部队的大概在3万左右。项羽年仅26岁,根本就是个“无名小卒,在部队应该也很难服众的。”
攀离不明白问:“夫君,你这样子说,项羽这边问题那么多,为什么你还跟王离打赌。”
李唐山:“何止问题多,项羽的部队就是一杂牌军,主力中有吕臣的起义军、楚怀王的“近卫军”和临时招募的“百越军”等等。这个吕臣本来跟随陈胜吴广起义的,陈胜吴广兵败之后投奔了楚国,后来这个军队又落入宋义之手,兵力也就在2万左右,项羽主力军是不是一支杂牌军。”
攀离吃惊看着李唐山,明知道项羽没有优势,李唐山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不忧担心起来。
李唐山知道:”攀离,你想不想趁这个时候,我们去到处看看?待在军营也没有我们什么事,去会会我们西楚霸王和大汉天子,说不定能遇到子房灵子。“
攀离好奇的问:”要怎么样才能见到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在哪里?“
李唐山说:“就是简单,当盟军收到求援信的时候,楚怀王就会派出宋义与刘邦作为援军救援,宋义与项羽一路但由宋义挂帅,2支军队,走的是2条路。
宋义与项羽所率领的楚军由彭城出发,北上,经过沛县,胡陵,亢父,抵达安阳。而这条路线就是要刻意避开秦军控制区,这个秦军控制区就是“东郡”,章邯先克临济(今封丘县西平街村),再战栗,又战东阿,后退守濮阳,最后击杀项梁于定陶,皆是在东郡南部与东南部地区作战,背后依托的就是仍在秦帝国控制下的东郡。
刘邦所率领的楚军走的是:西进崤山,沿着丹水北上,攻武关,然后直插咸阳。”
攀离:“这样子说刘邦的进兵路线虽是在秦帝国的控制区,但秦帝国的主力大多已经外调出去,刘邦既避开了秦军的主力,这样子对项羽很不公平的。”
李唐山:“本来就没有什么公平可信?我猜宋义与项羽所率领的这一路军向北行进至距离巨鹿城还有一百多公里的安阳时,暂停前进!等待机会!所以我们去安阳和崤山走走。”
攀离也觉得天天等待在军营太无聊,同意了李唐山的建议。李唐山给王离留了一封面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