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从大都督到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从大都督到皇帝-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说,好说!”小黄门一边笑着一边点头。

    小黄门离开了,孙策的脸色沉了下来:“果然!上次的事情果然是何进所为!”

    孙策的猜想没有错,上次的那些死士,果然就是何进的手笔!不过,这也让孙策十分惊讶,这何进竟然偷偷养了这么多死士,而且,为了除掉他,竟然不惜花费这么大的代价!

    而且,更重要的是,何进的手上,还有没有死士,他的手上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力量吗?

    孙策甩了甩头,何进是必死之人,这一点他是知道的,所以,他现在也不想跟何进计较什么!年关将至,孙策现在所要想的便是要陪着家人,怎样过好这个年!

    “嗯?”孙策忽然想到,现在这个时候,似乎并没有出现对联!于是他果断的来到纸坊,印染了几张红色的纸,并且裁剪成了长条形状。

    回到家中,孙策拿起笔在纸上写了起来:

    迎新春事事如意,接洪福步步登高。

    “这是什么?”孙权这时候正好经过孙策的书房,见到自己的哥哥在写着什么,于是便好奇的走了进来。

    “这东西,叫做对联,也叫楹联。这是上联,这是下联,算得上是一种阴阳二元论。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源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孙策开口解释了一番对联的起源,当然了,这也是上一世他在闲暇时间无意之中见到的,至于再多的话,他却是记不清了。

    “那么为什么这个是上联,这个是下联?”孙权不解。

    “呵呵,这是按照对仗来的,仄起平收,如意的意字,乃是仄声,而登高的高,乃是平声,所以上联便是迎新春事事如意,下联便是接洪福步步登高!”孙策道。

    “那这四个字是什么?”孙权看着孙策刚刚写好的四个字——大吉大利,问道。

    “这叫做横批,是贴在门头之上的,按照横批书写的顺序,对联的上下联也有他的张贴顺序,你看,我这横批是从左往右写的,那么上联便在左,下联便在右!”孙策慢慢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孙权恍然大悟,“但是我们的习惯不是从右向左读吗?”

    “没错,那样的话,我只要将这横批反过来写,就可以了,你看,像是这样,从右向左书写横批,那么上联便在右,下联便在左了!”孙策笑着说道。

    “原来如此!”孙权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其实对联很简单,上面的多是吉利话,就可以了,不过要注意对仗的工整,更要注意平仄!所以,怎么说,这东西会了不难,难了不会!”孙策微微一笑道。

    “我明白了大哥!”孙权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

第99章 固守江东,休养生息(3更)

    “属下见过主公!”刚刚过完年,便有三人来到了寿春找孙策,正是甘宁、周泰还有蒋钦。

    “起来吧,以后见到我,不必行此大礼!”孙策摇了摇头道。

    “谢主公!”三人应声而起。

    “水军建设怎么样了?”孙策询问道。

    “启禀主公,现在基本上已经确定了选址,至于其余的什么,还没有开始!”甘宁开口说道。

    “选址在哪?”孙策问。

    “我们打算在建业设立总营,而上游的柴桑、中游的芜湖,下游的曲阿,都可以作为分营。”甘宁开口道。

    “嗯!”孙策点了点头,“多设几个分营也好,将来我们的水师一定会很庞大!”

    原本,三人还以为,孙策会不同意他们的想法,但是现在看来,真的是他们想多了!

    “继续放手去做,还是那句话,我会无条件的支持你们水军!但是,确保一点,努力训练,不能让水军的战力拖了我江东军的后腿!即便是你们作战总是在水上,也要熟悉陆战,明白吗?”孙策道。

    “明白!”三人点点头,随即便离开了。

    “来人,请郭嘉前来议事!”孙策下令,将郭嘉叫了过来。而后,孙策则是来到了孙坚的房间。

    “父亲!”孙策开口,“现在你坐镇扬州,孩儿觉得,有些事情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什么事情?”孙坚疑惑地开口问道。

    “比如现在的城市规划,父亲,您不觉得,走在大街上太乱了一点吗?”孙策开口道。

    “嗯,你说的好像是有这么一点道理!”孙坚点了点头。

    现在走在大街上,基本上随处可见小商小贩,商铺林立,虽然不少,但是总体上比较分散,若是想要买什么东西,或许真的会像是《木兰辞》中写的那样,“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所以,孙策才想要好好整治一番,整治也是为了要更好的治理城池,也是能让百姓们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启禀老爷,郭嘉先生求见!”就在孙坚思考的时候,一个下人来报。

    “快请!”孙坚听闻是郭嘉,心中大喜,如此费脑子的事情,还是交给郭嘉的好。

    “属下见过主公!见过将军!”在郭嘉的眼中,孙策才是主公,所以,他只称呼孙策为主公,至于孙坚,他也只称其为将军。

    “奉孝免礼,今日我跟父亲商量是否要改建城池,所以才将你叫来!”孙策道。

    “改建?”郭嘉不解其意。

    “是这样的,我看城池规划太乱了,想要统一规划一下,不知奉孝你意下如何?”孙策问道。

    “统一规划么?”郭嘉沉思了起来,觉得孙策的想法确实十分不错,于是便点点头,随即又有些为难地说道,“这样的事情,文若还有志才都比我在行,若是他们在的话,恐怕要轻松不少,可是我……”

    “哈哈哈!竟然还有你郭嘉为难的事情!”孙策哈哈大笑道,“放心好了,基本上的方案我已经有了,昨天累出来的,今天找你来也就是参详一下!”

    “主公啊,你不带这么玩的吧?”郭嘉见此,苦着一张脸说道,“我还以为你要让我来策划呢!”

    “哈哈,我就想要看你这个样子!”孙策哈哈大笑,看着郭嘉吃瘪,他倒是觉得很有意思。

    “你们且先看看吧,具体怎么样,看过之后再下结论。”孙策从怀中掏出一张昨晚画出的城市规划图。

    “嗯!”孙坚接过图纸,与郭嘉一同看了起来。

    “好!好啊,商铺,住宅,市集规划得井井有条!好!实在是好!”郭嘉看了一遍之后,便对孙策的规划赞不绝口。

    “父亲您看如何呢?”孙策问道。

    “这东西我不太懂,不过我觉得还不错,各个区域布局十分合理。”孙坚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父亲明日开始就着手实施吧,具体的实施方案我这上面都有写。”孙策说道。

    孙坚点了点头,他也看到了方案,只不过没有具体看罢了。

    “父亲,还有一件事情。”孙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你且说说看!”孙坚看着孙策这十分郑重的样子,便觉得一定是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孩儿觉得应该张榜招名医!”孙策道。

    “招名医?干什么?”孙坚不解,不知道孙策究竟是什么意思。

    “父亲你看奉孝的身体,还有周异周伯父的身体,另外,还有远在青州的志才的身体,都十分羸弱,若是不尽早着手治疗的话,恐怕他们命不久矣啊!”孙策道,“既然都是我的手下,那么我就一定要将他们的身体治好,无论付出什么代价!”

    “嗯!”孙坚听了点了点头,而后看了郭嘉一眼,好像是跟孙策说的差不多,羸弱了一点。

    “主公,不必如此,嘉……”郭嘉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孙策打断了,“你什么也不用说了,这件事无论如何都要做!”

    见孙策如此坚决,郭嘉只好将到了嘴边的话咽回了肚子里面,心中剩下的只是感激,暗自下定了决心,有生之年,一定要尽心竭力辅佐孙策!

    “张榜求医这件事就交给父亲了,父亲是扬州牧,比我更加合适!”孙策道。

    “嗯,策儿,我们接下来的时间里……”孙坚稍显疑惑地问道。

    “接下来的四年之中,我们的主要任务只有一个!”孙策神秘的一笑,“那就是固守江东,休养生息!天下,四年之后就要乱了!”

    ??

    无论是孙坚还是郭嘉,他们都疑惑地看着孙策,他怎么知道天下四年之后就要乱了?这不现实啊!难道孙策会未卜先知不成?

    “呵呵,这件事情你们不用怀疑,至于我怎么知道的,我现在还不能说,我只能告诉你们这些,剩下的事情,就着眼于眼前吧!”孙策微微摇头,不愿意再多说一个字。

    孙策不说,他们也不好再问,只是国家低下头来深思了起来,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

第100章 炒钢法炼钢

    “柴蒙,你去取两把我军军刀来,我要看看。”孙策下令道。

    “是!”柴蒙点点头,从军营之中取了两把军刀来给孙策。孙策接过,将两把军刀各自握在一手上,然后猛然发力,使两刀对撞。

    当然了,孙策并没有用全力,也就是按照正常士兵对砍时候的力量来的,只听“当”一声响之后,两把军刀上各自出现了一个缺口。

    孙策似乎并不满意,再次对撞一下,还是缺口对缺口,两个缺口经过了第二次碰撞,变得更大了。

    第三次……

    第四次……

    ……

    一直到第七次,两把军刀同时碎裂。

    “还是太脆弱了!”孙策摇了摇头。只能对砍七次,要知道,军刀是刀兵赖以生存的武器,怎么能这样脆弱呢?

    “跟我去一趟铁匠铺!”孙策想了想道,随即迈步出了院子。

    来到铁匠铺之后,孙策找来了打铁师傅。打铁师傅名叫何远,已经打了十余年的铁,算是一个老铁匠了。

    “何师傅,我来是想要问问你,我军的军刀,是钢,也就是精铁打造的吗?”孙策开口问道。

    “不是!”何远摇了摇头,“我军的军刀大多是由生铁打造,若是用精铁,我军没有那么多精铁不说,工期还十分的漫长,造价也不是一般的高。”

    “原来如此!”孙策恍然大悟,生铁性脆,所以才这么容易被砍断。

    “现在的炼钢手段只是反复捶打吗?”孙策皱着眉头问道。

    “不错!”何远有些疑惑,这不是明知故问的事情吗?

    “我有一法能够解决出钢少而繁琐的这一问题!”孙策说道,“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碳含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这就是炒钢技术。”

    “这……”何远难以置信地听着孙策的话,这不可能吧?他的心中充满了质疑,若是这么简单都能出钢的话,老祖宗怎么发现不了这样的方法?老祖宗可是都说了,“百炼成钢”这还能有假?

    “当然了,说出来你可能不懂,也可能不信,但是,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孙策微微一笑道。

    “好吧!”谁让孙策是主公呢?即便是何远的心中并不认为这能成功,他还是按照孙策的要求去尝试。

    按照孙策的说法,何远用刚玉、硅砂等耐高温的材料搭起了一座简单的高炉,然后再利用往复式风箱,提供了足够大的风力,按照孙策的话,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剩下的,就看炒了!

    孙策十分自信的笑了笑,这样是一定能出钢水的!

    按照孙策的指示,第一炉铁水很快就熔炼好了,何远与他的徒弟们立即往其中加入了孙策所说的铁矿粉,然后开始不断的搅拌,待得孙策说停,他们停了下来,然后将那一炉的“铁水”倒了出来。

    “精铁!真的是精铁!!”何远见到从炉中倒出来的钢水,惊喜的大喊,“快,别让精铁凝了,现在立即加工!”

    竟让如此轻松就得到了精铁,何远简直难以置信,当即跪在了孙策的跟前:“主公,何远服了!”

    “快起来,快起来,这是做什么,这方法也是我无意中想到的,也不知道可不可行。”孙策微微一笑道,“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一定要给我尽快打造刀枪剑戟!”

    “是!”

    “对了,正常打造一万军刀需要话多长时间?”孙策问道。

    “一万……”何远皱起了眉头,“我们铁匠铺现在有五十个会打铁的匠人,若是每人都不停打铁,一天能造出一到两把军刀,一个月也就两千把,若是一万……”说到这里,何远有些尴尬,好像要五个月才能完成,若是再打造别的,那就要更长的时间了!

    “一个人一天才能打造两把么?”孙策皱起了眉头,“何师傅,你看可不可以这样操作,让他每天只做刀柄,让他每天只打造刀身,让他每天只磨刀刃,让他每天只负责将刀身和刀柄组装在一起,他们四人组成一条流水生产线,是不是每天能完成更多的制造量?”

    “这……”何师傅想了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理论上说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上却是不可以的!”

    “这是为什么?”孙策不解其意。

    “是因为现在每一个师傅的技艺手段都各不相同,若是这样做的话,个别尺寸上难免会有对不上的,到时候弄不好的灰搞出来许许多多的废品。”何远想了想说道。

    “不不不。”孙策摇了摇头,“我所说的前提是每一个师傅手上都有一个尺寸标准,每个师傅都按照那个标准去做,这样可不可以?”

    “可以!绝对可以!”何远大喜,“我怎么没想到?主公实在是大才!”

    “嗯,你现在便尽快将铁匠铺中所有师傅手中的度量衡统一一下,我们按照统一尺寸进行生产!”孙策吩咐道,“等你统一好了,来我府上一趟,我有事情要交代。”

    “是!”何远现在已经能够想象统一尺寸,再列成流水生产线之后的生产速度了,心中不由得十分激动。

    “主公,这就是统一度量衡?”回去的路上,柴蒙开口问道。

    “没错,事实上,秦始皇也没什么错,统一度量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然的话,南北两方用不一样的度量衡去交易,我说这是半斤,你却说这是八两,这怎么能行?”孙策微微一笑道,“只是秦始皇犯了一个最重大的错误就是太过暴力,他以纯暴力去实施一项政策,换来的也只能是纯暴力的反抗,而这个反抗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百姓会认为这项政策是错的!”孙策开口道,“有时候,只有手腕,不知道变通也是不对的!”

    柴蒙跟在孙策的后面,听了孙策的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

第101章 华佗

    很快的,按照孙策的吩咐,何远将所有铁匠的度量衡统一了,然后来孙策的跟前汇报。两人一同确定了战刀的尺寸以及工序。

    一套流水线设计下来之后,何远更是对孙策惊为天人,他心中实在是佩服孙策,竟然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来,这样的办法,大大提高了人员的利用率,更加重要的是,这样做,即便是招工那些什么都不会的百姓,也没有什么问题,更不存在什么工艺泄露的事情了!

    孙策则是暗自窃笑,这流水线的发明可是在千余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