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豪点头认真道:“金隅大哥,我知道了。”
金隅道:“这次也算是给你一个惩罚一个教训,让你明白自己都不信任团队不信任战友兄弟的下场就是要输。”
仲长豪低着头道:“对不起,金隅大哥,我不该不相信你的训练办法。”
金隅笑道:“犯错不可怕,就怕你犯了错还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
其他人看着金隅一脸的若有所悟,他们知道金隅在这里教训仲长豪的目的其实也是在说给他们听。
金隅教训完仲长豪后,挥手道:“好了,大家赶紧去打扫战场吧,看看这次能够有什么收获。小豪,你要是能够收获第一的话,我想舌头一高兴说不定会给你减一两天也未必哦!”
听金隅这么一点醒,他立即眼前一亮,一把抓住羊舌浦一边往回跑一边商量着减刑的事。
看到狼毒花小战队五人离开,金隅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这五人算是慢慢成长起来了。
这一次的成功金隅相信一定能够给自己的战队树立起信心来,将来再次面对四大宗门的时候一定能够做到更加从容更加完美。
看到所有人都在忙碌着清扫战场,他走到一旁盘膝坐下,开始思量着自己接下的计划。
相信经过这一次失败之后,四大宗门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绝不会再轻易过来挑衅于他,所以他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办自己的一些事情了。
首先他要解决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潜藏在密地中那头龙魂,这个心腹大患必须解决掉,否则一旦被它脱困,恐怕自己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方势力瞬间就要覆灭在它手中。
其实他想要去千星府中看一看,自己的功法来自千星府,他希望能够在千星府中找到剩下的功法将自己的功法补全。
最后便是关于成就元婴的办法了。
金隅拥有天目神通,之前和隐璇战斗之时发现也发现了这方天地的问题,所以他心中已经有七八相信隐璇的猜测,这方天地之所以万年没有出现元婴期的修士是因为这方天地的天道有损,天道残缺不全所以才让这方天地的修士在圣胎境中无法领悟到完整的天道,这样才不能够在圣胎中种下道种,从而成不了元婴。
所以金隅进入千星府中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寻找突破元婴的契机,或者说是寻找领悟完整天道的办法。
这三件事便是金隅接下来的重中之重了,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暂时抛之脑后,只要完成这三件事,金隅相信自己接下来的修炼便会变得容易很多,修为提升上去之后便能够应付任何人任何事了。
………………………………
第359章 闭关悟道
战场很快清扫完毕,金隅便没有再做停留,直接把密地入*给了狼毒花战队看守,修复工作交给了李三缘团队,而自己却再次闭关。
这次闭关,金隅打算全面梳理一下自己的法术方面,尤其是针对自己的五行灵力,他必须将它们修炼到炉火纯青。
金隅依据自己上一世关于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开始推演,他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掌握五行灵力的根本,如果能够将五行灵力领悟透彻,他相信对于自己将来进阶元婴期也会有着莫大的好处。
五行生克之道: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此循环往复;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同样是一个反循环。
五行相生相克,就像阴阳两面,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的事物关系才是促进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
有道是:“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说的就是生克之道必须寻求其中的平衡,否则生发太过容易亢奋,甚至产生逆克的现象,亦或是克制太大,容易出现生机断绝之祸。
水生木,这一点金隅之前在和隐璇斗法之时便已经领悟到了,他依仗青藤术将隐璇的雨水吸收掉,便是利用水生木这一理念。
但是仅仅法术上的相生相克还不够,金隅希望自己体内的五行灵力能够发生一种叠加加成的效果,这样一来他相信自己的法术威力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体内青木灵力如果能够和癸水灵力叠加,以癸水灵力来增强青木灵力的威能,那么他的木系法术威力一定能够变得更加强大。
所以在闭关的档口,金隅便一直在研究自身的灵力,两两相加不断地推演实验,慢慢地金隅渐渐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诀窍,让自身的五行灵力有了一些变化。
首先两系灵力的叠加必须要有主次之分,不可能两系灵力均等混合,而是要以其中之一为养分来喂养另一系的主灵力,这样才有可能得到加成的效果,就像施肥一样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
虽然实验出来了一些诀窍,但是加成的效果并不是十分厉害,最多也就是增幅一成左右。
不过虽然只是增幅一成,但是金隅依然觉得满意,毕竟他现在处于修炼的瓶颈期,没有得到成婴之法之前,任何能够增强自身力量的办法都是他所需要的。
而且金隅现在对于五行灵力的掌控更加精妙,相信现在再和隐璇相斗,他绝不会再处于绝对的下风。
但是对于道的领悟,金隅依然不得要领,他感觉五行之道的领悟绝不是相生相克这么简单,五行乃是天地万物组成的基础,就相当于科学中所说的元素一样,由这些微观物质组成各种生物或是死物。
金隅相信既然上一世中的各种道家、佛家理论能够与这一世的修炼相通,那么道家所言的五行理论肯定也是不会有错的。
道家有言,整个宇宙空间都是由五行能量物质组成,如果自己以五行道种成就元婴,那就相当于以宇宙本质来成就自己的元婴,对于自己将来的成就肯定有着深远的意义。
人生于宇宙之中,以宇宙本质来成就自己的道身,与宇宙本质的亲密程度将达到一个极端的高度。
修士修炼的意义还是在于自己对天地宇宙自然力量的借用,就像修士吸纳天地灵力为自己所用,神仙呼风唤雨,神话故事里的各种神明,如雨神、雷神、火神,这些也都是他们对于天地宇宙自然力量的掌握达到一个远超常人的高度,而被人奉为神明。
修士悟道,就是领悟宇宙能量的本质,领悟本质操控起来自然如挥臂指。自己领悟五行之道,也是为了获得更多五行能量为自己所操控,而五行能量为宇宙的本质,那么修炼到极致的话,也许整个宇宙都能够为自己所操纵?
当然这一切都是金隅自己的妄想,但是既然道家有这样的理论,那么将来未必就不是不能够实现。
不过五行之道的领悟实在不易,金隅目前也是雾里看花,只得一丝影像而已。
看透万事万物的根本,莫过于道家典籍中的《道德经》。金隅此时就在努力回忆自己印象中的道德经,并默默诵读,越是回味就越觉得其中的趣味无穷。
道德经仿佛道尽了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如果能够悟透关于道的描述中的玄妙,金隅相信自己领悟五行之道成就元婴绝对不在话下。
金隅突然发现,原来自己身上最大的财富还是来源于自己上一世。
功法只是对于自身力量的一种使用手段,只有道才是修行当中最难的关卡。
金隅相信在这个世界中,整个修真界任何人对于道的领悟都不可能超远华夏道家始祖老子。
自己拥有老子成道的无上典籍,还怕成不了道?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道德经虽然通篇字数不多,大概也就五千多字,但是金隅记忆中只有十几篇而已。还好他记忆中的大部分都是道经,所以对于他修炼有着不可多得的帮助。
所以后来金隅一直都在努力回忆和领悟自己记忆中的那十几篇道经。
尤其是于自己五行之道有关的关于水的描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金隅都在仔细品味,越是琢磨越觉得自己对于水的了解不够透彻,有一种被人拨云见日的感觉。
水柔弱,但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改变它的特性,所以它能够克制天下间所有攻坚利器;水的本质,是它总在无声无息中就悄然完成对天下万物的滋养。
………………………………
第360章 天道有灵,故可罚,可赐。
闭关中的金隅开始在心中默默推演天地万物,以万物的生长发展再到死亡回归虚无,一次次的推演一次次的轮回,感悟其中水在它们这个生死轮回中起的作用。
发现无论你怎么推演,好像水最终都还是水,它虽然滋养万物生长,但是历经轮回之后,最后还是化着水的形势回归,这难道就是水为宇宙五行之一的原因?
金隅感觉自己似乎领悟到了一些什么,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领悟,这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实在是没有任何言语可以道出。
金隅心中默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
这是一切道的总纲,是领悟道的挈领纲要。
众妙之门,就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只有进入了这道门,才算是步入了道的大门。
金隅就是一直在这道门外面徘徊,他能够看到这道门,但是却缺少开启这道门的钥匙,所以一直得其门而不能入。
这种领悟好像缺少一道灵光,所以金隅心中感觉非常的无奈和惋惜。
金隅知道这是自己的领悟还不够彻底,一切都非常片面,而无法把握到水最本源的那一点,只有抓住了这一点才能够凭借这个核心一举轰开众妙之门。
确实这一点灵光,金隅虽然在努力倒是一切都好像是在做无用功,越是用力反而越是不得其法,很快金隅便从入定中惊醒。
这让他眉头打皱,心中暗叹:看来自己还是缺少机缘。
道心已经出现紊乱,不适合修炼,金隅再次闭目,这才他是进入禅定当中。
佛门禅定是最好的清除心中杂念的法门,入定之后金隅果然感觉心头的杂念像一头头魔猿一样慢慢被降服,变得寂静不动,好像整个人都陷入了空寂之中,全身心说不出的放松,整个人慢慢也进入了一种寂灭的状态。
不知道过去多长时间,金隅从禅定中苏醒过来,感觉整个世界都一片天清地明,整个人莫名的心情就好了,再也没有悟道中的那种焦虑、心烦、意恶。
金隅知道自己在悟道中进入了一种魔障,当下再也不敢进行悟道,他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陷入无所事事中,金隅突然想起小玉儿,自从吸收了灵晶之髓伴生的生命精~液一直在修复自身的道体,这都过去这么长时间都还没有任何动静,这非常不正常。
金隅沟通通灵幻玉询问起小玉儿的情况来。
通灵幻玉冷哼道:“你还知道关系小玉儿啊?”显然这么长时间金隅问都没有问过小玉儿让她有些生气。
金隅被通灵幻玉诘责得有些委屈,心道:这不是你一直在看守着小玉儿么?但是嘴上却不好辩解,有些尴尬地道:“这段时间不是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么?小玉的情况究竟怎么样了?
通灵幻玉道:“不太好,不知道什么原因,她的道体一直无法进入圆满状态,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阻隔着她的道体进行完善。”
金隅听到这话心中一紧,忙道:“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生命精~液不够?”
“不是,生命精~液足够了,小玉的道体只是在最后一步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阻挡,小玉一直在试图冲破这股力量的阻拦,但是这股力量非常的坚固,我看单凭她自己是无法冲破。可惜我实力恢复得不够,在散盟城中操控阵法又消耗掉了一部分灵识力量,想要助她一臂之力也是有心无力。”
金隅忙道:“我能不能出手?”
“就凭你一个圣胎境九转的修士还想要妄图帮助别人晋升道体?你先自己把元婴修炼出来再说这话吧。”
金隅无语了,知道通灵幻玉说得不错,自己连元婴都没有修炼出来,如何去帮助别人修复道体?
金隅想了想,又问道:“究竟是一股什么力量在阻拦小玉成就道体?”
“不知道,不过这股力量很诡异,好像有点类似于天道力量的一种,就算是我的本体空间也无法隔绝。”
金隅想了想,道:“我之前和那个叫隐璇的家伙有过一番交流。他和你一样都是上古时期的人,他说上古时期的天地大劫把我们这方世界给打破了,所以我们这方天地的天道有损,所以我们无法在这方天地悟道成婴。你觉得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小玉的道体一直无法修复圆满?”
“嗯,我也隐隐有这种感觉,似乎天道有着很大的问题,不过我却觉得不仅仅只是天道有损。如果仅仅只是天道有损,小玉的道体修复绝不会被天道阻止,反而应该得到天道的鼓励。我倒觉得现在的天道好像变得非常的诡异,小玉的道体本来就已经成熟了,她的道体圆满不但不会对天道有害反而有着莫大的益处。
一方世界中圆满的道体越多,这方世界的天道便会越发强横,这是一个互为因果,互相作用的过程,修士领悟的道能够被天道吸纳用于完善自身,天道能够供修士参悟和演化。所以小玉成就道体不但不应该被阻止,反而应该会得到天道的奖赏,被天道吸纳完善自身。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真是咄咄怪事。”
金隅听通灵幻玉这么说,心中一动,道:“你说什么?难道天道也能够进化?难道天道也有自己的生命和意识?”
“天地万物皆有灵,天道自然也不例外。天道虽然高高在上统摄万物万灵,但是它既然能够降下天劫雷罚,自然也是有灵的。只是它高高在上能够与它沟通的人太少而已。上古时期也只有那些修为达到与天齐高的大能才有资格和它沟通,一般的修士它根本不会理会,因为他们不配。”
听完通灵幻玉这番话,金隅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好像被一道雷霆直接劈开,整个世界都彻底崩塌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开始渐渐形成。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
其下,侮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
犹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
第361章 小玉成道体
金隅被通灵幻玉一语惊醒,原来这个世界还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把持着它的运转。
道德经中有: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也许这不仅仅只是解释着君民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是在解释天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
万物生死轮回的过程中,天道都隐藏在其中,只是万物浑浑噩噩皆不知有之而已。
金隅呆愣了好一会,才慢慢回过神来,道:“你的意思是说这方天地中的天道发生了不可知的变故,这种变故让天道开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