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合纵连横- 第1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秦哈哈大笑,说道:“那秦军是害怕前面有埋伏,加之半夜时分,不敢再向前了。那你和宁钧将军又如何应对的呢?”

    陈需也喜形于色,又道:“我们等秦军出营寨半里时,就派二十个精兵追随着张仪和申严,从秦军的营寨旁闯了过去。”

    “此时我们任务完成,更无顾忌。秦军停下不动,我们就又是擂鼓一番,装出要进兵向前的样子,秦军再整军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我们却又往后退去。”

    陈需说得绘声绘色,苏秦听得津津有味,说道:“那秦军一定是追着追着,又停下来了吧。以我对公孙延的了解,此人心机很深,不会轻易冒险向前的。”

    陈需笑吟吟地说道:“果然被你猜了个正着,秦军再向前推进了一里,就又停了下来。原地观察动静。我们这回再使劲地擂鼓,秦军就是按兵不动。我们擂着擂着,也觉得十分劳累,所以就悄无声息地撤了回来。”

    陈需越说越觉得好玩儿,又道:“你说可笑不可笑,那公孙延所率领的秦军,竟然在我们走后,仍停留在原地,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苏秦放怀大笑起来,他也觉得陈需和宁钧这次任务执行得很漂亮。

    苏秦问起陈需宁钧的去向,陈需回道:“宁将军前去安抚执行任务的一千名军士去了,他可真是个沉着冷静的好将军,难得的将才。”

    苏秦此时才明白:其实这一套诱敌之策,大多出自宁钧的主意和安排。他打心里夸赞宁钧的有勇有谋。

    试想执行这一套虚虚实实的心理战术,非得一个胆量十足,敢以一千军士挑战上万秦兵的大将,而且还需要懂得策略,不能一味地求战和求快。

    苏秦当着陈需的面,当然不能直接赞扬宁钧的智谋,他装作不知详细的内情,也不向陈需挑明了去询问一番。他转而谈起了另一个话题。

    他说道:“经过这一场惊扰,那公孙延空手而返,更是会被秦军中的谣言所激怒。我料想当他听到传言公孙主将畏敌如鼠时,一定会勃然大怒。再加之秦军中大大流传司马错副将的英勇无畏,那公孙延岂能坐得住?”

    陈需应道:“应该如此,我们这次行动可谓一石二鸟,既护送了张仪进城,又惊扰和激怒了公孙延,令他急于向联军求战。”

    苏秦微微一笑,又说道:“岂止是一石二鸟,还有一层更大好处潜藏在其中呢。”

    陈需一听,更加高兴,兴奋地问道:“还有什么好处?请苏丞相说说,我洗耳恭听。”
………………………………

第319章 恃强凌弱

    苏秦双手扶定几案,目光中透着沉着,说道:“这一次惊扰和诱敌,让公孙延吃亏上当,他一定汲取教训,下一次遇到同样的状况,就要奋力向前。 然而,我会给他安排个反其道而行之。”

    陈需听罢,一头雾水,心想:“一石二鸟已然不易,却不料你还有其它考虑。这我可不知道了,谁能猜到你苏秦究竟怎么安排的。”

    陈需到如今对苏秦是特别地信任,对他的筹划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也不加多问,只是回应道:“苏丞相所思,我陈需实在猜不透,但是如果将来我能再助一臂之力,请苏丞相直接吩咐便是。”

    苏秦望着陈需,感激陈需的倾力支持,说道:“陈丞相为了魏国的安邑城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我很是佩服和感动。你且宽心,我到时会让公孙延再吃更大一亏。”

    苏秦说毕,又邀请陈需一起到孟婷的住处,由他亲自告诉张仪夫人姚玥张仪入城前后过程,好令她更加笃实相信张仪的平安。

    陈需一听,格格地笑了几声,说道:“理解,理解。我们这就去吧。”

    那姚玥亲耳听到与丈夫张仪一同前去安邑的陈需带来的平安讯息,才消散了脸上的愁云,告辞了孟婷,回到自己的住处。一场内室的风波才就此散去,不过,苏秦从此还真对再派给张仪危险任务有了含糊。

    话说公孙延当夜空忙活一场,回到秦军东门营寨后,心中难消恨意,大骂苏秦狡诈。

    邢孟在临云城下吃了败仗后不久,公孙延就通过秦国安插在魏军中的密探得到了情报:指挥临云之战的是自己的老对手苏秦,他从齐国带来了三千援军,参与了战役。

    公孙延当时就气愤难平,牙齿咬得嘎嘎作响。

    他心中暗骂:“苏秦小儿,你好狡诈,率领着齐国援军悄悄来到了安邑,竟然瞒了个密不透风。趁着我军不备,大占便宜。你等着,看我如何收拾你!”

    公孙延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在安邑城下驻扎着十来万大军,这次自己又好不容易当上了秦军的主将,自然心中报复苏秦之心更炽。

    他不由得督促着秦国的密探,加紧打探苏秦所带领的联军的情形。当公孙延得知苏秦所带领的军队不过五、六万时,心中就难以按捺住决战的冲动。

    此时,恰恰又听说秦君赢驷为了应对安邑战场的变化,计划让樗里疾率军增援安邑战场。公孙延深知樗里疾是秦国的宗室,因为血缘关系,当然更能得到秦君的信任。

    公孙延难免想到:“樗里疾一旦来到安邑战场,那最高的军事指挥权还不得旁落在他的手里?我在魏国安邑忙活了一个多月,眼看就要获胜,到头来反而成了他人的嫁衣。”

    这口气怎能轻易让公孙延咽得下,因此,公孙延动了心思:“莫不如先行动作,率大军扫荡苏秦率领的联军,赶跑了苏秦,那安邑战场的指挥权还不是稳稳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公孙延于是就给秦君赢驷紧急上书一封,向秦君赢驷表达了自己渴望寻机扫灭苏秦的决心。他差人快马加鞭,连夜不停地送谏书给秦君。

    然而,秦君赢驷竟然一时没有决断下来。所以,公孙延至今仍没有等到回复。

    公孙延在未得到秦君赢驷的首肯时,本来还在犹豫,难下决断。但是今晚上了一个大当,火冒三丈,终于按捺不住心中怒火。

    偏偏这时又有秦军在安邑东门的前哨人员来报。说是魏国的二十多位轻装骑士,趁乱冲入了安邑城内。

    公孙延一听,“啊呀呀”一声,大叫了起来:“我又中了苏秦小儿的奸计了,他原来就是要送人入安邑城的。我不消灭你苏秦小儿,难解我心头之恨,不知你还要耍什么样的花招。”

    公孙延此时心中的愤怒已然如同点着了的干柴一般,直往上窜,他瞪着眼睛,望着中军大帐的门口,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恰巧这时,他的一位名叫宋庆的家臣又来紧急进见,带来了更为不利的消息。

    宋庆通过大帐门口的中军警卫,得到公孙延的同意后,三步并作两步地进到了帐内。

    公孙延抬了抬手,指了一指客席,让宋庆坐下。宋庆也看出公孙延满脸怒色,本来急着要禀报公孙延的坏消息,又生生给咽了回去。

    公孙延望着宋庆,以为他要说什么,没想到此人竟然嗫嚅着欲言又止,公孙延心中来气,阴沉着脸,问道:“宋庆,你不是急着见我吗?一定是有急事吧,怎么进来后突然不说话了。”

    宋庆听到主家催问,心知不说不行,他才吞吞吐吐地应道:“公孙将军且息怒,我所讲的这个消息不是很动听,恐怕将军听了以后更添新怒。我还是以后再报告吧。”

    公孙延瞪起了眼睛,“哼”了一声,道:“我最烦你这副唧唧哝哝的样子,有什么事直说不就是了?我还能吃了你不成。”

    在公孙延的逼问下,宋庆这才勉强壮起了胆子,他轻声细语地说道:“我听说军营中跟风传说大将军懦弱,不敢追击来犯之敌。要是换作司马错将军,可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他岂能让对方无礼欺辱。”

    “他们说什么!”

    公孙延怒不可遏,右手一拍面前的几案,使出了很大的力道,将几案上的文书和令牌都震得滚落了一地。

    他大骂道:“我公孙延岂是胆小怕事之人,都是那些秦国本土之人,有排外情绪,整天胡说八道,他们早看我公孙延一个外人担当主将,心中不忿了吧。”

    公孙延将心中的怨言和盘吐出,实在是因为气急到头昏脑涨的程度。宋庆不知如何劝解,只是会顺着主家的心思说话。

    他应和道:“可不是嘛。那些秦人也忒无礼,将军明明是秦国延请来的贤者,连国君都高看将军,可是那些下人却纠缠于本国人或外国人这一点不放。司马错不就是本土人嘛,又有什么才能和将军相比的。”

    公孙延听了宋庆的话,更是气得忿然不能自抑,他说道:“我倒要让那些秦人看一看,我公孙延的能耐到底有多大。我待要亲自率军击溃苏秦那乌合之众,可是又等不来秦君的回复。”

    宋庆本身也不擅长军事,他全靠猜度着公孙延的心思,所以处处顺合着他的话语,才深得公孙延信任,连上前线都带着他这个家臣,俨然就是公孙延的最亲信的心腹谋士。

    公孙延看了一眼宋庆,突然问道:“宋庆,我待要问问你,我想要立刻出兵进击苏秦所据守的临云城,至少将他远远地赶跑,你有什么良策助我。”

    宋庆转了转眼珠,他回道:“将军此时所率领的都是秦国的最精锐的部队,人数又多于苏秦所率的临时捏合起来的三国联军,照理说,我们是稳超胜券的。”

    公孙延点着头,道:“击溃苏秦我倒是有信心的,因为他来救安邑,本来就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公孙延赞许地盯看了宋庆一眼,又说:“你分析得对。他那点人马和作战能力,也就是趁我们不备,歼灭莽夫邢孟所率部队,袭扰我们一下而已。真正要在战场上摆开阵势来战,我不信他有天大的能力,将我们的精兵强将吃掉。”

    宋庆见自己的话让主家欣赏,心中也窃喜一下,他又赞公孙延道:“以将军之威,率大军前往临云,他们还不得立时土崩瓦解。”

    公孙延此时更有信心,可是话锋又转,叹了一声,说道:“可惜的是我想个什么办法,能搪塞过秦君,让他不追究我擅自改变作战计划的责任呢。”

    宋庆望着主家,也紧急调动脑筋思索,他想了又想,后来出主意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个计策,不知是否妥当。”

    公孙延一听,眼睛一亮,急忙问道:“你有什么计策,还不赶快道来,什么妥当不妥当的,先说出来听听。”

    宋庆于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将军再修书一封给君上,言明今日的战况,申明苏秦所率联军的猖狂袭扰,不进剿,恐干扰我军军心,让安邑城魏军逃脱。然后,你不待回复,直接进兵。”

    “俗语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处置权将军还是有的。”

    宋庆不无得意地又补充道:“即便将来秦君追查起来,有这第二封书信为据,想必也是可以应对过去的。”

    公孙延听罢宋庆的主意,双手一拍几案,连声夸赞宋庆的计策高妙。他当即决定:“我明日整训军队,后天一早就发兵袭取临云城。”

    他又特意嘱咐宋庆道:“我的这个决定,你千万不能透露给任何人,否则,我唯你是问。尤其是不能让司马错知道,等他明白过来时,恐怕我早已从临云战场得胜归来了。”

    宋庆连声应诺,说道:“将军放心,我跟随你多年,这点忠心你还看不出来吗?我怎么会随便散布出去消息,坏了将军的大计。”
………………………………

第320章 战前总动员

    公孙延打定主意要突袭临云城,还有意保密消息,千万不让对手苏秦知情。 可是,公孙延没想到的是,他正钻进了苏秦等人设计的诱敌策略中。

    苏秦不待有人告知详情,只是听密报说:公孙延加紧军队作战训练,就全然断定他是要有所行动了。

    苏秦提了警觉,他派出侦察监视的骑兵,日夜不停地监看着公孙延的动向。

    这一天大早,前方骑兵快马加鞭地传回了战报:秦营中清晨集合部队,看似要进行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

    苏秦闻听之后,立刻命令中军的警卫擂鼓聚将,并派出传令兵分头去通知各路军队,让所有的士卒立刻披盔戴甲,等待即将下达的军令。

    军鼓声敲得又密集又有力,响彻了整个的临云城,不管是三军将士,还是普通居民,都明白:要有一场大战马上就要开打了。

    城中顿时人人紧张起来。各位将军紧急行动,不一会儿就聚齐在中军大帐之中。苏秦也破例不正襟危坐,而是肃立在大帐之中,他面色威严,神情庄重。

    苏秦挥了一下手,与众将打了一个招呼,手势坚定有力,他的目光直视众将,毫不犹豫退缩。众将本来就严阵以待,发觉苏秦神情严峻,俨然不可侵犯,更是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倾听苏秦的号令。

    苏秦大声地说道:“今天召集众将,想必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

    “我刚才得到线报,公孙延率领秦国的六万大军,已经直扑临云城而来。我们应该怎么办,难道任他秦军欺凌我们吗?”

    宁钧听了苏秦的反问,很不服气,回道:“区区一个公孙延,我从未将他放在眼里。他也忒胆大冒进,竟然甩开围困安邑的大军,不顾兵家之忌,直扑临云。我们定叫他吃尽苦头。”

    随着宁钧的话语,颜遂、周绍等武将也纷纷磨拳擦掌,群情激愤,急欲投入战场,一决高下。

    苏秦听到众将的回答,神色一振,目光陡然一亮,说道:“诸位将军有这等豪气,着实令我苏秦感到高兴,更有信心击垮公孙延。我军虽然只有五万多人,但是如果巧妙安排,定能以少胜多,击溃敌军。”

    “我有十足的信心,你们有没有?”讲到后来,苏秦提高了声调,让自己的话语更充满力量。

    以宁钧为首的众将都激昂地喊出声来:“丞相放心,我们也有信心!”

    苏秦又说道:“我们要打好这一仗,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全靠着巧妙的布阵和诸位将军的协调一致。如果我们能拧成一股绳,就会将公孙延的部队截成几段,分割蚕食,叫秦军有去无回。”

    苏秦激昂的话语已经鼓动起众将的决心和士气。他们又听到了苏秦已有成熟的阵法,更是增添了取胜的决心。

    苏秦一番激将后,开始态度坚决地向诸将布置了任务,明确了他们各自的布防阵地、出击的次序和主攻的方向。他特别强调了自己训练的鼓声和旗语的指示涵义。

    他最后又问了一遍:“诸将如果有哪位尚不清楚,现在就请提出来,以免到了战场上贻误战机。”

    众将都在心中默念了一下自己的使命,一个接一个地向苏秦点了头,表示已经完全清楚。

    苏秦于是向众将拱手,说道:“那就请诸将归位,到时你们务必倾听中军响起的鼓声,观看着中军的令旗,然后坚决果断迎战来敌。”

    众将齐声高呼:“诺,谨受丞相之命。”

    众将纷纷走后,帐中还留下了两个人,一个是陈需,另一个是赵希。赵希倒很安静,陈需呆不住了。

    他望着苏秦,说道:“苏丞相刚才那番慷慨激昂的言说,连我陈需都热血沸腾,真想拿起刀枪,到前线杀敌报国。”

    苏秦淡然一笑,心说:“你陈需倒是有这个勇气,但是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苏秦没说话,陈需就问道:“苏丞相给我分配的任务是什么,怎么没吩咐我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