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利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之利芒-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土路与公路的路口上,一辆草绿色的212静静地停在那里……
………………………………

042 【对手】

    国家对基层军事干部的急切需要,完全体现在昆明军区步校鼎沸的训练场上,也体现在拥挤的宿舍中。

    郑尚武和沈永芳被分别编入轮训大队三中队和四中队,所谓轮训,就是以不影响部队备战为前提,班排战斗骨干中,少量多次地抽调人员进行初级军事指挥培训。昆明步校,教学的拳头一直是步兵分队战术指挥和山地丛林作战。

    三中队,总计有一百多号人,按照宿舍的分配编成班排。当郑尚武按照报名处给的宿舍分配条的指示,找到自己的宿舍并推开门时,着实被里面的拥挤吓了一跳。不到十五平方米的宿舍里,居然有五张上下铺的铁架床!

    “郑尚武!你就是郑尚武!”宿舍内几个正在热烈拉呱的军人打量郑尚武一番后,终于惊喜地拥了上来,边帮郑尚武卸下肩上的行李,边兴奋地重复着:“郑尚武,你就是郑尚武。”

    人怕出名猪怕壮!

    郑尚武可以不理会别人,对战友们却决不拿架子。他知道,这些战友都是各个部队的精英,大多也在这次战争中立下功劳。说到底,自己跟他们其实一样,不能有丝毫的优越感。

    “郑班长,我是你的副班长。辛晋,山西运城人,来自十四军四十师。”身材高大的轮训大队三中队一班副班长辛晋,等郑尚武从战友们的热情中稍微回神后,伸出手去作了一个标准的自我介绍。

    副班长辛晋的铺位在门口处的上铺,他的下面,自然就是班长郑尚武了。

    郑尚武握住辛晋的手,很正式地道:“郑尚武,四川乐山人,来自十一军三十一师。”话刚说完,他就觉得手被辛晋很用力地握住摇了摇,又再次加劲。

    哟,考手劲来了!

    郑尚武忙暗运气力在手上,两人在众目睽睽下以“友好握手”为幌子,开始男人之间的较量。

    这些人都来自不同的部队,彼此谁也不服谁,班长和副班长是军校上级定的,可要得到学员们的承认,非要表现出一点能够服人的长项才行。

    另外八个人心知肚明,默默地看着两只手较量,也在打量较量中的两位班长。郑尚武,身高大约175公分,在医院疗养一段时间后略微有些发胖,脸色红润健康,如果不是腮帮子因为运劲而扭曲的话,眉目算得上清秀。辛晋,典型的北方大汉,比郑尚武高出半个头,皮肤呈现出刚健的古铜色,浓眉大眼,英气赳赳。

    “哈!”两个人同时放开对方的手,愣了愣,各自抽着冷气甩着自己的右手。旗鼓相当的握手比赛让两人都觉得受不了,手象快被捏碎了一般,又疼又麻。

    “报告班长,滕斌,山东枣庄人,十三军边防团。”

    “李大明,辽宁辽阳人,五十军一四九师。”

    “岩江,云南版纳人,军区边防二团。”

    ……

    “格老子的,咱班里西线的各军都齐了啊?怎么,反击战打到宿舍里面来了!”郑尚武一一跟战友们握手后,开了一个不太好笑的玩笑。实际上别的班宿舍的情况跟这里也差不多,只是一番较劲后,这宿舍里的人,才从对郑尚武这个“名人”的嘴服变成心服。

    参加轮训的战斗骨干跟地方上进军校的人不一样,老兵已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具备基本的单兵技能,他们已经是军人了。地方上进军校的,还得先学会当新兵。这就是军校要分轮训和专读两大体系的原因。

    既然都是老兵,班里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郑尚武多嘴。

    整理一番内务后,带着饭缸出宿舍,在门口整队,齐步走向食堂。三中队一班,很快就以一级战斗英雄郑尚武和二等功臣辛晋为核心,形成了合力。

    食堂前,象三中队一班这样的队伍还有几支,跟其他班的游兵散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立时,经历过战争的军人警觉了,没有负起责任来的班长们奔跑着高呼口令。

    “一中队六班,集合,快!奶奶的,给人打脸了!”

    “二中队三班,三班,集合!”

    如此一来,六个中队六百多名战后第一期轮训学员,很快就形成了略微零散的十多个方队。

    食堂不远处的办公楼上,步校政委庞子坤靠着窗户看得心满意足,转身对一众中队长和排长们道:“这,就是经历过战争的兵!都是好兵!你们给我抖擞起精神来,要让这些狼崽子服你们,就得比他们更有精神!去吧!”

    此时,军校的安排的中队长和排长们,才各自来到自己的队伍面前。战后第一期轮训,科班出身的他们能够降服野性十足的、经历过战场搏杀的野战军人?他们心里都没有太多底气。

    中队长们一番自我介绍后,口令声此起彼伏,六个严整的方队在食堂门口的空地形成。

    三中队中队长段玉成、指导员王德铭、一排长刘连发、二排长黄龙、三排长李东升。郑尚武暗暗记下这些“上级”的名字和相貌,也记住了最初在食堂门口列队的几个班番号。

    “二中队,来一个!”他在队列里突然吼道,现在是拉歌时间,也是第一次向兄弟中队发起挑战的时机。

    “二中队,来一个!”一班的学员跟着班长齐声大吼。

    “二中队,来一个!”三中队的学员也受到感染,发出震天响的挑战声。

    军队中,集体的力量每时每刻都存在,集体的意识每时每刻都在强化。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二中队如此唱道。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三中队接受对手的挑战。

    拉歌,拉到后来就是你唱你的,我唱我的,比谁的声音大,看谁唱歌不受别人的影响,做到不跑调。

    渐渐地,四个中队都败下阵来,只剩三中队和二中队较劲。步校里其他学员都跑来围观这场“歌战”,学校领导也被震天响的歌声惊动,在暗处观察着这两个特殊的连队(中队等于连),迟迟不下达开饭的命令。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二中队搬出了《组歌》,因为学员们都是新来的,彼此并不太熟悉,只能拿这些部队里人人能唱的歌作文章。

    三中队刚唱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见二中队歌声又起,不禁显得有些急躁。不约而同的,学员们的目光转移到拉歌大战的始作俑者――郑尚武身上。

    郑尚武虽然对音乐不太懂,但是节奏快、歌词短的歌在拉歌中占便宜这一点,久经战阵的他还是知道的。现在“敌人”唱《长征》,这歌调子慢!灵机一动下,他开声领唱:“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起!”

    《长征组歌》对《黄河组歌》,二中队对三中队,稍显悠长的曲调对快节奏的曲调,三中队明显占了上风,二中队的声音开始跑调,开始被压倒。

    郑尚武得意了,拿出了在三营的看家本事。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看你龟儿子往哪儿跑……”

    “哔哔”的哨子声后,轮训大队大队长马宏一声令下:“开饭!按三中队、二中队……次序进入食堂!”

    不言而喻,拉歌大战,三中队胜利!
………………………………

043 【聚餐】

    大食堂里,几十张桌子分成三行排开,桌上杯盘碗盏齐备,有红亮亮的湖南红烧肉,有云南特产过桥米线,有散发着辣椒香味的四川回锅肉……还有白酒!

    不用说,这样的酒席在一九七九年七月三十一日是绝对的丰盛!

    郑尚武呆住了,学员们呆住了。尽管口水在大量分泌,面对这样的“伙食”,他们还是感到分外的困惑。就算是当初的出征酒,也没这么气派、这么正式。

    六百多人端坐着,看看桌上的酒菜,看看对面的人,大眼看过看小眼,谁都没有动手,也没有人说话。

    “都有了,立正!”

    庞子坤随着马宏发出的口令声走进食堂,对眼中一片绿色的身影极为满意。带着略微露出的会心笑容和故意摆出来的威严,他走到首席边,摆摆手。

    “请坐下。”口令声再次响起,学员们纷纷就坐。

    庞子坤的眼光扫视一圈后,打消了请郑尚武到首席来的想法。他不想给学员郑尚武以特殊待遇,以免造成他今后学习生活中的困扰,基层干部还是要待在基层才能发光发热!当然,上面招呼下来的一些事情,还是要给这位学员开方便之门的。

    “同志们!明天,就是人民军队的建军节,在建军节前夕,军区步校迎来了她最特殊的一批轮训学员,可以说是双喜临门呐。所以摆出这么一桌子酒菜来,一是庆祝伟大的人民军队的生日,二是代表军校、代表军事教育系统的所有军人,向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敬礼!”

    庞子坤简短地说完,行了一个端正威严的军礼。

    学员们再次起立敬礼。

    “安排这个特殊的欢迎新学员仪式,原本是想给同志们一个惊喜。未曾想到,反而是同志们给了我和学校教员一个巨大的惊喜!你们的行为,有力地反击了目前社会上某些人的谬论!中国人民解放军,依然是一支纪律严明、威武善战的雄师。没有人天生会打仗,没有人生来就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军人都要学习,学习生活、学习战争。今天,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一群经过血与火锤炼的年轻一代军人走进军校大门,明天,我希望看到从这个大门,走出去的是一批崭新的共和国军人!中国的利剑,将因为你们而焕发光芒!”

    大食堂里,爆发出学员们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

    庞子坤完全有资格,也充满激情地说出这番鼓舞军心的话。他是老八路、老解放、老志愿军,五五年的大校、六一年的少将。他喜欢这批学员,他能从学员们身上看到和平时期、动乱时期的军人身上不具备的东西――血性!

    掌声稍退,庞子坤举手示意后朗声道:“明天就是五百万中国军人的节日,今天的晚饭,就不讲什么规矩了。军校条件有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咱们做不到,可欢欢喜喜过建军节,还是能成的嘛!我提议,开动之前用军歌表示对我们军队的热爱和祝福!向前向前向前,唱!”

    郑尚武血脉沸腾地大声高唱,将一个人只算微末的声音汇入群体的声音中,激发出强大的、震慑人心的力量。他看到,军帽下露出花白鬓发的老将军用有力的动作打着拍子。他能从将军的动作中看出,一名老革命军人对祖国和军队的热爱。

    歌后,庞子坤拉了轮训大队长马宏和政治教导员杜平,一桌桌地敬酒,拉开大食堂里人声鼎沸、大吃大喝的帷幕。若是平时,吃饭是不能说话的。

    段玉成故意坐到一班桌子上,他已经感觉出“一级战斗英雄”确实名不虚传,是典型的兵头儿。要带好三中队,中队长同志还得尽快跟兵头儿交流交流。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庞子坤来了。

    “三中队一班,请坐。”庞子坤示意学员们坐下后道:“今天的表现很突出嘛,同志们,谁是郑尚武?”其实,他早在军区大礼堂里就见过郑尚武了。

    “到!”郑尚武马上站起来,立正。

    “请坐,现在没有上级和下级,只有老军人和年轻军人,都是军人,过节嘛,随意一些。”庞子坤将郑尚武按回座位,又道:“今天你们一班给大家上了一课,很生动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人民军队是仁义之师,似乎一切都要如谦谦君子一般文绉绉的才好。我看未必,事实证明这话有问题。军人有军人特殊的责任,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仁义之师只是一个方面,是对待朋友的态度,是给别人看的形象;另一个方面,我们的军队应该成为真正的虎狼之师!只有勇猛无畏的军队,善于学习进步的军队,才能真正威慑敌国,保障和平!因此我说,和平年代的军人,应该比战争年代的军人更重视对军人气质的凝炼。”

    “首长,您看这是聚餐……”杜平在一旁小声地提醒着。

    庞子坤一愣,失笑道:“对,对,刚才不是说了嘛,聚餐,聚餐!我这人就是太急!”

    郑尚武听出了一点味道。

    是什么让身经百战的老将军着急?一个将军在什么情况下会着急?会瞬间忘掉刚才所说“放松,尽兴”的话,对部下语重心长地提起军人的责任、军人气质的修炼。

    他联系起河口之行的所见,战争并不遥远的概念就跃然而现。联系到老将军的着急,我们的军队并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结论,再次出现。试想,拥有一支虎狼之师的将军,会在邻国的战争威胁面前着急吗?不会!

    庞子坤走后,郑尚武将自己刚才的想法小声说了说,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经历过实战的学员们,都认同郑尚武的猜测,也明白部队还存在一些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肩上的军人责任更重了!

    “班长,喝酒!你可是享受正营待遇的干部,你没来的时候,大伙儿还商量着要你请喝酒呢。这不,军校给代请了,来。喝酒,为牺牲的兄弟,为还活着的兄弟,为刚才首长的话和我们的未来,喝!”辛晋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却没有理会旁边的中队长,直接端起酒杯找郑尚武干杯。

    段玉成脸上带着微笑看着两人干杯,心里颇为酸楚。

    出身军事学院教育系的他没有立即得到学员的认可,受专读班尊敬的段教员转任轮训大队中队长,缺乏在野战部队磨练出来的气质,那种跟战士见面就能相互吸引的气质。

    郑尚武的酒杯在跟辛晋的酒杯相碰前,突然转变方向。

    “中队长,今后咱们就是你的兵。这酒,我和辛晋代表一班敬您!”

    辛晋一听也递过酒杯,其他人也纷纷端起酒杯站起来,敬向段玉成。
………………………………

044 【真相】

    晚饭过后,郑尚武正想回宿舍看书,却被段玉成拉到一边。等三中队的学员走得差不多后,段玉成才道:“政委让我带你去见他。”

    “啥?”郑尚武颇有些摸不着头脑,这第一天来就被政委召见,是福是祸?难道政委听说了自己以前的事迹,要亲自敲敲警钟?

    段玉成笑了笑,露出轻松的神色道:“看电影而已,你现在是丛林特种战研究小组成员,有权观看一些资料片。走吧,别愣着!”

    虚惊一场!

    时时被大人物盯着的感觉并不好,说得危言耸听一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个不好,郑尚武就会直接在大人物眼里臭掉,连点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丛林特种作战研究,这个问题郑尚武其实根本就没往深处想也无法往深处想。一种战法的研究成熟,不是某人脑子里的突发奇想,战争是一门极端严格的科学!战法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装备,是天时地利,是战士所受到的教育和训练……等等因素的综合。只有装备和训练适合现实作战地域,由指挥员制定出相宜的计划出来执行,并检验其实际成果后,才能确定某种战法是否适合经过某种装备训练的军队在某个地域的作战。

    “中队长,不会这么快就开始搞、搞那个研究吧?”郑尚武跟段玉成走着,左右看看没人时才惶恐地问道。

    段玉成感觉到郑尚武的心态,拍拍他的肩膀道:“不会,首长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