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家制造-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跟外国贵宾吵架,快道歉……”

    “闭嘴陈田崰。”其中一位教授开口,他们忍这些领导也忍很久了,本来是打算秋后算账的,终于忍不住当面翻脸:“你还有空教训别人?先想想怎么保住自己吧!”

    科技园领导之一的陈田崰愣了,其他科技园领导也愣了,他们看向身后的老专家们,对上的是所有人冷漠的眼神。

    这些老专家们向来脾气温和,不争不抢,向来只会埋头研究,不懂人情世故,在商场没有任何影响力,以至于科技园领导总是本能地忽略他们的意见。

    但绝不代表这些老专家是好欺负的,至少科技园领导们并不想知道惹怒他们的后果。

    “老、老先生,您听我说……”

    “闭嘴。”孟教授开口:“再吵马上滚出去。”

    季椽和米歇尔以及其他外国人并未受周围的影响,米歇尔正忙着为自己的研究辩解:“他瞎说的,我的研究你们都知道,怎么可能有问题。这个华国人只是个想引人注目的小丑罢了,他想靠这种方式进入我们公司,这种人我见多了!”

    他的研究是集团出资的,将来投产后他也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分红。如果证实他的研究可能有问题,集团非但不会投产,还要追究他的责任,这是很严重的事,所以米歇尔非常愤怒。

    但米歇尔的同事们可不会帮他,不管是出于对公司负责,还是私怨想拉米歇尔下马,他们都需要季椽说出这项研究的问题。

    “年轻人,说说你的看法。如果你的意见正确,我们会向公司申请给你一笔奖励。”

    无视米歇尔的愤怒,他的一名同事说道。

    季椽同样无视米歇尔,你的愤怒不及我的愤怒万分之一。

    “首先米歇尔先生说要进行多路阀换向,然而就我所知,多路阀换向会造成多路阀压力流速加快,增加磨损率。”

    “其次米歇尔先生说要在机构吊臂的根部铰点和变幅油缸上增加一个承载部件,不是我要嘲笑你们,你们真的有做过研究吗?你们有计算过三铰点的承载力吗?”

    季椽用着与米歇尔在台上时一模一样,充满嘲讽的语气说:“米歇尔先生,美帝人都像您这样傲慢自大,研究随意吗?说实话,您这样的研究员,我们华国确实没有。顺便不客气的说,您这样的水平,在美国居然也是高级工程师?连我一个大学在校学生都比不上耶!难道你们美帝也没有研究人才吗?”

    rica!

    s!

    季椽将米歇尔所说的话,一句句还给他。

    米歇尔气得发抖,却又无法反驳。没有什么技术是完美的,他自己也很了解自己的研究有一点小问题,但并非不能投入生产,所以没有在意。谁想到却被一名华国人!一名华国人!拿这些问题来攻击他!

    “你说的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一个华国人能懂什么,你们华国甚至没有这些技术!”

    季椽点头,承认:“是的,所以我们需要向你们购买机械。但是,按照米歇尔先生所述的技术,贵集团生产的履带起重机,损耗率和维护费用估计会是正常情况的三倍,贵集团的维修费用又不低,实在没有任何采购价值。”

    季椽看向前方的教授们,着重强调:“事实上,我怀疑贵集团其他机械是否也有类似问题,我们之后会提醒其他单位谨慎采购贵集团的机械的。”

    他这不仅是质疑米歇尔的技术,甚至一口气将他背后的工业集团都给黑了,提醒前方的专家教授们,不要让国家采购这个集团的机械。

    客观来说,这家工业集团并没有做什么。

    但是季椽在迁怒。

    没错,就是这么迁怒。

    在未来,一边在华国赚钱,却又任由员工羞辱华国人的公司,没有不遭到抵制的,不惩罚员工不写道歉信都不算完。

    季椽不知道人们现在有没有这样的意识,但他知道这时候很多国际集团喜欢卖给华国淘汰的机械,还在售后维修上各种为难。

    季椽以前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一间工厂的进口机械出问题,外国技术员过来后,一个配件张口就是十几万维修费,因为这配件只有外国有卖,不给钱整条生产线都废了。后来是国内技术员用锤子一点一点将那配件给敲出来的。

    这段子是为了赞扬华国技术员的水平,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这时候华国面临的国际歧视,居然连一间资本公司都敢这样为难自己的客户,而居然没有人质疑这间公司的售后问题。

    弯腰习惯了,要挺起来就难了。

    季椽不相信米歇尔是第一次针对华国发出歧视言论,当着华国人的面都敢这么说,在自己人面前不知说了多少,没见米歇尔的同事之前都无动于衷吗?

    直到季椽说了影响销售的话,他们似乎才急切起来。

    “这位先生,话不能乱说,我们集团的机械绝对没有你提出的这些问题,而且米歇尔的研究也还没投产,你这是造谣。”

    季椽并不打算在现场跟别人吵架,反正也吵不出个结果,于是点点头:“或许吧,我只是希望我国的采购单位再谨慎一些罢了,只要没问题,贵公司应该当得起检验吧?”

    见季椽没有再针锋相对,对方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面露不悦。他们公司的机械还是第一次在华国遭到质疑。

    “他在胡说,凯尔,你怎么能听一个华国人的话?”米歇尔很愤怒同事不帮自己说话,但他拿他们没办法,只能转向科技园领导,训斥着:“你们怎么回事?怎么能让这个人羞辱我!我要投诉,把他赶出去,否则我要向大使馆投诉你们!”

    然而他的咆哮被台下的掌声掩盖了,虽然大家不是完全听懂季椽说了什么,但看得出季椽让米歇尔吃了大亏,都兴奋的为他鼓掌。

    孟教授等老人看到了学生们写的记录,季椽念的公式,他说的话,都让他们为之一振,羡慕地对蒋教授道:“你教的好学生。”

    蒋教授装模作样的摇头:“太年轻了,沉不住气。”又补一句:“像我。”

    科技园的领导低头不敢吭声,身后的掌声明明白白告诉他们,米歇尔犯了众怒,而讨好米歇尔的他们,事后定没有好果子吃。

    因为米歇尔的事,其他三位外国人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受欢迎,无心再参加技术交流会,拉着愤怒的米歇尔离开了。

    本来交流会的安排是一天的,但因为科技园领导的愚蠢,谁也不愿意参加,几个外国人离开后,这场滑稽的国际交流会就结束了。

    孟教授环抱着双手,问前方的科技园领导:“sw?”

    科技园领导满头大汗,弓着腰频频点头:“是,是。”

    孟教授于是转用中文:“我们现在有事要谈,可以请你们滚出去吗?”

    “是,是……老先生,请别生气,毕竟他们是外国贵宾,我们也没办法……”

    有些人总是不能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老教授们也懒得跟这种崇洋媚外到骨子里的人说话:“出去!”

    把科技园的人都赶走,全场只剩下自己了,整个场面便热闹了。季椽被众人团团围住,夸奖他刚才反驳米歇尔的行为。

    大家都对米歇尔的话气得要命,但因为他们确实不懂他说的某些技术,他说“你们华国没有”“你们华国人不懂时”,他们无法反驳。好在有季椽狠狠打脸。

    “季椽你太厉害了,你说的那些技术我都听不懂。”

    “那些技术是真的吗?你在哪学到的?有没有书?”

    孟教授打断学生们的喧闹:“好了好了,不要问得那么乱,季椽,刚才你问米歇尔的问题是真的吗?”

    季椽点头:“真的。”

    “没有瞎编?”

    “没有。”

    众教授齐齐点头,目露赞赏:“那就好,科学是严谨的,不管有什么私人矛盾,都不能拿科学来胡说八道,你做得很好。”

    孟教授转向后排的年轻学生们,训道:“看到了吗?这就是研究员必备的精神,吵架也要言之有据,论之有理,不允许胡编乱造,生事造谣,你们懂了吗?”

    “是!”众学生齐齐应道。

    孟教授又问季椽:
………………………………

第158章

    这件事之后,季椽在专家教授中名声渐响,被当成后起之秀的代表人物广受赞扬。

    季椽个人对这些赞扬没什么感觉,毕竟他是重生的,知道得多一点罢了。要论智商和科研能力,比他厉害的人其实很多,比如被忽视的小宋哥,他们缺少的只是时间的积累。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上辈子只认识研究院和几个相交部门的朋友,这次认识的更加广泛,各个学院都有。

    认识的专家和教授就更多了,很多在他读书时已经去世的专家教授,现在都身体硬朗着,兴致勃勃地展开着各种各样的研究,为未来的他们打下坚实的科研基础。

    季椽把握机会,尽可能的向各位专家教授请教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还难得厚起脸皮向他们索要联系方式,方便以后继续请教。

    专家教授们倒是很喜欢季椽的好学,纷纷留下联系方式,并多次尝试挖墙脚,弄得蒋教授又自豪又恼火。

    转眼就开学了,季椽和宋冀宁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返回a市,却突然接到孟教授的电话。

    孟教授是这次交流会中,季椽认识的成就最高的人,蒋教授对他都很恭敬,季椽自然更加尊敬。

    “我最近要做一个课题,但我的助手们在忙其他项目,我需要一个新的助手,蒋教授向我推荐了你。”孟教授问季椽:“你愿不愿意来帮我?”

    “当然愿意。”季椽一口答应,拉着宋冀宁道:“还有小宋哥也可以……”

    “不不,只有你。”孟教授道:“这是保密性的课题,只能有一个助手。”

    季椽扭头看宋冀宁,想把机会让给他。他前世做的保密性课题已经够多了,并不差现在的一两个,对小宋哥却是个好机会。

    “那就小宋哥……”

    “你去吧,缘缘,我先回学校等你。”

    宋冀宁很感动季椽什么事都想到他,但他更希望季椽能把握这个机会,在他眼中季椽也是第一次参与保密课题,听起来就很厉害,怎么能错过。

    两人再次分开了。

    自从上大学后,从小形影不离的两人分开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季椽想帮宋冀宁,再三对孟教授推荐他:“孟教授,小宋哥真的很厉害的,您可以给他一次机会,他学得特别快……”

    孟教授摆摆手:“我知道他,你们蒋教授也向我推荐过,但是,他还不够。”

    宋冀宁算得上优秀,但不是特别优秀,不足以让孟教授刮目相看。

    季椽感到遗憾:“小宋哥只是经验还不够,其实他比我更优秀……”

    不能通融也没办法,季椽振作精神,回到研究上:“现在可以告诉我,我们要进行哪方面的课题吗?”

    “当然。”

    孟教授研究的课题是提高特种不锈钢卡盘精度工艺,他说只是为了研究钢材强化,但季椽一听就明白这是干什么的了。

    前世军工钢材强化的技术之一。

    不过季椽并未接触过这项技术,也不知道它的研发者是谁,原来就是孟教授。

    虽然没接触过,但季椽理解的很快,做为助手来说,他的表现完全超过了孟教授的预期。

    本来这项研究就不该只有一个助理,好几次孟教授以为只能由自己动手的工作,季椽都提前完成了。并非为了刻意表现,只是自然而然的,将那些孟教授认为必须由自己指导的工作,当成普通的准备工作完成了。

    孟教授并未真的打算让季椽给他做助手,这项技术的核心也不是季椽能参与的,仅十多天,孟教授就放弃了。

    “足够了,足够了。”孟教授说:“你的表现完全超出我的预期,比我想象的更优秀,你合格了。”

    季椽:“啊?”

    “蒋义哲说学校教不了你什么,你呆在学校是浪费时间,我也看出来了。”

    季椽:“啊?”

    这个发展是什么情况?

    孟教授笑了:“还不明白吗?这是一次考核。”

    自从全国机器人大赛开始,中科院青少年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就一直很关注季椽。军工技术员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季椽每届发明的东西都适用于军工,简直是天生的军工苗子,若非他年龄太小,早就被看好他的某些单位招录了。

    不过最近空空导弹研究院正准备开展一项特殊人才培养计划,招收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进行集中培养,计划刚传出,中科院就提交了季椽的名字。

    虽然宋冀宁表现也不错,但他们能看得出他完全是季椽带的,只能算优秀学生,不足以得到提名。

    孟教授是这项计划的执行人之一,本来是要通过其他方式考核季椽,这次的相遇是蒋教授特意安排的,想让孟教授提前认识季椽。

    科技园领导和米歇尔就是纯粹意外了,但不得不说,季椽表现得非常优秀,不管学识和性格都值得赞赏。

    这个年纪的“天才少年”是最难掌控的,虽然聪明,但三观不成熟,傲慢自大,难以接受军事管教,很轻易就会透露不该说的东西。

    在此之前,孟教授已经淘汰了几个比季椽年长的“天才少年”,刚看到季椽年龄的时候,其实在心里将他淘汰了。

    这个年纪的少年,用未来的话说就是“中二病重症患者”,难交流得要命,孟教授宁愿过几年等他们长大了再进行考核,也不想现在跟他们打交道。

    但季椽让他刮目相看,虽然只是17岁的年轻人,但性格内向老成,除技术外的话题一般不说话,和他们研究院内的研究员简直一模一样。

    再考核了一下他的知识水平,孟教授就完全没意见了。

    季椽前世在研究院听说过这项特殊人才培养计划,不过他读书时和“天才少年”的称号无缘,工作后也没优秀到能特招。但老师曾经接受过这项研究院的特殊培训,当年几个研究院的院据说也都接受过此培训。

    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季椽自然忙不迭答应,然后他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宋冀宁。

    “请您给小宋哥一次机会,他真的……”

    “好了好了,我知道宋冀宁很优秀,下次吧!”

    宋冀宁本以为这只是一个短暂的分别,就和他们暑假后要分别回家一样,过几天他就能见到季椽了。

    但之后他却接到季椽告别的电话,要参加空空导弹研究院的特殊培训,不能回学校了。

    “学校这边的课程要怎么办?”宋冀宁紧紧攥着拳,不想像小孩一样问“我要怎么办”,只好问学校。

    “这边会帮我办手续,只要期末时考够学分就行了。”

    季椽再三叮嘱宋冀宁:“小宋哥你也要加油,我参加的培训班只要足够优秀都有机会进入,所以你在学校那边一定要努力,我等着你一起进来。”

    宋冀宁眼神一亮:“我也能进吗?”

    “是的,只要表现足够优秀,小宋哥没问题的。”

    前世的老师没有受过正规大学教育都能进入,现在有足够专业知识的小宋哥绝对没问题。只是因为自己一直在他身边,掩盖了他应有的光芒,才让大家忽视了他的优秀。

    所以季椽挂电话前,用可怜兮兮的声调说:“小宋哥你一定要来,听说那里是军事化教学,你知道我体力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