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董卓之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董卓之子-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这个虎头湛金枪,虽然只有六十四斤,但对于现在的马超来说稍微有点重了。

    要是马超对战的是一般的武将这点多出来的重量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其枪法也不会出现什么破绽。

    但是今天马超对战的是董守业。

    马超的师父很牛逼,董守业师父恐怕比马超的师父更加牛逼。

    马超与董守业相比还是年纪轻了,年纪轻就意味着经验少。而马超比董守业欠缺的正是经验。要知道董守业已经在战场上混迹二年多了,打了好几仗都是亲自领兵作战。虽然需要董守业光着膀子厮杀的情况并不多,但并不代表没有。

    况且董守业陪练的对手是徐晃、张辽、典韦、华雄等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长环境造就一个人未来的高度。

    单就枪法而言,董守业的成长环境是极其优越的,牛逼的老师,牛逼的学生,牛逼的陪练,所以董守业在枪法上的成就和造诣不可小觑。

    马超输的就在这些方面,在西凉与马超同级别的陪练几乎没有,军中武艺较高的就属马腾了,可是马腾也不能这样陪儿子玩耍,况且其事务繁多,也抽不开身子。

    家里那些个弟弟妹妹们年纪更小,更没什么作用。

    此次对战董守业还是马超第一次上战场,在经验方面可比董守业差的海了去了。

    武将之间斗将厮杀可不是过家家,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董守业即便是心中非常喜欢马超,可也不敢掉以轻心,也不会手下留情。

    而且,这场斗将可是有着两军几十万只眼睛在看呢

    要是董守业输了,那丢人可就丢大了,对于其军心的影响非常大。

    想到这,董守业握紧手中的长枪,继续攻向马超。

    从现在开始,董守业的长枪如同入水的蛟龙,神出鬼没。只见其枪法似实似虚,忽东忽西,不可捉摸。而且出墙的速度一枪更比一枪快,攻击的角度也越来越刁钻。

    马超抵挡起来是越来越吃力,只见他左遮右挡,手忙脚乱,几乎无法抵挡。

    在马超看来,董守业的攻击,犹如大海中的巨浪,一浪更比一浪强。

    只见场中是漫天的枪花、枪影如一朵朵盛开的梅花,及其美丽,而又有一种深沉的杀机酝酿在其中,只要一个不小心,便是身死沙场的结果。

    马超只有十六岁的年纪,这可是打好的青春年华。

    他还有大把的美好人生,所以他不想死,那只能是一次次压榨自己的潜力,一次次化不可能为可能,挡住董守业的进攻。

    而董守业随着进攻的慢慢展开,对马超所表现出来的惊人韧性佩服不已,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枪法一道上不断突破自己,走向更高的台阶。

    不愧是未来的五虎大将之一。
………………………………

第七十八章 庞德上场

    马超虽然极力抵挡董守业的进攻,却是越来越支撑不住,就要落败了。

    就在马超就要绝望之际。

    突然一声大喝传来。

    “少主莫忧,某家来也!”

    马超听到这个声音顿时精神一震,心中多了一丝底气,多了一丝希望。

    只见这庞德在千钧一发之际,奔马而来,赶至董守业与马超胶着的战场,朝着董守业便是当头一刀。

    董守业侧身躲过,同时抽出攻向马超的长枪,反手刺向刚刚加入战圈的庞德。

    二人一触即分,错马而过。

    董守业勒住马匹,看向新来的那将。

    只见身高八尺,面黑发黄,首不能回顾,衣不能任体,跣足履山谷,猿猱不能比其健。手斫木成器,斧斤何以及其利临战阵,衣青袍,跨白马,军中号为“白马将军”。

    董守业勒住身下战马,将手中的长枪遥遥指向来将,大喝一声:“来着何人,还不速速报上名来。”

    只听那人应声答道:“某家乃是南郡庞德庞令明。”

    董守业心下一愣,暗道:“没想到又来了一条大鱼。”

    口中却说道:“原来是白马将军,幸会幸会!”

    那庞德一愣,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少年将军董守业也听说过自己的名字,要知道庞德的家境不是很好,其身份跟当朝太师之子相比,差了老远了。单纯身份上来说,庞德与董守业相对有一种说不出的自卑感,就跟前些年农村孩子面对城里孩子似的。

    庞德一见董守业对自己客客气气的,也不敢怠慢,赶紧向董守业行了一礼。

    你道董守业是如何知道这庞德的大名的?

    原来这庞德现在不过是十八岁,可以说是没怎么见过世面,也就是几个月前才刚刚被马腾收归麾下。马腾因见庞德武艺非凡,有心提拔与他,便将之立为一员小将,统领一部分兵马。因其非常钟爱白马,每次出战皆乘白马,故而军中称之为“白马将军”。

    董守业的叔叔董旻一直关注西凉地面上的两个巨头,马腾与韩遂,故而派出的细作很多都是派往这两人的身边,打探其相关的情报。

    在董守业与叔叔董旻会面之时,董旻一方面是赠与董守业兵马粮草、武将,另一方面却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其掌握的所有西两方面的情报与董守业共享。

    所以,董守业才能一口就说出庞德的外号。

    此时,董守业军中的大将徐晃、张辽等人看到敌方阵营之中又派出一员大将,看架势应该是想要双战董守业,便立刻对视一眼,董守业乃是军中灵魂人物,不能有丝毫的闪失,马上安排支援。

    只见徐晃立刻打马奔上,来到两军阵前,大喝一声:“休得猖狂,想要双战元帅,却要先问问我河东徐晃手中的大斧答不答应?”

    说完之后,朝着虚空中挥出一斧子,显得杀气凛然,不可侵犯。

    飞马奔至董守业的身旁停下,与董守业一起面对对方的两员将领。

    董守业见状却是朝着徐晃说道:“大哥不必担心,且在这儿压阵,看看小弟如何亲手擒得二将!”

    徐晃见状,却也不敢反驳,要是平常情况下,徐晃一定要劝解一下,可是眼下的情况是在两军一二十万人的面前,徐晃要是忤逆董守业的意思,将会使得董守业的面上极不好看。

    也会使西凉叛军等笑话董守业军中的军纪不严,将领目无尊长。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

    董守业的话对于徐晃来说就是命令,尤其是当着两军一二十万人面前下的命令。

    徐晃只能选择遵守,紧紧地将大斧握在手中,只要董守业稍微出现劣势,便立刻杀进阵中,将其救出。

    不过,徐晃平常天天与董守业厮混在一起,经常在一起切磋武艺,也知道这董守业的武艺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抵挡的,就连徐晃本人自忖也不是董守业的对手。

    董守业止住徐晃之后,双腿一夹马腹,往前冲去,口中大喝道:“就让本公子来领教一下二位西凉少年英杰的本事。”

    要说战场之上斗将,讲究的是单打独斗,二打一这种做法的确是有点不地道。要不是马超落了下风,庞德也不会选择出战。

    但眼下董守业主动向其二人挑战,马超与庞德两人的面上就要稍微好过一些,毕竟是董守业出言挑战的,要是拒绝岂不是不给面子吗?

    见董守业冲过来之后,马超与庞德也立刻是打马迎上。

    庞德使用的兵器是类似于华雄的大刀,马超使用的是虎头湛金枪,二人的配合可以说是刀枪合璧,威力无双。

    但是董守业却并没有觉得自己就不是其对手。

    这一下,董守业的风格一变,原本一板一眼的枪法,变得更加迅疾,更加狂暴,长枪攻击的角度也更加地刁钻。

    董守业首先上来便是一招“十面埋伏”,这一招是大花枪中的一招,极其适合在群战之中使用,眼下董守业以一敌二,使用此招正是时候。

    这一招风格大开大合,攻击范围极广。马超与庞德虽然是一左一右地攻向董守业,但是董守业舞出的漫天枪影却是将二人都笼罩在其中。

    马超与庞德见到漫天都是枪影,急忙是挥舞手中的兵器阻挡。

    只听叮叮当当的兵器碰撞之声,连续传来,不绝于耳。

    这漫天的枪影却是由于董守业出枪的速度非常之快,枪体的运行轨迹,连成一线,然后又衍生成一团枪影,看上去有无数个枪头在闪动,而实际上只有一个枪头在以极其飞快的速度运转。

    身处在漫天枪影中的马超与庞德是越打越吃惊,越打越害怕,只觉得对方的攻击无处不在,每一次攻击自己都差点躲不过去,每一次攻击自己都在生死之间徘徊。

    这两人终究是天下间排的上号的少年英才,虽然是年纪轻,但在武学上的造诣却是相当的不凡,二人的应对由原先的手忙脚乱,变得越来越有章法。

    在一开始时,董守业攻出十枪,他们就得防守十枪。

    慢慢地二人摸索出了经验,董守业攻出十枪,这二人也能反击两枪,而且其反手以及反击的水平还在不断地提高。

    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转眼之间三员将领已经斗了六十多回合了,两军中的将士们也被场中精彩的战斗吸引,都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场中正在打斗的三个人。

    虽然马超与庞德在董守业的攻击下,逐渐摸索出经验,其武艺也各自有提升,但是情况并不乐观。

    原因是这马超与庞德二人在抵挡董守业绵延不绝的攻势之时,体力被大量地消耗,反观董守业却是越来越有精神,越来越加神勇。

    ps:下午两章在六点左右'小说网,!'
………………………………

第七十九章 以一敌二

    此时,如果马超与庞德二人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应对董守业的进攻,那么其结果要么是马上落败被董守业当场击杀或者是击伤,要么是二人选择一个机会,逃出战圈。

    任何人都是爱惜自己的性命!

    马超与庞德选择的是后者,只见这二人看看躲过董守业的进攻之后,勒住马匹,不再前行,紧接着将马头一转往对方阵营飞奔几步,然后在转过身来,面向董守业。

    董守业见到二人的情况,立刻明白了其心中所想,当下也不追赶,当下大喝一声:“尔等今日可明白了?”

    马超与庞德一听,顿时感觉董守业的话没头没脑的,有点莫名其妙。

    不过这二人终究是在武学上有非凡造诣的人,没过多久就想明白其中的关窍,又仔细地回想了一下与董守业的战斗过程,这才明白董守业所说之言的含义。

    原来,在方才的打斗中,董守业有好几次机会都可以击杀其中的一人或者是击伤其中的一人,但是到最后都没有选择下手,而是适当的、稍微的调转枪头,让这二人堪堪避过董守业的进攻。

    这两人之所以被董守业打得这么狼狈,倒不是说这两人的武艺真的就不如董守业,恰恰相反,如果两人能够配合好,就像徐晃与张辽一起对战刘三刀时那样的话,董守业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其中的关键就是这二人太过年轻,战斗经验少,而且在有些时候,不能够完全放开,像徐晃与张辽配合时,由于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当其中的一方受到攻击的时候,一人负责吸引住敌人的火力,另外一个人却拼命攻向敌人,用的方法便是一命换一命。

    你杀了我的同伴不要紧,要紧的是在同伴死的一刹那,我也会让你死在我的手中。

    每个人都是爱惜自己的性命的,但是有的时候,只有不怕死,才能不死。

    怕死,只会让你死的更快。

    马超与庞德都不是怕死的人,但是二人相处时间还比较短,还没有建立起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感情。二人虽然可以配合,但是还做不到心意相通,或者做不到将一切都豁出去。

    这也不能责怪其中的某一个人,怪的只能是他们相处的时间不够长。

    二人想明白其中的关窍之后,便驱使马匹走到董守业的面前,朝着董守业施了一礼,口中说道:“多谢董公子教诲!”

    董守业一听此话,顿时有点尾巴都翘上天的感觉,面前对着自己恭恭敬敬的可是马超和庞德两位大牛人啊!

    这感觉真是太爽了。

    董守业大声说道:“今日权且记住,我乃当朝太师之子董白董守业!”

    其表情动作真是嚣张得不可一世,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到忍不住要上去踹上几脚。

    董守业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真的为了耍威风,装逼、装酷,而是为了给这二人的心理留下强烈的印象。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手下败将对于战胜自己的人很容易产生一种不可战胜的错觉,再次对战时,很可能会出现没有足够的自信来战胜强大的对手。

    这是一种心理阴影,董守业此举就是为了给二人的心中留在一个强烈的阴影,等到来日董守业再次面对二人时,这二人会对董守业产生一种恐惧感,这样董守业想要战胜对方就容易的多了。

    这也不是董守业阴损,而是未雨绸缪总是一件好事。

    况且在今日,董守业是有机会击杀二人的。

    之所以后来放弃,便是为了以后的打算。再者说了,当初父亲董卓和大姐夫李儒给董守业订立的战略目标是打完之后求和,最终的目的是避免与韩遂、马腾硬拼,保存西凉军的实力。

    董守业若是选择当场击杀马超,将来会非常不利于与韩遂、马腾展开谈判。

    那马超作为马腾的长子,若是果真死在董守业的手里,依照马腾的性格又怎么会与董守业善罢甘休。要知道历史上的马腾因为私事相求于李傕,被李傕拒绝。马腾便恼羞成怒,帅兵攻打李傕。

    董守业也怕事情再次重演,到时候闹得不可收拾。

    一个马超的生死对于董守业并不重要,但是马超死后马腾的态度对于董守业来说十分重要。

    利益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方向标。

    对谁都一样。

    放了马超与庞德的好处并不少,首先便可以让着二人对董守业心生感激,因为董守业在战斗的过程中对其武艺是有指点的;再者就是给这两员大将心中留下一种强烈的印象,甚至于方便以后董守业在西凉的决策、方略;最后就是这样的举动可以说是卖一个人情给马腾,有利于接下来的和谈。

    但是董守业并不认为和谈马上就会开始,战斗只会持续下去。

    因为有些人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会选择捞取最大的利益,只有让其绝望,彻底地认清社会现实,才能更好地达成一致。

    董守业的时间足够充足,可以让董守业好好地在这片土地上与韩遂、马腾交谈一番,知道这二人再也无棋可走,认清事实。

    ******马超与庞德又朝着董守业行了一礼,口中说道:“今日之恩,荣当来日相报!”

    董守业却是突然想到一句话,有道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便笑呵呵地说道:“本公子与尔等皆是出身于西凉,总是有一分香火情。若是赶尽杀绝,岂不是六亲不认!哈哈哈哈!”

    说完之后,便大笑。

    马超与庞德看到董守业笑的有些奇怪却也不明所以,便不继续在场中停留,有些闷闷不乐地打马返回军阵之中。

    这一战、十九岁的董守业对战十六岁的马超和十八岁的庞德,完胜,胜得干净漂亮。

    这算是董守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斗将(打孙静的那一次不算,因为那完全是一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