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从大都督到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从大都督到皇帝-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蔡琰这样的说辞,让孙策十分的感动。
………………………………

第126章 年纪小就了不起吗?

    两人就这样坐在后院闲聊着,而很快的,一个娇小的身影跑到了两人的跟前。

    “姐姐!”小女孩来到蔡琰的身前,当即便张开怀抱,想要让蔡琰抱,不过,她注意到,自己的姐姐好像被这个不知名的男子抱着。

    “你是谁呀?怎么抱着姐姐?”小女孩疑惑地歪着头看着孙策。

    “小瑜儿,这是你姐夫!”蔡琰面色一红,介绍道,“伯符哥哥,这是我的妹妹,蔡瑜,今年三岁了。”

    啥?

    孙策愣住了,妹妹?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羊祜的母亲,蔡贞姬?

    不过随即,孙策又是一阵惊讶,三岁?蔡邕今年可是五十五岁了,老来得女,好像很牛逼的样子啊!

    当然了,孙策也只能在心中吐槽一下罢了,若是当面说,他才说不出这话来呢。

    “姐夫?”蔡瑜对于姐夫这个词,完全没有概念,“是姐姐的夫君吗?”

    “额……”面对这样的问题,饶是孙策都有些发懵,这也太萌了一点吧?

    “伯符哥哥,我妹妹就是这样。”蔡琰也有些哭笑不得,“瑜儿,你叫他伯符哥哥就行。”

    “伯符哥哥!”蔡瑜奶声奶气地说道。

    “这小家伙!”蔡瑜倒是一点也不认生,孙策有些无奈的翻了翻白眼,好不容易的二人世界硬生生被蔡瑜变成了三人世界。

    还好很快的下人便来告知孙策,蔡邕回来了。跟蔡琰说了一声,随即跟着下人去见蔡邕,将姐妹两人留在了后院。

    “见过岳父。”对于蔡邕,孙策的态度还是十分恭敬的。

    “嗯,刚听下人说你来了,是得到什么消息了吗?”蔡邕有些疑惑,怎么皇帝刚刚驾崩,孙策便来到了洛阳,这有点太巧了吧?

    “是暗影传信给我的!”孙策没有隐瞒直接将过程讲给了蔡邕听。

    “原来是这样。”蔡邕微微颔首,“那么暗影知道陛下的死因吗?大家这几日总觉得有些蹊跷。”

    “是何进误杀了陛下!”孙策讲出了真相,“王越之前跟我说……”

    “什么?竟然是这样!”蔡邕听了,十分震惊,他完全没想到刘宏的驾崩竟然是这么一回事,当即,蔡邕便要起身出门,去揭露何进的恶行。

    “岳父息怒,息怒!”孙策连忙将其拦下,开玩笑,现在蔡邕去,那不是在自取灭亡吗?何进怎么能允许自己的行为被揭露呢?

    “你拦着我做什么?让我去找马日磾他们!”蔡邕道。

    “岳父,现在还不是时候,城中的兵马大多是何进的人,若是现在你们直接当面去控诉何进,无异于以卵击石,这样可不是明智之举啊!”孙策劝说道,“我们虽然知道了真相,但是何进势大,我们不能说出来。”

    “那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逍遥法外?眼睁睁看着他把控朝纲?”蔡邕气急了,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孙策要阻拦他。

    “岳父,那何进也命不久矣!”孙策微微一笑,极其神秘的来了这么一句。

    “什么?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蔡邕微微一怔,皇帝死了,现在何进可谓是如日中天啊,怎么会命不久矣呢?

    “呵呵,岳父难道以为那十常侍会坐以待毙吗?”孙策微微冷笑,“虽然何进掌控了大部分的兵马,但是别忘了,十常侍也是有一定兵马的,而且,十常侍整日都侍奉着皇帝,他们想要让何进死,只需要在何进祭拜刘宏的时候,暗下杀手就可以了!”

    “何进会上当吗?”蔡邕显然是不相信孙策的话,那何进也不是傻子,他怎么就会去自投罗网给十常侍杀?

    “当然会,何进错手杀了陛下,心中还是有愧疚的,害怕这样的事情被人发现,为了弥补这份愧疚,也为了掩饰自己,何进一定会去做样子的!”孙策道。

    “嗯,你说的不无道理!”蔡邕点点头,他渐渐的被孙策说服了。

    “所以,现在我们什么都不做就好了,何进很快就要死了!”孙策微微一笑,不过,那笑容看上去十分的阴险,连蔡邕都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岳父,最近我会派人将蔡府保护起来,若是有什么变故,我的人会第一时间将岳父一家人带离洛阳,还请岳父不要见怪,跟随我的人同去寿春!”孙策想了想,还是说道,“即便是您不为自己想,也要为琰儿,瑜儿想一想。”

    “额……”见孙策提起蔡瑜,蔡邕的老脸不由得一红,连忙点了点头,没有再说别的。

    “如此,小婿便不多呆了,还有事情要去办!”孙策辞别的蔡邕,然后走向了曹府!

    曹操,是他一定要见的,两人现在算得上是至交好友,而且,很快的,曹操还会只身刺董,不说别的,他至少要为曹操的逃生创造一点条件。

    “您是……?”见到孙策之后,曹府的下人有些疑惑,这个生面孔他们可从来没有见过。

    “某乃是孙策,求见曹操!”孙策开口,没有解释什么,直接说出了来意。

    “将军稍等,小的这便去禀报!”下人不敢怠慢,当即便跑进府中去禀报。

    很快的,曹操便迎了出来,两人也有三年多没见了,孙策的变化不可谓不大,至少在个子上可是要比之前高多了,原来他还没有曹操高,但是现在,他已经比曹操高了一拳还要多。

    “伯符?你……”见到孙策的时候,曹操简直不敢相认,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嘿嘿,孟德兄可别忘了策的年龄啊!”孙策嘿嘿一笑,心中有些得意,能够看到曹操这副表情,不容易啊!

    曹操则是一脸比吃了屎还要难受的表情,没错,就是这样的表情,曹操心中连连吐槽,年纪小就了不起吗?!

    简单客套了一番之后,曹操将孙策引进了府中。并且将之介绍给了自己的父亲,曹嵩!

    孙策见到曹嵩之后的第一感觉便是——老奸巨猾!

    没错,曹嵩给孙策的第一感觉便是这样,不单单是言行,举止也是如此,让人捉摸不透!
………………………………

第127章 偶遇荀攸

    “伯符怎么来到洛阳了?”曹操心中的疑惑是跟蔡邕一样的,为什么皇帝刚刚驾崩,孙策便出现在了洛阳城中。

    “呵呵,自然是有陛下的密诏!”实际上,孙策的手上还有一项关键性的东西,那就是皇帝的遗诏!

    早在刘宏卧病不起的时候,他便已经将遗诏拟好,交给了王越!不过,这份遗诏孙策还没有想好究竟要怎么处理,遗诏上的内容便是要立刘协为帝。但若真的将这份遗诏公之于众的话,难免何进不会炸毛。俗话说,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孙策实在是不敢想象一个手持重兵的大将军若是急了究竟会做出什么样可怕的事情来。

    “哦?”曹操眉头一挑,他对于孙策的这点说辞十分感兴趣,这皇帝竟然这么信任孙策?竟然会给孙策密诏?

    “呵呵,孟德兄无须怀疑,若非有密诏,策焉会来此?”孙策笑了笑,他也知道,曹操天性多疑,他所说的话,曹操肯定不会全信的,所以,孙策也没有解释太多。

    “原来如此!”曹操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一样,恍然大悟一般的点了点头。

    “陛下驾崩,不知孟德兄有何打算?”孙策微微一笑,问出了一个十分引人深思的问题。

    “嗯?”曹操微微一怔,心中思绪万千,难不成,孙策是来试探自己的?亦或是孙策这只是普通的交谈?

    曹操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孟德兄无须多虑,今天,策只是策,跟陛下毫无关系!”孙策微微一笑,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不错,孙策现在的立场就是单独的江东孙策,跟刘宏没有关系,毕竟,孙策也希望能从曹操的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当然了,即便是曹操缄口不言,按照历史上的发展,孙策也大致上知道曹操心中所想。

    “呵呵,伯符说笑了,操自然要秉承先帝遗诏,匡扶社稷!”曹操笑了笑道。

    曹操的回答不咸不淡,很显然,这只是场面上的话,换做是谁,都会这样说,孙策也知道,深一层的答案,他是得不到了,所以,他也就没有继续问下去了。

    简单又说了几句,孙策便告辞离开了,曹操还是历史上的那个曹操,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回到醉仙楼之后,孙策有些头疼了,他应该将郭嘉或者戏忠之一带来的,那样的话,也方便出谋划策,也不至于让他这么头疼了。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他现在还要想想怎么处理手中的遗诏,以及怎么在接下来的动乱之中明哲保身!

    “小二,来壶酒,再来两个小菜!”就在孙策陷入沉思的时候,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中年人,清秀通雅,长相十分俊美。

    “先生又来了,还是上次的小菜吗?”小二来到了此人的面前,和气地询问道。

    “嗯,你们醉仙楼做的菜实在是好吃,自从第一次在你们这里吃了一顿之后,都不想回家吃了!”男子笑呵呵的说道。

    “好嘞,先生稍等,这就给您告诉后厨!”小二屁颠屁颠的离开了。

    “掌柜的。”孙策轻声唤了一声,掌柜的立马来到了孙策的身边。

    “此人是谁?”孙策有些疑惑,心中猜不出此人是谁,但是直觉告诉他,此人一定是三国历史上的名人!

    “此人乃是当今的黄门侍郎,名唤荀攸!”掌柜的开口为孙策解答道。

    “什么?!”孙策心中大撼,没想到这人便是历史上曹操的重臣,也是荀彧之侄的荀攸,荀公达!

    一时间,孙策愣住了,紧盯着荀攸,眼睛没有离开过。

    荀攸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心中也有些困惑,好像自从他进门到现在,在他对面桌的这人就一直在关注他,现在更是直勾勾的盯着他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知这位兄台怎么称呼?为何一直盯着攸?”荀攸倒不是什么矫情的人,他直接坐到了孙策这一桌上。

    “抱歉!”孙策这才回过神来,好像自己刚刚一直在盯着荀攸看,有些无礼了,“吾名孙策,刚刚想一些事想的入了神,还请先生勿怪!”

    “什么?你就是孙策?”这次轮到荀攸惊讶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来醉仙楼吃一顿饭,就能遇到孙策!

    这孙策,之前在他叔叔荀彧的信件之中可是多番提到的!一直,他也想要见识见识这个所谓的英雄人物究竟是什么样的,竟然会让自己的叔叔如此死心塌地的跟随!

    而荀攸本人现在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小小的一个黄门侍郎是定然不能满足他的,他现在是待价而沽,等待着那个天下明主的出现!

    “没错,我便是孙策,怎么?不像吗?”孙策玩味地笑了笑。

    “额……”荀攸有些尴尬的笑了笑,面色一红,他还真的没想过孙策会是这样子,按照荀彧的信件中的描述,孙策现在好像只有十三岁吧?眼前这人,好像跟普通的成年人无异啊!

    “之前一直听闻公达先生大名,如今方得一见,真是幸甚,幸甚!”孙策笑了笑道,“不公达先生将来欲往何方?”

    啊?

    荀攸再次愣了愣,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啊?自己还没说什么呢,怎么孙策先问起自己来了?

    “怎么?公达先生回答不出来么?”孙策微微一笑,他也知道,自己的问题出乎意料,但是,想要将这个大才收入麾下,又怎么能按照常规套路来呢?

    “侯爷思绪跳脱,攸一时没有跟上,还请侯爷勿怪!”荀攸摇了摇头,随即道,“刚刚侯爷所问的问题,攸之前也有考虑过,更考虑过前往侯爷的麾下,但是……”

    荀攸倒是直言不讳,他完全没有隐瞒,只是拖了个长音:“只是害怕才疏学浅,到了侯爷的麾下没有半点左右,反而要拖侯爷的后腿!”

    “公达先生说笑了。”孙策摇了摇头,“运筹决胜,荀攸可比於良平,荀攸先生的智慧,堪比良平,如何是才疏学浅?”
………………………………

第128章 荀攸之谋

    孙策的这一句评价乃是出自《全唐文》,孙策自以为这是对于荀攸智谋的一个很恰当的评价!

    “侯爷太看得起在下了!”荀攸苦笑,“虽然攸之志便是仿良平,匡扶圣主明君,但是攸自知比之良平,攸之智还差的太远了!”

    “不,那是公达先生太妄自菲薄了。”孙策摇了摇头,别人不知道荀攸的智谋,他还能不知道么?

    “先不说这个了。”荀攸摇了摇头,孙策的口才太厉害了,若是继续说下去,很有可能的就是自己要被孙策绕进去了,“按道理来说,叔父荀彧在侯爷麾下效力,攸也应该前往侯爷麾下,不过,攸心中还有些许疑问,还请侯爷回答一二。”

    “公达先生但问无妨。”孙策也知道,这应该就是最后的考较了。

    “那好,之前在书信之中,攸了解到,侯爷之志并不仅限于中原,侯爷的眼光已经看到了草原上的异族,攸想问,草原上的异族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值得我们去这样重视吗?”荀攸怎么想也想不明白,那草原上的蛮子,真的会有孙策那样的眼光,懂得坐收渔翁之利?

    “自然,公达先生没去过草原,不知道异族的强大!我们跟异族之间,实际上相差无几,差的只是生活方式,我们以城池为聚,群居在城池之中,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则是可以完全不受地点的约束,到哪里都是放牧的生活!而且,相比于我们的骑兵,那些异族骑兵更加的勇猛!一旦他们的铁骑踏足中原,定会让中原生灵涂炭!”

    孙策越讲越是激动。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这些异族将来并没有将中原拿下,但是我汉族也会就此元气大伤!到时候中原十室九空,那样子何其的凄惨?”

    说到这里,孙策不由得摇了摇头。

    听了孙策的这一番话,荀攸沉默了,孙策并没有夸大什么,都是用事实说话,那么问题来了,若是真的按照孙策所说,那岂不是说,中原一定要遭逢这样的大难了?

    实际上,孙策所说的,确实就是事实,就是在三国之后,司马氏建立两晋,不过很快的便发生了五胡乱华的事件!接下来的南北朝,不正是孙策口中所说中原十室九空,十分凄惨的样子吗?

    “所以,策现在才回如此想要去整饬天下,以迅雷之势击败所有诸侯,而后元整草原,扬我大汉天威!”孙策道。

    “侯爷,还有一问。”想了想,荀攸继续问道,“侯爷如此做,将皇权置于何地?”荀攸跟原来的荀彧一样,骨子里面都有着忠君爱国的思想,只是相比于荀彧,荀攸能稍微淡了一些罢了。

    荀彧是什么性格,荀攸太明白不过了,他很好奇,孙策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将荀彧如此顽固的思想都改变了。

    “呵呵,天下乃是天下百姓之天下,岂是一家一姓之天下?”孙策微微一笑,“若是掌权者将权利尽可能的握在自己的手上,不在乎天下百姓的感受,那么要这个掌权者又有何有?掌权者一定是要为百姓谋福利的,只有这样的掌权者,才能受到百姓们的拥戴!”

    “更何况,自古以来,如此天下,都是有能力者居之,就算是强大如秦皇汉武,不也终归尘土?时代在更替,朝代自然也要变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