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在一众探子的目光下,直接离开。三国之隐帝
………………………………
第174章 盟军的决定
秦隐率领着三千骑兵,向着虎牢关后方撤离。
没有隐藏着踪迹,在一众盟军的探子的目光之下,浩浩荡荡的离开。
盟军探子并不知道秦隐想要做着什么,但还是留下着人继续跟随在后方,监视着秦军的动向,有着探子回盟军大营,汇报着秦军如今的动作。
盟军中军大营之中。
一众诸侯正聚在一起,商议着事情。
而刘备如今也不需要跟随着公孙瓒混进中军大营主帐之中,而是有了相应的位置。
按照袁绍的话语来说,并不是看在刘备是汉室宗亲之后的身份上,而是刘备三兄弟在虎牢关前的表现,给出了尊重。
也就让刘备坐在主帐中议事。
但位置只是在最后,毕竟刘备只有着千余兵马而已。
。。。
正在诸侯们商议着事情的时候。
监视着秦军动向的探子,也是走了进来,拱手道:“报,不知为何,秦军一大早便拔除着营寨,如今正向着虎牢关后方离去!”
听到探子的汇报。
在座的众人,除了曹操一方的,其余的诸侯都愣住了。
不过。
袁绍也是很快的反应过来,挥手让探子退了出去,沉凝了一下,道:“诸位觉得此事如何?”
眼睛也是瞥向着一边的曹操。
其余的诸侯,看到袁绍的眼神,也是若有所思的。
毕竟曹操昨天派遣着荀彧前往着秦军大营,他们都是知道,而今日一早,秦军便有了动作。
说其中没有着关系,他们都不相信。
而坐在后方的刘备,同样是若有所思的,如今的他可是有了很大的变化,在黄巾之乱的时候,他是跟秦隐有着交集,在他看来却是不深,只是相互利用而已。
更何况,他那时可是在曹操的麾下做事。
能够立下着战功,他同样是有所付出的,并没有欠下着什么。
如今的地位,也是他自己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
与秦隐接触过,他可是清楚着秦隐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的简单,并不想掺和进去,而且他如今并不想与秦隐有着什么的交集。
在之前。
袁绍提议对付着秦隐,他都没有开口,表示着中立,只有曹操为秦隐说话而已。
“盟主,如今秦军向后撤离,明显的就是没有掺和进来的想法,那么我等也不必要去与之纠缠,可以专心的对付着董卓!”
曹操没有理会着众人的目光,继续道:“而且如今西凉军坚守不出,其中必定有所图谋,不宜再另外树敌!”
对于秦隐率兵离开,他昨天就已经在荀彧的汇报中得知。
而且,他本身就不怎么的想要与秦隐开战,如今秦隐率兵离去,正好给了他劝说的借口。
闻言。
袁绍也是沉默了起来。
秦隐率兵离去,这他倒没有想到。
在洛阳的时候,他便与秦隐有着一定的恩怨,而且秦隐在这里作为着第三方,没有偏向着董卓,也没有靠向着他们这一方,便让他起了一定的心思。
“盟主,在下认为曹将军所言甚是!”北海太守孔融也是开口支持着曹操。
在之前袁绍提出对付着秦隐。
他也是中立的一方,心中也是不怎么想对秦隐动兵,就事论事,他们如今最大的敌人,还是董卓。
“我等附议!”
一些诸侯也是纷纷赞同。
虽然有着一部分,之前是赞同着袁绍对付着秦隐的想法,可如今的情况不同,而且之前也是没有决定下来,那么也没有必要去追击着撤离的秦军。
更不用说。
如今秦军是向着虎牢关的后方撤离,他们不可能绕开虎牢关,去追击着秦军。。
之前就因为对西凉军有所顾虑的,才没有决定下来,如今也就能够直接决定下来了,若是能够绕开着虎牢关,他们之前便已经绕开,直接前往洛阳了,何必在此地与西凉军僵持?
看着原本是支持着他的,如今都纷纷认同着曹操的提议的诸侯。
袁绍也知道,想要借机除去着秦隐的想法是不可行了。
他也清楚能够坐到盟主的位置,那也只是因为自身四世三公之后的身份,还有在诸侯之中,他的兵马最多而已。
若是没有着一定的利益,他可无法指挥着其余的诸侯。
况且,他心中同样有所顾虑的。
西凉军坚守不出,可能是有所图谋的,不得不防,他可不认为董卓是因为着之前一战,就变得害怕了起来。
想了一会。
思考着其中的优劣。
袁绍也是做出了决定,道:“既然如此,便不须理会着离去的秦军,寻找着突破口,拿下着虎牢关,直取洛阳!”
如今的他,跟王允还是有着联络,并没有告诉着其余诸侯而已。
不过,董卓在洛阳城还有着十余万的兵马,王允并没有着处理的办法,只能等待着他率领着一众盟军杀到洛阳城,才有着机会。
在他没有攻到洛阳城,王允都不敢有所异动的。
要知道之前,若不是曹操突然发布着讨董诏文,王允都已经不能翻身了,或许还有可能死在了董卓的屠刀之下。
有着内应。
袁绍也是想要快速杀到洛阳城。
这样一来,他便能够立下着大功,而且作为着盟主,他的功劳,可不会少。
对于袁绍心中的想法。
其余诸侯可不清楚。
“盟主,如今西凉军在虎牢关中坚守不出,而且有着城墙依靠,想要拿下,并非段时间能够做到的,可以让汜水关的诸侯,加快着攻打的速度,拿下着汜水关,与我等汇合,以绝对的兵力,便能够快速的攻下虎牢关,直取着洛阳!”曹操提议道。
顿了一下,继续道:“但因为之前的事情,孙将军心中有所埋怨,想要让其全力攻打汜水关,还需盟主做主!”
闻言。
袁绍也知道曹操说的是什么的事情,便扫视了一下在座的众人,问道:“诸位认为如何?”
“我等附议!”在座的众人应道。
之前探子没有汇报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商议着这个事情,能够有着突破口的,如今也就只有汜水关而已。
所以,有着曹操的提议,他们并没有反对。
“如此,便按照曹将军所言去进行着安排,至于孙将军的问题,我亲自前往跑一趟!”袁绍决定道。
随后。
在座的众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便纷纷离开。三国之隐帝
………………………………
第175章 刘备的想法
“曹将军,请留步!”
才踏出了中军大营,想要赶回自家营寨的曹操,便听到了身后的喊话,停了下来,往回一看。
只见。
喊住他的,正是刘备刘玄德。
曹操目光一闪,道:“不知刘将军有着何事?”
“可否借用一下曹将军的时间,错一步说话?”刘备笑道。
要知道,他、曹操、秦隐三人,在黄巾之乱的时候,可是有过交情的,他同样在曹操的麾下做过事,只是到后面,基本没有了联络而已。
“可!”曹操想了一下,也是同意了下来。
他也疑惑着刘备找他有着什么的事情,毕竟在刘备前往平原县上任之后,就没有了联系。
就算这次诸侯联盟,刘备也没有找过他。
随即,两人便向着另外一侧走去,而随着两人前来的人,都停留在原地等待着。
至于同样走出来的诸侯,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没有上前询问着,毕竟做人他们还是比较懂的。
人家这是想要说着悄悄话,也没有着必要上前打扰着。
只是点头示意一下,便直接离去。
走到一旁。
“何事?”曹操直接问道。
他可不认为刘备是来找他叙旧的,而且要是叙旧的话,便不会等到现在,从陈留聚集在一起,到如今,刘备可没有单独找过他。
每次都只是在会议上见到,而且只是点头示意而已。
对此。
刘备并没有太过在意,道:“曹将军,如今我等都是同僚,而秦隐却不明其意的,据我认为,其心怀着野心,又何必与之交集过深?”
“而且,昨日曹将军你派遣着麾下前往秦军大营,而秦军今日一早便拔营离开,不用想,都知道是怎么的一回事,我想其余人也都清楚着,只是曹将军乃是发起人,又心怀着匡扶汉室之心,其余人才没有多言什么而已!”
“但,曹将军如此维护着秦隐,必定在其余人心中留下了间隔。”
如同一幅老好人的模样,说着其中的利害,劝说着曹操。
闻言。
曹操目光一凝,盯着刘备,道:“刘将军,可别忘了,在广宗时,秦兄可是给了你我很多的照顾,而且能够立下着大功,那也是秦兄将功劳分出来而已,你我那时可是什么都没有做。”
说话的语气也是有些不好。
而刘备却没有回避着曹操的目光,与之对视着,道:“话虽如此,可曹将军也别忘了,你我那时同样也是冒着一定的风险的,若不是你我站在秦隐的一方,又如何逼迫董卓放弃着主帅的位置?”
“更何况,张角可是病死的,而且秦隐还放走了广宗城中的黄巾余孽,你我都帮他隐瞒了下来!”
“要我说,那只是相互利用罢了,你我并没有欠着秦隐什么!”
“如今董卓作乱,而秦隐却没有理会,明显的就是有所图谋的,或许秦隐本就已经投靠了董卓,享受着荣华富贵,装作没有与董卓联合,只是想要迷惑着我等而已!”
“不然,董卓又为何不对秦隐下手,而是任由秦隐留在眼皮底下,就凭借着那两万将士?董卓可是有着数十万大军!”
“如此,你我何不联手,当今天子年幼,且受制于董卓,若是能够除去着董卓,率先攻到洛阳,护卫着天子,你我必定能够成为着一代功臣,尽力辅助着天子,流芳百世!”
对于曹操的话语。
他不以为然的,毕竟在他看来,在广宗的时候,他和秦隐,那只是相互的利用而已,说不上其他的。
而且,如今的也是有着一定的野心的。
从他说出的话语中,便能够看出,随着地位的提升,他的心思也开始活跃了起来。
麾下还有着两名武力超群的结义兄弟,又怎么会甘心屈于人下的。
看着刘备促促而谈。
曹操深深的看了一眼刘备。
对于刘备,他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如今的刘备,跟在广宗时,所认识的刘备已经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实。
从刘备对他的称呼上,便已经有所察觉。
要知道,当时可不会如此。
而且,自镇压黄巾之乱,得到了朝廷的封赏之后,刘备就已经没有了联系。
他心中也是想到了,秦隐经常说起的‘人心难测’,更何况,刘备虽然是盟军的一员,可也是有着一定的想法。
而其余的诸侯,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只是你的想法而已,并非是我的!”曹操说道,“此次的话语,我当做没有听到过!”
道不同,不相为谋!
如今的刘备,也不值得他去相与,因为各自的目的已经有所不同的。
也没有了相谈下去的想法。
说完,便准备转身带人离去。
至于刘备所说的话语,没有引起他一丝的波澜,毕竟都已经有所猜测的,又怎么会太过在意着。
只是感到有些无奈而已。
看着曹操带着夏侯渊等人离去。
刘备眼中也是闪过着一丝阴霾之色,一丝而过,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原本认为与曹操有些交情,想要与曹操密谋一下,在这一次的联合中,得到着最大的利益。
却没有想到曹操会不屑一顾的。
而且,他可不认为如今的他要比曹操差着什么,麾下有着关羽和张飞,而且他本人还是汉室宗亲之后。
更何况,经过与吕布的一战,他也是拥有了很大的名声。
可最后还是遭到了拒绝。
让他的心中也是感到十分的不爽。
可也知道,如今的他拿曹操并没有着太多的办法,只能忍耐下来。
随后。
刘备也是带着在一旁等待着的关羽和张飞离去,赶回着自家的大营。
说是自家的大营,其实也是在公孙瓒的营寨之中。
他可是跟随着公孙瓒前来的,而且粮草都是公孙瓒给予的,所以之前才会让关羽救下了公孙瓒。
当然,还有着其余的目的。
让公孙瓒对他更加的感激,那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
要知道,麾下有着千余兵马,其中一千将士,都是公孙瓒赞助的,
不然,以他一个平原县县令,又怎么能够养得起千余将士?
而刘备和曹操之间的谈话,并没有引起着多大的注意。
曹操也没有说出去的想法,此事也就只有他们两人知道,并没有透露出去,但也因为这一次的谈话,他们之间那微薄的关系,也不复存在。三国之隐帝
………………………………
第176章 秦隐的不安
不管如何。、
曹操和刘备之间的谈话,并没有引起着多大的影响。
而曹操并没有对外说起,将这一次的谈话,全部都隐藏在心底的深处,这也是他答应着刘备的。
至于刘备,却还是往常的模样,显得非常的谦虚,好像之前说出那些话语的并不是他自己本人一般。
因为吕布败在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手中,西凉军便坚守在虎牢关之中不出。
盟军并没有着快速夺下虎牢关的计策,只能静静的等待着。
等待汜水关有着好消息传来。
不过,虽然西凉军坚守不出,但盟军还是时不时的派人前去叫战,还组织了几次攻城,只是效果甚小而已。
毕竟在虎牢关前的盟军与关内的西凉军实力相差不大。
而西凉军在关内,占据着一定的优势。
双方也是僵持了下来。
想要打破着如今的局面,就看有没有什么的变故出现而已,就如汜水关的战场。
。。。
秦军大营中。
因为曹操让荀彧前来劝说。
如今秦隐也是带着兵马,离开了虎牢关前,退到虎牢关后十里地的地方,安营扎寨。
虽然他并不畏惧着盟军会对他动手,但还是没有拒绝着曹操的好意。
来到此地。
盟军在没有夺下虎牢关前,都不会有着想要对付他的心思,毕竟盟军不可能绕开着虎牢关前来攻伐着他,那可是找死的行为。
就算袁绍想,其余诸侯都不会同意的。
如今风头正盛的,那可是董卓,并非他。
虽然离开了虎牢关前,但秦隐还是时刻的关注着虎牢关的情况,不管是盟军的,还是西凉军的。
都在他的关注范围之中。
主帐之中。
秦隐一个人坐在案几后,案几上面摆放着诸多的信件,那都是派到虎牢关,监视着两军情况的探报送来的。
右手拿着最后一封信件。
秦隐眉头紧皱着,左手搭在案几上,食指有节奏的敲打着案几。
看了诸多传回来的消息。
他却没有看到一丝有用的消息,盟军和西凉军在僵持着,而西凉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