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合纵连横-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秦这时乘坐着马车,随着颜遂和宁钧赶来了秦军营寨前,他命令传令兵,以旗语指挥齐、魏联军向四周追击秦军,直过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方才停止。

    午时刚过一刻,战斗已然彻底结束。苏秦率着众将进入了邢孟的秦军大营,此时整个营寨已空无一个秦军的士卒。邢孟的中军大帐矗立在大营的正中。

    苏秦下了马车,与众将跨入了邢孟的大帐,他看到大帐之中还有来不及收拾的军中文书,几案之上尚且有吃剩下的早饭。

    苏秦噗嗤一笑,说道:“邢孟还以为他能一战之后,再回来接着吃他的早饭呢。可笑可笑。”

    陈需指挥魏军的勤务人员,迅速清点战场,等到任务布置完毕后,他最后一位来到了邢孟的大帐之中。苏秦看到陈需,发觉他喜不自胜,嘴都合不拢了。

    陈需笑意盈盈地说道:“苏丞相指挥若定,令人佩服,这一仗我们可翻了身,初步估算,秦军折损人员最少也达一万有余,全部的军械被缴获。我军扬眉吐气。”

    苏秦看着陈需,回道:“清查战胜后的物品,你陈丞相自是拿手,就交给你了。”

    他随即又转头对颜遂说道:“齐军可能也有很大损失,我深感不安,有劳颜将军盘点清楚,咱们按功劳给每个士卒计功,多加奖赏慰藉。”

    之后,苏秦又冲着宁钧和张仪连连点头,向他们致意,以示感谢之情。

    陈需听苏秦对颜遂这么说,明白他是有意要提示自己:别忘了在战场上起到关键作用的三千齐军。陈需赶紧接话道:“齐军个个奋勇争先,我们魏国自是感激。我会安排人员给他们重重的封赏。请苏丞相和颜将军放心。”

    陈需接着又说道:“我国大王如果听闻这次战役的胜况,想必也会格外加恩于诸位。”

    临云城下一战,齐、魏联军大获全胜,众将都笑逐颜开,此时再听到陈需说魏王魏嗣还要格外有赏,大家心里更是畅快。

    陈需脸上的笑意荡漾开去,一瞬间满脸都是笑。陈需边乐边问苏秦道:“苏丞相今日所布之阵颇为奇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知有什么讲究,能否见告一下,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苏秦闻听陈需之问,没有即刻回答,他抱拳冲着众将逐一拱手,说道:“苏秦何德何能,全赖诸将争先,才将那秦军杀得大败。”

    宁钧等人心中也有疑问,见苏秦首先与诸将客套,宁钧就继续陈需的问话,有些急切地说道:“我知道苏先生谦逊,但是这一仗的成功关键还是排兵布阵之奇,苏先生就不必推功了。”

    苏秦转而看着张仪,说道:“不知张师弟怎么看这一仗的布置,我还真想听一听你的评点呢。”

    张仪刚才在陈需问苏秦之时,低着头,琢磨了一会儿,想要猜一猜苏师兄的阵法与鬼谷师父所传授知识之间的关系,但还没有考虑得十分清楚。

    苏秦问起自己的看法,张仪当然不会冒然回答,他说道:“苏师兄所布之阵,看似不经意,但是含着至刚至强的力量,坚决果敢,奇兵屡次突击奏效。”

    张仪眼睛盯着自己的师兄,眼神中含着征询,说道:“如若苏师兄请我评点,还是要得到师兄的一点小小的提示,张仪才好回答。”

    苏秦哈哈一笑,心想:“张师弟本身就是个比自己更谨慎一些的人,尽管心中已有看法,但也不愿直截了当说出。”

    他想到这里,就说道:“我所布置之阵,来源于八卦之象,取其中最阳刚之象,来提振魏军的气势,力挫凶悍的秦军。”

    苏秦说到此处,张仪不住地颔首,他全然明白了苏师兄阵法的奥妙。张仪说道:“听苏师兄之赐教,我已然猜到一二。”

    众人听张仪说已能猜出,不由得好奇地望着张仪,静静地听着张仪的分析。

    张仪不慌不忙地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苏师兄所布之阵,正是八卦之中的第一象,刚健有为的“乾为天”,纯阳纯刚,取其天行健之道,用之于战场之上,层层布防,顽强阻截。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秦军最关键的部位。可谓攻守兼备,出奇制胜。”

    苏秦听到师弟的分析,不住地点头微笑,张仪毕竟与他是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弟子,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布阵诀窍,如果给其他人看起来,不加点明,是决计无法看透的。

    张仪瞧见苏秦的表情,知道自己所分析的**不离十,心中更有信心。

    他又说道:“苏师兄的乾象阵法,还加入了一些小的变化。我张仪率轻骑入秦军大营,大概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招变化吧。所谓兵无常法,随形势而加以机变,苏师兄深得其中之味。我还要多向师兄学习求教。”

    苏秦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烂漫的笑容,朗朗一笑,说道:“知我者,张师弟也。我的这些招式,都让你看了个明明白白。”
………………………………

第311章 好坏消息

    苏秦已破邢孟带领的秦国精兵,斩杀秦军副将共若,逼逃了邢孟,俘获秦军辎重无数。 这一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魏军的士气,他们一个个地笑逐颜开,在阵地上捡拾秦军遗留下来的物品。

    苏秦与众将探讨此战的得失,大家渐渐明白了他所布的乾象之阵的奥妙,再听过了张仪所做的评点,在佩服苏秦和张仪师兄弟之余,更加好奇鬼谷先生的精深奥学。

    作战之道,变化莫测,实难穷其究竟,一代代地自有得道高人,寻常资质的战将岂能轻易得其道髓。宁钧、颜遂和陈需无不对苏秦更加信任,为自己跟随着这样一位熟读兵法,又精于布阵的总指挥而庆幸。

    苏秦带着众将出了邢孟的中军大帐,发现帐外已经聚集着成百上千的齐、魏联军将士,大家都想一睹此战总指挥的风采。见到英姿焕发、风度不凡的苏秦本人。将士们高举起手中的兵刃,齐声高呼:“万岁,胜利!”

    苏秦看将士们士气高昂,心中特别高兴,他冲着将士们同样高呼:“胜利万岁!魏军万岁!齐军万岁!”

    过了片刻,将士们稍显安静下来,苏秦高声演说道:“今日之战全赖三军用命,将士们奋勇争先,才得大胜秦军。秦**队残暴异常,诸位父老深受其害,必须得到制止。否则,天下尽入其囊中,百姓任秦军宰割。”

    苏秦鼓舞将士们,问道:“保家卫国是我辈的责任,是不是?我们不起来作战,难道还要我们的父母和孩子去与秦军作战吗?”

    苏秦的话激起了魏军将士的豪气,大家纷纷响应道:“英勇作战,保家卫国!”

    陈需看着群情激昂的魏**士,也兴奋地鼓着掌,大声高呼着:“保家卫国!”之后,他冲着苏秦竖起了大拇指,心中赞佩苏秦的鼓励士气之举。

    然而,其实苏秦此时的内心却并没有全然的被胜利的喜悦所淹没。他深知,击败了邢孟带领的一万多秦军,仅是一场小胜,只是一个开始。十几万的秦军还在围攻着安邑城,那些秦军一旦全部投入到与援军决战,援军压力倍增。

    目前,苏秦还是不放心赵侯赵语能否答应出兵救援安邑,如若赵国的援军不至,那么安邑的形势仍然是岌岌可危。

    带着既是欣慰,又是忐忑的心理,苏秦与众将回到了临云城。他辞别众将,刚到自己中军大帐,就发现孟婷正在帐中等候着自己,她一脸喜不自禁的笑容,唇似桃花,眉眼含情。看来也为苏秦率军所获的这场胜利而真心高兴。

    苏秦回来后,孟婷迎了上来,为他轻轻地卸甲,抚去他征袍上的灰尘。之后,两人一同坐定,苏秦吩咐警卫准备饭菜,与孟婷一起在帐中歇息片刻。

    苏秦此时的高兴劲儿早已过去,脸上反而是有忧愁泛起,孟婷看在眼里,不知她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关心地问道:“不知季子有什么心事,为何获胜之后,反而愁容满面起来呢?”

    苏秦望着孟婷,发觉自己让心爱的女人担惊受怕,心中又是不忍,又是感动,他伸手将孟婷揽入怀中,温柔地抱着她的柔然的身子。

    孟婷忽闪着薄薄的细密长睫毛,躺在苏秦怀中,抬眼望着苏秦,目光中满是关切。苏秦想了想,回道:“婷儿有所不知,我们这次虽然获胜,但于秦军却没有根本的损伤,秦军的主力尚在。胜负犹未可知。”

    孟婷摸着苏秦的手,有些着急地继续问道:“那怎么办才好,我们也总不至于等在临云城,任由秦**队来进攻吧。”

    苏秦点了点头,眼神中含着赞许。他说道:“婷儿果然冰雪聪明,既具女儿柔情,又明政战事理。连我苏秦一个男儿都不由得宾服于你。”

    孟婷得到了意中人的夸赞,心头喜滋滋的,她继续抚摸着苏秦的手,谦虚道:“我尽管知道一些道理,但是要论战场上排兵布阵和指挥若定,还得你这样的顶天立地、敢作敢当的男儿。可惜如果我能帮上你什么忙就好了。”

    苏秦听到孟婷愿意帮自己的忙,他凝视着孟婷的秀气美丽的俏脸,想要说什么,但欲言又止,发出了“嗯”、“啊”的两声。

    孟婷是多么聪明的女人,她一看苏秦的眼神,就知道苏秦可能有事相求于自己。孟婷决然地说道:“季子想说什么就说罢,为何吞吞吐吐的呢。我们二人之间,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直言的呢?”

    苏秦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既然婷儿不弃,我苏秦也就直说了。我现在担心的是赵国的援军迟迟不到,而如若秦军主力转进到临云城下,恐怕战局发生逆转啊。”

    孟婷点了点头,摸了摸苏秦的脸,她已然明白苏秦想要相求自己什么事。她决心为苏秦分忧,说道:“我若没有猜错,季子是想让我也回一趟邯郸,探听赵国援军的动静吧。”

    苏秦听了孟婷的话,感动地紧盯着她的眼睛,目光中流露出几许深情、几许无奈。然后,苏秦长叹一声,说道:“我也知道这么做很不妥,毕竟你是赵侯派来督促我的,这根本就不是你份内的事,也会让你在赵侯面前减失信赖。”

    苏秦说着,满脸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孟婷以手抬了抬苏秦的下颌,两人目光一对,苏秦发觉孟婷神情毅然。

    她盯着苏秦的脸,一字一顿地说道:“季子多虑了,我既然跟随你左右,就心甘情愿为你分忧。当前形势如此紧急,我便回一趟邯郸又当如何。毕竟赵国的局势与安邑之战的胜负关系重大,于公于私,我走一趟也值得。”

    苏秦听闻孟婷的话语,心内感到真挚而温馨的情意,他更加紧密地揽住了孟婷,说着:“婷儿真是我的心爱,我哪里能舍得了你。”

    孟婷也一时情动,两人都被情爱的波涛淹没,陷入了长久的爱恋温存之中。

    胜利后的第二日,齐、魏联军在临云城中休整,苏秦命各路将军严加督促兵士的训练,以备更加艰苦的战役,不容他们耽搁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同时,他也派吴景护送着孟婷,向邯郸方向进发,去催促赵国的援军。苏秦在临云城的东门送别孟婷,目送她离开,长久地不愿归去。直至孟婷所乘坐的马车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才回转大营。

    苏秦刚接近自己的大帐,就看到陈需搓着双手,脸上愁眉苦脸,在中军大帐前团团乱转。他看到苏秦归来,上前拉住了苏秦的手,焦急地说道:“可算等到苏丞相了,咱们快进大帐,我有要事与你协商。”

    苏秦看到陈需的急切表情,心知他所遇到的事情一定不小,否则,刚刚获胜,怎么也得喜庆几天,怎会如此急促地转为忧愁呢。

    苏秦连忙携着陈需,一起进到了中军大帐。陈需进去后,特意将帐中的一个收拾物品的警卫给打发走了,又仔细瞧看了四下,发觉周边无人,这才坐定下来,开口说道:

    “我这里有两个消息,一好一坏,好的消息也惊人,坏的消息也骇人,不知苏丞相要先听哪一个?”

    苏秦尽量压住了自己的情绪,不让它随着陈需的节奏波动,他定了定神,不紧不慢地说道:“有好消息啊,我当然愿意首先听一听它了。”他故意把好消息放在前面听,也是要安慰一下陈需,希望令他平静一些。

    陈需回道:“好的消息就是,我向我国大王为苏丞相请功,我国大王为了嘉奖丞相,特赐苏丞相三千金,以示褒奖。各参战的将领都依功劳大小,分别封赏财物。”

    苏秦轻笑了一声,说道:“那我多谢魏王的厚赏了,区区小胜,不足以当此厚赏啊。”其实苏秦对于这点奖赏并不是十分在意,毕竟当年赵侯赵语的赏赐不知要比这多出多少倍呢。

    陈需见魏王的封赏没有令苏秦心动,就接着说出了另外一个封赏,说道:“我国大王不仅赏三千金,还任命苏丞相为魏国的‘宾相’,与你在燕国的封赐相当。大王特意吩咐,如果苏丞相接受魏国的‘宾相’之封,就把安邑之战的军事指挥权交予苏丞相,全权负责安邑战役。”

    苏秦一听,欣喜地“啊”了一声,差点蹦了起来。他压着激动,躬身向陈需行了一礼,说道:“那我真要多谢魏王的封赐了,有了这道封令,我指挥起部队来更加得心应手。”

    与此同时,苏秦也心中暗怪陈需,心道:“这宾相之封对我来说,比那三千金的赏赐要重得多,你陈需又不是不知道,偏偏放在后面来说。”

    但苏秦再转而想到了陈需的一贯的含蓄作风,心中也就释然了。这个封赐来得太及时了,苏秦正担忧自己不能完全调动安邑城内守军和临云城中的魏**队呢。如果那样,无疑会大大削弱了联军作战的主动性。
………………………………

第312章 风波愈大

    陈需见苏秦得到魏国宾相的赐封,表露出欣喜的神色,他也感到了一些安慰,脸上露出了少许笑容。 但是他的轻松并没有持续多久,想到了他即将要告诉苏秦的坏消息,陈需脸色马上转为凝重。

    苏秦也想起了陈需刚开始提及的坏消息,陈需说,这个消息还十分骇人呢。他于是好奇地问道:“陈丞相好消息已经说完,但不知坏消息是什么?”

    陈需阴沉着脸,说道:“这个坏消息关系到十几万魏军的安全,唉,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苏秦闻听此言,心中也紧张起来,心想:“是什么消息你就快说吧,怎么还藏着掩着,怕吓着我吗?是祸就躲不过,你总得告诉我呀。”

    苏秦眼瞧着陈需,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他深知陈需的脾气,等待陈需自己来和盘托出。

    果然,没过一会儿,陈需见苏秦不再追问了,他反而开了口,不过,开口前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说道:“坏消息也有两个,都来自我们安排在秦国的密探。”

    “一个就是:秦君赢驷得知邢孟所率秦军惨败于临云城下,勃然大怒,他不但没有撤回安邑秦军,反而决定要增兵三万,加紧围攻安邑。”

    苏秦“哦”了一声,这个消息的确令他感到吃惊,看来兵败于临云,秦君赢驷并没有将它看成是一个全局性的损失,而是当作了一个小小失误所致。

    陈需接着说出第二个坏消息,他道:“另一个消息是秦国围攻安邑的部队准备暂停对安邑的密集攻击,转而向临云城的魏军进击,务求解除外围的威胁。”

    这个消息倒是在苏秦的意料之中,他早已想到:秦军一旦失去了邢孟率领的监视魏国援军的部队,等于是门户大开,随时面临着来自外围的攻击。设想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