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白马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白马天下-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眼看着陈登就要倒霉了,曹豹心里十分畅快,若非和马云騄是初次相见,不敢贸然开口,他一定会落井下石挑拨几句。

    陈登念完一大窜数字之后,轻轻放下账册,等候马云騄说话。

    马云騄略微思索了一会,问道:“刘玄德撤走的时候,百姓可曾受到惊扰?”

    “未曾!”陈登摇了摇头,刘备是仓促撤离徐州城的,哪有时间去惊扰百姓,更何况金银等物任其拿走,他们也没有祸害百姓的必要。

    “百姓没被惊扰就好,那些金银就让刘玄德暂且保管一下好了,迟早会加倍奉还!”马云騄笑了笑,指了指陈登案几上的那些账册,“陈长史,稍后你把这些账册封存起来,大将军到来后肯定会亲自看看。”

    三人心头一震,马云騄前半句话说得十分霸气,让他们刮目相看,又以‘陈长史’三字称呼陈登,似乎不打算追究陈登的罪责,而且会让他继续担任徐州长史?他们并不知道,公孙续和马云騄闲聊的时候曾经说起过陈登,认为对方是一等一的人才,这次陈登打开府库让刘备的部下随意拿取,只是舍弃了一些金银,却让城内百姓免遭祸害,也印证了公孙续所说的话,马云騄自然不会追究陈登的责任。

    “喏!”陈登拱手答应,脸色看似平静,心里却十分喜悦,看来这位大将军夫人不但相貌出众,武艺超群,而且还很睿智,公孙续有这等贤内助真是好福气!

    马云騄又问道:“陈长史,徐州城内现有多少百姓?”

    陈登也不看户籍册子,立即答道:“截至三个月前,城内共有百姓八万多户,共计三十三万多人,不过刘……刘玄德上次惨败而归,损失了不少人,还没来得及重新登记造册,这次他又带走了数千人,在下估计应该有二十七八万人。”

    马云騄点了点头,对陈登更加赞赏,这个数目虽然比不上幽州,但是和其他地方相比却远胜一筹,甚至超过了长安城,起先主管屯田农桑,后来掌管府库的陈登功不可没。她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府库的存粮,问道:“如今正值青黄不接,百姓们可有饥荒之虞?”

    陈登面色有些尴尬,犹豫了一下答道:“确实有一些百姓陷入饥荒之中。”

    徐州在陶谦治下的时候,大兴农桑,四处屯田,百姓的日子还算不错。刘备接掌徐州到现在还不到两年时间,百姓们的好日子就一落千丈,甚至就连徐州城内也出现了饿殍。

    陈登很清楚,并非刘备想要征战,而是不得不支援袁绍和曹a,否则徐州迟早会步冀州和兖州的后尘。然而现在刘备把徐州拖下水之后一走了之,幽州军不战而下徐州城,刘备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成了害民之举,这让陈登十分后悔当初不该支持刘备,若是推举陶谦之子陶应上位,即便最后还是向公孙续投降,至少徐州百姓不会受苦!

    想起陶应,陈登暗暗叹了口气,觉得很对不起过世的陶谦。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刘备站稳脚步之后,委任陶应为监郡御史(秦朝时设置的官职,监察境内官吏),看似权力极大,其实却是把陶应放在火上烤——各地官吏大都是徐州本地人氏,陶应若是秉公做事,势必得罪一大批人,即便有陶谦的余荫庇护,他也很难在徐州站住脚;若是懈怠公务,刘备正好光明正大加以处置。陶应很识时务,当即就辞官不做,一直在家中闲置。

    马云騄肃然道:“既然有饥荒,某等绝对不能坐视不理!陈长史,明日一早就开仓放粮,按照每户人头领取,为期十日。大人每天八两,孩童减半。对了,孕妇多加二两!”

    三人闻听大吃一惊,若是按照这个规格开仓放粮,不出半个月府库就会一扫而空!更何况还没算上城内的徐州军将士以及带来的幽州大军,若是把他们和战马的消耗也算上,只怕最多只能坚持七八天,根本就坚持不了十天!百姓们很快就会习惯官府放粮,忽然某一天没有了,必定会闹出大乱子!

    陈登离席而起,躬身道:“夫人仁义爱民,在下钦佩万分,只是府库中的粮食存量不多,若是如此发放,必定会出乱子啊!还请夫人三思!”说罢,不等马云騄说话,悄悄向曹豹和糜竺打了个眼色。

    曹豹冷哼一声,虽然和陈登势同水火,但是此事也关乎着自己的切身利益,徐州城眼下无论如何不能乱!他也跟着陈登站起身来,劝说马云騄三思而行。

    马云騄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见糜竺一言不发,微笑着问道:“子仲不赞同陈长史和曹将军所言?”

    马云騄对陈登和曹豹都以官职相称呼,却称呼糜竺的字,显然是因为糜贞的缘故,把糜竺看做自己人对待。

    陈登和曹豹都明白这一点,都看了看糜竺,很是羡慕对方的好运气,当初糜贞逃婚离家出走的时候,他们没少看糜竺的笑话,没想到糜贞竟然阴差阳错成了公孙续的女人。从马云騄的态度来看,糜贞应该很受公孙续的宠爱,否则她不会这么客气。

    陈登和糜竺之间并无多大过节,曹豹却因为买卖上的事情和糜竺有几次交恶,这时暗暗下了决定,今后面对糜竺的时候,能让的话尽量退让一下。

    糜竺楞了一下,不禁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之前迎接马云騄入城的时候,对方的态度有些不冷不热,他还以为因为妹妹的关系马云騄不待见自己,没想到对方这么给面子!

    他立即避席而起,躬身道:“元龙兄和叔齐兄所言十分有理,不过在下认为夫人既然提出此议,肯定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在下愚钝,不明夫人的深意,为了表示对大将军和夫人的鼎力支持,在下愿意献上八十万斤粮食!若是不够,在下会再去筹集!”

    陈登微微一笑,糜竺为了妹妹的将来可算是下了血本了,八十万斤粮食,大概是糜氏家族的三成家产了。不过若是换了自己也必定会这么做,毕竟糜贞将来有极大可能成为皇妃,到时候会成为糜氏家族最强有力的靠山,此时的一些付出根本不算什么。

    曹豹心里又妒又恨,妒忌自己没有一个姐妹嫁给公孙续,怨恨刚才反应慢了一步,不知道抢在糜竺前面献上粮食。

    马云騄被‘八十万斤粮食’这几个字吓了一大跳,当初在西凉的时候,父亲费尽心思征粮,一个县城也顶多征收几万斤,连糜竺献上的零头都不够啊!她知道糜竺是为了糜贞和家族未来的前途才这么做,然而这个数字也实在太大,大得让她无法应承下来。即便公孙续对后院的女人们一视同仁,一旦接受糜竺这么大的一笔捐献,按照他的性子,肯定会对糜贞有所补偿,如此一来难免会影响后院的安宁!她一时间左右为难,不接受?糜竺会疑神疑鬼,糜贞也会心怀不满,没来由就在后院给自己竖立一个‘敌人’;接受?公孙续会不会认为自己自作主张?尔玉和刘宁儿又会不会心怀不满?

    糜竺额头微微见汗,忽然觉得自己有些冒失了,应该把捐献粮食的数量定在四十万斤左右。

    马云騄左右权衡了好一会儿,认为眼下还是稳住人心最重要,哪怕被公孙续和刘宁儿她们怪罪也无所谓!她沉声道:“子仲一片好心,我岂能拒绝?既如此,我就代替徐州百姓多谢子仲慷慨解囊了!”

    糜竺心头大定,急忙谦逊几句。

    曹豹急忙站出来,拱手道:“夫人,在下也薄有家产,愿意捐献出四十万斤粮食给徐州百姓!”

    陈登暗自叹了口气,也只好跟着开口捐献四十万斤粮食。

    马云騄楞了一下,也一并收了下来,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这件事总归对迅速稳定民心有极大的帮助。就算公孙续责怪自己,那也是以后的事情!

    有了这档事,马云騄也没心思再商讨其他的事情,和三人商议了一下捐献粮食的一些细节问题,很客气的起身送客。随后她立即去了书房,写信向公孙续禀报此事,让对方不必急着筹备向徐州运送的粮食——按照原定的计划,打下徐州之后,公孙续会从冀州转运一大批粮食过来稳定民心,现在有了糜竺三人的捐献,倒是可以支撑好一整子。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

    &
………………………………

第七百四十二章 子民深夜至小沛

    夜已深,高顺打了个哈欠,向城外远处望了望,准备回去歇息。

    马云騄南下的时候,命令高顺率领四千骑兵驻扎在小沛,‘协助’吴匡镇守城池。

    吴匡十分识相,把城防大权全部交给高顺,自己只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高顺见吴匡如此大度,也给了对方应有的尊重,双方一团和睦,这两日小沛城内一切都很安宁。

    不过出于谨慎,高顺每晚都会亲自巡逻全城,以防出现什么突发情况。今夜亦是如此,城内依旧一片安静,什么意外都没发生。他吩咐部下警醒一些,带上几个亲兵就向军营走去。

    高顺刚走到城下没多远,忽然听得城外有声响,侧耳一听是马蹄声,急忙奔回城墙上观看,只见远处出现了一条庞大无比的火把长龙,一眼望不到尾,几乎映红了半个天空。他兴奋地笑了笑,声势如此浩大,必定是公孙续的主力大军到了。

    周围的幽州军将士也纷纷欢呼起来,主力大军一到,他们就不必守在这里无所事事了。

    那条火把长龙看起来不远,其实还在十几里开外,足足过了盏茶时间,才看到大队幽州骑兵出现在城外四五里处。火光下,那面硕大无比的飞马战旗猎猎飞舞。

    “果然是主公亲自到了!”高顺喃喃一句,命令手下做好打开城门的准备。

    这时吴匡父子闻声而来,见到城外的盛况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吴匡问道:“高将军,是大将军到了吗?”

    “正是!”高顺点点头,指着那面飞马大旗笑道:“那就是大将军的专属战旗,夫人使用的那一面是临时借用的,比现在看到的那面旗帜要小一些。”

    “原来如此!”吴匡恍然大悟,当初看到马云騄使用飞马旗帜的时候还很疑惑,原来是暂时借用的。

    高顺忽然想起一事,“对了,请吴将军派人去把袁尚兄弟和郭图带来,以便迎接大将军。”

    马云騄当时急着南下,并未接见袁尚兄弟和郭图,只是让吴匡好生照看,等待公孙续到来之后再做安置。

    这两日袁尚等人已经知道袁绍未死,心急如焚想要回去相见,奈何吴匡却死活不放人,他们只好耐着性子等待公孙续,每天都在大骂曹a和刘备,当夜清河郡城发生的事情已经传遍小沛全城,现在曹a和刘备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

    吴匡点了点头,吩咐吴班去带人过来,“元雄,你走一趟吧!”

    吴班不情不愿地答应一声,快步本下了城墙,他对公孙续十分好奇,早就想第一时间看看对方是何模样。

    片刻之后,幽州军的先锋队伍到了城外百步开外,一员小将打着火把奔了过来。

    高顺看清来人相貌,对吴匡介绍道:“那是单猛小兄弟,单经老将军之子!”

    吴匡道了声谢,把单猛的相貌记在心里,单经能在幽州大军南下之时镇守幽州城,可见公孙续对其的信任,其子即便年少,也不是自己一个降将可以轻视的。

    单猛奔到城下,看到城头上的高顺,笑着问道:“高将军,近几日可好?”

    高顺亦笑道:“托主公的洪福,某一切安好,多谢单将军挂怀。主公可在后面?”

    单猛点点头:“不错,主公稍后就会赶到。请高将军打开城门!”

    “速速打开城门!”高顺挥手下达了命令,扭头对吴匡笑道:“吴将军,咱们去迎接大将军!”

    “高将军,请!”

    高顺和吴匡出了城门的时候,只见大队黑甲护卫簇拥着一辆马车缓缓而来,马车前方正是穿着一身黑色铠甲的公孙续。

    吴匡低声问道:“高将军,那位就是大将军吗?”

    “正是!”高顺点点头,整了整身上的铠甲,大步向前走去。

    吴匡也急忙整理了一下盔甲,快步跟了上去。

    到了近前,公孙续翻身下马,随手把缰绳扔给身侧一名护卫,站在原地看着高顺和吴匡。

    高顺来到三步开外,单膝跪地道:“末将高顺,参见主公!”

    吴匡紧随其后跪地行礼,“末将吴匡,参见主公!”

    公孙续上前两步,双手扶起二人,“二位将军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多谢主公!”

    公孙续打量了一下吴匡,问道:“莫非是当初和曹孟德、袁本初一起诛杀宦官的功臣吴匡将军?”

    吴匡见公孙续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头,还称呼为功臣,心头大喜,抱拳道:“末将不敢当功臣二字,只是恪守本职罢了!”

    公孙续赞赏地点了点头,此人不居功自傲,性格也算沉稳,又不是刘备的死忠,倒是个可用之才。他向二人身后望了望,笑着问道:“据闻吴将军有一子名唤吴班,文武双全,为何不见?”

    “犬子顽劣,不敢当大将军如此夸赞!”吴匡先谦逊一句,然后才答道:“犬子去请袁绍兄弟和郭公则来见大将军,马上就会过来。请大将军先入城,末将设宴为大将军洗尘接风!”

    公孙续笑道:“有劳了!”

    吴匡急忙摆摆手:“不敢当!此乃末将的荣幸!大将军,请!”

    公孙续点点头,吩咐护卫们看护好马车,步行向城门走去。

    高顺和吴匡向马车行了一礼,转身跟在公孙续身后。

    公孙乙带上数十护卫,分散跟了上去。

    马车内,刘宁儿把车帘掀起一角,看了看前方的城墙,问道:“妹妹,这就是高祖故里小沛吗?看起来很小啊!”

    糜贞嗯了一声,低声道:“自从徐州的治所搬到下邳之后,这里就越来越败落了,早些年还是很繁华的。”

    刘宁儿放下车帘,掩嘴打了个哈欠,一路奔波,她早就困倦不堪,此时又对小沛没了兴趣,只想赶紧进城去歇息。

    糜贞掀起另一面的帘子,兴致勃勃地看着前方,一想到明日就能风风光光回到徐州城,再多的疲劳都烟消云散了。

    公孙续在高顺和吴匡的陪同下来到吊桥前方,抬头看了看残破的城墙,不禁大为感慨,这里是刘邦的故里,当年也风光一时,不想现在竟然是这副模样。他正要迈步走进城门,几个人快步从里面出来,看到他就急忙跪地行礼,正是袁尚三兄弟和郭图,至于另外一个少年,想必就是吴匡之子吴班了。

    他挥了挥手,沉声道:“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多谢大将军!”几人齐声道谢,先后站起身来。

    袁尚兄弟和郭图不敢和公孙续目光对视,一直低垂着头。

    吴班却好奇地打量了一下公孙续,看到父亲怒视着自己,这才急忙低下头去。

    公孙续对袁尚兄弟和郭图都没什么兴趣,倒是多看了吴班几眼,原本的历史上,此子跟随诸葛亮北伐,曾经大破司马懿,被刘禅封侯,可见是有真本事的。不过他并不准备重用吴班,此子现在还没有经过磨砺,回头找机会狠狠a练一下再说。

    吴匡见公孙续的目光在儿子身上停留了一会,心里十分喜悦,他已经没了雄心壮志,不过却一直期盼着吴班能出人头地,有了公孙续的看重,儿子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

    公孙续踏上吊桥,途经袁尚兄弟的时候停了下来,轻声喝道:“袁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