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高精度一轴数控机床的可行性报告》。
作者:季椽,宋冀宁。
“嗯――?!!”
………………………………
第64章 专业
季椽,宋冀宁。
这两个名字好熟,和镇上那两个小孩一模一样。
但可能吗,这可是一本科学杂志,那两个小孩会写论文,还能登载在科学杂志上?
但世界上会那么凑巧还有两个正好叫季椽和宋冀宁的人吗?
徐排长再一想他们不久前的新闻,说是靠着制造的机器人打败扶桑,那么聪明的小鬼,写一篇能登载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也不奇怪……虽然他完全看不懂。
他把杂志还给郑先家:“我看不懂。”
郑先家一脸震惊:“你比我想像的更笨啊?”
徐排长深吸口气,告诉自己研究员都没有生活常识,要忍,要忍,就当为了部队。
“我是看不懂其中的内容,但我认识这两名作者。”
“废话,不认字的话,你就是文盲了。”
“……”徐排长深吸口气:“我是说,我认识这两名作者,真人。”
谢天谢地这俩二货研究员终于反应过来,立即急切的询问徐排长:“真的?这两人是哪个研究所的?”
“能把他们借调过来吗?”
问这话的是蓝裕田。
他虽然反对改造数控机床,但有专业人员的话,他还是愿意试试看的。
“如果是我认识的这两人,倒不需要借调,他们就在旁边的滨江镇上。”
“那么近?”郑先家惊讶:“滨江镇有研究所吗?”
“没有。”
“那他们属于哪个单位?”
徐排长觉得有些难以启齿:“他们不是单位职员……”
这俩小孩,一个初三生,一个小学生……好吧不是小学生了,跳级初中生,但年龄和身形还是完全的小学生。
那么重要的数控机床,真要找两个小孩来改造?
“怎么?他们是民间科学家?还是身份有什么问题?”蓝裕田追问。
“也不能算有问题……他们是红星中学的学生……”
“原来是红星中学的老……学生?!”
“你逗我们吧,这篇论文可不是中学生能写出的。”
“谁有空逗你们。”徐排长走到报架上,翻找出前几天的报纸。
虽然研究所订有报纸,但这两人显然除了科学类周刊杂志外,对其他都没兴趣。徐排长翻到报道季椽和宋冀宁的那份早报扔给他们:“看,就是这两人,前几天他们制造的机器人打败了扶桑机器人,他们很擅长这方面。对了,之前让你们研究的金属探测器也是从这小孩手上拿的。”
“是吗……”郑先家将信将疑,看完报纸上的报道后反而觉得很假,因为报纸上的内容实在太假了,跟写戏本似的。
“要不,请他们过来问问看。如果真是他们,就请他们帮忙吧!”最后还是蓝裕田拍板。
于是正在学校上课的季椽再次有了拜访者。
因为拜访者来自部队,何校长急急忙忙让人去找季椽和宋冀宁,自己一直陪着笑脸任由他东看西看。
待季椽和宋冀宁赶来,徐排长表示要单独谈话时,何校长忙不迭答应,还小声叮嘱季椽:“不管首长问什么,都要老老实实回答,知道吗?”
季椽心想幸好徐排长是军人不是警察,否则校长这态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犯什么事了呢!
“季椽,宋冀宁,坐,不用紧张。”徐排长邀请两人落座,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一份杂志:“这次过来主要想咨询两位一件事。这里有一篇论文,不知道是两位写的吗?”
他没有说是哪篇论文,但季椽看到这期的《青年科学报》,立即翻找自己写的那篇论文。
论文显然经过润色,比宋冀宁写的好不少,大约是编辑部帮的忙。
季椽正仔细阅读自己的论文,就听徐排长说:“这篇论文是两位写的?”
季椽点点头,继续
“是这样,我们研究所的研究员认为你们这篇论文很精彩,想邀请你们到部队研究员与他们进行探讨,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
季椽正看到精彩处,随意点点头,突然反应过来,抬头瞪着徐排长,愣了。
“咦?怎么?我说了什么奇怪的话吗?”徐排长不解。
宋冀宁捏住季椽脸颊,用力一揪:“回神。”
“唔……”季椽回神。
他一直考虑该如何吸引部队研究员的注意,甚至准备制造二轴数控机床的改造器,没想到还啥都没准备呢,杂志上的论文他自己都还没来得及看,部队就过来了。
惊喜来得太突然,弄得他整个人都有点懵圈。
宋冀宁一直知道季椽想带他到部队研究院看数控机床,如今机会来了,自然要好好把握。于是他难得一本正经回复徐排长:“当然没问题,我们很乐意和专业人员进行探讨。不知什么时候去呢,我们或许需要一点准备。”
“准备?”
当然要准备了,数控机床的改造器还放在学习室里呢!
不把它带去的话,改造器又得从头开始制作,他们可没这么多时间重复工作。虽然改造器花了他们不少钱,就当交学费,送给部队研究员吧!
季椽一直向他夸奖数控机床的各种优点,并表示他如果想学会数控机床那本专业书,非得先认识数控机床不可。
宋冀宁没办法,只好跟着想办法混进部队研究员。
花费那么多时间,总算有了结果。
两人带着改造器一同进入部队研究所,研究所的人基本上各忙各的,对他们的到来也只是抬头看两眼又匆匆离开,没人有心思八卦为什么有两个小孩进入研究所。
在研究所大楼办公室,季椽和宋冀宁见到了研究所所长蓝裕田和副所长郑先家。
这两人有着研究员的通病,根本不管什么人情世故,甚至不考虑他们是两个小孩,一见面就考问:“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安装在哪个部位。”
“数控装置的驱动电路部位。”
“如果我想加强检测反馈装置该怎么办?”
“增加步进电机,减小副齿轮的摩擦阻力。”
副所长郑先家问了不少挺刁难的问题,季椽一一回答上来,他看起来很满意,转向蓝裕田:“怎么样,这小子很专业。”
“专业”是他们对人的最大夸奖了。
………………………………
第65章 辛苦
蓝裕田疑惑:“依你们的年龄和论文上的内容,你们应该没有实际接触过数控机床吧?为什么会对数控机床那么了解?”
季椽点头:“确实我没有见过一轴数控机床。”
因为在他的时代,一轴数控机床早就淘汰了,大家用的都是老师制造的八轴数控机床。
当然这不能明说,季椽只能把自己装成天才。
他微微仰起下巴,语气充满自信和傲慢:“但我研究了很多数控机床方面的书籍,我了解数控机床每一个组成元件,我知道所有元件的作用,是否看过实物对我来说没有丝毫影响。”
徐排长表示刮目相看。
想不到看起来很乖的季椽原来是如此傲慢自负的性格,数控机床上万个组成元件,他也敢吹自己全部了解。
果然小鬼就是小鬼,受点吹捧就骄傲得找不着北了。
宋冀宁则再一次产生挫败感。
他相信缘缘能记住数控机床的每个组成元件,缘缘不需要看到实物也能了解它们。
而他学了那么久,仍旧完全没有进展,感觉离缘缘越来越远了。
蓝裕田对季椽的回答表示认可。
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样的天才。
“你在论文里说可以对数控机床进行升级改造,有多少把握?”
“我需要先看过你们的数控机床再确定。”
完全没有客套和废话,三人立即转向研究所内部的机械室。
虽然季椽是个小孩,但与这两人走在一起竟完全没有违和感,仿佛他本就该是这其中一员。
季椽走到一半,突然转身叫宋冀宁:“小宋哥,过来呀。”
见宋冀宁走得慢,他跑回来牵住他:“怎么了?”
宋冀宁看着季椽,突然用力揉揉他头发:“你往前走就是了。”
“啊?”
“不用等我,我会追上来的。”
“啊?”
满脸疑惑的季椽看起来又呆又可爱,变回了他熟悉的那个糯米团子似的小孩,宋冀宁脸上泛起笑意,他没发现自己的目光变得很温柔,连声音都变得温柔:“走吧,你不是要带我看数控机床吗?”
“对对,其实我也没见过一轴数控机床,不过没关系,我想很快我就能上手的。”
徐排长跟在两人身后,看他们手牵手亲亲密密的模样,不由有些羡慕。
他也有个弟弟,一相处久就会打来打去,可从来没有这么亲密的时候。
这两个小孩感情比亲兄弟还好。
两人跟着蓝裕田和郑先家走进一间机房,看到了占据半个房间的一轴数控机床。
这绝对是季椽见过最大的机床,因为越精密的数控机床,机型越小,也越精确灵活。
郑先家问季椽:“怎么样,要操作试试看吗?”
完全没考虑过他小学生体型和数控机床的差距。
季椽点头:“当然要。”
宋冀宁担心,他主动上前:“由我来操作吧,缘缘你指挥我。”
季椽只当他想了解数控机床,点头:“那好吧,由小宋哥操作好了,我先稍微了解一下它的强度和运转方式。”随后他转向郑先家:“你们有什么想压制的东西吗?我想先看看数控机床的性能。”
郑先家和蓝裕田最近在研究一种精密炮管,但因为数控机床的性能不足,一直无法成功。这也是他们需要对数控机床进行升级的原因。
季椽这次过来,主要是为了让小宋哥了解数控机床到底是什么样的设备,有什么作用,比起帮助这两位研究员解决问题,当然是小宋哥比较重要啦!
他迅速教导宋冀宁如何操作数控机床,同时打着了解机床性能的理由,让他们压制了好几块钢管,直到小宋哥操作熟练为止。
“小宋哥,了解一点了吗?”
宋冀宁点头:“嗯,稍微了解一点了,和书上的内容也稍微对得上了。”
季椽勾唇笑起来:“那就好,还有不懂的就告诉我,我们再多试几次,一次要了解透彻。”
为了让小宋哥有更多时间了解数控机床,季椽也稍微出了把力,帮蓝裕田他们重新设计要制造的4炮管。他加入军部时,并未看见过这种炮管,估计要么没成功,要么被淘汰了。还好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帮他们重新进行演算和绘制。这两人一开始还不信季椽的话,待看到季椽一边运算一边画下的线路图,瞬间就改变态度,于他席地而坐探讨起来。
徐排长听了一会表示听不懂,反而头晕脑涨,摇摇头准备离开,问一旁的宋冀宁:“宋冀宁,要我和一起走吗?带你进部队玩。”
宋冀宁看了看坐在地上画图的季椽,摇头:“不用了,我留在这。”
他拿出纸笔,独自一人绕着数控机床走了十几圈,慢慢画着机床的结构图,同时脑中回想曾经看过的那本书,将书上介绍的结构,元件与实物结合。总算了解书上说的是什么了,难怪季椽一直说他必须来看实物。
有实物作为参照,果然茅塞顿开。
季椽画了一整天时间,帮蓝裕田两人重新绘制了新的4炮管,考虑到过两年会出现的云2弹,对炮管直径和厚度进行调整,免得它们被淘汰得太快。
设计武器是一件很累的事,因为要考虑的细节太多,三人坐在地上完成最终设计时,已经累得站不起来。
蓝裕田和郑先家还好,两人毕竟是成年人,体力较强,除了起身时晃了晃,还能自己走回去休息。
季椽身体弱,只想躺下来直接睡过去。
宋冀宁揽过季椽,摸摸他的额头,入手冰冷,季椽的脸色看起来有些苍白。
他把季椽背在背上,带着他离开。
“那么辛苦的话,就别再算这些了,数控机床我已经了解得差不多,回去看书足够了。”
季椽摇头:“没关系,睡一觉就好,我只是还没习惯……”
以前在研究室工作强度比现在辛苦多了,但习惯了也没觉得怎样,现在只是这身体太弱,加上过惯轻松日子,适应不了突然的高强度用脑罢了。
他趴在宋冀宁肩上,困倦了解释几句,感觉屁股被宋冀宁用力拍了几下,气恼的说:“不需要你适应,你就好好过轻轻松松的日子,高强度工作交给我好了。”
季椽已经睡着,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
宋冀宁背着他走出研究所,转身望了望灯火通明的大楼。
他看到刚才连路都走不稳的那两人还呆在办公室里工作,明明那么累了,他们却完全没有要休息的迹像。
研究员的工作没有想像中那么光鲜,相反,可能辛苦得连路都走不了。
宋冀宁托了托身后的季椽。
这小子身体那么弱,为什么偏要选择这么辛苦的道路呢?
制造收音机,电视机,开家工厂,轻轻松松赚钱不好吗?
算了,问他也没用吧,这小子的理想和目标跟普通人不一样。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宋冀宁背着季椽,稳稳走在路灯下:“你只要轻轻松松的,高强度工作交给我就好。不过研究员的工作似乎是用脑啊?我行吗?”
季椽半梦半醒,迷迷糊糊回答:“没问题的。”
宋冀宁笑了笑:“好吧,我试试看,不行的话,你别嫌弃我。”
………………………………
第66章 期末
有了昨天的帮忙,蓝裕田和郑先家对季椽的能力极为赞赏,到第二天季椽拿出自己研制的改进器时,两人完全无质疑的采用了。
季椽以免费赠送改进器为交换条件,请求研究所给宋冀宁一个学习和了解数控机床的机会。
所谓的机会即指参与拆解和安装数控机床。
因数控机床的精密性,非高级技术员,原本是不允许参与的。
看在改进器的份上,蓝裕田特地考问宋冀宁关于数控机床的各种知识,宋冀宁记忆力好,书上写的都记得,虽然半知半解,但也基本回答得上,蓝裕田看他学得不错才点头答应。
为了方便学习,宋冀宁和季椽干脆向学校请假,研究所帮打的请假报告,章盖的是“军区研究所”,何校长一看立即答应,还拍着他们的肩鼓励:“好好表现,不要辜负国家对你们的期望……在外多提提我们学校。”
一轴数控机床非常笨重,拆解核心处理器花了两天时间,再安装改进器,调试精确,总共用了十二天。这期间季椽认识了不少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虽然大家一开始都奇怪这小孩哪来的,但季椽帮他们几次之后,就完全把他当自己人看待了,忙不过来时还直接唤他来当助手。
季椽在助手这一行做得最久了,可谓熟门熟路,以至于当他要离开时,好多研究员都舍不得。
郑先家本来在忙着数控机床的调试,听同事们对季椽赞不绝口,便也叫季椽来给他当助手,一天之后,郑先家也表示舍不得了。
“季椽你们应该快放假了吧?”
“嗯,还有一个多月。”
“要不要放假时来我们这儿兼职打个零工?给你算工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