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只是一个傀儡的存在。
而秦隐也是将一众文武官员的府邸给安置好。
毕竟这些官员都是交了钱的,他也不是只收钱,不做事的人,按照着交钱的多少,来安置着官员的府邸,并非按照职位的大小来安置。
当然,他麾下的赵云等人却是有所不同的,还有就是陈留王和蔡邕两人,都有着特殊的对待。
这便是自己人,跟外人的区别所在。
同样的。
秦隐也是安排了诸多的信使,带着朝廷的公告,向着中原的各州郡而去,张贴着祭天之事的事宜,还有就是少帝改号的事情。
就算如今天下诸侯都怀着别样的心思,但这些事情,还是需要公告于天下的。
这是为了帮汉献帝造势。
至于天下诸侯,并不会制止着信使张贴公告的,起码在他们没有真正公开着态度的时候,在这样的事情上,还不会有所阻止的。
当然,认不认可,那倒是另外的一回事。
而秦隐这样做,却也没有想过天下诸侯会对汉献帝有所认可的,只是在表明着一个态度而已,让这些诸侯知道,大汉朝的继承人还在!
………………………………
第205章 秦隐的提议(上)
很快。
长安城中发生的事情,少帝改号汉献帝,还重开元年的事情,也是在信使张贴着公告的时候,传遍了天下。
为天下人所知的。
当然,中原各州郡的百姓,对于这个事情,并不是十分的关注,。
要知道,这件事情,在他们看来,并没有着什么的变化,而且对他们并没有着什么的影响,该怎么生活,还是怎么的生活。
而且长安城离他们这么的远,就算有着什么的事情,也无法理会的。
但,还是知道了这么的一回事,知道着当今的天子乃是刘辩。
至于中原各处的诸侯,却是反应不一的,但对于信使的到来,并没有多大的阻挠,还是让其在城中张贴着公告。
不管怎么说,他们如今还是大汉朝的臣子。
若是没有影响到他们本身的利益,还是会接受一下朝廷的旨意的。
起码,现在就算有着别的心思,他们还是不想与朝廷撕破着脸皮,将事情摆在台面之上的。
但,并非全部诸侯都是如此。
如曹操,还有着北海太守孔融等,却是派遣着使者,带着一些礼物,前来祝贺着。
。。。。。。
不管如何。
如今长安城中的皇宫、诸多的府邸建造好,祭天大典也已经举行,一切也开始慢慢的步入了正轨。
汉献帝搬进了皇宫,一众的官员,也是从军营之中搬离出来。
这一天的早朝。
也是在皇宫中举行着。
大殿之中,汉献帝坐在了龙椅之上,经历了这么多,虽然年龄尚小的刘辩,如今也是有了一些威严。
毕竟,不是在困境中消沉,便是成长的。
一众文武官员分左右站好。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何事上奏?”汉献帝说道。
如今重新坐到皇宫之中,他的心情还是非常的好的,而且还是经过着大典,名正言顺的天子,不是以前那个直接被推上帝位,并没有任何仪式的天子。
“陛下,臣有事启奏!”秦隐站了出来,拱手道。
“秦相国有何事启奏?”汉献帝询问道。
因为秦隐的态度,而且秦隐并没有组织着一言堂,提议着祭天之事,还将朝政交给他自己处理,并非作为一个傀儡天子。
对于秦隐的看法,他也是好了许多。
但,心中对秦隐还是有着顾忌,因为秦隐并没有交出着军权,手握着重兵。
虽然封着秦隐任职相国职位,但还是兼任着司隶校尉一职,手掌重兵,他也清楚,让秦隐交出着军权,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没有办法之下,而且秦隐没有着别样的心思,他不能硬性的收回秦隐手中的军权。
而其余官员也是看向了秦隐,他们可是有些清楚着秦隐想要说着什么的事情。
“陛下,因迁都之事,朝中的大臣已经少了一部分,职位空缺,堆积的事务,也是诸多,臣认为可以向天下招募着有志之士,经过筛选,任命其进入朝堂之中当值!”
“如此一来,便能够昭示着陛下赏识有志之士的胸怀,让天下的奇人异士来投。”
秦隐也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闻言。
汉献帝沉默了一下,扫视着一众文武官员,道:“诸位爱卿认为如何?”
“臣认为可行,如今朝堂之中缺少人手,这乃是实情,而且向着天下公开招募有志之士,也是能够能够表明陛下求贤若渴之名,还能借机为朝廷正名!”蔡邕站出来认可道。
“臣等附议!”
一众大臣都没有着任何的意见。
毕竟这个事情,秦隐也是向他们通过气的。
最为主要的,是秦隐答应着他们的条件,他们可以推荐着人,只要有着真凭实学的,就会得到着重用。
但想要来混着功绩的,秦隐便不会同意。
毕竟在朝堂之中多上一个自己派系的实权人物,一切都会变得有所不同的。
就连王允都无法抗拒着。
明知道秦隐肯定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都无法拒绝着这样的事情。
看着一众大臣都同意下来。
汉献帝也开口道:“既然诸位爱卿都认为可行,如此便按照秦相国所言,向天下招募着有志之士!”
他同样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如今的朝堂之中的大臣,除了蔡邕、卢植等一些老臣,其余人都是怀着一定的心思。
并非是一心一意的为他着想的。
向天下招募着有志之士,其中可是大有可为的,或者还可以组织着一些班底,做着其他的安排。
“陛下圣明!”秦隐拱手道。
对于一众大臣同意着他的提议,并没有感到什么的意外。
但这并非他主要的目的,这个只是前菜而已。
瞥了一眼怀着不好心思的大臣,心中也是不屑的,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去让这些人同意着这个建议,但最后的决定权,却还是在他的手中。
更何况,这些大臣想要塞人进来,还是需要经过他的。。
他可不是做着没有利益的事情的人,只要把人推过来,那么之后的走向,就由不得他们了。
当然,做着这个事情,还是想要让隐藏在中原各处的有志之士自己跳出来。
反正就是各自打着各自的谋划。
想到这里。
秦隐便继续道:“陛下,虽然可以招募着天下的有志之士,但臣认为朝廷想要恢复着往盛的话,却还是需要培养着更多的人才,能够让朝廷不出现断层的。”
“所以,可以在长安城外办着一间书院,招收着各种的学子,加以教导的,以后必定能够成为朝廷栋梁!”
他也是将真正的目的说了出来。
前面的提议,只是为了这个而做铺垫而已,建造着书院,才是他想要的,想要消除着世家大族在朝堂中的势力,只是靠着血液的清洗,是不行的,还是需要着外力。
而世家大族掌控着所有的书籍,流传出去的并不多,若是举办着书院,便能够打破着这样的局面。
从根本去动摇着这些盘根错节的世家大族。
最为重要的是中原便会因此快速的强大起来,而且也能够让百姓归心的。
这才是最为主要的。
………………………………
第206章 秦隐的提议(下)
听到秦隐提议着建造书院的事情。
除了秦隐的一众麾下,其余的大臣,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大惊了起来。
这一个事情,秦隐可没有跟他们提醒过。
要知道,自大汉朝建立以来,朝堂中的官员,都是由世家大族所推荐上来的,又或者是自家的子弟。
平民出身的想都不用想,有那也是加入到某一个世家之中去,才有着被推荐的可能。
所掌控的书籍,便是他们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如今秦隐却是要举办着书院,还招收着平民出身的人,明显就是在动摇着他们世家的根基,又怎么会有所同意的。
说什么都不会同意的。
“陛下,臣认为此事不妥,相国大人的出发点虽然是好,但若是任由着平民百姓学习,将各种书籍散播出去,必然会引起着风波,就单单说天下诸多的百姓,都能够学习的话,恐会影响着朝廷的统治!”
“而且,此事与高祖的理念不合,要知道自高祖建立着大汉以来,都是以儒家理念为主!”
王允第一个站出来反驳着。
有着王允带头,其余不同意的大臣,也是纷纷站了出来,谴责着秦隐。
当然,他们也不会说着是因为这样会动摇着世家大族根基的话语,只是以着其余的原因去谴责着。
但也有着一些大臣并没有站出来,如蔡邕、皇甫嵩、卢植、朱儁等人,脸上更没有着什么愤怒的情绪,而是若有所思的。
而汉献帝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
不过,其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代表着他的心中,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的平静。
对于这样的情况。
秦隐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若是没有人跳出来,他才会感到奇怪,等这些人谴责了一会后,才开口喝道:“都给我安静下来!”
而站在武将序列中的典韦、许褚、赵云、黄忠几人也是站了出来,怒视着这些大臣。
若是有着秦隐的命令,必定让这些大臣血溅大殿的。
听到秦隐的大喝,还有着赵云等人的表情。
正在谴责着秦隐的诸多大臣,也是安静了下来,敢怒不敢言的、。
一时激动的,却忘记了,如今的朝堂之中,并非是他们所能够多言的,起码是不能够对秦隐有着太大的意见。
虽然秦隐一直很少理会着朝堂之中的事情,只要不触及着秦隐的安排,都不会有所理会的,但却不能说秦隐真的什么都不理会。
而且秦隐手握着重兵,只要决定的事情,也由不得他们有所反对的。
除非他们真的不怕死,可他们会么?
让这些人安静了下来。
“朝堂之中乃是议论着朝政之地,你等如此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秦隐呵斥了一下这些人,便看向汉献帝,拱手道:“陛下,臣之所以有此提议,是有着原因的。”
“第一,举办着书院,虽有着风险,但更多的还是益处,若是百姓们都有所识的,不是大字都不识一个,那么在很多的事情上,都能够妥置的处理着,不会出现着什么的变故。”
“第二,书院招收着百姓的子弟,教导着,如此一来,便能够让其更好的发挥,如在务农、从商,等等,都会有着很大的改变,便能够加快着朝廷的发展。”
“第三,陛下成为着书院的院长,便能够成就着陛下的威名,让天下的百姓知道,陛下对于他们的重视,只要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又怎么会有着叛逆之事出现?如此也能够让陛下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可。”
“第四,陛下作为着书院的院长,就算从书院走出的学子,不加入到朝堂中做事,但也会对陛下心怀着感激之心。”
“第五,书院可以教导着医术等手艺,若是天下人人如龙,又何愁大汉不强盛?何愁大事不成?而且能够名传千古的。”
“所以,建造着书院,利大于弊,当然此事还需要陛下定夺!”
他还是尊重着汉献帝的选择的,毕竟汉献帝可是天子,而他也不想跟汉献帝翻脸。
闻言。
汉献帝也是沉默了起来。
但听到秦隐的分析,他也是有些心动了,就为了秦隐最后的话语,名传千古的,作为着天子,谁不想要传颂于后世的,而不是留下着昏君的名号。
而且,作为着书院的院长,若是能够成功,那可是能够流芳百世的,同样的还能得到着天下百姓的认可。
就这些,便让他难以抗拒了。
可心中还是难以决断的,便看向着蔡邕等人。
在如今的朝堂之中,蔡邕、皇甫嵩、卢植等一众老臣,还是比较值得信任的。
“陛下,臣认为相国大人的提议可行!”卢植站出来说道,“正如相国大人所言那般,此事对于陛下来说,利大于弊的,只要得到着天下百姓的认可,事有可为的!”
“臣也认同!”
蔡邕、皇甫嵩、朱儁等人也是站出来为秦隐说话。
并非因为着秦隐的势力,而是秦隐的提议,的确是对朝廷有着好处,有利于朝廷的发展。
就如今中原的情况。
举办着书院,的确是能够让汉献帝在百姓心中的认可度加深的。
若是想要恢复着朝廷的统治权,那么便离不开百姓的认可。
同样的,他们心中也是有着一些的想法,毕竟举办着书院,而且还是由朝廷出面举办,那么。。。。
对于名声,他们有些心动的。
本来就有些心动的汉献帝,听到卢植的话语,便决定了下来,道:“不知秦相国想要将书院建在何处?”
听到汉献帝的话语。
王允等人也是露出了无奈之色,明显的汉献帝就是同意了,就算他们再怎么的不满,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而且,也无力阻止的,毕竟他们还无法正面的对抗着秦隐。
“长安村!”秦隐回答道。
长安村,也正是从长安城中搬离出去,由秦隐安排着,聚起来在长安城外搭建起来的一个大型村庄。
而在那个时候,秦隐就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但还是需要一步步的来。
而长安村是新建起来的,也是最适合建造着书院的地方。
………………………………
第207章 无题(上)
“长安村?”汉献帝说道,“看来秦相国已经有了一定的打算啊。”
“的确如此!”秦隐并没有着什么的隐瞒。
而这本就是他早就已经有所打算的事情,还不止着这一件,只是有些事情急不来,需要着时间。
就这一件事,都已经让朝堂之中的大半官员有着很多的不满,只是碍于他的实力,还有汉献帝的同意,才让他们没有了话语而已。
“臣想让陛下成为着书院的院长,而招收着的学子,便由蔡大人、皇甫大人、卢大人,等等作为书院的教导员,有着陛下的名义,加上蔡大人等本就在天下有着声望的人参与,便能够让天下所认可!”
“最为主要的,还能够借着这一个机会,宣布着陛下的仁义,让陛下能够得到着天下百姓的认可。”
“而在长安村建造着书院,不是在城中,那也是因为能够让学子有个安静的环境而已,长安村新建起来,正好能够寻找着一个适合的地方建立着书院,以免又继续在城中大兴土木的。”
他可是有着很多的想法的。
而且蔡邕、皇甫嵩、卢植、等人本身是有着本事的,可却是太过迂腐,留在朝堂之中,对他来说,并非什么的好事。、
但要是将之除去,也是有着不妥,不说蔡邕,就说皇甫嵩、卢植等人,在中原还是有着很大的声望的,会出着乱子,或者让人找到着借口。
虽然不惧,但弄着太多的麻烦,可不是他所想的。
物尽其用的,让蔡邕等人去书院教导着学子,减少着其在朝堂中的事情,又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