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同行云相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山同行云相随-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下盘的10个圆盘之下各安装一个十齿的齿轮,下盘转动,齿轮也随之转动。当上盘空格的读数超过9时,如继续转盘,齿轮可带动左边的齿轮转动一格,就使左边的读数增加1或减少1。即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下盘,读其中圈的数码,可体现进位,中圈的数码用于加法及乘法,读其内圈的数码,可体现退位,适用于减法及除法。

    这台手摇计算机在现代时,我曾在故宫见过,当时还十分惊叹,清朝时就有这种高科技产品,心里还将信将疑,现在穿到清朝果然见到了。用过晚膳后,康熙就一直在摆弄,也许是想试试它的性能,也许是研究它的原理,康熙已经完全沉迷进去。

    刚走进屋子,就看侧立在康熙身后的梁九功向我微微点了点头。我也微不可见的颔了一下首,轻轻走近康熙,端起茶盅,给康熙换茶。

    我端着茶轻轻搁在桌上,定了定神,轻声叫道:“皇上!”康熙头没有抬头。我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怕以后那些个传教士再不敢引进新玩意了。”康熙似乎是自言自语:“这玩意儿操作起来还是麻烦,要是再方便些更好。”他突然抬起头看着我,我忙躬下身子,柔声说:“他们本意是把西洋的科技传到中国,可皇上要因此而茶饭不思,伤了身子,他们岂不是要因此而担上罪名。”

    顿了顿,看康熙没有反应,我接着说道:“再说这些东西,只是皇上一个人感兴趣,肯定不行,要大家都感兴趣才成。”说完,心里惴惴不安,捏着把冷汗。过了一小会,康熙站起身,展了展腰说道:“梁九功!又是你搞的鬼。”梁九功忙陪笑弯身道:“奴才这也是实在担心皇上的身子。”康熙笑了笑,道:“好了!备膳吧!”梁九功忙应道:“喳!”快步走到门外对着王喜吩咐。

    康熙低头看着我说:“你胆子现在是越来越大了,由着梁九功摆布。”我忙跪倒在地上,“奴才也是担心皇上的龙体。”说完,忙磕头。康熙道:“起来吧!”我忙站了起来。他又说:“你说的话有道理,只是朕一人对西洋这些科学感兴趣不成,要大量培养人才才是正道。”我赶忙道:“皇上圣明。”

    康熙没有再理我,一面往外走着,一面随口说:“若大清国人人都能像朕一样看得远,那何愁四方不来朝贺?”说完,人已出了屋子。我也叹口气想,谈何容易,中国几千年地大物博、世界中心的思想,想真正接受新鲜事务,绝对不是一个皇帝感兴趣就能改变的,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只考“四书五经”的科举制度。

    再者,也许非要经过刻骨疼痛,几乎做了亡国奴之后,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我们需要向外面的世界学习。康熙他不仅仅是因为称孤道寡而孤寂,他还因为懂得太多,眼睛看得太远而孤寂。自古智者多寂寞,就是贵为皇上,也不能以一己力量改变一切,制度的变革才是最重要的。
………………………………

第五章 山有木兮木有枝(第6节)

    康熙四十五年七月

    时值七月,天气热得吓人,整日艳阳高照,骄阳似火,满人又是从北方来的游牧民族,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天气,所以康熙一直想在京外建造一座行宫,最后终于在离京城180宫里外的承德,寻到一块宝地,此处位于武烈河西岸的一片狭长谷地上,有山有水,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热河行宫其实是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才建成的,但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五十二年,这一段时间最为重要,这段时间,避暑山庄的大体轮廓都已经有了。

    现今是康熙四十五年,热河行宫已经初具规模,所以康熙急不可耐地要离京赴热河避暑,因为这是第一次去热河,所以离京前内务府等部门做了大量准备,我每天也忙里忙外,准备各种茶叶、茶具,累得够呛。此番去热河的人真不少,皇子们除了少数年幼的没去,成年皇子几乎都去了。

    浩浩荡荡随着大部队,我们终于来到了热河行宫。无论三百年后还是今生,我都是第一次来这里,现代时,竟然没来过避暑山庄,说来真是惭愧。

    行宫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但仍沿袭皇宫“前朝后寝”的模式建造,康熙接见官吏,批阅奏章,读书写字在“万壑松风殿”,就寝在“烟波致爽殿”。

    康熙因为是第一次来行宫,这一连几天,都带着一众皇子在行宫里游览,一旁的护卫们高举着五色华盖,华盖上绣满了莲花、灵芝、菊花、梅、竹子等,犹如一把大伞,撑起后犹如一朵多彩的祥云。华盖下面还有风铃,凉风一吹,这些风铃发出“铃铃”响声,悠然动听,其实它本来是用来驱邪的。

    从“澹泊敬诚殿”后绕过回廊,向北行至一座五开间的平房,康熙细细欣赏品味,缓缓说道:“地既高敞,气亦清朗,四周秀岭,十里平湖,致有爽气,好景好景哪!”从正宫下蹬道,过了小桥,便到湖区中心的长堤。此堤穿湖修筑,是湖区主要风景观赏线,堤岸垂柳成荫,平沙如雪,湖光波影,胜趣天成。康熙停了下来休息,手捻胡须,思忖片刻后道:“此堤逶迤,径分三支,东北通云朵洲,中通如意洲,偏西通芝英洲,这一堤三岛形状如灵芝,定名为‘芝径云堤’吧。”

    太子在一旁叫好:“‘烟波致爽殿’,‘芝径云堤’,皇阿玛取的名字非同凡响,儿臣建议,不如我们将行宫内的美景一一定名,就像杭州西湖名景那样,如何?”康熙道:“胤礽的建议不错。”太子笑道:“谢皇阿玛,还请皇阿玛赐名。”接着又游览了几处,分别定了名字,我最喜欢的是“曲水荷香”和“风泉清听”的景观和名称。

    “若曦,你不是会背诗么?背几句写荷花的诗给朕听听。”康熙突然扭头看向我,我正在欣赏荷花田田的样子,稍微愣了点神,梁九功斥道:“若曦,还不回话!”我回过神来,想了想,念道:“是,回皇上,‘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写荷花的诗句很多,不过,奴才觉得这首诗,与皇上的题名的意境最为接近。”

    康熙微微笑道:“若曦,你果然是聪慧过人,连明诗也会背了,你说的没错。朕刚才题名时也想到了这首诗。”我忙俯身谢道:“谢皇上谬赞。”侧目一看,八阿哥微蹙着眉凝神看我,见我被康熙称赞,眉头又重新舒展,嘴角眼梢微现笑意。

    “大阿哥、太子、八阿哥,朕以后还要经常派你们来这里督工,好生做好你们的事情。热河行宫是难得‘北方江南’,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等建成以后,朕可能会减少去江南南巡的次数,省得劳民伤财,也省得那些官员趁机科敛累民。还有,这里的建筑尽量简朴淡雅一点,不要雕梁画栋,这里又不是紫禁城。虽说现在是太平盛世,国库也不紧张,但多余的钱还是修坝筑堤,造福百姓。”康熙向一旁的皇子吩咐。

    大阿哥道:“儿臣记住了,可这里的建材一向是八弟管的,太子负总责,儿臣管的并不多。”大阿哥瞥了八阿哥一眼。八阿哥道:“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所以儿臣曾建议,主殿的建筑材料,除了皇阿玛的座椅、案桌等家具用金丝楠木外,其他的全部采用从四川运来的千年以上的普通楠木。其实,由于楠木有不腐不蛀幽香的特点,经明朝两次大肆建造皇宫后,楠木资源已经越来越少,现在千年以上的楠木很难寻到了,金丝楠木更是珍稀。”

    康熙道:“你倒是聪明!前几日,工部确实有人参你偷工减料,今天听你一说,倒是解释清楚了。”八阿哥低头谢道:“谢皇阿玛,皇阿玛一向明察秋毫。”……游览了大半天,康熙也累了,于是,大家又浩浩荡荡地随康熙起驾回殿休息。

    ……回屋后,因为天气太热,上午又走了那么多路,我已是大汗淋漓,见院内有一棵大槐树,树荫浓密,凉风习习,于是端了几盆水过去,让同屋的玉檀帮忙给我洗头,几盆水冲下后果然凉爽极了,我用毛巾擦干水,闲坐在槐树下休息,闭目养神。

    “若曦,你怎么坐在这里?”睁眼一看,是八爷!月白色的云纹夏季常服,尽管,在凉风的吹拂下,衣袂飘飘,但仍然看不出一丝皱褶。再一看我,披头散发,踞坐于地,我赶紧站起身行礼,心中不免有些恼怒:“八爷,你进来怎么也不说一声。男女授受不亲……”八爷笑道:“这院门可是开着的,我还叩了两声门,可你没答应。我是怕你坐在那里睡着了,才直接走过来。”

    他见我脸上还是有些愠怒,接着说道:“若曦,还真是长大了,也懂得这些道理了。我记得你以前可是深更半夜,还和十三弟一起喝酒的。”也不知为什么,和十三阿哥在一起时,我从来没有觉得多少性别的差异,可和八阿哥在一起时,总有些男女间的提防。

    “若曦,以后不要在院内洗头,即使要洗,也要关好院门,一来外面有凉风,会着凉,二来,这里毕竟是行宫,人多嘴杂。”八爷轻声吩咐。我生他的气,可他并没有生我不敬的气,心里不禁有些感动,于是我也轻声细语地答道:“知道了。”

    “早上,皇阿玛问你时,怎么走神了?开始我有些为你担忧,还好,你竟然应付过来了。看样子,皇阿玛越来越疼你了。”八爷捋了捋我耳边耷拉下来的碎发,柔声说道。难怪当时我看见他蹙着眉头,原来担心我不能应付。

    “八爷,早上听皇上说,有人参你,现在没事了吗?”想起早上的事情,我有些担忧,问道。八阿哥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凝视着我的眼眸,只见他的眼里渐渐荡漾起波光,唇角上翘露出融融笑意:“参我的是太子的手下,不过,没关系,皇阿玛已经了解清楚了。太子他是想倒打一耙,可他自己身上问题一大把。”

    果然,这朝堂之上,处处是争斗,将来……想到八阿哥的将来,我不禁为八阿哥、为姐姐担忧起来,见我有些闷闷不悦,八阿哥用柔和的语气缓缓劝道:“若曦,你不用为我担心,你只要做好奉茶的事情,不惹皇阿玛生气就好,其他的,一概有我。懂吗?”也许是他的自信感染了我,我心里的不安减少了几分,“我知道。”我轻声答道。

    “若曦,你比我想象的做得好,看来我以前是过于担心了。”听八爷这么说,我也有些得意,笑眯眯地看着他,两人互相傻笑着,良久,八爷似缓过神来,道:“回去吧,不要在外面待得太久,虽是树荫下,还是有暑气,时间久了,会中暑的。”八爷吩咐道。我一边答应着,一边转身向屋里走去。

    “若曦……”要进屋时,听见八爷在背后喊了一声,我回头停住脚步,疑惑地看着他。“没事,就是想再……你进屋吧,好好休息……”八爷唇角微翘,眼里满是灿烂的笑意……
………………………………

第六章 落花流水还依旧 (第1节)

    康熙四十六年

    春节刚过完,康熙就带着太子爷、大阿哥、十三阿哥等人南巡去了,这次南巡我十分想去,早就想游一游大清的江南,何况是免费旅行。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可不幸运的是,春节期间我外感风寒,拖了一个月之久,只好悻悻作罢。

    因为皇上不在宫中,我们这些宫女也轻松自在得多,三月份整个一个月,我都在轻松地养病,期间,姐姐还借着给良妃娘娘请安的由头,来看过我几次。“若曦,还是那么贪玩,到处乱跑,下雪有什么好看的,也不顾着自己的身子。”姐姐不住地埋怨我,“太医开的药,可都吃了?”我说:“姐姐,你放心,药都吃了。”

    聊了一会闲话,我问:“姐姐,你最近好吗?**有没有刁难你?”姐姐说:“自你进宫后,贝勒爷来我这边的次数多了,以前是几个月也见不着一回,可现在是一个月要去几次。”我笑着说:“姐姐,那是好事啊,何不再添一个小阿哥?”姐姐沉默许久,说:“如若是以前,贝勒爷频频来我这里,我自是高兴。可自从弘旺的事情发生后,我对这些已经心灰意冷,再者,我也懒得和**计较,比起争宠,我情愿过平静的生活。

    顿了一顿,姐姐握着我的手,看了看我手腕上的凤血玉镯,说:“若曦,你就不用操心姐姐了,管好自己吧。在皇上面前一定要小心翼翼,千万不能出错,如果你能得到皇上的器重,皇上说不定会给你指桩好婚事。”姐姐微微叹了口气:“若曦,我本希望将来你能嫁到普通官员家……若曦,额娘去世得早,你是我唯一的妹子,你的幸福就是姐姐的幸福。这些个道理恐怕你还不太懂……可看你对十三阿哥如此,姐姐也不强求了。”

    原来姐姐一直以为那个玉镯是十三阿哥送的,可一时我也不好解释,只好皱着眉说:“姐姐,你说什么呢?”姐姐捏捏我的腮帮,笑道:“别不好意思了……听我说。比起其他阿哥,十三阿哥也是不错的人选,一来跟你性格相投,二来他额娘去世了,那些个繁琐的规矩自然也就少了许多,三来十三阿哥似乎颇得皇上喜爱,到哪里都带着他,这次皇上南巡也带他去了。”见姐姐对我和十三阿哥之间的亲密关系深信不疑,我只好故作娇嗔:“姐姐……我还小呢,你就这么急着把我往外推……”姐姐拍拍我的肩:“好了,姐姐不多说了。记住,千万不要惹恼皇上。”

    ……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等成年阿哥,这次都没有随皇上一起南巡,而是留在宫中监国,因而十分忙碌。我又因为生病没有出门,所以虽是同在宫中,却很久没有见到八阿哥了,只是太监方合,会时常给我捎来八爷送的药材和各种好吃的东西。

    四月,春意已经浓浓,早来北方的鸟儿已经鸣声啾啾,我推开门,走到院中,闭着眼,深深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等我睁开眼,却见一个身影闪进我的眼帘,石青色四爪蟒纹朝服,黑色靴子,神采奕奕……八爷!他怎么来了?我忙给他请安,他微笑着注视了我片刻,说:“若曦,好些了吗?”我点头“嗯”了一声,他从背后伸出手,递给我一个小瓷罐,我惊讶地看着他,问:“八爷,这是什么?”他笑着说:“是果脯,帮助开胃的。你的风寒虽是好了,可胃口不会很快就好,你没事时吃一点。”我笑着说:“八爷,别总把我当孩子。”

    八阿哥仔细打量了我几眼,说:“是长大了。字,还在练吗?你可说过跟我比赛的,有空我看看。”这些时候,我的字确有些进步,于是微笑着说:“虽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但也还一直练着,我自个儿觉得进步不少了。”八爷点点头,眼里流露出赞赏之色,说:“那很好……不过今天我没空看了,等会儿还有事跟三哥、四哥、朝臣商量。”他伸出手,托起我的下巴,仔细看了看我的脸色,道:“你好生再休养几天,既病了,就不急着练字了,把身体养好。皇阿玛不久要回京,恐到时你不能像现在这样清闲。”

    ……四月底,皇上终于回来了,我又开始了奉茶的工作。芸香捧着茶盘跟在我身后,刚走到纱帘外,就听到康熙问:“今日朝堂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