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合纵连横-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注意到这一点。

    赵希果然眼睛一亮,他目露一些宽慰之色。说道:“有苏丞相的一席话,我赵希也就放心了。”

    他打开心扉言道:“说实话,我还担心苏丞相对太子赵雍有看法,不愿支持于他。看来是我多虑了,原来苏丞相早有主见,甚慰,甚慰!”

    苏秦一听,心说:“我怎么会为难太子赵雍呢,当初拥立他为储君,还是我亲自旁敲侧击地向赵侯进谏的呢!”

    不过,苏秦转而想到:“那孟氏家族够守口如瓶的,至今未向旁人提及这段隐情,所以连与孟氏家族关系密切的赵希也不知情。看来孟氏家族为了甥男赵雍,下了好大的工夫。”

    苏秦回答赵希道:“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拥护太子赵雍的,况且我也寄希望于这个敢作敢当的年轻储君,期望他将来能有一番大作为。”

    苏秦与赵希的谈话之中,颇多试探的意味,他们二人都是赵国的当权派,所以都不仅关注当前的赵国朝政,也关心未来的发展走向。一番试探之后,他们才发现:彼此对于未来赵国朝政的见解竟然是大同小异的。

    赵希十分欣慰,他说道:“如此说来,我这趟辛苦算是没有白费,得到苏丞相的这个承诺,我愿意全力支持丞相在安邑一战。我虽然只是一个文臣,但如果丞相有用得着的地方,赵希绝不推辞。”

    苏秦也回道:“得赵大夫之助,幸甚!幸甚!”与此同时,他心中也升起了疑团:“难道赵希之前是不愿意率领援军来安邑的吗?否则,怎么会有如此说法?”

    他决心晚上与孟婷独处时,再向她仔细了解一下这次赵国派出援军的前后过程。他迟迟未见赵军,苦苦等待终于盼来救兵,心知其中一定有曲折。

    苏秦也劝慰赵希道:“赵大夫过谦了,文臣怎么就不会打仗呢。我原来对此也一窍不通,但是经过了几番历练,其中的道理自然就明白过来。现在也像模像样地指挥千军万马作战。”

    赵希拱手向苏秦回道:“那我就偏劳苏丞相,多多指教于我,令我开窍于军事作战吧。”

    苏秦与赵希攀谈了半个时辰,赵军就全部开进了临云城内。苏秦又一通忙活,和陈需联手,指挥军中后勤杂役,将赵军安置了下来。

    直到晚上,苏秦才回归到大帐之中,此时,孟婷已经安排好了酒菜,等着他的到来。苏秦入帐中,孟婷迎了上来,为他解去了甲衣,二人相携着坐了下来。

    苏秦一边吃饭,一边提起了孟婷回邯郸的情况。苏秦感激地说道:“婷儿真是辛苦,能得到你的帮助,我苏秦真是有福气。”

    孟婷为苏秦倒着酒,回道:“什么福气不福气的,都是小女子应该做的事,有什么辛苦处,何必与我客气。”

    苏秦说道:“我这根本不是客气,是打心里的感谢。快说说你这一路的见闻吧。”

    孟婷回道:“我那日从临云城出发,一路没敢耽搁,一天一夜之间就回到了邯郸城。”

    苏秦拱手谢孟婷,道:“还说你不辛苦,邯郸城离此地足有五百多里,不休息就赶了回去,劳顿奔波的。怪不得我初见你时,发觉你有点打不起精神来。”

    孟婷冲着苏秦笑了笑,有了情郎的这番体贴的话语,她心里无法抑制涌起欢悦的情感,回道:“没想到季子还观察得这么细致,怪不得在东门外,你盯着人家看个没完,人家都不好意思了。”

    孟婷回说起东门外的情景,顿时脸上一片羞红泛起,而那时她却表现得十分镇静。苏秦看她脸儿晕红,柔情似水,都忍不住亲了亲她的香腮。
………………………………

第315章 情归何处

    苏秦与孟婷亲密一回,之后,他接着问道:“你到邯郸见到孟娣了吗?她现在如何?怎么没有一同前来?”

    苏秦一连三问,对孟娣的关切之意溢于言表。 孟婷听后,心中难免有些醋意,不过她很快就更多地涌现出悲伤之情,回道:“我姐姐恐怕是再也不能追随季子了。”

    孟婷的回答令苏秦错愕,不解地又问:“那又是为何呢?难道她遭到了什么祸难不成。”

    孟婷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哀婉,手中举着盛着酒的耳杯,若有所思地回道:“她哪里有什么祸难,人还好好的。但现在是身不由己。”

    苏秦侧耳倾听,更是蒙在了鼓里,他不好继续追问,目光注视着孟婷,等着孟婷进一步的讲明。

    孟婷过了一会儿,幽幽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姐姐其实也是为了季子的求援之事,做出了牺牲。不得已嫁作了他人妇。”

    苏秦“哦”了一声,他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心中五味杂陈,问道:“我猜是为了赵国援军的事吧,孟娣嫁给了什么人了呢?”

    孟婷点了点头,回答:“正是如此。我前日回到邯郸,发觉赵侯仍未下定决心要派援军。朝中反对派兵的大臣甚众,尤其是宗室贵胄。姐姐听说安邑前线吃紧,所以当即去见赵希,恳求他入宫去劝赵侯,才促使赵侯下定了决心。”

    听了孟婷的陈述,苏秦心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他喃喃说道:“怪不得赵侯派赵希领兵前来邯郸,原来是他最终向赵侯请命的啊。”

    苏秦又说道:“如果我所猜的没错,那么,你姐姐孟娣答应赵希,嫁给赵希为妇吧。这是赵希提出的入宫进谏的条件。”

    孟婷目光呆呆地看着苏秦的脸,她未加否认,心里既有一丝悲哀,又有一丝释然,心想:“姐姐总算有了一个归宿,尽管她也并非完全甘心情愿。”

    苏秦见孟婷的表情,坚定了自己的猜测,他也心情复杂。既为孟娣惋惜:因为以孟娣的容貌和才情,岂能甘心嫁给一个不懂情趣的赵希;也为孟娣欣慰:她结姻于宗室子弟赵希,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孟婷见苏秦长久地不说话,担心他为孟娣的事伤怀,就又转换话题,她举起杯中酒,邀请苏秦共饮,说道:“我们一起为我姐姐的幸福干一杯吧,她能决心下嫁于人,也十分不易。”

    让孟娣做出了牺牲,苏秦心中愧疚不已,他连忙端起了几案上的酒杯,与孟婷碰了一杯,一饮而尽。

    他说道:“你们姐妹有恩于我,我也当报恩于你们。前几天魏王魏嗣赏赐我三千金,我分文不取,全部送给你们。再赠一些黄金、珠宝和玉器,等我回到邯郸后,一并再送入孟府。”

    孟婷客套地推辞道:“季子多礼了,我们孟家岂是为了回报才这么做的。于我本人而言,可是纯为季子之情才这么做的。”

    孟婷有意强调自己对苏秦之情意,一是因自己固然钟情于苏秦,而且也想让苏秦感到宽慰,毕竟姐姐离开了他,还有自己陪在身边的,这一点苏秦又岂能不念。

    苏秦用心听罢,心中感念于孟婷的柔情,他伸手将孟婷揽住,温馨地说道:“我赠送的那些钱财,多半也是为了你。以你我现在的情份,你又何必推辞。我改日就让吴景将三千金送回到邯郸的孟府之中。”

    孟婷依偎着苏秦,静听着苏秦的话语,陶醉在欢喜又温馨的气氛之中。

    苏秦轻轻再说道“我知道孟府入不敷出,已经很久了,这些钱你们随便使用,如若不足处,婷儿尽管与我言明,我会再度相送的。”

    孟婷更加感动,以小脸偎靠着苏秦的脸颊,吹气如兰地回道:“这么多的钱眼下当然足够了,季子不必多虑这些了。我自会有所安排,你让吴景回邯郸前先来找我一下吧。”

    苏秦抚摸着孟婷的柔软腰身,轻轻点头。孟婷情动,也以温柔至极的抚摸回应着苏秦的动作,她使出了柔怀女子所有的行动,为自己的情郎奉献上最温情款款的唇吻,欲令他从紧张或怅然若失之中完全解脱,投入到眼下的温馨之中。

    苏秦体味着孟婷的柔软,身上衣服在她的纤手的层层解套下,渐渐松开,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感受了聪慧可人的恋人的体贴,连同自己最为隐秘的地方也向孟婷的唇红齿白的美好打开了通道。

    两人还吃得下什么酒,早已沉醉在无边的浩瀚温存之乡,只在这一刻,才能忘却世间的纷扰,尽享生命的美丽,如同鲜花的自然开放,浩淼的大海掀起了永不停歇的波涛,万顷风浪荡涤着明净的心底。

    有了这样身段娉婷,曲线优美动人,风情万种的女子倾心相伴相随,苏秦此刻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的欲念。

    而孟婷也深深为苏秦的才情折服,从当年的曲沃城中偶然相遇,到今日的临云城内蜜意相投,这个男子是她所有欲念的归宿,令她在潮水般涌动的生命节律之中,攀上了欢乐的顶峰。

    只不过当年在曲沃,她尚不能完全打开自己的心扉,而如今却可以将所有的顾念全部抛诸于脑后,进入在恋人带动的不断高升的浪尖。

    孟婷情到深处,喘息连连,娇吁声声,又不由得喃喃说道:“我要一生都在你身边,你答应不答应我呀。”

    苏秦心想:“如此不可方物的天生丽人,情意绵绵地愿追随自己,为什么不答应呢?”不过,他醉心于激烈而火热的热浪之中,含混地回道:“我愿意,高兴,当然答应啊。”

    这一刻他是极为幸福的,就如同自己追求的理想得到了实现一般。二者尽管不同路径,但是对于男人而言,均是生命难以忘怀的愿望和美好。

    苏秦与孟婷紧紧相拥,相伴而眠,一觉睡到了第二天的日上三竿时分。他们先后醒来,看看彼此的体态,不禁失笑起来,由于顾及不到,竟然毫不在意彼此身上遮体几近无物。

    但是,苏秦却在彻底地放松一场之后,感到了近些日子少有的无比神清气爽,他大口地吸了几口气,感到身上又充满了力量。

    这一日,苏秦将孟婷送到特意为她安排的住所,然后立即就开始谋划下一场的军事行动。上午,他到了赵国援军的驻地,找到了周绍,命他点齐了赵军的所有人马,亲自指挥赵军操练了一番。

    下午,苏秦又命传令兵找来陈需和张仪二人,计议军情。二人也都记挂着军务,正想与苏秦谈谈,闻听苏秦有请,忙推开手头事务,直奔中军大帐而来。

    三人坐定后,苏秦首先问张仪道:“张师弟如何看待当前联军与秦军的形势,能透露一点你的想法吗?”

    张仪略一思忖,慢条斯理地说道:“想必苏师兄已有成熟的计划了吧,我又怎敢干扰师兄的思考。”

    陈需见张仪吞吞吐吐,生怕他们二人之间有所保留,就插话道:“我们今日难得三人在一起,各位就敞开了谈,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便有瑕疵,又有何妨,谁的主意好就虚心采纳呗。”

    苏秦颔首赞同,目光也注视着张仪,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张仪于是就说道:“请恕我直言,既然上次苏师兄以八卦中的乾象演绎阵法,这第二仗我料想苏师兄也可能从八卦的卦象入手布阵吧。”

    陈需一听,也觉得张仪所讲的有一定的道理,设想常人可不都是这么个思维模式嘛,都从自己较为成型的路数中来的。

    苏秦悉心饶有兴趣地听着张仪的话语,心头暗暗吃了一惊,所惊者正是张师弟对自己的了解,他可不是正从八卦中的卦象来演绎新的阵法的吗?苏秦一声不吭,但是对张仪还是有了新的认识。

    他以前没有特别留意,原来张师弟的心思十分缜密,思路清晰,也是堪当大用之才。就冲着他对于自己布阵思路的猜度,如果张仪师弟是自己的对手,那岂不是极度难缠的敌手。

    苏秦想到了这里,惊出了一身冷汗,但随即他又暗骂自己多心。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无意识地冒出了这样的念头,苏秦赶快对自己的念头加以抑制。

    他想:“自己与张仪师弟师出同门,志同道合,都有意要以合纵之策,稳定当下时局。张师弟有什么理由成为自己敌手!”

    苏秦稳住了心神,冲着张仪微微点了点头,谈笑自若地说道:“张师弟果然有聪明,既然你已知为兄的思路,那你何妨再谈谈你这个思路的评价呢?”

    张仪受到了苏秦的肯定,心情放松了很多,他望着苏秦,眼神中毫无闪烁犹豫,说道:“既然苏师兄一再想问,我也就直言不讳。我觉得师兄的思路很对,但如果有其它妙计相配合,那成效会更大。”

    陈需聚精会神地听着张仪的言说,得知张仪还有妙计,不由得催促道:“那张大夫何不快说出来,让我也开开眼界。”
………………………………

第316章 离间妙计

    苏秦也兴致勃勃地想接着听下去,默默地注视着张仪,眼神充满期待。 张仪在他们两人的期待之中,悠然不迫地说道:“我打听到秦军这次安邑之战的主将公孙延和副将司马错之间貌合神离,如果我们施行一个离间之计,会不会产生奇效呢?”

    陈需听罢张仪的妙计,不禁一拍面前的几案,赞道:“这个想法很好,能让他们二人之间起了罅隙,势必不能相互配合,对于联军作战大大有利的呀!”

    苏秦也赞许地深深颔首,他又问道:“张师弟之计甚妙,但就是不知怎么个实施法,能让此计达到效果。”

    陈需再听苏秦的问语,也不由得又犯起了愁,心想:“自己的赞语未免出口太快了些。可不是嘛,妙计也得有个实施的办法,否则,还不是空谈。”

    陈需对张仪的计策仍然寄予厚望,他眼巴巴地望着张仪,听着他的下文。张仪顿了一顿,略一扬头,目光中露出了坚毅之色。他说道:“我已想过实施的问题,我这里有两个办法,不妨都说出来,由你们来评点一下。”

    张仪分别看了苏秦和陈需一眼,那意思仿佛是:“你们急什么呀,我既然已经说出了离间计,自然会有好的招数配合。”

    他不紧不慢地说道:“一个办法就是我们派出一名说客,主动找到司马错,在他的面前历数公孙延的跋扈专横,激起他心中的愤慨;另一个办法,就是我们通过潜藏在秦军中的密探,散步谣言,公开抬高司马错,说我们最怕的就是他引兵来战,令公孙延对司马错产生戒备甚至嫌憎之心。”

    陈需洗耳恭听着,他想了一下,说道:“这两个办法都不错,值得一试,不知苏丞相你怎么看?”

    苏秦听了陈需的插话,心说:“你这不是等于没说嘛,两个办法总得选择一个吧。”

    他也沉吟片刻,首先赞扬张仪道:“张师弟虑事十分周全,出了这个好主意,为兄要多谢于你。”

    他接着又针对张仪的实施办法做了评断,说道:“我在秦军中有些年头,十分了解公孙延和司马错的脾性和为人。依我看,以司马错对秦国的忠心,派出说客去找他,可能不仅说服不了他,还会适得其反,令他警觉起来。”

    陈需这会儿没了主意,心说:“那可怎么办?”脸上又浮现出急切之情,他更加用心倾听着苏秦的分析。

    苏秦接着又道:“我们倒是可以再公孙延身上做文章。此人善于表忠心,精于算计,一贯巴结秦国的宠妃芈八子,近来又深得秦君赢驷的喜爱,被任命为安邑之战的主将。但是其心胸比较狭隘,如果我们散步谣言,猛夸副将司马错,他一定会心怀猜忌的。”

    张仪也微微点头,表示对苏秦言语的赞同。陈需更是心中佩服,说道:“苏丞相说的是,公孙延原本是魏国大臣,他的那些伎俩我们都了解。此人是精于为自己盘算,两面三刀。但无容人之量,从他身上下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