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矮一些的兵士也说道:“还有那块白玉令牌,早听人家说过,大将军有块特别珍贵的玉制的令牌,咱服兵役十几年了,也没见过。这次见了,才知道果然是真的白玉做成的。”
这些兵士们浑然不知他们其实是犯了大错,放走了秦君嬴驷捉拿的要犯。然而,即便犯了错,也责怪不到他们身上,再加上他们也是依照条规行事而已。
这些兵士看似没有见识,也没有多大出息,但那些位居高显,身份尊贵之人,像大将军魏卬等,此时反而羡慕这种平平常常但充满简单快乐的人生。
此刻的魏卬其实就是一个亡命天涯的逃亡者,他们一行人赶着马车连夜向东方狂奔而去。魏卬和苏秦的计划是走夏阳,渡过黄河,直奔魏国。等渡过了黄河,他们就安全了。
出了咸阳城后,魏卬从怀里掏出一幅帛书,他到马车的前部,掀起了车帘,把帛书递给了苏秦,说道:“我这里有一部名叫《太公阴符》的兵书,当年无意中得到,对我一生用兵作战助益很大。我这辈子再也用不着它了,现在就把它交给你吧。”
魏卬说着,就把书写着《太公阴符》的丝帛递给了苏秦。苏秦转头看看魏卬,不忍心拿走丝帛,于是就请魏卬再考虑一下。
魏卬想了没想就说道:“苏先生就收下吧,老夫其实早想过了,我儿魏祥是绝不会再让他从军打仗,我又没有其他人可以托付,唯独你是老夫一生最好的朋友,不交给你交给谁呢,你就收下吧。”
苏秦见魏卬诚心诚意,又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就接下了《太公阴符》,将它揣到了怀里,转头对魏卬说了些道谢的话语。魏卬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客气。
………………………………
第128章 事故频发
马车跑得飞快,从四更到天亮,不到两个时辰,已经奔出去二百多里路。 这时,魏卬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
魏卬和苏秦早已谋定:秦君嬴驷早晨醒来,即便第一时间知道他们出逃,也要首先判断他们出逃的方向;
等到搞明白了方向,也要接着判断所走的道路;
等到嬴驷笃定确知魏卬逃亡的道路,魏卬等人已经到了黄河岸边,那时他就已是鞭长莫及了。
魏卬此时想起了自己的儿女,心疼他们经过一夜的奔波,想着他们该下车方便一下。他于是就和苏秦提出,要休息一下,顺便让马匹缓解一下疲劳。
苏秦也正琢磨着是否稍事调整,他又何尝不心疼嬴怡,以她的公主之身,哪里过过这样的流亡生活。
马车停了下来,魏卬下车。张仪驾着第三辆马车,他见到前面两辆车停了下来,也明白前面的人是要打尖,于是也停住了车。魏卬走到魏佳姐弟的那辆车上,告诉自己的儿女休息。
流亡者们纷纷跳下车,活动活动筋骨,有人又走到路旁的树林中方便。
苏秦亲自护送嬴怡休憩,对她百般呵护,嬴怡尽管身体有些吃不消,但有情郎在身边,又难得苏秦细致照顾,也早忘了辛苦。
宁钧和庞会两人为避开女眷,特意往树林的更深处走去,在那里方便。宁钧先方便完了,看到庞会在那里还未完成,就稍等了他一下。
庞会有些不好意思,就高喊着让宁钧先回去歇着,自己方便完了立刻赶回去。
大家解完手后,纷纷回到了马车上。惟独庞会未归,等到人们都已各就各位,他才从树林中出来,宁钧示意他上车,庞会慢吞吞地坐上了车夫的位置。
大家正要出发之际,庞会却又大喊大叫起来,说道:“哎呀,不好了,我刚才方便的时候,把祖传的一块玉佩给掉在树林里了,这可怎么办?”
前车中的魏卬听见庞会的喊声,心想:不让他回去找宝玉实在说不过去,因为那是人家祖传的宝物,总不至于因为抓紧时间就不管了。
他于是就让苏秦再多等一会儿,他自己探身出去,向后喊话,让庞会到树林中去找一找。
庞会听后,心中大喜,他立刻跳下马车,向树林奔去,寻找祖传宝物。三辆马车就在原地等候着庞会。
可是大家等了好大的功夫,庞会仍没有从树林中现身,宁钧急得团团转,其他人也心急如焚。就连高妍小姑娘都从车帘处探头往树林中张望。
过去了多半个时辰,宁钧见庞会仍然未归,心头火冒三丈,他跳下马车,亲自到树林中去找庞会。这时却见庞会归来了,他手举着一块玉佩,高声说道:“草丛太深,实在难找,不过终于给我找着了。”
宁钧不满地说道:“你的玉佩要紧,还是众人的生家性命要紧,找不着就别找了嘛,干嘛耽误大家时间!”
庞会也火了,他反唇相讥:“我的祖传宝物就随随便便丢啦,要是你自己的命根子弄丢了你怎么办!”
宁钧手指着庞会,有心再骂几句,但是担心更延误时间,他终于忍住言语,转身跳上了马车。庞会也悻悻然上车,与宁钧并排而坐,两人闹了别扭,一路上再无半句闲话。
苏秦见庞会归来落座,立刻又催动马匹向前路奔跑。中途一行人又休息了两次,庞会又都以方便为名落到最后,魏卬关心地问他情况,庞会捂着肚子说自己拉肚子。魏卬忙找了一些止泻的中草药给他嚼着服用,庞会却依然拉个不止。
苏秦等人在路上耽搁了一些功夫,经过七、八个时辰的奔波,在午后的未时,狂奔了四百多里的路程,来到了夏阳。
马车来到了黄河的岸边,发现渡口并没有空闲的船只。苏秦忙让大家分头去河岸边的人家去找船。
找船的人一共分了三组,第一组是苏秦和张仪,第二组是宁钧和庞会,第三组是苏代和高妍。魏卬因为年事已高,尽管他自己也要积极去找船,苏秦还是劝说他留在渡口,陪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和嬴怡公主。
嬴怡当然也想和苏秦一起去,苏秦见她还穿着深衣,袍袖宽博,下摆曳地,十分不便,所以让她留在原地等待。
苏秦和张仪撒开双腿,沿着河岸挨门挨户去问有没有船帮忙摆渡。如果可以帮忙,价钱加倍。无奈此时已是下午,船家的渔船大多已经出去捕鱼,哪来的那么些闲置的船只。
苏秦和张仪到过了很多人家,却没有发现任何一条可用的渔船。他俩一路足足奔了十多里,却意外地发现了另外一个渡口,这个渡口显然不比刚才的渡口宽大,但是却有一条大渡船停在那里。
苏秦欣喜若狂,连忙上前询问,船家正在渡船上睡觉。苏秦小心翼翼地叫醒了船家,向船家说明了自己要雇用船只的意愿,并许诺船家以十金作为酬献。船家听说后,觉得这个价钱很是丰厚,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苏秦这时又犯难了,他面临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和张仪赶回原来的渡口,将马车赶到这个小渡口,二是自己和张仪乘船由小渡口直接顺河边划船到大渡口。
苏秦和张仪商议了一下,认为还是第二种选择较为节省时间,他俩向船家打问了一下,船家也觉得第二种较好。于是苏秦和张仪就登上了渡船,船家摇起了橹,沿着河边,向大渡口放船而去。
渡船过了大约一刻多钟的时间,就靠近了大的渡口。靠岸后,苏秦和张仪嘱咐船家在渡口等待,上岸去找人。他俩登岸后才发现,在渡口的外面,宁钧、苏代和高妍正在那里焦急地四处观望,却不见了魏卬等人的踪迹。
苏秦急忙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三个人也是如堕入五里雾中,不明白怎么回事。再问问他们找船的情况,他们所遇到的和苏秦一样,根本没有闲船,有个别的船只闲在家里,却是又破又小,根本不能使用。
苏秦的心里隐约地感觉到了一场巨大的危机来临。
………………………………
第129章 失去才知心痛
苏秦心中不安感越来越强烈,他问宁钧道:“你不是和庞会在一起吗,他人在哪里?”
宁钧回答道:“我俩一路过去,他总是喊叫说肚子痛,去方便了两、三回,最后一次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
他摊开双手,表情无奈,“我左等右等,也不见他的人影,以为他已经回了渡口,所以就着急忙慌地回到渡口,却发现根本没他的人影。连同魏卬将军等人,也消失了踪影。”
苏秦的眉头紧皱起来,他惊心地叫到:“也许庞会根本就是装病,他一路上故意拖延时间,现在又以方便为名,悄悄潜回到渡口诱骗魏卬将军随他而去了!”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面对着最坏的局面。苏秦痛心疾首,赶快想方设法:“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留下一个人守住船家,其他人随我一起沿着车辙的印迹,前去找寻魏卬将军的下落。”
宁钧因为在自己身边溜走了庞会,不见到魏卬将军很不放心,他坚决要求前去,苏代和高妍一对小情侣又非要在一起。苏秦无奈之下只能和张仪商量,请他留下。
张仪没有二话,他让苏秦等人放心前去,自己死守在渡口,一直会等待他们,不见他们回来,绝不撤走。
苏秦心里感慨:“关键时刻,还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同门比较靠得住。那个庞会实在该死!”
他领着宁钧和苏代、高妍,循着马车的辙印,快速向前奔跑。苏秦的体力已经消耗殆尽,他昨天与嬴怡公主的两场反复激情之后,身体本来没有恢复,再加上刚才和张仪着急去找船,也耗去了很多体力。
尽管身体疲乏到极点,但苏秦还是不敢怠慢,因为庞会每向前多一步,他们离魏卬等人越远,甚至有可能再也追不上他了。
苏秦一路察看着马车的车辙,发现马车是顺着河岸走的,而不是返回咸阳,他放心了一些,心想:“庞会毕竟是有所顾忌的,他大概也是害怕魏卬怀疑,所以尽量靠近河岸向前而行吧。”
又向前追赶了一个时辰,苏秦远远地看到了三辆马车的影子,马车停在那里不动弹了。苏秦发力向那里奔去,根本顾不上身体劳累,脚掌已经生疼,他也不管不顾。
他们离马车越来越近,发现马车果然是停着的,苏秦这才更加放心了一些。苏秦身后的宁钧也追赶上来,他欣喜地使出全身力气猛喊:“魏将军,我们来啦。”
苏秦听见宁钧的喊话声,刚要回头制止,却已经晚了。只见第一辆马车又启动了,向前狂奔而去。
苏秦赶到那里时,见魏卬正坐在第二辆马车的车夫位置上,车上坐着魏佳,第三辆马车是由他的小儿子魏祥赶着,是俩空车。很明显,嬴怡公主的座驾是由庞会当车夫的。
苏秦不见了嬴怡,着急坏了,他发力向前追赶,但公主座驾的骏马都是百里挑一的良驹,而且是由四匹马拉着的,一旦奔跑起来,人哪里能追得上。
苏秦往前追赶了一里多路,见毫无指望,只能停了下来。他又惦记起魏卬等人的安危,掉头奔回到剩下的两辆马车那里。
魏卬见苏秦回来了,摇了摇头说:“人哪里能追赶得上马车?”
魏卬一脸悔意,他解释道:“我怎会料到追随了我十多年的庞会会背叛我、出卖我,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苏秦安排大家坐上剩余的两辆马车,他们一起向渡口赶去,苏秦十分惦记嬴怡,强忍住无限的悲伤和恋恋不舍,带领着大家向前行进。他想起嬴怡公主的座驾上还有自己的包袱,以及青霜宝剑,现在也都落入了他人之手。
苏秦益发难过,然而,此刻情势更为紧迫,他只能调动起意志力,强迫自己忍耐着。
路上苏秦向魏卬仔细问起具体的情形,魏卬向他叙述了一番。
原来魏卬等人正在等待找船人员的消息,却看见庞会乐呵呵地归来了,他向魏卬报告说,已经在远处的河岸边找到了船,苏秦等人让他回来通知魏卬,驾着马车前去会合。
魏卬对庞会太过信任,庞会跟随了他很久,从没有什么让他怀疑的地方,所以魏卬哪能反应过来。
他毫不犹豫地相信了庞会,然后就由庞会赶着公主的座驾,魏卬亲自赶着第二辆车,又让魏祥半大小伙子去赶第三辆车,一路沿着河岸向前走。
走着走着,魏卬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他发现走了好远都不见苏秦等人的踪影,这是什么缘故?
他于是大声问庞会是不是记错地方了。庞会回答说没错,紧接着又往前走了二里路。
后来,魏卬终于按捺不住怀疑,他停下了马车,让庞会仔细回忆一下苏秦等人的具体位置。庞会在那里抓耳挠腮地假装想了半天,说自己好像是记错了,他说自己再好好想想吧。
就在此时,苏秦等人从后面就赶了上来。当时,也怪宁钧草率,他大概是怕魏卬等人没看见自己,继续前行,所以大喊大叫起来。
却不料喊声惊动了庞会,庞会知道自己的阴谋已经败露,于是转身跳上了公主的座驾,赶着马车向前狂奔而去。
苏秦听完了事情的原委,长长地慨叹一声,不说半句话。苏秦心想:“魏卬之失,仍在过度信任他人,很少对人产生怀疑。所以才上了庞会的大当。又吃一大亏。”
不过,他转而又想:“魏卬的弱点或许也正是他的优点,不是因为信任,魏卬怎会在曲沃城下解救自己?毕竟当时自己与魏卬从未谋面。魏卬就凭着直觉和所了解的鬼谷先生的名声,就坚信自己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看来,不管是弱点,还是优点,都是魏卬必然要面对的一场劫难。本来按着计划能躲得过去,但是因为庞会背叛这个插曲,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天命茫茫,人事曲折,谁又能百算百中,百战百胜!不过是尽心与力,奔赴一场未知胜算的豪赌罢了!
………………………………
第130章 逆冲箭阵
苏秦一路上不发一言,魏卬心中一个劲儿地后悔,他一再请求苏秦原谅自己,苏秦苦笑几声。
一行人紧赶慢赶地来到了渡口,已是接近下午申时。张仪在那里等得心焦,看到大家赶到了,刚才开心起来,可是他发现少了一辆马车,嬴怡也不在队伍中,于是向苏秦询问情况。
苏秦哪有心思细说,他简要地说明了一下,就指挥大家上船,张仪心里想:“没有了嬴怡,苏师兄还省去了很多麻烦,岂不也是好事一桩。”
张仪的心思与魏佳正相同。魏佳看见苏秦闷闷不乐,自己的老父亲一再向他赔礼道歉,他也振作不起来,对苏秦有些气恼。她心说:“你苏秦可真是一个大情种,到处留情,没有了屠夫,还怕吃不到猪肉不成!”
苏代和高妍两人毫发无损,他们为自己的幸运感到欣慰。但是苏代看到苏秦无精打采的样子,也为哥哥担着心。
众人刚将第一辆马车赶上渡船,正往岸上来,要牵引第二辆马车登船之时,只见从西边黑压压地飞来一片东西。
苏秦这时正在第二辆马车边上,他发现不对劲儿,向着大家大喊一声:“赶快躲到马车后面去,是秦国的箭雨阵,大家快快躲起来啊!”
此时,岸上只有苏秦和宁钧二人,其余人员正在登船,大家听到苏秦的喊声,抓紧时间躲避起来。秦军的羽箭就像暴雨一般向他们袭来。顷刻之间,四匹拉车的马儿都已被羽箭射成了刺猬,倒地而死。
因为苏秦喊得比较及时,大家躲得较快,所以尽管有人受到箭伤,但并没有大碍,可是再看马车的车厢,一个在船上,一个尚在河岸,却已经成了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