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眼下自己的军中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多的骑兵,便立刻出声大喊道:“可能是敌方的骑兵,快撤。”
说完便指挥人马往南跑,这时候保住眼前的小命要紧,与儿子也没有自己的小命重要啊!
原来前方来的人马是徐晃率领的两千湟中义从,却是由于张辽追击孙坚达到孙坚的大营之后,便停止追击,然后给一直在梁县附近潜伏的徐晃发出信号,徐晃接到信号之后,便立刻出兵,追杀孙坚。
徐晃一直在梁县附近潜伏,一颗火热好战的心早就是饥渴难耐了。
徐晃自从在董守业的安排下于新城县与主力骑兵分开之后,便是一直藏匿在梁县西南侧的霍阳山附近。
今日两军大决战,董守业便在前一天晚上提前派人连夜联系徐晃,告知其决战的时间地点,并且命令徐晃若是己方局面占优便继续潜伏起来,伺机追击敌人,追杀敌人;若是己方局面不利便在关键时刻从后面冲击孙坚军,出其不意给孙坚军造成混乱,给己方创造战机;若是局面继续恶化,那就掩护主力撤退。
徐晃在接到董守业的命令之后也是时刻关注着战场的变化,在两军战事胶着之时,徐晃看到己方迟迟不能打开局面,差一点就忍不住要冲出去,参与战斗了。
幸亏董守业及时的派遣典韦率领钩镶卫士出战扭转战局,打开了局面,要不然徐晃还真的就要冲出去了。
还好徐晃也是个有耐心的人,要是换做是华雄那恐怕就要忍不住了。
现在徐晃见到自家三弟既然已经击败孙坚,孙坚也跑到自己这儿,送上门来给自己创造立功的机会,那自己岂有不受之礼。
于是指挥着人马出击,追杀孙坚。
孙坚这边也是郁闷之极,刚刚的一顿狂奔,好不容易跑到个地方没有人追击,眼看就要到梁县县城了,自己终于可以不用再亡命狂奔了,于是下令速度放慢,喘口气。
两条腿慢慢走着还没有几步呢?
敌人的追兵就又冒出来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若是孙坚军中的将士一直奔跑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一旦放松下来,想要再次奔跑的时候,双腿就像是灌了铅一样。
当然现实的情况也不容孙坚多想,要么是继续亡命奔跑,要么是被敌人追杀击杀而死。孙坚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只能是撒开大脚丫子继续逃命。
徐晃带着人马在后面是穷追不舍啊!其麾下部队时生力军,体力充沛,跑起来那是极其欢快,而且又是骑兵,追起孙坚的部队就更没有压力了。
孙坚甚至是有点怀疑自己跟董白小儿那小子是不是自己的克星,自己跟他是不是上辈子有仇,自己是不是上辈子欠他的,要不然怎么会见到他之后就万事不顺,一直受他的瘪,那小子对自己是死磕到底啊!
一路狂奔之下,不断有人从孙坚的身边消失,也许是逃走了,也许是被敌人杀了,也许是投降敌人了,总之孙坚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此时的孙坚像是一个扫把星,敌人认准了他,一门心思地想要他的命,所以事实情况便是谁跟在他的身边谁倒霉。谁跟他走得近,谁就死得快!
孙坚这一通狂奔是慌不择路,跑的是七荤八素的,一颗心仿佛已经到了嗓子眼儿,随时都有可能跳出来。
跑着跑着,孙坚悲哀地发现自己身边好像已经没有人了,只剩下自己孤零零地一个人了!
看来麾下的将士们也意识到孙坚是个扫把星,都纷纷与之保持距离,这种情况下,只要选择朝着与孙坚相反的方向跑,逃出生天的概率就是大幅度提高。
生命本能的选择,一般都是对的,谁又能阻挡的了人们对生存的渴望呢?
'小说网,!'
………………………………
第七十五章 追击(三)
孙坚狂奔了好久,终于来到一个地儿。
对于这个地方孙坚倒是有点儿印象,之前细作传来的消息中就曾提到过此地,情报上说这是个叫作养阴里的地方。
孙坚一想再往前可能就是颖水和滶水的交叉口了,那时两边都是河,就是个死角了,一旦自己被赶到那儿那就只能是死路一条。
唯一的求生希望便是渡河,可是眼下天气这么冷,对河流的情况又不了解,贸然下河只能是死路一条,到时候无论自己的水性有多么地好,恐怕不是淹死就是被冻死。
古代行军作战讲究一个逢林莫入,还有一个说法叫做陌生的水域不要下水洗澡,一旦进入陌生的水域洗澡十有**会被淹死。
想到这孙坚只能停下,就在养阴里这个地方不走了,不远处就是颖水河的河边儿,借着水光,孙坚觉得此地也是山清水秀的一个好去处,不过就是有点阴森森的。
想到这孙坚便仔细地查看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今夜有个月牙儿,却是有些雾蒙蒙的,虽然也有些光亮,却是模模糊糊的,视野极其窄小。
借着这些雾蒙蒙的光亮,孙坚看清楚了眼下所处的地方。
这真是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啊!
原来孙坚误打误撞地走到一处坟地里面了,周围大大小小的坟茔一个挨着一个数也数不清。
孙坚虽然是血气旺盛,武艺不凡,但是冷不丁地遇到这种情况也是有点心里发憷,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搁谁发现自己突然跑到一处老坟地都会鸡皮疙瘩满地往下掉啊!
可是再害怕也没有用啊!孙坚只能是咬紧牙关,忍耐坚持。
此时孙坚感觉自己的赤帻有点太显眼了,想起当年在虎牢关下的悲剧,那时候便是因为自己这个鲜艳的赤帻害了好兄弟祖茂的一条性命。
于是将这个拉风的赤帻从自己的头上摘下来,然后放在一个墓碑上,又在旁边把铠甲什么的累赘全部脱下来,放在地上。
这个墓的主人看来也是不简单,一座坟墓修的是相当的庄重大气、堂皇威严,一看就知道生前也是个公侯级别的人。
孙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是自己死后也能有一座这样的坟茔倒也不算辱没自己。”
此时孙坚的身后有声音传来,应该是追兵,孙坚见状搬起身边一块石头,使劲儿往河里一仍,只听扑通一声,石头落入水中溅起老大的水花,跟一般人跳河的效果差不多。做完了这一切,孙坚便找个地儿猫起来想要借此躲避敌人的搜索与追击。
西凉军的追兵发现前方河边“噗通”的一声传来,估计是有人跳河了,几个将士赶忙上前来查看一番。
借着火把的光亮,西凉军的几个骑士发现墓碑上孙坚的赤帻与地上的铠甲,又看看周边都是坟墓,不由得有点发憷,于是其中一个士兵抄起手中的长戟,将墓碑上的赤帻挑下来,拿在手中,看了看,然后对同伴说道:“听说敌军主将孙坚就是带着个赤帻,咱们手中的这个赤帻做工精美,应该有可能是孙坚的,刚刚咱们追着一个人影,又听到有人跳河的声音,估计是对方跳河逃走了。”
另外一个骑士说道:“眼下河水这么冷,跳下去估计也是要被冻死的,咱们几人又不识水性,无法下水查找,我看还是回去吧,将这个赤帻交给将军,听他发落吧!”
旁边的几个人都对这个意见表示赞同,谁也不想在这个说姆氐囟啻环种樱谑羌溉吮闶斩樱潘锛岬某噜馗稀
孙坚由此逃过一劫,没有被发现。
虽然是劫后余生,但也不敢胡乱走动,只能继续猫着,继续观察情况。
还好孙坚比较走运,没有听到有什么声音往自己这边来,看来对方已经要收队了,估计可以躲过这一劫了。
那一队骑士见着徐晃之后,上交了赤帻,禀明了情况,当下有俘虏指认此次获得的赤帻的确是孙坚的。
徐晃听说孙坚已经跳河了,生死未卜,也没有继续追捕下去的心思。
于是便下令收队回去。
徐晃这次追击也是收获破城,一路上斩杀了一千多人,俘虏了近三千人,而且还抓到一个个人,看样子像个大官儿大官儿,听投降的孙坚军的降兵说,对方应该是颍川太守李旻,这下子可把徐晃给乐坏了。
原来是孙坚军自从溃逃之后,人员四分五裂,各奔东西,只求逃脱性命。
颍川太守李旻本来也是和孙坚在一起,在公仇称舍命断后之时,跟随孙坚突围出来,而后又一起从己方大营中逃出,与孙坚一起往梁县县城赶,结果在遇到徐晃追击之时,被徐晃的追兵冲散。
与孙坚分散之后,李旻也是一路狂奔,结果却被徐晃盯上。
李旻身下的坐骑本来就没有徐晃麾下湟中义从那已经装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以及马蹄铁的坐骑优良,速度方面就是更加比不上了,再加上已经大战一整天,玩命似的跑了半夜,那还有什么马力,那还能跑得动,结果被徐晃轻而易举地追上了。
这李旻那是徐晃的对手啊,两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结果显而易见,李旻被徐晃俘虏了。
徐晃不费吹灰之力地生擒李旻之后,便押着他继续追击其他人,结果小鱼小虾倒是不少,大鱼却是一条也没见着。
孙坚的赤帻对于徐晃来说也是个好消息,毕竟在己方士兵描述的那种情况下,孙坚能都生还的几率也不是很大。
徐晃看看天色已经是深夜,想要去河边搜索孙坚,来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却想起自己军中的将士们都是西凉人,那地方河流稀少,有时候喝水都困难更别说什么游泳了,所以并没有多少是熟悉水性的,而且董守业当初给其的命令时速战速决,尽量不要耽搁太多的时间,防止孙坚的主子袁术会派兵支援或者接应孙坚。
眼下既然大军已经取胜,徐晃也斩获不少,自然是不愿意再生事端。
'小说网,!'
………………………………
第七十六章 大战之后
徐晃领着二千骑兵追杀孙坚,却被孙坚侥幸逃脱。徐晃见没有追到孙坚,便指挥兵马继续追击其他四处逃窜的乱兵,一路缴获颇丰。
眼下已经追了很长的时间了,徐晃也担心会遇上鲁阳方面的援军,再加上手中那么多的俘虏与缴获,也不能一直带在身边,若是分兵,也担心遇到鲁阳方面的大队人马,于是放弃追击,收拢士卒、俘虏以及缴获的各种物资。
还好缴获了一些牛马车辆,于是便让俘虏们将缴获的各种物资装上车,装不完的俘虏们直接就是肩挑人抗,这时候对待俘虏也不会有什么人道主义政策,让其做苦力是家常便饭,也不会有人表示异议。
此次董守业五万余步骑大战孙坚步骑八万余人,董守业率领西凉军大胜。
此役大胜之后,董守业军中欢天喜地,高兴不已。一众将领各自被分配参与各项任务,进行战后统计。
结果出来之后,董守业看到己方战绩。
此战孙坚军八万余人参战,战死两万余人,被俘近四万人,仍有近两万人突围而出,或是溃散之后不知所踪。
董守业率领的西凉军自身战死六千多人。
此战董守业麾下的许多将领表现抢眼,董守业的结义大哥徐晃此战率领二千湟中义从负责追击孙坚,于战中生擒颍川太守李旻,差一点就成功擒杀敌军主将孙坚,斩杀一千多人,俘虏三千多人,若不是孙坚军逃散的队伍太过分撒,战绩会远远不止于此。
而董守业的结义二哥张辽此战与李傕负责左翼,在战中成功击溃敌人左翼,后来又率领五千骑兵追击敌军,击破孙坚军大营,缴获孙建军军中的粮草辎重无数,又俘虏不少人。
董守业麾下大将李傕作为左翼骑兵主将,在张辽的帮助下成功击破敌人左翼。
董守业麾下亲卫大将典韦率领一校钩镶卫士,帮助右翼骑兵取得战场转折点,最终帮助左翼骑兵击溃一万长矛兵,为战局的扭转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中郎将胡轸与中郎将徐荣麾下的大将李蒙一起率领右翼骑兵在典韦的帮助下成功击溃敌军与之对阵的一万长矛兵,最终造成敌人战阵崩溃。
其他将领也各自有其精彩表现。
现在的董守业是心情贼好,脸上一直挂着笑容,对谁都是客客气气,非常友好。
麾下的将士们看向董守业的目光也开始带着一种崇拜与敬佩。
之前的董守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旧拜托不了其托庇父辈余荫的形象,现在董守业独自率领人马取得如此大规模战役的胜利,终于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
大战之后,虽然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但是依旧有许多琐碎事情需要董守业处理。
首先便是大战俘颍川太守李旻的处置问题,对于此人如何处理,军中也有许多不同意见,有人主张直接以酷刑击杀,也有人主张交给朝廷处理,更有甚者竟然主张放了此人。
在董守业看来,放了此人肯定是不行的,若是不杀一儆百,以儆效尤,那今后其他人看到李旻起兵反抗,自己父子战败被俘之后还被客客气气地放了回来,其他人肯定会认为自己父子而来都是怂胞,那长此以往,反对自己父子的人岂不会是越来越多啊!
上交给朝廷董守业也不太愿意,虽然朝中是自己父亲董卓在当政,但是朝廷之中的满朝公卿一向都是以正人君子自诩,满脑子都是狗屁的仁义礼智信。
虽然那玩意儿的确是好东西,但是一直都会被有心人所利用。
而且满朝公卿之中大多是从洛阳随着汉献帝西迁而来,与关东诸侯有着扯不清的联系,心里都是向着关东诸侯的,恨不得关东诸侯立刻打进长安击杀董卓,那还会为董卓父子着想。
董守业把人交给朝廷之后,满朝的公卿肯定是想办法营救了,到时候反而容易引起董卓与满朝公卿之间的矛盾。
所以董守业索性准备自己处理,反正作为一个将军处置自己的战俘谁也没有理由说什么,即便是有人挑刺儿,也可以随便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其实按照西凉军的惯例李旻这个大俘虏肯定是要被处以极刑,比如车裂、五马分尸之类的酷刑,当然历史上徐荣在俘虏李旻之后选择的是烹杀。
这种做法在董守业这种穿越人士看来,却是有点残暴了。
不过,这种残忍的方法董守业麾下的许多将领都是比较赞成的,说什么不要有妇人之仁。
看到这种情况,董守业原本心中还剩一点儿的人道主义精神也都消失不见了,正所谓入乡随俗,手下的人都这么要求董守业要杀掉李旻,董守业如果坚持不杀,那肯定会让麾下的将领闹点小情绪。现在的董守业虽然是携大胜之威,无比威武,可也不愿意因为一个战俘而使麾下的将领闹意见。
最终董守业还是决定杀了李旻,斩首示众。
按照董守业的说法是颍川太守李旻身受皇恩却不思报效,反而伙同逆贼孙坚反叛朝廷,致使天下混乱,同胞受戮,无数人受其暴行而惨死,如此滔天罪行不杀之何以谢天下,不杀之何以明法理。对于这样的犯罪分子必须是杀之以儆效尤。
一刀下去谁都痛快了,不过按照惯例还是将李旻的人头挂在营门上示众,可不会跟你讲什么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之类的,这个董守业也比较无语,人头挂在营门在董守业看起来也有点恶心,但是既然已经身处这个时代,也只能是融入这个时代。
处置完李旻这个战俘头子,接下来就开始商讨如何处置此战俘获的近四万的战俘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