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雄召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群雄召唤-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伯温,你去仲颖兄那边一趟,把这个事情给他揭开,顺便敲山震虎,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下次不要再来这种无聊的考验了!”鲍鸿笑着安排道。

    这个时候,贾诩他们已经回去了,鲍鸿这边才在商议这些,当然,鲍鸿大军也已经安置下来,驻扎好了。

    “当然,顺便看看被他们挑做队友的还有什么人!”鲍鸿继续说道,“尤其是两大主帅有没有一起行动。”

    刘伯温奉命前往,鲍鸿这边继续安置大军,构建防御工事,防备被袭击。

    闲话少叙,一刻钟之后,刘基就回来复命。

    “在董卓营中我遇到了一个叫曹操字孟德的青年,可谓是所有战友里面最值得注意的一个!”刘伯温开口说道。

    “曹老板?”鲍鸿暗自嘀咕道,“没想到曹老板和董卓现在就勾搭在一起了,难怪以后董卓拉着曹老板做亲信呢,最后差点被曹老板刺杀!”

    言归正传,前面已经说过,曹老板这个试阶段的确是跑来讨伐黄巾了。

    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徵还其为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中平五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而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当然,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不过,曹老板和董卓之间各种联系却是不好说。

    第一层次,什么都不懂的,那就是龙套炮灰的命。

    这种人,哪怕是你实力再怎么强悍,那也是被人玩弄在鼓掌之间。不要说什么项羽是这类无脑的话,当初有范增压阵,后面没范增压阵的时候,一路上各种张良、陈平、韩信的算计,就没哪次不中招的。

    再比如吕布或者是没有李儒、贾诩坐镇的西凉铁骑,那就是专业的打手货色,除了做打手,就没啥有高屋建瓴之类层次的表现,完全是被牵着鼻子走的剧情。

    而第二个层次自然就是看透表层问题的那些。

    这个怎么说呢,在一半局面下,基本上有这样子的智力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但是这个层次上升到数十万人马的生死大战,乃至是决断国家未来走向的决断中,智力层次仅仅是如此还是不够的,甚至反而会出现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悲惨局面。

    一方面来说,对于最一流的那些智者,玩弄蛮子的难度和玩弄小聪明的二流人物的难度是一样的,只是侧重针对的角度不同而已。

    另一个方面,有些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思路反而会是稳扎稳打,按照自己的角度来,那种直来直往的个性,扩张起来迅速,收拢人心之类的事情效果更好,反而不容易被一些阴谋诡计秒掉。

    而针对某些二流智者,自作聪明的家伙那就不一样了。

    这些家伙不懂装懂,自作聪明,反而容易让一流智者挖好陷阱等着他去跳。

    前面就说过关于针对那些死读书的智者的问题,反其道而行就能虐的他不要不要的。二流谋士之辈虽然要略胜这些人一筹,其实原理是差不多的,不外乎就是多绕一个弯而已。

    对于这类人,贾诩的意思很明显,丫的就是懒得和他一起,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前面那类再怎么样,说的有道理就能说服他们,可这一类,自以为看透了问题,指不定就能在战斗的时候跑过去贪功冒进,导致整个计划功亏一篑,绝对的坑队友有木有?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审核,只有真正看透这些的人才有资格作为队友一起作战。

    “伯温,你去仲颖兄那边一趟,把这个事情给他揭开,顺便敲山震虎,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下次不要再来这种无聊的考验了!”鲍鸿笑着安排道。

    这个时候,贾诩他们已经回去了,鲍鸿这边才在商议这些,当然,鲍鸿大军也已经安置下来,驻扎好了。

    “当然,顺便看看被他们挑做队友的还有什么人!”鲍鸿继续说道,“尤其是两大主帅有没有一起行动。”

    刘伯温奉命前往,鲍鸿这边继续安置大军,构建防御工事,防备被袭击。

    闲话少叙,一刻钟之后,刘基就回来复命。

    “在董卓营中我遇到了一个叫曹操字孟德的青年,可谓是所有战友里面最值得注意的一个!”刘伯温开口说道。

    “曹老板?”鲍鸿暗自嘀咕道,“没想到曹老板和董卓现在就勾搭在一起了,难怪以后董卓拉着曹老板做亲信呢,最后差点被曹老板刺杀!”

    言归正传,前面已经说过,曹老板这个试阶段的确是跑来讨伐黄巾了。

    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斩首数万级。随之迁为济南相。济南相任内,曹操治事如初。济南国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大力整饬,一下奏免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之时,甚至有了买官制度。朝廷徵还其为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当时天下纷乱,先是发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希望曹操加入他们,但被曹操拒绝,后来王芬事败自杀。接着,又有西北金城郡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

    中平五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宦官失势之机诛灭十常侍,但没有取得何太后的支持。于是何进便召时任并州牧的董卓进京,胁迫何太后同意。然而此举打草惊蛇,董卓尚未抵达京城,何进已被宦官下手谋杀。同年九月,董卓入京,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军。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人民,致使洛阳方圆200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而关东联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而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当然,这些事情都还没有发生,不过,曹老板和董卓之间各种联系却是不好说。(未完待续。)
………………………………

第244章 各路首脑

    曹操听计后大喜,选精兵假扮袁军,到达乌巢后,曹军放火,营中大乱,大破袁军,粮草尽烧,斩领将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等首级,割下淳于琼的鼻,杀士卒千余人,将他们所有鼻割下,连同牛、马的舌头一同送往袁军,袁军将士大惊。淳于琼为曹将乐进所虏获,被带到曹操面前。

    乌巢失守后,正在攻打曹军营寨的张郃、高览投降,袁军全盘崩溃,袁绍仅带着八百骑兵逃回河北,曹操大获全胜。

    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至于臧洪,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出名。

    臧洪的父亲臧旻历任使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职,在任官期间很有声誉。曾平定会稽妖贼许昭的叛乱。

    臧洪十五岁时,因其父的功绩被拜为童子郎,在太学里有名气。臧洪体貌魁梧,格外优秀,20多岁时被选为孝廉而为郎,与刘繇、王朗等同被外选为县长。

    为人雄气壮节,曾为关东联军设坛盟誓,共伐董卓。袁绍非常看重臧洪,先后让他治理青州和担任东郡太守,臧洪在这些地方政绩卓越,深得百姓拥护。后臧洪因袁绍不肯出兵救张超,开始与其为敌,袁绍兴兵围之,经过几番恶战,臧洪被袁绍所擒,慷慨赴死。

    中平末年,臧洪辞官回家,被广陵太守张超聘为功曹。当时正值董卓之乱,董卓杀少帝刘辩,臧洪预感到天下大乱,于是劝张超道:“明府您祖上世代受国恩,你们兄弟俩都掌握着一方大郡,现在王室经此劫数,乱臣贼子未被惩处,这正是天下义烈之士报恩效命之时。眼下广陵郡比较安定,郡内十分富裕,如果动员一下至少可以征得二万人,以此来诛除****,给天下人做个榜样,那将是最大的节义呀!”张超听从了他,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酸枣会盟。关东联军后来形成了燎原之势,如果探究其发起者,当数臧洪最早。

    由此可见,臧洪的智力水平如何。

    在这里,许攸自然是因为王芬的关系跟着皇甫嵩混,而臧洪则是作为朱儁的代表前来,毕竟他的名声也大,被朱儁拉过去充门面也正常。

    (话说回来,朱儁麾下的张超不知道是不是那一个,张超、张邈的事迹里面并没有这一段,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吧!)

    “当然,除了主帅之外,咱们大军的首脑还有另一个人,那就是汉室宗亲刘岱。”刘伯温继续说道。

    “刘岱应该总理两州战局,没有在这边吧?”鲍鸿疑惑道。

    “刘岱本人自然不在这边,不过代表他前来的家伙却也不是易于之辈,需要注意一番!”刘伯温笑道。

    “哦?先生说值得注意,却是不知道是什么人物?”鲍鸿问道。

    “东郡东阿程昱程仲德,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引地方军民前来与大军汇合!”刘伯温沉声道,“此人智计过人,尤其善于军事,东阿那一计玩的很犀利,不容忽视!”

    在黄巾起事时,东阿县县丞王度起而应之,更烧掉县中的仓库。县令逾城逃走,吏民负老携幼向东逃到渠丘山。此时尚在故乡的程昱命人去侦视王度,发现王度等人得空城不能固守,于是出城西五六里外止屯。程昱于是向县中大户薛房等人说:“如今王度等得到城郭也不能屯居,其势可以测知。他不过想趁机虏掠财物,并没有坚甲利兵以盈攻守之志。我们为何不相继回城守之?而且城高郭厚,又多谷米,如今若果还城找寻县令,共同坚守,王度必不能久待下去,那时向他攻击,王度便可破了。”

    薛房等以为然,吏民却不肯相从,程昱只得无奈地说:“愚民不可共计大事。”于是密遣数骑在东山上高举旗幡,令薛房等人望见,然后大呼:“贼兵已经攻至!”便下山取城,吏民见势便跟随同去,终于找到县令,一共守城。后来王度等人来攻城,不能攻破,正欲退走。此时程昱率吏民开城门追击,王度败走。东阿由此得全。

    后来兖州刺史刘岱辟召程昱为用,程昱不应命出任。当时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袁绍令妻子居于刘岱处,公孙瓒亦遣从事范方带兵助刘岱守地。后来袁绍与公孙瓒不和。公孙瓒击破袁绍军,于是遣使向刘岱说要收取袁绍的妻子,令刘岱遣上,并与袁绍绝交。公孙瓒又向范方下令:“若刘岱不遣上袁绍家小,便领兵回来。待我定了袁绍,就攻打刘岱。”刘岱连日不能决议,别驾王彧向刘岱说:“程昱有谋略,能断大事。”刘岱于是召见程昱问计,程昱说:“如果放弃袁绍这个近援而求于公孙瓒为远助,这等于求人于越地以拯救受溺的儿童一样。而且,公孙瓒亦非袁绍之敌,如今虽稍胜袁绍军队,但最终必为袁绍所擒。如果取其一朝一夕之势而不思虑长远的计划,将军您必败无疑。”刘岱听从其计。于是范方领其兵归去,兵尚未至而公孙瓒已大为袁绍所破。刘岱表奏程昱为骑都尉,程昱却以身疾请辞。

    当然,这个后来已经是袁绍、公孙瓒他们都做了一方诸侯的时候了。

    后来刘岱为黄巾所杀。曹操兵临兖州,辟召程昱,程昱一口答应。程昱将行之时,他的乡人十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