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便对着老人一拱手,转身向着农户外走了出去。
典韦也对着老人一拱手,随即从怀中掏出一些钱财,放在桌子上,当做是他和秦隐在这里住了大半个月所用的钱。
而这也是秦隐所交代下来的。
毕竟他们并不是什么的山贼土匪的。
在老人这里暂住,吃喝的,都是麻烦着老人,那么他们便需要付出相应的钱财。
见此。
老人并没有推辞。
在大半个月的时间中,他可是清楚着秦隐和典韦两人的性格,就算他推脱,两人都不会收回这些钱财的。
也就只能倘然的接下。
当然,并没有立刻去拿起桌子上的钱财,而是走到门口,看着秦隐和典韦两人翻身上马,才拱手道:“祝秦公子一路平安!”
秦隐扫视了一眼老人,点了点头,便一拉马缰,调转马头,便带着典韦纵马离去。
他之所以在此地暂住,而且在过了大半个月,才让典韦去送信,那是因为想要给张角等人有着准备的时间。
当然,那只是一方面。
而这老人,在他所熟知的历史上,可是救下了刘协和刘辩的那一个老人。
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进入到洛阳城之中,而这里人烟稀少的,也正适合着他暂时停留。
等秦隐和典韦两人纵马离去,消失在视线之中。
老人才收回目光,回到院子之中。
。。。。。。。
而洛阳城之中。
现任的洛阳令,在收到一个小乞丐送来的书信,打开一看,也是吓的倒在地上,面色苍白的,额头冒汗。
还没有等左右反应过来。
洛阳令便一下子从地上站了起来,急匆匆的叫人备马的。
信中的事情,可不是他所能够决断的,要进宫去汇报,而且信中的事情,他可是有所耳闻的,在洛阳之中也有着一些头戴黄巾的人。
虽然不知道信中所说的是真是假,但就算是子虚乌有,他都要去汇报,不然一旦真的出事,掉的可是他的脑袋。
而最后要是查出是假的,他也能将事情推出去。
没有一丝的犹豫。
拿着不知是何人送来的书信,便骑着马,向着皇宫而去。
等洛阳令拿着书信进宫,交到灵帝的手中。
灵帝看完书信,也是震怒的,派出大将军何进,将在洛阳城中的唐周,封谞、马元义等人抓了起来。
而作为张角的弟子唐周,正是张角派来洛阳,联系着洛阳城中的黄巾,还有封谞、马元义等人,准备着起事的。
然而。
唐周本就是胆小怕事之人,面对着推翻着朝廷的大事,他的心中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
如今被抓进宫中,看到龙椅上的灵帝,还有同样被抓起来的马元义、封谞等人,那里还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
心中怕死的恐惧,一下子就冒了出来,将他的脑海全部占据。
还没有等灵帝开始审问,便恸哭,鼻涕和眼泪齐流的将所有事情全盘托出,没有一丝的犹豫,好像慢下一步,就会人头落地。
听完唐周的话语。
灵帝潘然大怒,一脸的怒气。
而被召集起来的大臣,也都是一脸的震惊的神色。
头戴黄巾的人,他们都知道,而且张角,他们同样听说过,号‘太平道人’的,施符救人的,自称‘太贤良师’。
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的百姓,都有供奉着太贤良师张角的名字。
对此,他们并不以为然的。
却没有想到,如今却会演变成这样,而且张角等人还准备起事。
那还得了?
大殿中的大臣,都将目光投向了灵帝。
张角的弟子唐周,也用着希冀的目光看向了灵帝,祈祷着灵帝能够看在他如实汇报的情况下,饶他一命。
“好啊,好啊~!”坐在龙椅上的灵帝,咬牙切齿的说道,“来人,将他们全部拉出,在午门斩首示众,让这些叛逆看看,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说完,还用着杀人的目光看着跪在大殿中的唐周等人,恨不得亲自提剑下去将他们砍杀了。
对此。
大殿中的大臣们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意外,但他们如今的心思却没有放在这上面,而是即将开始的叛乱。
那才是他们所需要关注的事情。
而唐周却是面如死灰的连连喊着饶命,被禁军硬生生的拉了出去。
至于封谞、马元义等人却是有些骨气的,并没有求饶,只是脸色灰暗的,在他们答应起义之事,就知道暴露之后会有着什么的下场,而且清楚着灵帝的性格,就算求饶,都不能保住性命。
那样还不如硬气一点的。
等唐周等人被拉了出去。
“众卿认为此事如何?”灵帝扫视了一下一众大臣,问道。
“陛下,如今叛贼之事已经暴露,叛贼必然会提前发动叛乱,臣认为应该火速下诏,让各州郡备战,趁敌势还没有牢固之时,迅速的将其斩杀于摇篮之中!”一身穿盔甲的人,站出来建议道。
众人望去,乃是大将军何进。
此时,也没有人去理会张角等人想要叛乱,到底是谁送来的书信,当务之急,便是要将这一个即将要发生的叛乱镇压下去。
“臣等附议!”
武将一党,都站了出来赞同着何进的提议。
而文臣一党,也知道事情缓急的,也都纷纷赞同着。
毕竟要是等到叛贼的安排完成,做好所有的事情,那样还不知道会演变成什么样,趁如今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先行将叛贼镇压下去,那才是最为妥当的做法。三国之隐帝
………………………………
第11章 黄巾爆发(下)
看到大臣们一致认同着何进的提议。
灵帝也没有着任何的犹豫,便立刻写下了诏书,让各州郡备战,同时还让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隽三人,各自领着精兵,兵分三路,前往讨伐着叛贼张角。
他是昏庸,但也清楚如今朝廷的情况。
还有之前所发生的奇异事情,都让他感觉到风雨缥缈的。
更何况,如今的朝廷并没有着多少的兵力可以调派,所能够做的,就只有像何进所提议的那般。
让各州郡征招着兵马,作为剿灭叛军的有生力量。
在唐周的讲述中,他可是心惊着张角等人的势力,那可不是凭借着朝廷如今的少量兵马就能够解决的。
安排好所有的事情。
灵帝也没有着任何的心思留在大殿之中,让一众大臣下去安排所有的事情,便直接离去。
一众大臣也纷纷的告退,去安排着剿灭叛贼的事宜。
。。。。。。
因为唐周、封谞、马元义等人在午门外斩首示众。
很快、。
天下人便知道张角等人要叛乱的消息。
而在洛阳之中的漏网之鱼,黄巾党中的人,也是将事情败露的消息传到了张角等人的手中。
然而。
张角正在安排着起义的最后事宜,并没有完全安排好,却是收到了事情败露的消息,心中也是大惊。
虽然不知道事情是如何败露的,但如今却不是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
而且,被灵帝所任命的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隽三人,都各自领着精兵,在洛阳开拔过来,准备剿灭着他。
事情已经败露。
不能继续暗中做着最好的安排,一举将朝廷推翻。
可如今也不得不的仓促起事的,毕竟他所做的事情,那可是死罪,就算现在想要收手,灵帝同样会取了他的性命。
更何况,事情已经有着大半安排妥当,就算败露,鹿死谁手,都还未可知。
没有任何的犹豫。
便星星夜发动了起义,在巨鹿筑起了高台。
宣告曰:
苍天已死,黄土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今大汉昏庸无度,任由宦官当权,残害忠良,祸害百姓,鱼肉乡民,而此前泰山出现金光,乃大圣人出世之意,而大汉各处灾祸连连,上天预示之,大汉龙脉以断,当取而代之;我等应顺从天意,建立太平世间!
随即,还罗列了灵帝的一大堆罪行,还有张让等人的罪行。
反正就是让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此次起义正是顺从着天意,乃是上天的安排。
最后。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
而张角的起事。
头裹着黄巾跟随着张角起事的百姓,有着四五十万之多。
毕竟如今的朝廷,早就已经让天下的百姓有着诸多的怨言,吃不果腹的,还有着各种的赋税,穿不暖吃不饱,饿死的不计其数。
如今有人带头,他们又怎么会不反抗的。
而张角早就已经将黄巾党各处的首领召集起来,商议过起义之事,设立着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的,还有着各处的渠帅,统领着各处之事。
一时之间。
贼势浩大,在各州郡瞬间卷起了起义之事,各处的官军望风而靡,没有做任何的抵抗,便直接逃走。
而且朝廷派来的卢植等人,还没有率军到达。
自此,天下大乱。
也因为着张角等人的起事,天下的百姓陷入了战火之中,本来因为朝廷腐败而不好过的日子,更加的不好过了。
还得背井离乡的,流离失所,在各处逃亡着。
这也已经算好的了。
不好的,都已经死在了战火之中。
而黄巾党的势力,也日渐增大,发展到有着百万之众,在中原各处讨伐着大汉的城池。
但。
也因为势力的增大。
黄巾党的弱点,也就逐渐的暴露出来。
毕竟是仓促起事,还有着诸多的事宜没有安排好,更何况,在起事之后,连一些山贼土匪,都能够加入到黄巾党之中去。
慢慢的。
原本只是为了建立太平世间的黄巾党,便变了一个模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
本就已经混乱的中原大地,变的更加的混乱了。
而卢植、皇甫嵩、朱隽三人领命率领着精兵前来镇压着叛乱的,如今面对着声势浩大的黄巾党,也只能徐徐图之,并不能快速的将叛乱镇压下去。
中原各州郡的太守,除了一些贪生怕死的,直接弃城而逃之外,其余的都纷纷出榜招募义兵,作为抵抗只用。
而榜单所到之处。
一些有志之士,纷纷的响应起来。
如此一来。
开始势头很猛的黄巾贼,攻伐的速度也是变得慢了下来。
更何况,黄巾贼势逆党,并不会有着什么的有识之士加入进去,只有着少部分走头无路的能人异士,还有就是平民百姓的。
当然,那些山贼土匪的就不用说了。
如此凑合起来的大军,就算有着百万之众,那也只是靠着人多,并不是靠着计谋,又怎么比得上步步为营的朝廷兵马。
靠着人数去堆,夺下着朝廷的城池,已经变的非常的困难。
黄巾贼的攻伐速度变慢下来。
而朝廷的兵马,虽然在人数上比不上黄巾贼,但也是在各处建立着战线,步步为营的,逐步的蚕食着黄巾贼的势力。
双方之间,可以说是暂时僵持了下来。
虽然黄巾贼并没有快速的推翻着大汉朝廷,但如今的势力,却也不是朝廷说消灭就能够消灭的。
而张角也是占据着广宗,作为着自己的大本营,与朝廷的兵马相抗着。
到了如今。
他也没有了什么的后路,要么就是推翻着大汉朝廷,要么就是被朝廷大军所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
更何况,如今他所拥有的势力比朝廷的势力还要强大。
就算朝廷的大军如今能够与他的大军相持,但还是能够逐步的消灭着朝廷的大军,因此,他并没有灰心,继续的完成着自己的目标。
然而。
中原大地中的百姓,却因为朝廷大军和黄巾贼的战火,过得可是十分的困难,而且因为黄巾贼的烧杀抢掠,让他们不得不继续逃亡着。
天下的混乱,并没有得以缓解。三国之隐帝
………………………………
第12章 首遇黄巾
因为事情暴露。
张角率领着黄巾军起义,一路上攻城掠地的,想要推翻着腐败的大汉。
而也因为张角的带头,中原各处响应者无数,使得中原变的混乱了起来,各处都有着战火燃起。
诸多想要安稳的过着生活的百姓,因此受到了牵连。
无数的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到处逃难,只为了躲避着战祸。
。。。
而这时。
从邙山离开的秦隐和典韦两人,在黄巾爆发的时候,来到了兖州的谯县地界之中。
虽然到处都是战乱,而秦隐和典韦两人,却没有遇到着什么事情,一路之上还是十分的安稳的。
而且,就算遇到一些小毛贼,有着典韦在,都不会有着什么的危险。
更何况,他们也不会傻傻的跑去面对着黄巾的大军,只要绕开,那也就已经足够了,就只有着两人,想要躲避着,还是十分的容易的。
凭借着他们两人,就算遇到着一些大军,想要离开,也没有着什么人能够拦住他们。
可以说是艺高胆大的。
在经过着一个偏僻的山路的时候。
秦隐和典韦两人却是听到了前方有着诸多的喊杀声传出。
“公子!”典韦看向了秦隐。
在此地能够听到着喊杀声,明显的就是他们行进道路的前方有着大军在交战着,而且都不用猜测,便能够知道有着一方肯定是黄巾军。
如今黄巾军在中原叛乱的事情,那可是众所皆知的。
更不用说,之所以会是这样,还是因为秦隐让他送出去的书信。
“先前去看看吧,若是朝廷的兵马与黄巾军交战,那么。。。;若不是的话,便由你出手吧!”秦隐点头道。
他又那里不知道典韦在想着什么。
一路过来,这样的事情也做了不少了,遇到一些在村庄中烧杀抢掠的黄巾军,典韦总会上前相助。
当然,那也只是遇到一些百余人,或者数百人的黄巾军,并没有遇到过大部队。
而且,中原百姓原本还能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的,只是因为着他,将事情给提前了。
可以说,中原百姓遭难,跟他有着一定的关系。
虽然最后结果还是不变,但如今却是由他推动的,这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一路之上,遇到了,他也没有制止典韦上前相助的原因,这是他犯下的罪过,他从不会是推脱责任的人。
“诺!”
得到秦隐的认可,典韦的眼中也是闪过了喜意。
他清楚着,秦隐表面上,如同一幅什么都不在乎的模样,但有些事情,如愧疚之色,还是存在的,这也是他一直跟随在秦隐身后不离去的原因。
同样知道,就算秦隐不让他去送信,暴露着张角要造反的事情,最后张角还是会造反的。
但,秦隐并没有否认自己的责任。
要不然的话,就算秦隐对他有着恩情,如今的他都一定会离秦隐而去。
虽然他不知道秦隐想要做什么,也不想去了解,但只要秦隐是一个有着道德之心的人,那么他就不会有着离秦隐而去的想法,会一直忠心耿耿的跟随在身后。
秦隐点了点头,没有再说着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