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雄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是长江,其实只是长江的直流襄江而已,流水也非常平缓,几乎感觉不到多少晃动,说是如履平地虽然夸张,但也差不了多少。

    是以,鲍鸿军中众多的北地汉子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

    当然,鲍鸿也不会犯傻,曹操的悲催案例鲍鸿可是记得清清楚楚,行军也就罢了,坚决不会让他们在水上作战的。

    沿着襄江顺流而下,到了汇入长江主流的时候,就是江夏夏口岸了,到了那边就直接上岸,因为已经到了双方交战的区域了。

    按照目前的局势,项梁等已经在这个范围了。甚至有些类似当初刘备南征荆州四郡的趋势。当然,当初刘备南征是从荆州这边开始,而从扬州开始的应该算是周瑜曾经想做的事情。

    对于这些局势,在没有更多的情报之前,鲍鸿也没有什么安排。

    倒是一直跟在身边的李左车,鲍鸿实在是拿他没有办法。死皮赖脸的跟着,偏偏口风又这么紧,问他什么都不说。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因为这厮在自己船上的关系,荀汪、司马徽带着荀攸、戏志才也跟着来了这艘船。当然也有他们和刘表闹得不愉快的因素在里面。

    接触的时间越长,鲍鸿与荀汪等人的关系也在不断升温,鲍鸿时不时的前去征询一些事情,他们也都愿意给鲍鸿讲解。

    这个事情倒是不能着急,谋士这个东西是没办法的,就像曹操把徐庶弄了过去,结果人家身在曹营心在汉,你又有什么办法?

    倒是关于打探张楚大军情报的事情,虽然李左车并不会讲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是鲍鸿不是还有系统么?配合系统的情报再去李左车嘴里打探消息就轻松很多了。

    说起项梁、楚熊心时期的张楚大军,先砍掉刘邦麾下那一大群,是不可能出现的。再去掉项羽、韩信、英布等复活消耗太大而没被召唤的,或是已经安排在别的地方的名将,总体实力至少去掉六成以上,这才是他们现在的实力。

    饶是如此,这样的队伍仅仅是在一个扬州作战也已经是一般汉军难以抗衡的力量了。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楚五虎’。

    值得庆幸的是,按照系统所说,楚五虎最猛的英布明显不在荆州,而除了英布之外,龙且、钟离昧、季布、虞子期差不多就是李齐那样子的实力,虽然强悍,但对于不断强盛的鲍鸿大军来说,影响不算太大。

    当然,这只是《楚汉英烈传》之中的说法,若是按照其他一些演义来说,压根没李齐什么事,不能拿来做参考。现在具体怎么样,系统自己也不敢说。

    比如龙且,作为项羽的左膀右臂,号称项羽手下第一大将,更曾经大破英布。虽然史书上没有太多其勇力的描述,但是演义中必然是靠着其悍勇无双的武力才能做到上面这些事情的。毕竟演义这个东西,表现武将能力的形式就是斗将,至于统兵,谁去理会?

    历史上的龙且,除了被提及受项羽信任外,并没有被提及和季布、钟离昧、英布相比有什么在性格上太鲜明的地方。与同是大司马的曹咎相比,龙且也没有被提及是否有被封侯(不过相比曹咎有记载几场小胜,打败的甚至是名将英布,但无论是龙且还是曹咎都还是没有足够的多的事迹使自己被称为名将)。

    直至清末民初小说家蔡东藩编撰的小说《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中,龙且与季布、钟离昧、英布以及小说《西汉通俗演义》中杜撰的虞子期被并列为项羽帐下五大将。如果没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龙且的知名度恐怕不会高于曹咎。

    然而,鲍鸿又不是学者,而上述的各种资料,都在系统资料库中记载,被天地剽窃之后用来塑造猛将型的龙且很正常。

    至于其他人,自然也是类似的情况。

    所以,虽然鲍鸿意识里很多人可能不厉害,实则却是被各种特殊原因强化了。

    当然,这些还算靠谱的,毕竟依据多少是鲍鸿能够接受的,要是来那些网络版的恶搞三国猛将,诸如虎牢关五虎,白衣剑圣夏侯恩之类的五龙,鲍鸿就完全不能接受了。
………………………………

第十二章 智

    另一方面,项氏家族本身就是人才济济,出来最顶级的项羽本尊之外,其叔伯辈、兄弟辈的成员也很多。

    项悍、项缠、项声、项冠、项它等等,就构成了项梁军的基本核心。

    此外,还有恒楚、周殷、陈婴等,虽然不如五虎将出名,却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还有利几之类的虽然也是当初投奔项梁麾下的人,但是还有另一重的身份,已经出现在其他战场上,是与英布、彭越等一起的汉初诸侯王。

    当然,还有一位至关重要的存在不能忘了,那就是楚军的脑子、智囊——范增。

    范增是居巢人,平时在家,好出奇计。陈胜大泽乡起义时,他年届七十。不久,项梁率会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为反秦斗争的主力,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事业。

    范增和项梁相会于薛地。当时陈胜已被杀害,张楚大旗已倒,反秦斗争陷于低潮,项梁、刘邦等义军首领正相会于薛地,商议挽救时局的方针和策略。范增的到来适逢其时。

    而范增提出的策略就是顺从民众愿望,扶立楚王的后裔。项梁等人毅然接受了范增的提议,找到了在民间替人放羊的楚怀王熊槐的孙子熊心,复立为楚怀王,草创了楚国政权。

    正是这样的策略指定,使得楚国政权的力量大幅爆发,天下义军纷纷归附。虽然中间出现了一些意外,项梁为章邯所破。但推翻暴秦的最终目标却也非常顺利的完成了。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著名事件“鸿门宴”,暗杀阴谋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如此刚直激烈的性格无疑是此人最大的破绽,刘邦的谋臣陈平抓住了项羽多疑、自大的特点,利用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同范增的君臣关系。

    造成了千古一来大家广为遗憾的一个事情。

    对于此人的本事,系统的评估是与李左车等几人相类似,略逊张良、陈平一筹。这个在前面介绍李左车的时候,系统已经给鲍鸿说明过了。

    不过,考虑到天地变化无常,范增因为那个千古遗憾的关系,可能在百姓的心目中被强化了。毕竟,很多人潜意识里都希望弥补遗憾。

    而且,据记载,范增好奇计。这是一个可以针对的点,同时也是一个最危险的点。

    奇谋这个东西,发挥出效果,那就是以弱胜强,发挥出颠覆性的效果,创造奇迹。用的不好,那就是自曝气短,满盘皆输。

    所以,与奇计对应的还有一个词,叫做弄险。

    而与之相对的就是求稳,将就堂堂正正以大势压之。

    奇谋的存在价值就是寻找破绽,而面对势压人的方法,你根本找不到破绽。

    或许唯一的破绽就是损伤问题,任何奇谋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小损伤这个最终结果所努力的。

    这也是很多人论证所谓郭嘉智力高于诸葛的症结所在。

    这个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为了不至于奇谋被识破而一败涂地,就需要以堂皇正道创造坚实的基础,让你能在出现疏漏之后也有继续下去的本钱。

    当然,这么扯下去就要说道政治了。毕竟这个本钱是要靠政治刷出来的。所以有谋主法正在,诸葛亮去把蜀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刷起来就够了。就像郭嘉后面也要有荀彧压阵,东吴二张、鲁肃虽然刷脸不多,实际上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回过头来再说这个范增,秦汉时期,尤其是范增刚刚出山那会,正好是陈胜张楚大军为章邯剿灭,反秦大军的实力可谓是降到了冰点。在这种情况下,稳扎稳打,慢慢发展无异于是慢性自杀。

    所以,只有依靠奇谋发展,才能使得实力快速膨胀,以弱胜强,形成席卷之势,灭秦成功。

    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截然不用的。十数万计的黄巾士卒,想要白到精光都需要一定的水平呢。陈胜之所以会溃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上层领导的崩散。甚至可以说,陈胜对麾下的控制力终究还是没有恢复。

    若是范增不用担心一次奇计失败会导致全军覆没,那么更多的奇谋诡计就可能更加的天马行空,难以捉摸。毕竟,他要是多来几次牺牲部分诱饵,诱敌深入的把戏,那就够别人喝一壶的。

    “李先生不准备帮忙吗?”鲍鸿笑着招呼道。

    对于范增的分析,李左车倒是很上心。当然,也只是帮鲍鸿分析利弊,甚至更多的有吓唬鲍鸿的成分在里面。

    “想都别想!”李左车摆摆手,表示不要打自己的主意,“我是不可能出手帮你对付黄巾军的,最多最多就是看到你在往陷阱里跳的时候招呼一声。”

    “不过,久守必失的道理,不用我说吧?我自己都不一定是他的对手,更不用说只守不攻,见招拆招了,所以不用指望我!”李左车笑道。

    “先生觉得刘表麾下那群人如何呢?”鲍鸿摆摆手,笑道,“貌似是刘荆州要去面对这样的对手啊,我担心个什么劲!”

    “刘表军麾下,我接触的也就那几个,感觉没什么人能做到不被范增坑。”李左车想了想,他接触的也就那么几个,“倒是这几位,难道都跟着北上,不留下来和范增老头过过招?”

    李左车询问的自然是凑到一艘船上和他聊得挺不错的荀汪等人。

    “老头子可没那个本事!”荀汪摆摆手,他也就是学者类型的,军谋奇略真达不到顶级的层次,最多也就次一流。

    “这方面我也不是很擅长。”司马徽呵呵笑道,“倒是志才你们可以留下来看看,本来咱们也有让你们在这里跟着庞德公他们学习的意思。”

    “喂喂!我还要慢慢招揽他们呢,水镜先生你把他们安排在这里,是不给我机会吗?”鲍鸿笑着接口道。
………………………………

第十三章 江夏蛮 扬州乱局

    扬州豫章郡临州县,一伙乱军攻破县城,杀入城中。

    为首一人,却是衣甲周全,浑身亮银色铠甲,手持一柄雕龙金背大砍刀,一脸凶悍之色,却是一副猛将模样。

    此人一马当先,杀入城中,所过之处,无论老幼,尽皆斩于马下。

    其身后众军却甚是奇异,其中一部分看起来像是普通的农民军,而另一部分的人却非常奇怪。

    这些人身上的上衣都没穿,袒胸露腹,皮肤晒得黝黑,腰下面一块布遮羞,那是全身唯一有布匹遮盖的地方。

    一个个光着脚丫子,头发乱糟糟的,头上还扎着草环,颧骨高耸,眼窝深陷,看上去很渗人。

    武器简陋,有的手上居然拿的就是削尖的木棍。

    当然,因为攻下了城池,这些人直接扒下百姓的衣物直接套在身上,抄起各种农具等也能替代手中的木棍。

    紧接着,蛮人之中一个被发跣足,生得面如噀血,碧眼突出,手持一柄硕大无朋的双开刃巨斧,一路砍杀肆虐,策马来到猛将身侧并马齐进。

    “黄穰兄弟说的没错,咱们这个时候发动起义果然是对的。”蛮王咧着血盆大口,哈哈大笑道。

    “就算是蛮王你们也应该听说过这些和我们同盟的人是什么样的存在。”被唤作黄穰猛将笑着应道,“当年强盛无比的大秦帝国都被他们掀翻了,现在的汉朝注意力都在他们身上,哪有功夫再来欺负咱们江夏蛮族?”

    “哈哈!”蛮王哈哈应道,“兄弟说的在理,咱们这次可要好好出一出这口被汉人一直欺负的恶气!”

    “我看这次大汉是没什么希望了!”黄穰嘿嘿笑道,“据我说知,不仅仅是汉朝治下的百姓起义造反,西凉羌胡、北方鲜卑、匈奴等也都对汉朝发动了攻击。就连我们这边,也联系了五溪蛮、山越等各族发动攻击。”

    “咱们江夏蛮族也不能落后于人,要尽量多的抢占地盘!”蛮王嘿嘿笑道,虽然是蛮族,却不是傻子,圈地盘这个道理还是懂的,“对了,那个叫戴风的也很厉害啊,先前没什么动静,这段时间已经聚集起数万人的义军了。”

    “戴风终归是我们一个阵营的,他的能力强对我们更有好处!”黄穰笑着应道,“快速拿下这个县城,咱们继续进军。”

    说着,两人策马杀入阵中。又是一阵血腥的屠戮。

    从他们的对话之中透露出来的讯息,却是非常骇人的。虽然汉朝时期,各个地方的叛乱、斗争一直没有彻底平复过。就像现在的西凉羌胡还一直在叛乱。但是各地各族同时暴动,威胁程度是非常大的。

    至于他们的来历,也就是他们口中所谓的江夏蛮。

    那么这江夏蛮到底是些什么人呢?

    东汉建武二十三年,南郡潳山蛮(居长阳)雷迁反抗朝廷,东汉政府遣武威将军刘尚率万余人马击败雷迁:“徙其种族七千余口人置江夏界中”。

    和帝永元十三年,南郡巫蛮(居今四川巫山县)许圣:“以郡收税不均”,屯众反抗,东汉政府命荆州诸郡兵马万余人镇压了这次巫蛮起义,俘获之人“复悉徙置江夏”。

    这些迁居江夏的蛮民,后称之为江夏蛮,分别居住在麻城、罗田、浠水等县的巴水、蕲水、浠水、赤亭水(今举水)、西归水(今倒水)等五条河一带,又被称之为“五水蛮”。

    江夏蛮经生息繁衍,势力迅速发展,还形成了“蛮多土少”的局面,始终与东汉政府相对抗,灵帝建宁二年江夏蛮举义反抗,被州郡兵所镇压,光和三年再度起义,并联合庐江黄穰等夷民,队伍发展到10余万人,坚持斗争达数年之久,亦可见其蛮民之多,势力之大。

    数年后在庐江太守陆康的镇压下失败。

    而现在,在他们还没被镇压剿灭的时候,黄巾起义就爆发了,两股叛乱合并起来,发挥的力量就不是地方守军能够抗衡的了,江夏、庐江治下的一些县城纷纷被攻破,损失惨重。

    至于他所说的其他几方势力就比较有名了。

    西凉羌胡是鲍鸿一直身处所在的,虽然镇压羌族他不是主力,但是不管是前面的张温还是现在的马援等都是他或者他的属下在配合作战。

    北方鲜卑、匈奴就更不用多说了,白马将军公孙瓒的名头就是对付他们杀出来的。三国历史上袁绍、曹操等也一直都派遣兵力镇守在北方边境。

    五溪蛮,相比于羌胡、鲜卑等,五溪蛮的名号并不大。但是在三国之中,相较于轲比能之类的人物,反倒是五溪蛮的首领沙摩柯的名头比较响亮。

    五溪番王,为刘备伐吴的援军。使一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伐吴期间,曾一箭射杀东吴猛将甘宁。后刘备兵败,沙摩柯被东吴大将周泰杀死。

    山越虽然名声不响,其实也是因为演义并不怎么着重描述的关系。

    就像北方一直是中原曹魏的心腹之患,南蛮也需要诸葛亮七擒七纵,费心平复才能解决一样,山越对东吴的性质同样也是如此。

    吕范、程普、太史慈、黄盖、韩当、周泰、吕蒙、陆逊、诸葛恪等等都曾经负责过镇压山越的事情。经过孙武数十年的残酷征讨,虽然直到南朝末年,甚至隋初史籍中仍有关于山越的零星记载,但绝大部分山越此时早已同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