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个时候,汉室衰微,董卓权倾天下,这基本上就是政治局常委中的那位领军人物啊!
董卓那可是废立皇帝的狠角色,权势滔天啊!
还好,重要的记忆时期都是离家的,比较容易混过去。
这以后董守业也算是东汉第一衙内了。
那还不是,欺男霸女,仗势欺人,没事调戏调戏良家妇女,做什么事儿都可以肆无忌惮了,作为是董卓的幼子,那董卓对董守业绝对是捧在手心怕热着,含在嘴里怕化了。
我爹牛逼我怕谁啊。
等等今年是中平六年十月初,便是公元一**年十月,明年是初平元年也就是公元一九零年。
我的天哪,公元一九二年五月二十二日董卓就被吕布杀了,那不是白忙活了吗?
绝对不能让董卓死了,死了董守业还凭什么猖狂啊?不行,得马上去告密,让董卓杀了吕布、王允,永绝后患,然后就能高枕无忧了。
问题是那样谁信啊,现在董卓和吕布还在蜜月期呢,挑拨离间那是肯定不管用的啊。况且现在董守业还是脑子不太好的病人,其说的话没几个人会信啊。
况且现在儒学正兴,子不语怪力乱神啊。现在若是董守业神神叨叨的,没准儿会被那些狂热的儒生给活撕了。
突然,想起在城外时身边的玉米和平车了,东汉末年,经常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饿死的人不计其数。玉米是高产作物,没准儿可以活人无数啊,那可是功德无量啊。
况且董守业本来就是农民出身,祖祖辈辈,种田种玉米。不好好将带来的玉米种好,那绝对是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对不起自己的祖宗啊。
想到这,董守业不禁想起那两麻袋的玉米也不知道怎么样了,那半辆平板车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这可都是其故乡之物,也只有这点念想了。
于是,董守业喊来小厮三儿,发现这小子居然还没被打死,依旧是活蹦乱跳的,原来是李儒让行刑的军士轻打了。吩咐这小子把自己两麻袋玉米,和平板车照顾好,要是有半点差错,为他是问。
那小厮三儿对董守业说道:“公子,您要找的车轱辘已经找了,不过这个车轱辘竟然都是由精铁打造,车轱辘边上还包着不知由何物制成的皮革。看上去非同寻常,不同一般啊!”
董守业一听便胡诌道:“那是自然,那精铁制成的车轱辘,是我师父留给我的,是我师父花了半年时间,亲手制成的,能不厉害吗?不是公子我吹牛,现在的大汉朝,没有几个个能做出来向我师父这般鬼斧神工的物事。”
那小厮听了又是一阵滔滔不绝的马屁。
那小厮很会察言观色,看的出来,公子所说之物对公子很重要,便告诉自家公子,隔壁的房间无人居住,建议自家公子将两件宝贝搬到隔壁屋里。董守业便让小厮三儿马上去做,不多时,两件物事都被搬到隔壁屋里。
看着这两件物事,董守业感慨唏嘘不已。有点开心,又有点难过,到底是怎样,却也说不清道不明。人生如此无常,自己竟然穿越了,虽然现在是无尽的荣华富贵,可也是有着一个难以跃过的大危机啊。
胡思乱想了一番,全无头绪啊。看来自己也之能是像无数穿越界的前辈学习,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才能保住小命,枉费这一段穿越的机遇啊。毕竟现在也是有了在所难得的机缘啊!
想想董卓手下也是兵强将勇,要是能好好经营,那也是大有所为啊!
像自己的所谓的便宜大姐夫李儒,那也是汉末谋士中一流人物啊,汉末乱天下者,若论功劳,那李儒绝对是名列前茅啊,汉末前期的绝对出彩人物,一时风头无二啊,东汉末年,乱世之初,没有谁能像他那样,一个计谋便是尸山成海,乾坤易色啊。
况且要是李儒所出的计谋董卓都能采纳的话,西凉军不敢说能占据天下,也绝对不会败得的那么快啊,就算是一统天下都有可能啊。要是李儒所出的计谋董卓都能采纳的话,董卓也不会只在汉末诸侯中风光了三年啊。也不会被自己的干儿子给活活害死了。
那贾诩更不用说了,一代毒士贾诩贾文和,也是出名的乱天下者啊,这牛人差点辅佐张绣把曹操给干掉了啊,要不是曹操的大将典韦,以及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为曹操抵命,也许在湖阳那一仗,张绣能直接把曹老大给干掉,中国的历史上就没有曹操什么事儿了。历史就此改写,没准儿袁绍同志失去曹操这一主要对手后就能一统天下了呢。
再说李傕郭汜,那也是东败曹操,西败马腾韩遂的牛人啊,虽然演义对其二人评价不高,但是那二人实打实的战绩却也是抹杀不掉的。
其实这两个哥们也是挺冤的,二人割据关中六七年没人敢惹,却愣是被演义写成了垃圾将领。要不是二人内斗,相互征伐,西凉军估计还能撑还几年呢。二人团结的时候,曹操根本就不敢攻打二人,也根本就打不过二人,更何谈什么迎取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最后这二人是怎么死的呢,李傕杀了郭汜,段炜杀了李傕,这都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完全是内斗内耗,自己人搞死自己人。关东军阀完全拿他们没有办法啊,好多年都不敢招惹这些人。
想着想着,董守业停止自己的胡思乱想,自嘲似的笑了笑。一阵疲惫袭来,躺在床上慢慢地睡着了。
'小说网,!'
………………………………
第五章 闯议事厅
第二日醒来,董守业发现自己身体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头上的大胞也比昨天要小的很多。
这哥们儿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走路有劲儿,一口气上个七八楼估计也没什么问题了。
唯一意外的是脑子里多了一些零星的记忆,比如一些兵法韬略,功法武艺什么的,还有和那个董白之前师父,生活的片段。零零散散,杂乱无章的。唯一比较清晰的是董守业竟然身怀绝技,怀有一套枪法,名字叫梨花枪法,总计有七个套路,共计二十八个招式,相互变化,衍生无穷。
梨花枪法共七个大套路,计二十八大式记真,各套路其枪势又可以使用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变,衍生变化,无穷无尽。有适合单打独斗的大花枪,由白蛇吐信、铁牛耕地、燕子夺窝、黄龙卧道等组成。有适合群战的花战枪式,由十面埋伏、叶底偷桃、蛟龙出水、恶狼扒心等组成。有适合以弱击强的十七战枪,由黑虎卧身、下步角入水、滚坐马势、青龙落地等组成。有适合在万军之中适用的军战枪,由狂风摆柳、左蛟龙、乌龙摆尾、鲤鱼脱钩等组成。有适合夜战的梨花八母枪,由夜叉探海、恶虎扑鹿、跨虎开山、青龙献瓜等组成。有适合久战的陈战枪,由童子抱心、旋风破道、怀抱琵琶、火焰穿云等组成。有适合防守的小花枪,由金簪拨灯、乌龙入洞、乌鸦贯顶、苏秦背剑等组成。
乱世之中,人命贱如狗,死亡随时发生,没有一身好武艺傍身,那绝对是不行的。那董守业却也不傻,知道武艺傍身,技多不压人的道理,知道自己身处乱世,早晚得上战场。既然记忆里有如此的好枪法,自然是勤练不已。自此以后,自是勤练枪法,研习武艺。
就这样连续过了十几日,记忆中的碎片越来越多,却依旧是比较零散,没有太多有用的信息。渐渐的那记忆碎片便没有了。看来穿越之时也不是穿越以后就完了的,也是有些记忆需要自己的融合整理的。
还好只是一些记忆碎片而已,要是脑袋里真有个人的灵魂与董守业对话,或是争夺身体的控制权,估计这董守业能直接吓尿了,直接就吓破胆子,直接就败了。毕竟这种事儿神神叨叨的,太不可思议了。
在这段时日里,董守业每天就是练练武艺,与小厮三儿聊聊天。看看能不能收集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毕竟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东汉末年,很多东西都是丝毫不知,与一般人说话交流都有障碍,无法流畅的沟通。
还好有这个小厮三儿作为董守业的东汉末年穿越行情及东汉末年基本状况的顾问,其从三小这儿得到很多第一手的信息,对这个东汉末年的基本状况也终于算是有所了解,虽然里是个土著,还有一丁点儿的距离,但终于脱离了白痴的范畴!
一般情况现在董守业也能忽悠过去了,遇到实在忽悠不过去的情况,就推脱自己的脑子被摔伤以后,很多东西都记不起来了,这是个无敌的借口,基本上是万能的,毕竟谁也不会和一个脑子被摔伤的人计较,更何况董守业这牛气哄哄的身份摆在这儿呢。
那小厮三儿对与董守业所问,也是知无不言,认真回答,毕竟是其与公子一起出去的时候,公子才摔伤,他多少会有点责任,那还不得赶紧把眼前的这位小祖宗给伺候好了!要是一旦触怒了这位小祖宗,谁知道这位小祖宗会不会一发疯,拿着枪给他身上弄一个大窟窿啊。
何况那小厮一直都是跟着自家公子,以后是吃干的还是喝稀的,能否吃香喝辣,飞黄腾达可全都是靠着眼前这位小祖宗啊!其作为自家公子的贴身小厮,以后估计也会一直跟着公子了。
中间董卓和李儒都来看过董守业几次,说了一些关心的话,叮嘱了一番,又讲了一些以前的事情。那便宜老子发现董守业勤练武艺倒是高兴异常,连夸董守业武艺非凡,是大将之才。
又问了一些是否能记起以前的事儿,兵法韬略是否能记起。董守业倒也应答得体,忽悠得老胖子老怀大慰。
那李儒看到董守业的枪法武艺,一眼便知果真是高人传授,非同一般啊。
又听董守业与董卓的各种对话,也是应对得体,有理有据,而且口齿伶俐,满口跟抹了蜜似的,专挑董卓喜欢听的说,把董卓乐的不行不行的。
于是这董守业的便宜大姐夫李儒的心中,渐渐产生了一种想法。要说那时候的人在言谈之中,总会有各种考校的意思,然后就不可避免地谈到一些军政事物。那董守业本身就是个军事迷,一般的小问题自然是难不倒他,而且来自现代的他理论丰富,信息量大,所以每每也能说出几句新奇之语,让董卓和李儒都是眼前一亮。关于政治民生啊,那更就是易如反掌了,在大天朝,只要你听过几期新闻联播,就基本上能对天下大事有个了解,套用新闻联播里的几句话糊弄一下古代人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啊。
毫无压力。
而董卓与李儒都知道董守业的师父九宫真人学究天人,见识不凡,以为这些东西都是董守业的便宜师傅传授的,当下也没有所怀疑。
董守业这才知道自己这个叫董白的身体,是熹平元年也就是一七二年出生,今年十七岁了,身高一米八左右,也就是身长八尺啊!一双仿佛可以望穿前世今生的耀眼黑眸,笑起来如弯月,肃然时若寒星。直挺的鼻梁,唇色绯然,轻笑时若鸿羽飘落,甜蜜如糖,静默时则冷峻如冰。侧脸的轮廓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却又不失柔美,真是让人心动啊,哥们儿也是帅哥一枚啊!
完全不是遗传董卓的满脸横肉啊。咱这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好皮囊得迷死多少花季少女啊!
母亲是董卓的小妾。家里之前还有个哥哥,夭折了。董白现在是董卓唯一的儿子。在董白七岁那年,董卓有个老道朋友拜访董卓的时候看上幼时的董白,收为关门弟子。
那董卓对自己的老道朋友颇为了解,知道对方兵法武艺,人品学问皆是上乘,为了自己孩子孩子的前程,便狠心答应。董白的母亲本想反对,却也不敢出声,一来的确是为了孩子能有个好前程,二来不敢忤逆董卓,只得答应自己的孩儿外出学艺。
看来古代人都喜欢把自己的孩子送给那些隐士高人教导啊。就比如薛仁贵的儿子薛丁山就在其老道师傅那儿学艺多年,艺成下山之时那是带了一身的本事回来,那归家之后立刻就参与大唐王朝对西凉的战事,立功无数啊,后来竟然代替其父成为负责西凉战事的统帅,在西凉那片地方纵横多年,把所有不服大唐王朝的人都给收拾了一遍啊!
董白董守业在外学艺十年,两个月前方才归家,后随董卓进京。因董卓未将自己生母去世的消息告知自己,颇为生气,所以外出打猎消遣。
其实也不怪董卓,董白母亲去世之时,正值西羌叛乱,战事不断,董卓率军出征,正是战事最为紧张的时候,你想想战争一打起来,一般情况下都是没日没夜,没完没了的,无论你是谁,也都无法擅自离开。要是部队里能让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这支部队还能打什么仗啊,这种军纪跟谁打都得全军覆没啊!
等到董卓回到河东老家以后,都是半年多以后的事情了,董白的母亲在那时都已经下葬了好久了。董卓都都没赶得上处理丧事。而且这董白的便宜师父九宫真人,也是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也是喜欢游历天下,行踪也是飘忽不定,喜欢打游击,一天换一个地方,没有个定点儿。即便是董卓想找他,一时之间也找不到。
要说董卓对自己倒真的是很好,千依百顺,宠着惯着。毕竟是幼子嘛,所谓老年得子分外亲,又是常年离家在外,好久不在一块儿的,那还不得跟心头肉似的,跟个小祖宗似的供着。
就这样到了转眼就到了中平六年十月底,也就是公元一**年十月底,每天都是练练武,找人聊天。到大街上转转,见识一下洛阳城中的风土人情,看看古代人的生活到底与现在人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董守业之前基本上手机,电脑、电视、游戏机等各种娱乐设施设备都有,乍一来到古代,身边一个可供消遣的装备也没有,可把他郁闷坏了。心想:古代的娱乐生活也太有限了,怪不得那些衙内们老是调戏良家妇女啊!因为除了调戏良家妇女,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干啊!
于是,这董守业也是整天在街上闲逛,带着几个小厮,护卫,天天跟城管似的,牛逼哄哄的,到处闲逛,也没人敢惹,就差没有去打杂那些小商贩的摊子了,也算是无所事事。
太尉府里里外外也转了个遍,能玩的地方也都玩了,是在找不到好去处去消遣了。
今日便想去董卓的议事厅看看。
'小说网,!'
………………………………
第六章 牛辅求援
到了门口,有一队军士正在守卫,见是自家公子要进去,也不敢阻拦,只是告诉董守业太尉正在与人议事。
这董守业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也不跟他们废话,直接闯入。
议事厅里面有几个人正在说着什么,有董卓、李儒、董旻、董璜、还有几个人董守业以前没有见过。
其中有一人身高九尺,美衣华服,真是雄姿英发,容貌甚伟,简单地说就是怎一帅字了得!
天生的高富帅啊!
董守业心想:“这货长成这样,帅的掉了渣了,不会就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天下第一帅哥兼天下第一武将吕布吕奉先吧!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啊!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己,再帅也帅不过人吕布啊,在容貌上与吕大帅哥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啊!”
众人见董守业闯了进来,不明所以,不认识董守业的几个人暗想此人真是大胆之极啊,连董卓议事厅都敢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啊。
那董卓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却也没有要把董守业赶出去的意思,只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