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本红妆之邪妻驾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本红妆之邪妻驾到-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皇帝有要事与定国公商议,令其立刻回上京,军中之事交由凤凌玉全权负责。

    这点凤翰霆是十分震惊。

    军中绝大部分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还以为是豫城那里发生了什么变故要急着让凤翰霆回去,只有很少数的人知道里面的真实原因。

    凤翰霆知道自己这是有去无回,这是凤云笙向皇帝提出来的条件,她又一次的先斩后奏,将她自己推向最危险处。

    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一旦局面定下来,她便要做长期征战的准备,她要面对的不是马贼,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战争,真真正正的战争。

    她不会再有上一次的好运气,而她肩上背负的也不仅仅是凤家的性命,而是整个南穆国。

    她应该在夫君家里相夫教子,安稳幸福地过完一生,什么上阵杀敌,什么保卫国土,这些责任不该由她来承担。

    即便她说日后还有凤凌锦,他们会互相有照应,但是凤翰霆还是不放心。

    不可能放心,他怎么可能放心?

    可不放心又如何,再不放心他也不能违抗皇帝的命令,他也想过向皇帝修书一封,只是来送信的人却说皇帝有命,他有什么话想说都先回豫城再说。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凤翰霆还能如何,他只能回去,再看看有什么办法。临走前他再三嘱咐他的老部下一定一定要好好保护凤云笙,然后又再三嘱咐凤云笙要好好保护自己,他那唠叨的劲头让刘霸海直说他偏心,说当年把凤凌锦一个人扔在这的时候是那么的潇洒。

    只是没有人觉得不合理,因为他们知道凤凌玉从小就不在凤翰霆身边,一回来不但没有安稳的日子还得披荆斩棘,多少会对这个孩子有内疚的心思。

    而更重要的是,凤凌锦从小跟在凤翰霆身边打仗,战争和死亡对他来说已经很熟悉,加上他自己本身修为就高,这样一来凤翰霆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交代诸事后,凤翰霆还是不得不踏上归程,临走前他将断魂给了她,里面封存了他绝大部分的内力。

    如今,这是他唯一能为她做的事了。

    半月后,入夜,帅帐内。

    灯火明灭,桌案上堆着两摞高高的书籍,凤云笙正埋头书堆里,聚精会神地阅读着手中《鬼谷子》。

    她之前也没读过几本兵书,最熟悉的也就是那三十六计而已,所以理论知识实在是薄弱得很。

    这些天里,她一直在凤翰霆的指导下狂补理论知识,她才发现自己过去对某些地方的理解其实是不对的,有了之前的基础,现在凤云笙理解起兵书来变得比较轻松。

    对付小打小闹,仅凭她的感觉还是可以应付,但面对真正的战争却是不可以,她也不敢拿那么多人的性命来做赌注。

    而且除了打仗外还有治军,治军这点是十分困难的,里面囊括了许多看似细小却让人十分头疼的问题,这些问题人越少越不会体现,人越多问题就越大,按她现在所了解到的来说,以前的她是只能带三万兵,而如今的她,能带十万兵了。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要达到这位军神级人物的高度,她还要走一段很长的距离。

    “将军,军师求见。”

    刘伍长的声音在帐外大声的响起,这是凤云笙新定的规矩,以后通传一律在外面即可,不必入内。

    闻言她拿起手边的鬼面具戴在脸上,道:“请进。”

    厚重的帐帘被撩起,端木珣翩然走来,身边掠起难以察觉的药香。

    “将军,您怎么还在看书?”

    凤云笙没有抬头,只问:“有什么事吗?”

    端木珣见凤云笙的确是不知道有什么事,竟有些哭笑不得:“将军,您忘了,今天是除夕。”

    闻言,凤云笙似乎记起什么,点了点头:“恩,知道了。”

    端木珣有些怔忪:“将军,如今已经是酉时了,大家都在等您入席呢。”

    “入席?”这下凤云笙才将书放下,抬起头看着端木珣,“什么入席?”

    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疑惑,端木珣微微摇了摇头:“将军,您忘了吗,前几天属下和您商量了军中过年要如何置办的事,其中就说了除夕夜一起吃团圆饭啊,您当时也是应允了的。”他顿了顿,“不过当时您在看书,或许……”

    端木珣没继续说下去,听到端木珣这话,凤云笙微微有些尴尬:“是我的错,当时只一心看书,全然没有留意军师说了什么。”

    近这个月的状态她几乎都是这样的,只要是在她看书时说的话,她全然都左耳进右耳出,有时甚至连发生过这事都给忘了。

    她好像隐约记得端木珣是来找过自己商量军中过年的事要如何置办,像这样的事她觉得自己没什么经验,而且也可以按以前的方式来做,所以觉得只要全部按端木珣的意思做就可以了,于是那时她唯一的反应就是“恩”,根本没有留心他说了什么。

    端木珣微微摇头:“将军好读兵书是我等之幸,只不过将军在读书时也要注意身体才是。”

    “我知道了。”她一身便服,也不打算更衣,“时间不早了,我们出去吧。”

    “是。”

    端木珣跟在凤云笙身后,刚走到帘外,便看到刘伍长和李伍长都纷纷向他投以敬佩的目光。

    要知道,他们也是提醒过将军的,可那时将军正在埋头读书,只一直恩、恩地应付他们。

    要将神游书中的将军拉回现实也是很困难的,他们立刻有了这个共识。

    端木珣看到那敬佩的目光,只微笑地摇了摇头,他们这个将军,的确非同凡响。

    。。。
………………………………

第87章:驾崩(3)

    就这样,凤云笙和军中的士兵在寒风中篝火旁一起吃了一个很温暖的团年饭,在凤云笙推行的伙夫政策下,他们现在吃的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而且当那些人管起饭来,就发现原来当伙夫还有那么多的好处,比如和谁的关系好就多舀一勺粥给那人,谁骂过自己就给一个小一点的饼他,渐渐的军里的士兵都发现伙夫的人都得罪不得,得好好巴结,要知道人家可是管饭的。

    一时间伙夫的地位就在军中日益提升,这些现象凤云笙自然也看在眼里,不过她并没打算去管,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她明白,所以只要在一定范围内,这样的污浊她可以接受。

    席间,载歌载舞,吃着他们自己亲手种的菜和亲手猎回来的兔肉鹰肉,有大胆的人高呼要将军一起跳军舞,为了回应这个人的勇气,凤云笙很理所当然地让这人替代了自己这个光荣的使命。

    他们虽然玩得很疯,但都很默契地不敢喝太多酒,而且兵器都在一边,随时防范着有什么异动。

    而凤云笙自然是身先士卒,秉承着能不喝就不喝,万不得已要喝的时候就尽量偷工减料,力求自己胃里的酒能少则少。

    就这样热闹的团年饭过去了,过年这几天凤云笙大发慈悲地下令放了三天假,让士兵们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当然如果这里面包括了扰民之类的,那就后果自负了。

    之后又过了一个月,已经是仲春的雁门关却丝毫没有春天的气息,甚至比冬天还要冷,因为下雨。

    凤云笙实在不喜欢春天,那种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感觉她尤为讨厌,幸好雁门关这里风大,要是放在凤府,这个时候要回潮了。

    至于军中的建设,在这两个月里也小有成绩。陈中将带回来的工匠都很优秀,凤云笙给他们画的图纸虽然比例什么的不太对,很多地方也只能靠他们自己的想象,但他们依旧能够凭借着这些结合他们的知识最终得到她想要的东西,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觉得凤云笙坑了他们,工作十分卖力。

    不过这些东西只是看上去还差不多,实际效果要经过反复试验后才能确定,不过一些不复杂的东西,倒是可以马上拿来就用,比如说火箭。

    这里的火箭不是嫦娥一号,而是在原有箭矢的基础上绑上火药,这样弓箭手就可以用这些火箭造成对敌人更大的伤害。

    别看着只是简单的捆上火药,火药多了会影响弓箭的射程,棉芯长了会给敌人扑火的时间,细了有可能会在飞行的过程中就被火刮灭,所以火药的分量,棉芯的粗细长短都是要计算的。

    除了火箭外,还有一些投掷式的毒烟弹,名曰毒雷,这些毒雷是在“惊魂散”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简单的说就是在火药里加上毒物,然后用麻皮沥青黄蜡和纸包裹成球形,然后再用棉芯引爆,然后结果就是敌人就算没有被炸死,但一旦吸入这些毒烟就直接能七窍流血,简直就是生化武器。

    为了避免自己的军队会吸入这些毒烟,她积极利用天然资源,对防毒面具也做了多番研究。她用选择了木炭作为过滤毒气的原始材料,经过几番改进,现在他们的面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毒功能。

    在看到这些神奇的发明时,军中上下无不惊呆了,只是当端木珣和吕天照等人听到凤云笙心中真正想要做的东西时,才发现这些东西与那些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他们十分佩服,将军这些超人的创造力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由此他们总结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看人家游过学的见识就是不一样。

    至于凤云笙安排到各国的探子,也已经稳定地潜伏了下来,在吩咐他们去之前,凤云笙说了除非关乎国家存亡的事情,否则他们不能主动向他们传递消息,若有所需,他们自然会主动联系他们。

    这些人是长期潜伏的人员,比起一般的探子他们要有更大的发挥作用,毕竟这些人有些是要当官,有些是要与三教九流打交道,而传递一次消息意味着暴露的危险就会多一份。

    总而言之,在凤云笙的英明带领下,军中开始了生产武装两不误的基本路线,上下一心,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充分的准备。

    而在凤云笙这边忙碌的时候,北燕国也没闲着。

    由于要过年,为了避免南穆国突然发难,所以北燕国不得不放了凤凌锦和南靖和回去。然后北燕国也开心地过了一个年,过完年后,他们将楼胜的三公子恭迎了回去。

    没错,是恭迎,他们是恭迎楼异回到北燕国,而且来到龙城的正门时候,不仅老百姓列队两边鼓掌鲜花,连燕王也亲自带着百官出迎。

    这是何其豪华的阵仗,基本等同帝王级别的待遇了,燕王这一举动不仅极大提高了楼异在北燕国的地位,而且再配合当天真情流露的肺腑之言,成功地让各个阶层的观众都感动的热泪盈眶,成功树立起一个重情重义、礼贤下士、万事以百姓为重的好皇帝形象,达到收买人心的重要目的。

    楼异回到龙城的当天,便被封为镇南王,天定大将军,赐镇南王府一间,封邑千户,赏赐十名美女,金银十万两,财帛马匹各百,只是这些赏赐都被他一一推掉。

    燕王开始以为人家是客套,但后来发现他是真的不要,坚决不要,看到这样的架势燕王也不强人所难,就安排楼异住回楼胜的将军府入住。

    只是楼异在入住当天时,发现家里还是有丫鬟家丁数十人时,他便立刻入宫请求燕王将这些人都放掉,可燕王哪里肯啊,将军府里一个下人都没有,传出去成何体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自己刻薄他呢,所以在燕王无限努力下,还是留下了十个人。

    只是当燕王得知楼异竟从未使唤过这十人的时候,竟有种不知该如何与这位镇南王相处。

    之后本来接近荒废的将军府就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谁都知道楼异如今的分量,谁都希望能够巴结他。

    只是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人家楼异根本不给他们见到他的机会。长久的闭门谢客,让这些人都扫了兴致,很多大臣都对他颇有微词,觉得楼异不懂得为官之道。

    只是他们都不会那么不识趣地说出来,毕竟人家的分量摆在那里。他连皇帝的面子都敢不给,更何况是他们?

    而这之后,北燕国加快了调兵的速度,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对于军队的部署基本完成,从兵力布置上看,他们的主要选择的战场还是雁门关,毕竟雁门关虽然有鬼面将军坐镇,但攻打雁门关对他们来说是最快捷有利的。

    如今粮草、人马都准备齐全,北燕国本来就可以立刻行事,但他还是要等。

    他要等他的同伴做好准备。

    这个同伴,自然是西璃国。

    相比起一直活跃的北燕国和南穆国,一直平静的西璃国也不甘示弱,甚至比前两者还要更加热闹。

    。。。
………………………………

第88章:驾崩(4)

    首先,最要紧的事情莫过于西璃国的皇帝突然驾崩了,这件事直接导致西璃国上下都没能过一个好年。

    不仅是将清一色的红换成清一色的白,本该欢天喜地却只能服丧,这就算了,还差点影响了他们的人身安全。

    因为,皇帝的驾崩引发了夺位的战争。

    这次战争的主角是右贤王,也就是西璃国死去皇帝的弟弟,和太子赫连摩之。

    据说当时皇帝刚一断气,右贤王的卫军就包围了东宫,据说当时赫连摩之还以为对方是来保护自己,毕竟这个这个平日里安分守己忠厚老实又和蔼可亲的叔叔居然会围自己,这实在是他始料不及。

    只不过上天没有放弃赫连摩之,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巧,禁军长呼延达就在这时带了人来解救东宫之困,而且更有趣的是就在禁军赶来的时,阿提第的卫军齐刷刷地投向了,连连说他们是被逼谋反,其实一点都不情愿,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就将阿提第生擒。

    于是乎这场闹剧就收场了,太子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太子妃变成了皇后,而阎妤则成为了皇贵妃,然后除了呼延达这个功臣外,护驾有功的名单上还多了一大串人的名字,据呼延达是这些默默无名的人在背后做了很多努力才成功阻止了这场叛乱,赫连摩之没多想,反正就是要封赏嘛,那就封吧,反正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而这名风流太子登基后,依旧是该吃的吃该睡的睡,该风流时还是风流,将手下的事情完全交给底下的人办,简直就是一个甩手掌柜。

    其实大家也没对他抱有什么期望,毕竟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位仁兄的风流成性,不过做臣子的似乎还嫌这不够乱,还要在里面多添点东西。

    那些没有因为“护驾有功”而被提拔的人,十分不满意为什么自己没有得到封赏,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级人物,即便他们没有晋升空间了,但至少要提携一下他们的儿子孙子外孙子啊,于是他们开始打压那些被提拔上来的人,尤其是那些官场新人。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更何况是些仗着自己有些真才实学心高气傲的人,那些人喜欢以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自居,才不管你资历有多老,反正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们这些老家伙也该退场让我们上了。

    于是乎新老党派的斗争就这样展开了,党派之争带来的好处有如下几点。

    一、事情不会没人做,大家都争着搞政绩。

    二、不用担心大臣联合一气无聊时突发奇想个另立皇帝,因为大臣很忙,而且谁都想得到皇帝的支持。

    三、落实执行官员互检制度,一旦有人犯错立刻提出批评,这个效果十分显著。

    当然,不可能没有坏处。

    一、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