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合纵连横-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秦早已预料到了这一点,因此才对赵国的宗室贵族怀着深深的戒心。如今看到了赵氏宗室与外族勾结的蛛丝马迹,不由得他不高度紧张起来。
………………………………

第547章 睹物思人

    幸亏在支持合纵联盟上,赵侯赵语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定的,因此才会有这次合纵联盟的洹水大会,然而,难道赵国的旧贵族会那么死心塌地吗?

    苏秦想到了这里,连他自己都摇了摇头,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把赵国的旧贵族想得那么地善良,无疑是十分幼稚的。他们不做垂死的、拼力地挣扎,怎么会甘心呢?

    苏秦越想越觉察到林胡部落与赵国旧贵族之间,可能有不可告人的交易存在。否则,这两位林胡人不会那么口出狂言,不可一世。须知他们说话的底气是由于在赵国有人给他们撑腰。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勾结林胡人的赵侯的亲戚到底是谁?这个答案看来只能从赵侯的身上来找出。苏秦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再去找赵侯赵语,向他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事出紧急,苏秦当夜几乎没有合眼,第二日一早,他匆匆忙忙地来到了邯郸宫,求见赵侯赵语。此时还未到早朝的时间,赵侯听到苏秦清早求见的消息,以为出了什么大事,急忙披衣出来接见。

    苏秦进到了赵侯的寝殿,简单地施了一礼,然后就把自己在桃花园中遇到林胡人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赵侯。

    赵侯一听,顿时眉头紧蹙,他也想不明白林胡人究竟与赵国的那位权贵勾结在一起,猜不到他们意欲何为。

    苏秦于是就问道:“这次洹水大会,不知君上遇到了什么人提出反对,又以哪些人的反对意见最为强烈?”

    赵侯想了一下,说道:“按说反对意见最大的当属上大夫赵希莫属,当然与他一起提出劝谏的还有宗正赵容等人。”

    苏秦听罢,也觉得有些不太肯定,他对于赵希有所了解,此人曾与自己打过很多的交道,从自己拜封为赵国丞相时,赵希就是明确提出反对,当场让赵侯下不来台的。

    再后来,自己又巧妙地强迫孟娣和孟婷姐妹邀请赵希到桃花园中交了交心,彼此达成了谅解。此后的安邑之战,多亏赵希及时率赵国援军赶到,才帮助苏秦稳定了战局。不过,孟婷的姐姐孟娣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以身相许于赵希。

    苏秦自认为初步了解赵希的为人,此人是个有些冲动的直爽之人,他与自己的政见相左,认为赵国首要应该改革内政,而不是对外结好于诸侯。因此,他提出了反对洹水大会的意见,苏秦也不会感到诧异。

    苏秦想来想去,觉得赵希不是那种心底阴暗,背地里搞小动作的人。“如果排除了赵希,那么是不是可能不怎么出头的宗正赵容等人反而是值得怀疑的人呢?”

    苏秦毕竟不敢肯定自己的推断。他试探着又问赵侯道:“以君上的高见,赵国群臣之中,最有可能与林胡人勾结的是哪几位?”

    赵侯本来就糊里糊涂的,他出于对苏秦的信任,才往出内奸这方面想了一想,但是若是让他来推断内奸是何人,他根本就不乐意。因此,赵侯含混地说道:“寡人嘛,寡人的确不知呀。”

    赵侯琢磨了一下,说道:“赵希大夫现在已经随着太子前往霍太山祭祖,他不在邯郸城中,那林胡人找他来去贿赂,恐怕也不大可能吧?”

    苏秦点了点头,他从赵侯这里没有得到什么特别有用的线索,心想:“还是我自己来想办法吧。”

    苏秦于是向赵侯辞行,出了邯郸宫。他此时又想起了过去有过交往的孟娣,他决定去找孟娣来问问情况,探查一下赵希的底细。

    苏秦与孟娣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在去找孟娣之前,心中犯了难,不知该如何是好。所以,苏秦所乘坐的丞相的马车都到了赵希的府门口,他又吩咐车夫将马车赶回到了桃花园中。

    苏秦的难处在于,他担心自己突然去拜访孟娣,而此时赵希又不在府上,“会不会给孟地造成了不必要的困扰呢,毕竟自己在赵希眼里,是个敏感之人。之前,苏秦与孟娣的交往,赵希心知肚明。”

    此时,赵希尽管不在府上,但是府中尚有杂役和丫鬟等等其他各色人等,保不齐这些人会透露给赵希:自己曾经在他外出期间,来府上拜望过赵希的夫人孟娣。

    须知苏秦此时已是赵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若想做到不起眼儿,反而没有那么容易了。堂堂赵国丞相来访,哪里会是风平浪静的。

    苏秦叹了一口气,再又想起了远在洛阳的夫人孟婷,心想:“如果孟婷在身边就好了,不仅是能和自己说说话,解解闷,而且以她的名义去拜望姐姐孟娣,那还不是顺理成章之事?”

    然而,苏秦也想到了孟婷回到邯郸之后,所面临的麻烦。不仅是当前因洹水大会而搅得国内暗潮汹涌,就是赵国政坛的内部,也潜藏着各种危险。孟婷又是临产之人,卷入到其中,一定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苏秦何尝不愿将自己的亲人带在身边,尽享家人团聚之乐,但是他身不由己,所从事的合纵事业也绝非坦途,自己曾经遭到过不止一次的暗杀和行刺,凶险万分。反而是家人不在身边,自己更少分心一些。

    苏秦觉得:“若想过上安宁平静的日子,那就必须放弃所做的事情,然而,合纵之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退缩,后果不堪设想。自己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希望能实现功成身退的美好愿望。”

    他坐在回桃花园的马车上,不仅想到了今后的最终退路,那也将会是一条不平静的路,非得有绝妙的安排和高超的智慧,才能全身而退。

    在这一点上,鬼谷师父的选择最聪明,他总是能在不出面的情形下,通过自己的布局,就影响到了时局,这才是最高的境界。苏秦想到这里,不禁从心底里怀念鬼谷师父,内心在呼唤:“师父,你在哪里?徒儿真心渴望能再见到你,得到你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的点拨教导。”

    苏秦回到了桃花园中之后,他委托陈丹前去赵希的府上,求见赵希夫人孟娣,陈丹问道:“我怎么才能进得去赵希大夫的府中呢?”

    苏秦苦思了好久,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给陈丹布置道:“你带着几位桃花园中的歌舞伎,假装是孟娣娘家的人前来送重阳的节日食物给孟娣。”

    苏秦然后从自己的怀中掏出了一条玉簪,上面刻着一个展翅欲飞的凤凰,他把玉簪递给了陈丹,说道:“你到赵希的府上时,让门房把这条簪子递交给孟娣,孟娣自然会出来见你的。”

    陈丹接过了玉簪,端详了片刻,觉得这条簪子也没有什么特别怪异之处,即便是上面刻着的那条凤凰,也是寻常人家的女儿簪子上都能刻的,只不过这条簪子上的凤凰更加精细一些而已。

    苏秦见陈丹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可行,于是就再次叮嘱道:“你去找孟娣时,切记要首先出示这条簪子,千万不可冒失地往里面硬闯。”

    苏秦递给陈丹的簪子,正是孟婷最喜爱的随身之物,为了表示两人的情意,苏秦从孟婷那里讨了来,一直藏在怀里的。但是,他也不便向陈丹明说这条簪子的由来,若非是情非得已,他才不愿意把自己十分珍惜的玉簪拿出来给别人看。

    苏秦又让陈丹从桃花园中带一些珍贵的食品,装得更像是娘家人来送重阳礼品一些。苏秦告诉陈丹:“你见到孟娣之后,就直接告诉他,我在桃花园中等着见她一面,有特别重要的国事与她相商。”

    他刻意再次嘱咐陈丹:“记住,是国事,而不只是私人闲聊。”之所以如此,苏秦也是担心孟娣已嫁为人妇,耻于背着丈夫,与从前熟识的男人见面。

    陈丹在苏秦的安排之下,当天上午就带着月儿姑娘等四位桃花园中的歌舞伎前往赵希府上。为了能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这五位歌舞伎还特地换上了大户人家丫鬟的服饰,然后才从桃花园中动身。

    陈丹完全按照苏秦的指令,到了赵希府上,首先表明自己是夫人孟娣娘家的丫鬟,特地前来送重阳食盒,然后她让门房将那条玉簪交给孟娣,说道:“夫人一见到这个信物,就什么都明白了。”

    赵希府上的门房因主人跟随太子到近千里外的霍太山祭祀赵国先祖,因此把门更严,对于来往的人盘查更紧。他们看到了玉簪,将信将疑地让陈丹等人在门外等候,前去通报夫人孟娣。

    果然,孟娣见到了这条玉簪,顿时像衣服上着了火一样,着急万分,她连问了门房好几声:“来人在哪里?来人正在哪里?”

    门房回答说她们正在府门外等候,孟娣急忙吩咐道:“那你快去请他们进来。”门房转身要走,孟娣却又自己亲自跟随了出来,门房回头瞧瞧,心想:“夫人今天这是中了邪了?怎么如此慌乱失措的。”
………………………………

第548章 只谈国事

    门卫哪里知道,孟娣看到了玉簪,一眼就认出了这时妹妹孟婷的随身物,姐妹两人原本形影不离,格外要好。后来,孟娣嫁给了赵希,孟婷跟随了苏秦,天各一方,但是姐妹之情却是最难割舍下来的,孟娣时不时地会想起妹妹孟婷。

    她见到玉簪,还以为是妹妹孟婷亲自来到了府上,她能不着急吗?因此,不等门房前去通风报信,自己就干脆跑到了门房的前面,亲自到府门外迎接。

    然而,到了府门口,往四下一张望,她看到了陈丹等人,但是哪里有妹妹孟婷的踪影!孟娣不由得心中失望,喃喃自语了一句:“这人到哪里去了?”

    陈丹见到一位雍容华贵、金瓒玉珥从府中出来,猜到她便是府上的夫人孟娣,心想:“那条玉簪的‘魔力’还真不小,竟然一下子将夫人从府中引了出来。”

    陈丹屈身向孟娣施了一礼,说道:“小女子拜见夫人,我们都是孟府上新来的丫鬟,奉主家之命,前来送重阳食盒的。主家有些话,要我们到府上说给夫人。”

    孟娣一看这几位丫鬟扮装的女子,她一个也不认识。但是她心中难免有很多的疑问,因为玉簪怎么会落在她们的手中,难道是孟婷回到了邯郸?

    孟娣冲着陈丹等人点了点头,说道:“既是如此,那么就把食盒送到我的房中去吧。”她然后就做了一个手势,让陈丹等人随着自己进到府中。

    陈丹到了孟娣的内室,立刻就说道:“我是受到赵国苏秦丞相的委托,特意前来相邀夫人到桃花园中商议重要国事的。”

    她有意将“国事”这两个字咬得很重,好让孟娣听得明白。孟娣听到了陈丹的话语,她微微地蹙起了眉头。对于苏秦搞得这种秘密地入府相邀,孟娣觉得有些滑稽,她心想:“什么事情搞得如此神秘,瞒着别人,好像有什么见不得人似的。”

    但是,孟娣再一听说是“国事”,她就纳了闷,觉得自己本是一个妇道人家,已经嫁给了赵希,从来对赵国政事不闻不问的,能有什么“国事”与自己商量。

    孟娣出于对赵国的忠心,也关心自己妹妹孟婷的近况,她思忖了片刻,答应了陈丹等人。于是,她花了半个时辰画了画妆,随着陈丹等人前往桃花园去见苏秦。

    到了桃花园时,孟娣看到了曾经非常熟悉的园林和草木,心中不禁涌起些许悲伤,所谓物是人非,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但是却换了主人。她自己幽居于赵希府上,不觉已过了近三度春秋,而她也主动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了一个居家的妇人。

    这些园中的景物,当然勾起了她对于美好的少女时代的点滴回忆。在那时,孟家父母将这一座园林全部交给了她们姐妹二人打理,她们也在此地结交于赵国的大大小小的官吏和权贵,运筹外甥赵雍封立为太子的谋划。

    那种生活当时不觉得有多么的美好,但是现在想来,那可能是自己一生中最忙碌的,也是最欢乐的年华了。

    孟娣随着陈丹来到了桃花园的后院里,苏秦听到了风声,他已经在门口迎接。孟娣见到了苏秦,微微一笑,屈身行了一礼。苏秦看出她是要故意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苏秦自己也不愿再与她纠缠于往事。

    彼此尚未婚娶之时,都是自由之身,即便是有些过分亲昵之处,不仅自己心里不会特别在乎,即便在外人看来,都是正常的交际,无人会理会什么。风气如此,何须多怪。

    然而,此时苏秦已经是孟娣的妹夫,而她本人更是早一步嫁给了赵希,彼此身心各有所属,就刻意保持起距离来,尽管表情上还是有些不自在。

    苏秦拱手还礼,然后将孟娣让进了屋里。陈丹对于苏秦与孟娣的交往当然是有所知情的,她有意要回避一下,转身悄悄就要出门。苏秦见状,反而是说道:“陈丹姑娘,你且留下,说不定一会儿还得你送赵夫人回府呢。”

    陈丹听到了这句话,诧异地看着苏秦,苏秦向她找了一招手,陈丹这才回去,在末席上坐下,垂耳恭听二人之间的谈话。

    苏秦客套地说道:“今日请赵夫人前来,事关赵国的安危,故而举动失之于唐突和诡异,希望赵夫人能够谅解。”

    孟娣尽管想要与苏秦拉开一定的距离,但是听到他“夫人”、“赵夫人”的叫着,还是有些不太习惯,于是就说道:“苏丞相还是直呼我的名字孟娣吧,要不叫我姐姐也行。”

    她说到这里,自己也觉得可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原本他们二人还是平起平坐,现在却论排行,苏秦得管自己叫姐姐,这本身就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

    孟娣笑了一声后,接着说道:“小女子幽居深府,向来不过问国家大事,今日被丞相请来,实在不知道能做什么,还请丞相示知。”

    苏秦看到孟娣笑了,还让自己叫姐姐,他的脸腾地一下子红了,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也干脆不拘于繁缛之礼,说道:“我叫你名字没问题,但是你也别总是一口一个丞相,而且也别‘示知’什么的,显得我高高在上。我可担当不起。”

    孟娣点了点头,苏秦再次说道:“我请你来,是想问问赵希大夫的情况,不知他在最近这段时间,有没有和西北的林胡人部落有过什么交往没有?府上的钱财有没有骤然地减少?”

    苏秦问出了这两句话语,自己也觉得干涉了人家的私生活,他急忙又补充道:“恕我冒昧,实在是因为邯郸近期出了蹊跷的事情,为了查清是否有人暗中沟通于林胡部落,所以我才有此问。我深知孟娣你是太子赵雍的小姨,一心为了赵国的利益,所以不能容忍有人暗通款曲,做出损害赵国的事情。”

    孟娣听了苏秦的前半段的问话,当然心中不快,可是接着听到了苏秦的解释,她也认为很有道理。
………………………………

第549章 真相难明

    孟娣当初嫁给赵希,当然也有笼络赵希为首的赵国宗室的力量,确保自己的甥儿赵雍登基的意图,她怎么可能在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因为儿女私情而袒护于赵希呢?

    可是,孟娣紧皱着眉头,想了再想,几乎绞尽脑汁,也没觉得赵希有勾结林胡人的嫌疑。她后来摇了摇头,回道:“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在维护赵国利益的问题上,赵希绝对是值得信任的。尽管他有时会挺身而出,直言反对国君的一些政策,但是他本心还是为了赵国好。”

    孟娣细思一下,也觉得奇怪,反问道:“我很好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