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从大都督到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从大都督到皇帝-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百姓们苦难的生活,那么他也不配做一个皇帝了!”

    孙策的话掷地有声,一时间,无论是荀彧还是郭嘉,两人没有说话,都在细细品味着孙策刚刚的那一番说辞!
………………………………

第14章 孙策的野心

    “哎,看样子,是我太过执拗了!”良久之后,荀彧忽然开口,叹了一口气。

    嗯?这是什么意思?孙策疑惑的看着荀彧,他心中不由得在腹诽,认不认主,哥们,你说句话成么?

    然而,下一刻荀彧的动作却是让孙策大吃一惊。只见荀彧直接起身,绕到了孙策的跟前,“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荀彧,见过主公!”

    啥?这……这就成了?孙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愣了一会儿之后,孙策猛然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发现这是真的,并不是在做梦,于是连忙将荀彧扶了起来:“文若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啊!”

    “文若兄,你怎么……?”郭嘉也是惊呆了,怎么荀彧这就认主了?

    “奉孝啊,我确实想要见识一下主公口中所说的那太平盛世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荀彧叹了口气道,“我相信,主公一定会做到的!奉孝,你也来一同帮助主公吧!”

    这个不错啊!

    孙策听了荀彧的话,心中一喜,自己还没说什么呢,这荀彧就已经开始替他着想,替他招揽人才了!这个荀彧,靠谱!

    “你……”郭嘉被荀彧这种行为弄得苦笑不得,前一刻两人还在各自考虑,现在这荀彧就开始替孙策做起说客来了!

    “罢了!”郭嘉摇了摇头,“伯符,我只问你一个问题!”

    “奉孝但说无妨!”孙策明白,这应该是郭嘉最后的考较!

    “伯符,你的理想是什么?或者说,你的野心是什么?!”郭嘉淡淡的开口,说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孙策,似乎是要把孙策看穿一样。

    “野心?理想?”孙策微微一怔,他不知道在郭嘉的心中,那个标准答案究竟是什么。想了片刻,他决定要按照自己内心之中的想法来。

    于是,孙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道:“我孙策,不求出将入相,不求龙袍加身……”

    听到这句话,郭嘉皱起了眉头,他内心之中想要寻找的乃是一位明主,一位能够真正担得起“主公”这一称呼的人!但是孙策刚刚的回答……好像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不过,很快的,孙策便继续说:“我只愿穷我一生,让我们汉人站在世界之巅,让千国来朝,万邦来拜!”

    说完,孙策不由得站起身来,目光投向了酒楼之外的天空。

    这一刻,郭嘉的身体颤抖了起来,出现了,等待了这么多年的雄主终于出现了!无论孙策的想法能不能实现,他郭嘉都愿意用他毕生之所学来帮助孙策来实现这个理想!

    于是,郭嘉起身,直接拜倒在孙策的跟前:“郭嘉,郭奉孝,见过主公!”

    “哈哈哈哈!快起来!快起来!”孙策不由得哈哈大笑了起来,事实上,这样的结果,是他意想不到的,毕竟他现在可是一丁点的实力都没有,唯一有点的,便是那五千新兵还有孙家在江东的一些威望罢了!至于其他……可以说,现在孙策完完全全可以称得上是白手起家的状态!

    “策得二位先生,真的是如鱼得水啊!”孙策感慨万分。

    “主公,我等得遇明主,也是甚是开心啊!”荀彧开口道。

    “主公,嘉还有一友,名唤戏忠,其才智更胜嘉百倍,若是主公能够将其收至麾下,必是一不小的助力!主公且在此稍待,嘉去叫他过来!”说罢,不等孙策说什么,郭嘉便起身离开了酒楼。

    “这个奉孝……”孙策见此,不由得哑然失笑。

    “主公,奉孝就是这样,我等现在在豫州书院读书,同窗好友之中,有很多都是才智过人的,主公若是有兴趣,可以去书院坐坐!”荀彧开口笑道。

    “豫州书院,你们的院长,也就是先生,是不是司马德操先生?”孙策连忙问道。

    “没错,恩师正是德操先生!”荀彧点了点头。

    “那我们现在便去书院吧!”说罢,孙策便起身连同着荀彧一同离开了书院。至于彭脱,早就被孙策忘到了脑后。

    “站在……世界之巅?”看着孙策离开的背影,彭脱的神情复杂,刚刚孙策的那一番话,也着实说到了他的心坎之中,是啊,若不是吃不饱穿不暖,他能反叛吗?

    “天公将军……我们真的错了吗?”彭脱喃喃地说道。

    不表彭脱,单说孙策,他与荀彧两人快步来到了豫州书院,跟郭嘉也是脚前脚后,不过,孙策没有先去找郭嘉,而是先向司马徽递上了拜帖,然后让荀彧去找郭嘉,言明此事。

    很快的,孙策便被一个书童带到了一间房间之中。这是一间书房,书房之中,一个中年男子正坐在那里写写画画,不知道写的是什么。孙策观这个男子松形鹤骨,器宇不凡,便即断定,这个男子应该就是司马徽无疑了!

    “学生孙策,见过德操先生!”孙策向司马徽行了一礼,十分恭敬地说道。

    听了孙策的话之后,司马徽慢慢放下笔,然后扭头看了孙策一眼,淡淡的问道:“你便是孙策?一介武人,为何自称学生?!”

    “天下万般,皆可以成为学问,而且,为何武人就不能读书?策自幼读书,喜爱文学,德操先生是前辈,在前辈的面前,学生只能自称学生!”孙策开口,不卑不亢的说道。

    “好!不错不错!”对于孙策的回答,司马徽显然是十分的满意。

    “既然你说你自幼读书,喜好文学,那么我便托大,考较你一二,不知你意下如何?”司马徽微微一笑,双手背在身后,眼神盯着孙策,似乎是想要将孙策整个人看穿一样。

    孙策不知道这司马徽究竟是什么意思,他可并不认为司马徽只是单纯的想要考较自己,但是司马徽还想要做什么呢?孙策可以说是百思不得其解,穿越这么几天的时间,孙策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代人的脑回路好像跟他的不太一样啊!

    不过,孙策也没有胆怯,自己怎么说也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啊,怎么能被一个古人考住呢?于是,孙策便点了点头:“好,还请先生出题!”
………………………………

第15章 只因为一首诗?

    “你说你喜好文学,那么作诗作文可行?”司马徽微眯着眼睛,直盯着孙策,似乎要用眼睛将孙策看穿一样。

    “可以!”孙策自信满满的说道。

    “那好,如今乃是夏天,你就以夏为题,作诗一首!”司马徽随便出了一题。

    夏?孙策皱了皱眉头,还别说,这司马徽的第一题还真的是有些烦,怎么说呢,上一世的时候,孙策虽然也背过一些诗词,不过,相对来说,描写春秋的多,尤其是春天,至于夏天,相对来说就少了不少,而且,大部分写的都是江南一带的夏天!

    不过,这却难不住孙策,毕竟孙策当初也是一个高材生,这个问题只是一时让孙策皱了皱眉罢了!

    司马徽却是没有着急,他也知道,作诗不是一个念头就能够做得出来的,若真的如此,那么此人的才思该有多么的敏捷啊!

    不过,很快他便意识到自己错了,只见孙策缓缓开口:“六月清和雨乍晴。”

    “嗯?”听了孙策的第一句,司马徽便是眼前一亮,随即拿起笔,快笔如飞的写下了这一句。

    不过,孙策可没有停下来继续他的吟诵:“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这首诗,是后世宋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虽然描写的是四月时候的景色,但是用在现在的六月,也正为合适,所以孙策也就老实不客气的直接搬出来用了!

    “好!好诗!”孙策的声音停下来了,司马徽的笔也听了下来,随即便连声叫好,这时候还没有如此的七言绝句,这时候的诗是在《楚辞》还有《诗经》以及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四言诗上,像是后来曹操那些代表作,也全都是四言诗!

    此刻,司马徽见孙策所做之诗,实在是精妙至极,不由得连连点头,不过,他还是想要继续考较,一个人的水平,不能以一首诗来断定什么。

    “下面第二题,你的理想是什么?”司马徽开口道。

    孙策微微一怔,这是什么考题?这节奏好像有点不对啊,不过这也没什么,说就说呗,就在孙策刚刚想要开口的时候,司马徽再次开口了:“就用这个为引,你作诗一首!”

    原来是这样!

    孙策恍然,点点头,沉吟了片刻便开口吟诵了起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咦?”司马徽还以为孙策会继续作一首七言的诗,没想到这次孙策所做竟然是长短句,但是单单听到了这几句,司马徽便被孙策的气势所感,连忙拿起笔开始记录孙策所吟诵的内容。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八年光阴尘与土,三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匈奴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孙策缓缓吟诵,个别与自己经历不相符的地方也稍加改动。

    “好!好!好!”一连三个好,司马徽已经没有别的形容词来形容孙策这首诗了,他本以为,孙策的理想,只是争取这个天下罢了,但是没想到,孙策的目光看的更远,他竟然已经在为打匈奴,打北方那些游牧民族做准备了!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你真的只有八岁?”司马徽难以置信的看着孙策。

    “如假包换!”可不是吗,孙策是175年生人,现在才183年,不是八岁还能是多少呢?实际上,孙策也想过要低调,但是实力实在是不允许。更何况,现在黄巾之乱已经开始,再低调,孙家可真就要走历史上的老路了!

    “神童!真的是神童!”司马徽连连感叹,难道这就是老天派下来的使者,想要让他拯救大汉的江山吗?

    “先生谬赞了!刚刚那些,也只是学生一时有感而发,写的不好,还请先生勿怪!”虽然孙策的心中知道现在司马徽一定震惊不已,但是他还是要谦虚。

    “伯符太过谦虚了!”司马徽现在连称呼都已经改了过来。

    “笃笃笃!”这时候,书房的门忽然被敲响了。

    “进来!”司马徽冷静了一下,随即开口。这一声颇具威严。

    “吱呀”一声,门开了,走进来三个人,其中两个便是郭嘉和荀彧了,另外一个,身形与郭嘉相似,同样的瘦削俊秀,不过却是比郭嘉高了一些。

    “学生戏忠(郭嘉、荀彧)见过先生!”三人还是很懂规矩的,见到司马徽之后便即行礼。

    “不用多礼了,来来来,快来看看伯符刚刚所做之诗,实在是好诗,好诗啊!”司马徽连忙便想要将刚刚抄录的两首诗给自己的这三个弟子来看。

    “哦?”戏忠微微一怔,这么多年以来,能够得到自己老师这样评价的,可是寥寥数人啊,眼前这个小子究竟何德何能,写出来的诗竟然能得到司马徽如此赞誉。

    虽然在刚刚,郭嘉和荀彧两人已经极力在戏忠的跟前说了孙策的好话,但是戏忠还是想要亲眼来见识一下,这个郭嘉口中的“天下霸主”究竟是何许人也!

    “怒发冲冠……”戏忠小声念起孙策刚刚所做的那首《满江红》(为了代指,实际还没有命名)。

    “好!好一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句诗说的忠都想要上战场冲锋陷阵,杀他一两个匈奴贼人了!”戏忠看后,连连点头,随即将头转过来,看向孙策,“这首诗,就是你所做?”

    “没错,正是!”孙策一点也不含糊,点了点头,反正岳飞也不会从棺材里面爬出来找他,他怕什么?

    “好!好!”戏忠说了两个好,随即“噗通”一声,直接跪在了孙策的面前:“戏忠,见过主公!”

    “这……”孙策不由得有些发懵,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就认主了?就因为一首诗?
………………………………

第16章 今后部署

    虽然,孙策有些惊讶,但是他还是连忙将戏忠扶了起来。

    “怎么,主公得了志才兄,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郭嘉开口打趣说道。

    实际上,郭嘉也很惊讶,也明白孙策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现,他也想要知道这戏忠怎么看完一首诗之后,就认主了!但是,这事情他却不想自己问,于是便开口想要接孙策的口问出来。

    “哪能?得志才兄相助,策自然是十分的高兴,但就是……”说到这里,孙策有些不好意思,这话怎么问得出口?但是不问他还好奇,难道是这戏忠被自己身上的那种王霸之气所震,才会有这样的表现的?

    “就是主公不明白,为什么我会看完这首诗之后就认你为主了,是也不是?”戏忠自然也知道这个问题,索性,他就自己问了出来,这样也避免了不少尴尬。

    “没错!”孙策老脸一红,他心中很清楚,什么王霸之气是不存在的,至少现在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还是要戏忠来说明一下了。

    “呵呵,恐怕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吧?”戏忠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实际上,在很久之前,我就跟奉孝有了约定,将来一定要辅佐同一个君主,既然奉孝已经选择好了,忠自然不会再有什么异议,毕竟奉孝的眼光忠还是知道的!再有,刚刚奉孝还有文若,你们两人对我说的那些话,难道你们忘了吗?还不是你们极力推荐的?虽然当时,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物,但是心中也早就已经认同了拜主公为主的这个事实!”

    稍稍顿了顿,戏忠继续说道:“而忠跟你们来这里,也是想要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值得你们如此的推崇!现在,忠见到了,心服口服!”

    “仅仅凭借这一首诗?”郭嘉还是难以置信,虽然这诗写的好,但是,这也太草率了吧?

    “没错,就是因为这一首诗!”戏忠点点头,“敢问主公,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

    “就叫他《写怀》吧!”孙策想了想,说词牌名肯定是不行的,现在这些人还没有词牌这个概念,于是也只能将这《满江红》的别名说了出来。

    “好!好一首《写怀》!书写情怀,忠佩服!”戏忠继续说道,“敢问天下,又有谁能够像主公这样,将眼界放放到了异族身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中原这片土地上?!”

    没错,戏忠说的对,之前郭嘉认主,不也是因为孙策的理想,那种伟大的理想,他一定要帮助孙策实现啊!

    “呵呵,看样子不用我说什么了,老夫倒也省事了!”司马徽笑了笑道。

    刚刚,他还想着怎么劝说戏忠呢,如此看来,倒也不用了!

    “不知主公,下一步有何打算?”郭嘉没有避讳什么,直接开口问道。

    “下一步,先将黄巾之乱平定了,然后博得一官半职,回江东发展吧!”孙策想了想道。

    “嗯!江东人杰地灵,一番发展,倒也不是不可!”郭嘉点了点头,很显然,他的心中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那不知奉孝有什么想法?”孙策自然是看出来郭嘉话中有话,于是便开口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